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

戰爭的關鍵是什麼?

是足兵,足食,民信之。

這是孔老夫子說的話。

放在國家層面也好,放在軍隊這一級也好,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現在遼賊和我們都不缺精兵強將,也都不缺精煉的兵器。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講,兵力、裝備、訓練,遼賊都不輸給我們。但有一點他們卻差了我們很遠……他們的糧草運不過來。”

就在遼人因爲軌道的運輸能力而驚駭莫名的時候,韓岡正在向麾下的一衆將校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劣勢。

“大小王莊的存糧,肯定是不夠的,之前就是依靠代州的輸送。可在加上援軍之後,遼賊數量又增加了數倍。如果不能加快從代州運輸,對面的遼賊和他們的戰馬很快就會餓起肚子。”

“而遼賊現在的兵力……”韓岡看了章楶一眼。

章楶會意接口:“遼賊在大小王莊的總兵力,估算是兩萬到兩萬五千,至多不會超過三萬。至於戰馬,應是遼賊兵力的兩倍以上。”

“就按兩萬算吧。”韓岡又將話接回來,“那就是之前大小王莊駐軍的三倍。而且戰馬數量也是三倍。也就是說要從代州將糧食運來,就要投入之前三倍分量的供給。戰馬的食量,連草帶糧一併算起來是人的十倍,往少裡算也有五六倍。遼賊是兩萬人,四五萬匹馬。而我軍在此處有近四萬兵,萬匹軍馬。遼賊的戰馬遠比我們要多,在爭戰是個很大的優勢,可一旦駐紮一地,需要消耗的糧草就要超過我方。”

之前遼軍很好地保證了前線據點的糧草補給——畢竟代州和大小王莊只有四十里的補給線。但能夠支持六千騎兵的補給線,在面對兩萬兵馬時,肯定是要大打折扣。就算本來還有些存量,剩餘的支撐時間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

“而且最重要的是,從代州到大小王莊的官道是沒有修補過的。遼賊不會這門手藝!”韓岡的話惹起一陣輕笑。

從代州出來的官道毀損得越來越嚴重,可整修道路的人力和技術,遼軍手中完全不具備。沒有整修過的翻漿道路,無法通行大型的馬車。騎兵可以自由地穿越田地和原野,最多也只是因爲田壟、溝渠而使得速度稍慢一點,越崎嶇的道路越能帶來攻擊的突然性,但後勤補給卻是對道路的要求要儘可能的好,否則就會極大地影響運載量和轉運速度。

爲前線的軍隊提供補給,從來都是以千萬石來計算。這麼大的數量,需要的是海量的人力和畜力。韓岡能憑藉大宋的國力,直接打造一條延伸至前線的軌道出來,但遼軍卻蒐羅不到民夫,也不可能學着宋人修築軌道。

縱然代州和大小王莊之間的距離只有四十里,但經由這段路程爲前線的連人帶馬七八萬張嘴來提供糧草,一天兩天或許沒問題,可再來幾天,對戰馬等畜力的消耗,將會嚴重削弱遼軍的戰鬥力。這樣涸澤而漁的運輸,不說輜重隊中的牲口能不能吃得消,就是道路也支撐不了。

“而我們有軌道,運力是馬車和馱馬的十倍,現在一天運送萬石石糧草不在話下。”

韓岡再看看黃裳,黃裳跟着說了下去:“其實一天兩千石束的糧草已經足夠了。”

韓岡笑着道:“料敵從寬,餓肚子也算敵人。往多裡算,我們人馬合在一起,一天大概可以吃掉一千五六百石米麥,再加上一千多束草料……其實遠不如遼賊吃得多。換算成車次,兩隻手彎彎手指就數過來了。”

韓岡的輕鬆感染了每一名將校。雖然其中有不少人是一輩子都沒打過仗,但糧草補給的問題有多重要,他們還是比外行人要明白得多。

再能打的壯漢餓上幾天肚子,也就跟灘爛泥差不多了。遼軍一旦斷糧,這一仗不用打就贏定了。

但韓岡的心中絕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這麼輕鬆。簡易型的軌道維持性並不是那麼的好。就在剛纔,衆將校還沒進來的時候,黃裳正好向他報告過軌道那邊又出了點問題。

不過對於此事,韓岡早就有了心理準備,而維護上的準備他做得更加充分。總計八百人的維護隊伍,最多半日的時間,中斷的交通就會重新恢復。

軌道通過枕木將車輛的重量給分散開來,這遠比只有狹窄接觸面的車輪更能保證路面的穩定。就像後世出現的履帶車,總會比輪式車要更能適應不良的地面。在這樣的道路上,縱然還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軌道沉降,比如軌道斷裂,甚至由此帶來的翻車、出軌,但這一條軌道所維持的補給線,永遠都比遼人的後勤保障更加出色。

後勤上的優勢,縱然只強過一點,也是對勝利的保障。

“就不知遼賊到底知不知道我們比他們更能耗。要是知道了,遼賊說不定就會立刻逃回代州去了。”

“應該會知道吧。連飛船都能學過去,軌道的名氣也不小啊。”

“這可說不準。或許他們還以爲我們把道路給修好了。之前也不是沒有遼賊的探馬在修軌道時探頭探腦的,可要是不知道軌道,怎麼看都是在修補路面。”

維修翻漿的道路上,木板是少不了的。在沒有鋼板的時代,在一時間來不及重新夯土墊道的時候,先得用厚木板墊着坑和溝,以便讓車馬通行。所以在修造軌道時墊上枕木,讓不知情的外人來看,也的確只是在修復路面而已。

留着將校們在下面爭論遼軍進退。韓岡身邊的幾個幕僚也小聲地議論着。

折克仁雖然剛過而立不久,但早在弱冠之前就已經穿越過戰場,但他對現在的局面也看不明白,河東這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大戰,勝利便已在眼前。

“真沒打過這樣的仗。根本還沒打就贏了。”

章楶道:“這可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可說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昨天樞密還說了,因爲我們有個好幫手。”

折克仁追問:“誰?”

“自然是大遼的尚父殿下。以遼軍的習慣,一旦局勢不利,又沒有更多的收穫,肯定就會打道回府。蕭十三不是蠢人,他不會看不出現在的代州形勢對他不利,但他留在代州而不退,是爲耶律乙辛所迫。”

河東的戰局摻雜了太多政治上的因素,使得代州的遼軍等於是自縛手腳。一切決策只能以保住代州爲前提。

如果雙方都能放手施展,韓岡可是半點沒把握帶着這一批以京營禁軍爲主力的隊伍打贏遼軍,最多也只能做到“禮送出境”。

可惜耶律乙辛太貪心了。韓岡想着,如果能收斂一點,而不是想要依靠從大宋身上割肉來餵飽手下的一羣狼,河東的遼軍不會陷入這樣的窘境。

看起來是熙寧八年的那一次成功,以及乘勢瓜分西夏讓尚父殿下嚐到了甜頭,已經不知道什麼叫做適可而止。

不知道他能不能及時地醒悟過來,或者說,蕭十三和張孝傑有膽子違逆他的心意。

不過困獸已經落進坑裡,又怎麼能讓他們離開。

韓岡擡眼看着帳中的文官武將,在這裡的每一個人恐怕都不會答應呢。

……

糧草補給不上,最後的結果只會的是全軍崩潰。

這是蕭十三以下任何人都不願看到的局面。可他和張孝傑在帳中對坐相嘆,卻都沒有一個解決的辦法。

但就此撤退,也同樣很難下定決心。一旦退到了代州,就再沒有後退的餘地了。而且宋軍那時候就可以去攻打繁峙縣,奪取飛狐陘的西側入口,斷掉代州與南京道的聯繫。那樣可就真的只剩西京道一路了。

怎麼會變成這樣的局面?

在一開始,蕭十三並不擔心宋軍會大舉來攻。依照之前的計劃,代州的援軍將會在宋軍攻打大小王莊時趕來援救,內外夾擊,一舉擊潰宋人。更可在宋軍增兵時,全力出擊,擊潰甚至消滅半道的援軍——擺出這樣的架勢,來威脅宋軍不要選擇進攻。

擁有大規模騎兵的遼軍可以選擇的戰術很多,但宋軍還是來了,而且是一日一夜之間增兵數萬。

如果是正常的增兵,就算沒能在半道將援軍擊潰,就算宋人像現在一樣守在營寨內。蕭十三在接下來的幾天,還是完全可以將主力逐步退回代州,依然讓耶律道寧守在大小王莊,以保證大軍不會斷糧。等到宋軍當真出擊攻打營地,他再帶兵趕回來擊潰宋軍的攻勢——那時候,他有這樣的信心。

只是現在,他已經失去了只憑借六千正軍守住大小王莊這個前線據點的信心,就是留下一萬兵馬他都沒把握能守住。

宋軍能在一日一夜間,通過軌道將數萬兵馬運抵前線,可以跋涉百里之後一下車就立刻展開攻勢,與自己對峙終日,誰能保證宋軍不能用一個時辰解決大小王莊的守軍?誰能保證宋軍在攻打大小王莊時,不能分兵出來阻截甚至伏擊援軍。一個不好,內外夾擊就會變成圍點打援。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事先謀劃得再好,形勢一變,一切都將變成無用功。

是決死反擊,還是退回代州去?這一來一回,能保證士氣嗎?他還能控制得住下面的部族軍嗎?

問題太沉重,蕭十三無法回答。

“還是退吧。”不知過了多久,雕像般坐了許久的張孝傑有了聲息:“在這裡也不是辦法。攻宋人營寨肯定是攻不動,留在這裡又肯定會斷糧,終究還是守不住,還是早些回代州,再想辦法。”

蕭十三沒有反應,垂着眼簾不知在想什麼。但手背上的青筋漲了起來,像是壓抑着憤怒。

張孝傑盯着蕭十三的表情變化,突的想起了一事,臉色陡然變了,跳了起來:“你該不會想着直奔忻口寨吧?!”

蕭十三坐着沒動,擡了擡眼:“找死嗎?”

張孝傑放心了來,擦着冷汗又坐下了。那的確是找死。

誰也不能保證眼前的幾萬人就是韓岡手上的全班人馬。宋人能用一天一夜將數萬兵馬運到前線,也能用幾天的時間,從開封、太原運兵到忻口寨。只要忻口寨留有三五千兵馬,守個兩三天,等待他們的唯一可能就是全軍覆沒!

“那該怎麼辦?”張孝傑問。

蕭十三苦笑着搖頭,“走吧,遲早要退的。韓岡擺明了就是要等着我們糧盡退兵。也幸好如此,要是他們出戰了再走就難了。”

現在士氣還在,並非糧草吃盡,一旦宋軍匆匆忙忙地追上來,翻盤的機會也就來了。

但兩人正在議論,隱隱的從帳外傳來了戰鼓聲。

一名親將奔進帳中:“樞密、相公,宋軍出戰了。”

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三)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八)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二)第六章 流水(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一)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一百八十章 變遷(七)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中)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並行(上)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五)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四)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長風(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二)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八)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二)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七)
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三)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八)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二)第六章 流水(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一)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一百八十章 變遷(七)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中)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並行(上)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五)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四)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長風(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二)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八)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二)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