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

韓岡自隨着童貫兩名內侍走進宮中之後,就感覺到了周圍有着一股說不出怪異的氣氛。一路上成了圍觀的對象,就是他獻上牛痘後,第一次進宮,也沒有說像今天這般受到衆人矚目。

童貫在前面側身引路,仗着跟韓岡有交情,笑道:“龍圖運籌帷幄,遠隔萬里斃虜酋,宮裡面可是沒人不吃驚。”

“那日後有人因飛船而亡,豈不都是我的罪過了?”

“兩件事不一樣啊……而且幾十條人命換一個大遼皇帝,怎麼都值得的,這可是禁軍百萬兵馬都做不到的事。”童貫奉承着韓岡。但看到韓岡沒有任何得色和笑意的眼睛,他就笑不出來了。乾咳了兩聲,老老實實地回頭在前面引路。

在通名聲中,韓岡踏進崇政殿。

殿中的幾位宰執投過來的眼神,倒是沒有什麼變化,這讓韓岡鬆了一口氣。但趙頊則是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

待韓岡拜後起身,已經耐不住性子的趙頊長聲而笑:“韓卿,可聽說了遼主因何而亡?通於天,絕於地,可都是韓卿的功勞!”

尚書中“絕地天通”一詞,竟然是做了這等解釋,耶律洪基可算是貽笑後世。王珪立刻就湊趣地笑了起來,但韓岡沒笑。

“此事臣豈敢居功。”韓岡躬身,“漢質帝夭亡,事在樑冀,不在做肉餅的御廚。”

韓岡的比喻有趣,趙頊呵呵笑了兩聲,“韓卿說得也是,雖說少不了韓卿的一份,終究還是耶律乙辛的功勞。但也是遼宣宗失察之故。一家父子都亡命於此賊手中,現在連孫子都成了耶律乙辛的掌中傀儡……用人之誤,一至於斯!”

“遼宣宗?”

韓岡疑惑的聲音並不大,可同樣處在興奮中的王珪耳朵似乎比日常靈敏了十倍,立刻在旁解釋:“就是追贈遼主的廟號。”

隨着耶律洪基死因一起傳來的是耶律阿果登基的消息,改名延禧。大行皇帝廟號宣宗,諡仁聖大孝文皇帝。

“以故遼主治國的功罪,自是當不起一個‘宣’字,但既然耶律乙辛既然受了所謂的遺詔,當然得給故遼主一個上佳的廟號。”

“墜自百仞高空,還來得及下遺詔?”

聽到韓岡這麼問,趙頊哼了一聲:“據稱遼宣宗彌留之際,留下遺詔,命魏王、太師、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輔政,處分軍國重事。故而耶律延禧,晉封耶律乙辛爲鄭王,太師兼太傅,尚書令,賜鐵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趨。”

這已經不僅僅是權臣這麼簡單了,耶律乙辛現在挾天子以令諸侯。過些日子,恐怕就是加九錫也說不定。

當然,遼宣宗不是病死,而是比墜馬而亡更爲無稽的墜天而亡,接下來遼國就肯定少不了內亂——是百分之百,而不是之前的八九成。

“說不定遼國內亂,兩邊打到最後,還會有一方求到朕的頭上!”趙頊嘴角翹起,想起了兒皇帝石敬瑭。

“陛下!”樞密使呂公著站了出來,“澶淵之盟誓書猶在,宋遼乃兄弟之國,至今未改。今日陛下殿上之言,可能傳到宮外?!”

呂公著很會掃人興致,趙頊頓時就收斂了笑容:“呂卿說得是。等遼國告哀使抵京,便選使去弔祭。”

不過他的情緒很快就又高漲起來,“遼國內亂可期,必無暇西故。這一下,攻打西夏也就徹底安心,能夠直搗興靈。”

這下輪到韓岡來掃人興致了,“陛下,兵法有云,昔之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七百里瀚海難渡,糧秣難以供給,並不是遼國或是西夏內亂可以改變。”

“韓卿難道不知樑乙埋已經囚禁了秉常,梁氏復又垂簾聽政?”

王珪附和着:“西夏權相囚其君上,國中亦當內亂。其即爲大宋藩屬,自不能坐視。當舉師直入興靈,以討權奸!”

韓岡事前沒想過樑氏下手會如此果決,畢竟給秉常找了遼國公主的還是梁氏兄妹。不僅僅是韓岡,就是同樣深悉西事的郭逵也是一樣沒有想到——倒是有幾篇請戰的奏章中提到了,可與其說幾篇奏章的作者是對西事的準確判斷,還不如說是他們中了獎。

將做皇帝的兒子囚禁,自己出來掌權的過去只有一個武則天。東京城中的君臣,誰能想到梁氏敢這麼做?再怎麼說秉常都是梁氏唯一的兒子。

這半年來,除了景詢之外,並沒有聽說其他屬於梁氏一方的重臣被殺,韓岡一直認爲西夏國的局勢不至於有大變動。至於禹臧花麻說興慶府中內亂的信,基本上半年一封,早就沒人信了。

要說耶律洪基駕崩,遼國即將陷入內亂,這件事宋人能看出來,党項人當然也能看出來。讓嫁過來的遼國公主也從飛船上掉下來,也不足爲奇。但對梁氏直接囚禁秉常,韓岡還是很難理解。不怕國中也發生內亂,乃至各大部族人心離散。難道還有什麼是他不知道的?

只是不論西夏的情況變得怎麼樣,韓岡都堅持他的觀點,“陛下,糧草是變不出來的,萬一西夏堅壁清野,譭棄沿途存糧,引誘官軍深入至靈州城下。屆時只要一支偏師騷擾糧道,官軍的攻勢便難以爲繼。總不能把勝利的希望全然放在西夏內亂上?”

趙頊很意外韓岡的堅持,皺着眉頭,心中很是不快。韓岡是朝中屈指可數的擅長軍事的文臣,領軍經驗也不缺,他的支持對討伐西夏的滅國之戰能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而他的反對,則就會被反對開戰一派拿出來當作證據。

呂公著就是個好例子,他的觀點與韓岡相同:“秉常一年送馬、駝三萬與遼國,國中民怨已深。梁氏政變,許是有恃無恐,不能認定其國中必有內亂。”

元絳反駁道:“沒有了遼國爲依仗,西夏國中人心定難安穩,如何會無內亂?”

呂公著回道:“敵國人心豈可恃?兄弟鬩於牆而外御其辱,官軍攻入西夏境內,雙方未必不會同仇敵愾!”

元絳冷笑道:“西賊貪於財貨,朝廷以爵祿誘之,如何同仇敵愾?”

兩邊的爭論,讓趙頊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這時,薛向站了出來。

“陛下。古語有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態度一直曖昧不明的新任樞密副使也終於開口,“如此良機不把握,日後還會有這麼好的機會嗎?七百里瀚海的糧道的確不易輸送,但維持到打下靈州,還是能夠做到的……”

王珪隨即接過話頭:“靈州一下,試問興慶府又如何保全?”

韓岡眼神瞥了薛向一下,不知他是不是跟王珪做了利益交換,今天終於表明了態度。薛向在糧秣轉運之事上也是權威,他的支持,不啻是對韓岡說辭的反擊。

一番爭論,到最後也沒有得出結果,只能各自散去。但從趙頊的態度上看,韓岡知道自己失敗是必然的。

韓岡並不是很在意最後的結果。他被擋在兩府之外,就是因爲年輕,行事激進,不適合居於兩府。現在他需要表現出自己的穩重,而不是算無遺策。

但話說回來,不宜冒險進攻興靈,也是他對戰略局勢的判斷,並不因爲自己的需要而改變。

……

呂惠卿回到家中的時候,呂升卿已經先回來了。

呂升卿今日回京,要留在家中過了年後再去繼續他的工作。他今天下午在開封府述職時,也聽說了遼主的死因。

聽了兄長說了一遍今天崇政殿中的議論,呂升卿驚訝道,“想不到韓岡現在竟然還在反對直取興靈。該不會是因爲無法領兵,所以反對吧?”

“韓岡現在哪裡還會想要功勞,往外推都來不及。”對弟弟的猜測,呂惠卿冷哼了一聲,“若不是他的年紀,早就在兩府中坐着了,何至於會去羣牧司?”

“那他爲什麼還反對?眼下的局勢千載難逢,一旦遼夏兩國局勢穩定下來,就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韓岡前面都已經說了不能直攻興靈,他怎麼方便改弦更張?這不就顯得他思慮不周嗎?”呂惠卿眉頭皺了一下:“而且,應該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韓岡當真覺得直攻興靈太過冒險了。”

“韓岡發明的飛船,使得遼主送了性命,還讓遼國陷入內亂。總覺得巧合過了頭。”呂升卿很是疑惑,今天午後聽說了此事後,開封府衙中裡面就沒人辦公了,全是在議論此事,“會不會真的是他的謀算?”

“韓岡要是真有這個本事,之前就會贊成攻打興靈了。糧秣之事,不比謀算遼主更簡單?”呂惠卿和韓岡擡頭不見低頭見,熟悉得很,韓岡的才智謀略皆是上上之選,這一點的確不假,可要說他能做到謀算驚鬼神的地步,呂惠卿哪裡會相信。但他又沉吟起來,“……不過免不了天子會這麼想,所以韓岡堅持不能直攻興靈,當有這份心思在。前後如一,才能顯得心中坦蕩,以便化解天子暗地裡的猜疑。”

自家兄長的判斷,呂升卿從來不會懷疑,點頭道:“想來應該就是這樣。”又是一笑,“只是世人多愚,現如今,韓岡的名聲恐怕又要更上一層了。”

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四)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二)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二)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九)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九)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五)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中)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上)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下)第七章 君臣(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八)第三十六章 驟風(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一)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四)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七)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三)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九)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三)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六)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十)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阻卜(中)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九)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下)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八)
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四)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二)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二)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九)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九)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五)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中)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上)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下)第七章 君臣(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八)第三十六章 驟風(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一)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四)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七)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三)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九)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三)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六)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十)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阻卜(中)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三)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九)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下)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