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二)

王厚見韓岡事事爲自己父親着想,心中欣喜:“愚兄也是這麼想的。家嚴已經有所準備。”

韓岡不似王厚那般樂觀:“能證明機宜先明之見的,是不是就只有元旦時,發給經略司的兩封急報?”

“三月初,兩部調集族中大軍時,家嚴當時在永寧寨,聽說後又發文給李師中,提醒他加強防備。”

“也就三封啊。”韓岡沉吟了一下,道:“得去架閣庫,把機宜這幾封有關託碩隆博二部的文字,都拿出來保存好,以防莫名其妙就不見了。”

“家嚴已經做了。”王厚笑道:“吃了那麼多虧,哪能再糊塗。沒了文字,那就任李師中潑髒水了。”

對於王韶這麼小心謹慎,韓岡可以理解。王韶的才智本高,自己能想到的,王韶當然也能想到。何況對於李師中和竇舜卿的陰毒手段,王韶可是切膚之痛,當然會預防着。

韓岡點點頭:“既然機宜早有準備,我就放心了……”他也笑道:“機宜的先見之明,傳到京中,讓人知道他這蕃部提舉也不是白做的。”

王厚失笑,韓岡拍馬屁的時候可是難得,只是他的臉色又正經起來,“不過玉昆你有所不知,秦州的蕃部提舉可是就要再多了一個。”

“再多一個?這話怎麼說?”韓岡驚訝道。

如今管理秦州緣邊蕃部的官員已經有三人,王韶是提舉西路蕃部,向寶是管勾西路,張守約則是管勾東路。就這麼點大的地方塞了三個人來管,張守約管着東部,那裡沒什麼事,當然,功勞也少。但西路其實就是指的河湟開邊的,王韶、向寶,一個提舉、一個管勾,就是在爲此爭着。如果再添一人,不可能是在事少功少的東路,只會是在功勞多多的西路。

這是還覺得秦州不夠亂嗎?

“天子欽點西京左藏庫副使,閣門通事舍人高遵裕,爲秦州西路蕃部同提舉。”王厚說道。

高遵裕這個名字韓岡好像在哪裡聽過。不過他最近接觸過人多,說的話多,聽過的名字也多,使得其中許多隻留下一點模糊記憶。他問道:“這高遵裕是什麼人?”

王厚反問:“太后姓什麼?”

得到提醒,韓岡想起來了,是高太后家的人,“……是太后的叔叔。”

太后親叔爲秦州西路蕃部同提舉,往好處想,趙頊把自家的舅公派來秦州,當然不會是爲了跟王韶打擂臺,相反,算是爲王韶準備的一大助力。但壞處貌似也不少,外戚在士大夫中並不是很受待見,王韶即便得到高遵裕的支持,朝堂上反變法派的重臣們的立場也不會改變,反而會更加興奮。

而且,爲了滿足高遵裕的功名心——能放棄京城的優厚生活,而到秦州喝西北風,他就不可能是個視功名利祿如糞土的人——王韶就必須在一些事情上遷就於他,還要推讓功勞給他。而且高遵裕不會單人上任,他有門客、有幕僚,有親友,這些人,同是會來分大餅的。

這下有好戲看了,韓岡想着。他從不怕與人爭功,只怕沒有立功的機會,反正高遵裕來秦州,第一個頭疼的並不是他韓岡,也不是王韶,而是向寶。

……

韓岡和王厚說着閒話,而經略司中,李師中和他的屬官們也都在商議着如何處理隆博、託碩兩部的問題。

正廳上,李師中居中高座,右手邊,竇舜卿坐在第一位,只是眯着眼似睡非睡。竇舜卿的對面是向寶,秦鳳都鈐轄雙眼如電,神色中滿是躍躍欲試,迫不及待。而後,參議、參謀、機宜等幕僚官坐了一片,王韶的位置就在他們中間。

李師中開門見山:“隆博、託碩以細故起大兵,渭源至古渭百數十里,皆有其兵馬出沒,廝殺無一日而絕。現今兩部的使者在西北各部中四處奔走,厚賂求盟。如不及早平息亂勢,秦州以西怕都免不了要烽火連綿。不知諸位對此有何高見?此二部又該如何處置?”

“管他們爲得什麼事,即亂我秦州,那就一個也不放過!”向寶豪氣迫人,他對蕃部一向秉持着強硬的態度,對不恭順的蕃部,總是想着先打一頓再說,“經略,且由末將帶兵去,管把他們教訓得服服帖帖。”

李師中不置可否,轉去問王韶的意見:“子純,你意下如何?”

王韶心中正罵着,兩部即將開戰的文報早早地就被呈到了經略使的案頭上,若李師中早做準備,說不定今日兩部之亂都可以消弭於無形。但李師中一拖幾個月,連點預防都不做,現在事情鬧大了,王韶覺得更應該先追究李師中的失察誤事之罪。

當然,王韶知道自己的想法不現實。他只能提醒:“河州木徵那邊呢?他的弟弟董裕娶的是託碩部的女兒,他不會不出兵。”

“朝廷行事哪能顧忌那麼多,瞻前顧後,豈不徒惹蕃人笑?!”

“子純,”李師中喚起王韶的表字,親熱得就像叫着自己的老友,“你還是覺得該慎重起見?”

王韶不上當,“出兵與否,經略一言可決。但未慮勝,先慮敗,夫廟算多者恆爲勝。如今只是廟算而已,還要問問在座各位的意見。”

“子純說的是。”李師中遂一個個地問起僚屬們的意見,而他們見解,無外乎謹慎行事和大膽用兵兩種看法。最後也就竇舜卿還沒發言,只是看他花白的雙眉下,一對眼睛緊閉着,讓人覺得他的意見有不如無。

“好了,”李師中最後總結陳詞,“皇城是要立刻出兵,王子純則是覺得要謹慎一些……”

“不,”王韶突然打斷李師中的話:“經略誤會了。職部倒是同意向鈐轄的意見,平亂以速戰速決爲上,但必須要防備好木徵。”

聽見王韶支持自己,向寶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滿不在乎地笑道:“木徵小兒輩,不足慮。即便他敢來插手兩部之事,我也能讓他丟盔棄甲而走。”

王韶當即反對:“真的要出兵,對付兩部倒不需要鈐轄出馬,牛刀殺雞反爲不美。不如鈐轄領軍屯於永寧,以防備木徵。古渭寨本有三千軍,且西路都巡檢劉昌祚素有威名,讓他直接帶兵去壓服兩部,也就足夠了。”

“劉昌祚只箭射得好,一勇之夫,怕不如木徵心機多。”竇舜卿今天第一次開口,在座一齊心道,原來他沒睡着啊。

“不然,劉昌祚久歷兵事,勇武智計皆爲長才。木徵不過一蕃人,如何跟我軍大將相提並論?”

“老夫看他倒是尋常。”竇舜卿慢悠悠地說着。

秦州以西的蕃部,本歸王韶、向寶兩人統管,論地位,向寶一路都鈐轄,當然在王韶之上。但放到蕃部這件事上,王韶的提舉要比向寶的管勾高上一級,換句話說,在秦州西路蕃部事務上,王韶的話語權是要高於向寶的。但竇舜卿位高權重,他的話,分量猶在向寶、王韶之上。

“那此事就交予皇城了。”向寶的本官是皇城使,李師中不知因爲什麼原因,一直拿向寶的本官稱呼他,而不是鈐轄差遣,“最近西賊在環慶蠢蠢欲動,慶州的李復圭又是個好大喜功的性子,那裡可能要出些亂子。秦州的兵要防着,一人一馬都不能動。”

李師中以好大言著稱,也就是一個大嘴巴,說起臨路帥臣,一點也不避諱。在座的都在想,這話傳到環慶經略使李復圭耳裡,恐怕秦鳳、環慶兩路就要打起嘴仗來了。

李師中從不在乎這些,說完秦州不能調兵,繼續道:“甘谷城要防賊,伏羌城又要支持甘谷,都不能輕動。本經略能給皇城的,就只有永寧、古渭二寨中的兵馬。不過皇城還是管勾西路蕃部,有需要時可以徵調周圍諸部兵馬。”

向寶耐着性子聽着李師中絮絮叨叨地說了一通,只聽到最後幾句,聞之大喜。他一直能盼着出兵。

“不過,”李師中給出兵加上前提,“必須確認木徵開始匡助託碩部時纔可動手。如果只是兩部相爭,由得他們自去。本經略會傳令緣邊各部,讓他們不得插手託碩隆博兩部之事。如有蕃部敢違我帥命,本經略自會遣人理會。”

不得不說,李師中做事還是有些分寸,不是按照向寶的意見,將兩個鬥氣的蕃部一齊處置,也不讓他立刻動手,而是等待木徵的行動。

向寶對此略略有些不滿,但還是上前接令:“末將遵命。”

“對了。”李師中像是突然想起一件事,“韓岡不是精通軍中醫術嗎?他在本路軍中也頗有些名氣,有他隨軍,應該能稍稍安定軍中人心。正好這也是韓岡的職司,就讓他跟着向皇城一起去古渭。”

“韓岡今天病了,恐怕近日無法隨軍同行。”王韶爲韓岡開脫,不然他進了向寶帳下。向寶只要動動嘴,就能將他治了罪。

“那就請他抱病出徵。”李師中的決定毫不動搖,“爲國豈敢惜身,相信韓玉昆有這份忠心。”

wWW●ttκá n●¢O

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八)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興波(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三)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議(四)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七)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四)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三百零三章 不悖(七)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九)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四)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上)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九十四章 微雨(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七十章 塵囂(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四)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下)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五)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上)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三)第八十一章 塵囂(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
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八)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興波(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三)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議(四)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七)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四)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三百零三章 不悖(七)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九)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變故(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四)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上)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九十四章 微雨(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七十章 塵囂(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四)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下)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五)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上)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三)第八十一章 塵囂(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