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

當一切敲定,窗外已經是雄雞三唱。朝東的窗戶,透進來清晨的霞光。

心神放鬆了下來,韓岡喝了口走了味的涼茶,看着尤是精神抖擻的大舅子,問道:“此事我們這邊就算定下了,不知元澤你準備什麼時候奏稟天子?”

王雱剛剛鬆懈下來的神經又繃了起來,苦惱的神色又出現在臉上,答非所問:“這件事不能瞞着天子。”

“自是當然!”

欺君乃是重罪,王安石和王雱都不至於犯這般愚蠢的過錯。前面上書要在冬季開河口,又要造碓冰船,王安石在崇政殿中費了好一番口水,才讓天子點頭應允。現在回過頭來,又變成了用雪橇運糧,出爾反爾,天子必然心有不快。

但如果瞞着趙頊不說,情況會更糟。這件事肯定要爆出來的,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如果作爲九五至尊,變成最後一個才知情,皇帝肯定會更爲憤怒。所以必須要加以補救。

對於上位者來說,手下的人可以蠢,可以笨,可以有私心,甚至觸犯法令條律,只要不太過分,還是可以容忍,但只有欺瞞矇騙纔是最大的忌諱,讓人忍耐不得。

“但要怎麼說還是得好生斟酌一番啊。”

王雱點頭:“等回去後與父親再商議一下。”

的確不好說。出爾反爾,下了決定後又立刻更改,這就叫做行事輕佻。世間對於宰相的要求,是沉穩、穩重,能如柱石一般穩定朝廷大局,面對危殆局面,也能將國事支撐起來。如澶淵之盟時的寇準,如曹後垂簾時的韓琦。朝令夕改的作風,出現在宰相身上,那就是要給人戳脊梁骨的。

王安石一向倔強,別說朝令夕改,在外人眼中,就是知錯也不會改的,否則就不會有拗相公這個綽號了。現在他主動改弦更張,身上要揹負的壓力可想而知。

就要看看王安石要有什麼樣的辦法去取得天子的諒解和理解了。韓岡倒是老神在在,反正不管自己的事。何況以王安石几年來的君臣相知之雅,趙頊再怎麼樣也會對他優容一二,不過是丟點面子而已。

王雱也放下了這件煩心事,外在的面子問題不是關鍵,關鍵是先要將事情做好。先得有裡,纔能有外,“運糧上京,絕非易與。更別說還是用雪橇車來運送。不知玉昆是否有心轉調六路發運司,主持其中諸事。以玉昆舊年在熙河路的表現,家嚴和愚兄也能放得下心來。”

到任兩月就調離的前例有的是。認爲韓岡到白馬任知縣就是爲了來熬過一任資序的人,本來就很多,現在他轉任也不會出人意料。但韓岡卻無意改換職位。

簡直是開玩笑!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韓玉昆難道是王家養的狗嗎?!

“先不說小弟資望淺薄,在六路發運司中根本毫無根基可言,短時間內根本使喚不動那一干官吏。且明春河北若有流民南下,白馬縣便會首當其衝。如今我在這縣中也算薄有聲望,就算有流民蜂擁而入,也能安排得下來,倒也不怕會出亂子。要是小弟離開,不知準備換誰來頂替?”韓岡反問着,又道:“不如這樣吧,我來上書天子,將雪橇車呈遞上去。至於後續的主持工作,還是要勞煩岳父和元澤你另選賢能爲是。”

韓岡的推脫也不出王雱意料,嘆了口氣,兩件事中,他也不能確定哪一樁更爲重要。

“即是如此,那玉昆你就沒有必要上書了。政事堂裡肯定有過去熙河路呈上來的奏報,有關雪橇車的事也能找得到。”王雱笑笑,“當時沒人放在心上,現在想起來了,重新給翻了出來——這等藉口,想來也能說得過去。”

上書提議用雪橇車運送糧食入京,即便此事成功,功勞還是拿不到大頭——六路發運司纔是首功。但若是失敗了,過錯卻要攤上大半——將責任對到雪橇車不堪使用上那是最簡單的。韓岡既然不願意參與進來,就沒有必要讓他冒這個風險,好歹也算是自家人。

“就讓薛向來好了。六路發運司他管了幾年,現在威望還在。讓他來主持此事,不虞會有變故。”王雱說道。

“薛向可是三司使!”韓岡聞言驚訝不已。從六路發運司升到了三司使的位置上,現在難道要將他降回去?三司使可是大宋計相,六路發運使卻是一個苦力活。

王雱微微一笑:“但他想入政事堂。”

說着他站起身:“時候不早了,愚兄這就要走。二姐現在就在家中,過兩日,就將她們一起送來。”

天色已然大亮,帶着韓岡畫出來的圖樣,王雱就要告辭離開。有了圖樣在手,他並不擔心打造不出來。

雪橇車僅是一個創意而已,但對於大宋那些手藝超乎後人想象的工匠們來說,他們也只需要一個創意。就像韓岡讓人改造投石車,還有當初打造雪橇車的時候,他都是隻提了幾句話,熙河路的工匠們就將順順當當給造了出來。這些器物並不超越時代,僅僅是創意別出心裁,捅破了窗戶紙後,將之付諸實現,一點難度都沒有。

“那就勞煩元澤費心了。”韓岡瞅着王雱眼中密佈的血絲,又道:“我還是讓人找輛馬車來好了,元澤你正好可以在路上睡一覺。”

推門而出,冬日的清晨,寒冷異常。可清寒的空氣撲面而來,昏沉的頭腦一下就能變得清醒過來。

韓岡喚了從關西帶來的親信去爲王雱準備車馬,又讓廚中置辦了早飯。半個時辰後,王雱帶着一夜的收穫,悄無聲息地從偏門離開了縣衙,上車返回東京城。

與披着連帽斗篷的王雱擦肩而過,剛剛走進偏門的諸立,又奇怪地回頭向他盯了一眼。只是那人很快就上了車子,轉眼就往城門處去了,讓諸立沒能在看清到底長得什麼模樣。

只不過這匆匆一眼,那人的面相就已經給諸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馬縣的諸押司怎麼看都不覺得與身上所穿的庶人服飾相匹配。氣質差得太多,應該是個官人才對,而且官位絕對不低。一般的選人,若是不穿上官袍,就跟普通人沒兩樣。只有在官場浸淫日久,頤氣使指慣了的高官,纔會有讓自己在一瞥之間就爲之膽寒的氣質。

諸立在縣衙中,三教九流的不知見了多少,論眼光他有足夠的自信,絕對比如今坐在縣衙中的韓岡都要毒。既然自己看着像是個官人,肯定是個官人。就是不知道是有什麼大事,竟然讓一個地位不低的官人紆尊降貴,裝扮成庶人來夜訪縣尊。

諸立用腳趾頭都能想得出來,肯定不是件小事。對於他們這等地位卑微的小吏,有些事還是不知道的爲好。只是諸立卻有心一探究竟。

韓岡如今在白馬縣已經是說一不二,給諸立的壓力遠遠超過過去三十年,來白馬做知縣的幾十位官員。讓他睡覺都睡不好。若能抓着韓岡的把柄,就算不用來對付這位韓正言,能拿來當個舒服點的枕頭,讓自己睡個安穩覺也是好的。

諸立心中暗暗計較着,該怎麼從韓府的下人們那裡,將昨夜到訪的客人身份給打探出來。邊走邊想的他,很快就到了偏廳中。

是韓岡昨日讓諸立一早來縣衙,他有事要詢問。

由於陳舉的緣故,他對縣衙中的押司的感覺並不好,諸立這位押司當然也就在韓岡上任後,就立刻打入了另冊。不過自他到任之後,諸立爲人勤勉,接到的命令都毫不推諉拖延地給完成。這讓韓岡對他感官漸漸好轉。

不過這段時間來,韓岡也已經打探得明白,諸立在白馬縣就是條地頭蛇。陳舉在成紀縣的地位,就是現在諸立在白馬縣中的地位。他之所以老老實實,是因爲自己能控制得住場面,加之身份地位太高的緣故。要不然,陳舉能做的事,諸立也能做得出來。

諸立垂着手畢恭畢敬地站在韓岡面前,韓岡用手握着盛了滋補藥湯茶盅,掌心傳來的熱流,讓韓岡全身都暖和了起來。

等着藥湯稍稍冷下來的過程中,韓岡問着白馬縣衙的押司,“諸立,你家是不是開的糧行?”

諸立心神一緊,但神色保持如常,“回正言的話,小人家中的確在城北門內有一家糧行。”

“這些天來,白馬縣的糧食可是噌噌地往上漲,這其中,諸立你家的糧行功不可沒啊!”韓岡笑眯眯地說着誅心之言。

諸立連忙跪下,趴在地上連連叩首:“正言明察。糧價不是小人一家漲,開封的行會一起都要漲。若是哪一家敢不從,日後不論買糧賣糧都別想了。”

韓岡冷着眼看着諸立爲自己辯解。這個慣使風的老吏,當真是能屈能伸,姿態擺得這麼低,但實際上卻不肯讓半步。

“這事我也知道,只是問問而已。”韓岡說道。

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五)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中)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四)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七章 君臣(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三)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八)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變遷(十一)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上)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二十一章 涉川無咎黃龍鎖(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三)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二)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二)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上)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瀾(中)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九)第一十五章 廟堂(六)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一)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四)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長風(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三)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一)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七)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
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五)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中)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四)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七章 君臣(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三)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八)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變遷(十一)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上)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二十一章 涉川無咎黃龍鎖(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三)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二)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二)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上)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瀾(中)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九)第一十五章 廟堂(六)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一)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四)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長風(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三)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一)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七)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