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事發

千兩紋銀的賞錢,當朱家門口貼的招子上面的賞錢變成這個數時,來探聽虛實的人頓時被驚的手一抖,千兩紋銀,有了這千兩銀子,拿着神不知鬼不覺地往外鄉一走,誰還用在這辛辛苦苦做小卒子?可是想到老大的厲害,這人又把邁出的腳收回去,只怕拿了這千兩紋銀也沒命花。()可是不報信的話,老大的脾氣,在他手上又不是沒人死過,不如先去尋人商量,於是這人退出人羣,往聚集的地方去。

“千兩紋銀,這朱家真是有錢,不如你我去做了這筆。”聽到這話,同伴的眼也瞪大了,忍不住咽口吐沫,先前漲到百兩時候,就想去報信,可算算還是算了,這回,可是千兩,老大雖說出手大方,但跟他這四五年,也就攢了不到百兩,這千兩隻怕自己一輩子都賺不到。

既然這人也肯了,兩人也就商量半日,必要做的機密,然後悄悄去朱家報了信,言明現在朱二爺在的地方,而且爲了安全起見,讓朱大爺這邊預備好銀子,然後去瞧朱二爺是不是在那裡,在的話,立即把銀子給他們,他們悄悄地離開京城。朱大爺雖怕這兩人是騙子,可也只有這一條路,朱大爺不敢用自己的人,而是去請朱太太讓小廝悄悄地去說的那個地方守了一日,守到有人進出,而且不大對頭。

朱大爺猜十有八|九是那裡,接了信也就兌了銀子,接着去請張諄幫忙,請了七八個衙役跟着自己前去。這衙役們平常也有抓賭徒的差事,只是平日收了孝敬,睜眼閉眼不去抓,今日朱大爺肯出銀子,老劉又在一邊攛掇,自然也就點起了人,往那地方去。

那地方卻也隱秘,在個小巷不說,前頭還開了個雜貨鋪,這雜貨鋪的老闆娘,就是那老大的姘頭,平常坐在鋪子裡,專門瞧風聲的。衙役們都曉得這道道,先有個衙役走進去,往老闆娘臉上摸了一把就道:“你家最近做的生意不錯,那家人的哥哥尋來了,你們啊,把人趕緊送出來,省的到時我們進去,鬧的不好瞧。”

那老闆娘被摸了一把,不但不惱反而把身子往那衙役懷裡一靠就點着他的胸:“沒良心的,這麼些日子都沒來瞧我,不如趁這會兒沒人,我們去裡面,我瞧瞧你這些日子長本事了沒?”要在平日,衙役也就抱了這人往背後去考校下自己的本事了,可今日不同,只往那高聳的胸上捏了一把就道:“哎,這回你們家是遇上硬點子了,人家說了,那些銀子都不要,只要把人送出來就可以。還有,額外再送你一百兩銀子做脂粉錢。”

這老闆娘聽的這話才把衙役一推:“我說呢,怎麼就尋上門了,這回是誰報的信?”衙役也不惱,還是滿面笑嘻嘻:“你別管這些,橫豎好人家子弟,你說,到時就算真賺了萬把銀子,你能拿到一百兩不?有私房銀子,比什麼都強。”老闆娘思來想去才道:“既然這樣,人在後邊,要不要再讓兩個人被你們麼抓了,免得你們白跑一趟。”

衙役笑着點頭:“哎呀,這麼好的人,怎麼我就沒娶你了?”那婆娘把手往衙役面前一伸:“少說花言巧語,一百兩銀子呢,拿來。”衙役哈哈一笑就把這婆娘往自己懷裡一摟:“等明兒,你到我家,我給你,到時你就知道,我的本事可從來都是長的。”婆娘把衙役的耳朵一扯,流水放手往裡面去。

那老大聽的婆娘這樣說,就皺起眉頭:“你這沒見識的,我不是答應給你打頭面了?”那婆娘裙子一掀就坐在老大腿上:“這人是個硬點子,再說了,人家也說了,那些東西全都不要,這也有快兩千銀子了,外頭七八個衙役等着呢,真不答應,人家闖進來,你丟臉不丟臉?”

老大想想是這麼個理,把婆娘從自己腿上推下就往裡面走,朱二爺正在那賭的火熱,眼都已經紅了,這兩日手氣不好,已經輸了三四百銀子,還想着撈回來。見了這人就道:“李大哥,我快要翻本了。”說着懊惱地大叫,又輸了。

李四的臉往下沉,拍着朱二爺的肩膀道:“你家裡人尋來了,趕緊走吧,記得,出去後別說我認得你。”說完李四又點了兩個人:“外頭有衙役呢,你們兩個跟他出去,就說在這裡聚賭。”那兩人應了,就要和朱二爺出去,這一變化讓朱二爺張大嘴:“哎,我還有那麼些銀子呢。”

李四把他的肩猛地一拍:“你的銀子,就別想了,既然你大哥這麼識趣,那我就送你一句話,以後別賭了,你真以爲那些銀子,是你手氣好?笨蛋。”

朱二爺這些日子在這裡過的實在快活,有吃有喝有人陪着賭錢,李四待他也很客氣,聽了這話朱二爺一則捨不得那些銀子,二則也怒了,站起身道:“你這樣,我就和你去……”

評評理三個字還沒說出來,就看見李四拿出一把匕首,接着把朱二爺的頭髮輕輕扯了一根,在那匕首上吹去,那頭髮登時斷成兩截。李四瞧着朱二爺,什麼都沒說,朱二爺瞧着這一下變的凶神惡煞的衆人,差點嚇的尿了褲襠,立即往後退,那兩人已經把朱二爺扶了一把:“二爺,我們兄弟陪着你出去,可是要背個騙你聚賭的罪名。不如這樣,二爺你給我們兄弟寫個欠百兩銀子的欠條,免得白跑一趟。”

朱二爺這個時候哪敢不寫,只得寫了欠條,這兩人接了,推着朱二爺就走出去,衙役見了,上前要鎖這兩人,其中一個把條子往那一比劃:“這人不但輸光了一千兩,還欠了我們銀子呢,這一百兩,誰還。”朱大爺見自己弟弟那副樣子,恨不得把他幾腳踢死,聽到這人的話,尚未說話一個衙役已經道:“賭場裡的事,誰說的清楚,你們啊,還是回去和老爺說去。”

說着那衙役就接過條子把它扯了,這兩人本就是在做戲,見條子被扯了也不說話,這才嘻嘻哈哈被衙役們推着走。朱大爺謝過那些衙役,賞錢是早就說好的,自然有管家去兌賞錢給他們。朱大爺把自己弟弟扯過來就要打,朱二爺還脖子一梗:“我不過……”

不等朱二爺話說完,朱大爺已經喝管家:“你帶了人把二爺送回去,告訴太太,一輩子不許他出來。”管家曉得這回朱二爺是正經闖禍了,哪敢求情,只是連聲應是。朱大爺這才上了轎子,這件事解決還要多虧杜小姐提醒,還要去謝她。想想這花了的銀子,朱大爺一陣心疼,但願這是最後一回,以後自己家娘不在了,只怕還有的扯,怎麼就攤上這樣的弟弟。

“朱太太太客氣了,我們本是熟人,不過提醒一句罷了,哪當得一個謝字?”榛子笑吟吟地對朱太太說。朱太太把禮物往榛子那裡推了一下:“秦三奶奶,我這感激之情,是怎麼都說不出的。您千萬別這樣說,雖說您當初只是一句話,其實細算起來,有用的多了。真要讓那些人找到門上,那真是連去世的老爺都沒有面子。”說着朱太太就用帕子點了點眼角。

既然朱太太這樣懇切,榛子也就讓丫鬟收了那份禮物,勸着朱太太道:“這京城是花花世界,好人多壞人也多,說句朱太太要惱的話,朱二爺初從鄉下來到京城,被人引誘是難免的。”這話也不過是面子,朱太太是知道朱二爺的脾性的,嘆了一聲就道:“引誘也要瞧什麼樣的人,有些人就不會被引誘了去。有人就一勾就走。說起來,這也太巧了,這剛進京城才一日,怎麼就撞上了。”

京城確有人專門去誘這些外鄉人做些不好的事騙銀子,但那也要在客棧或者下處住上幾日,哪有這才進京城就被人勾走的?除非是早有安排,榛子和朱太太都想到了這點。朱太太不由自言自語:“要說仇人,這要搶生意,難免會得罪那麼幾個人,可多是去尋大爺,哪有衝二爺來的,除非……”

除非對方是早有準備,安排下此事,想到此,朱太太坐不住了,要回家去和朱大爺吳二爺商量商量。榛子也想到了一家人,要說手段,柳三爺是慣用這種上不得檯面的手段的,只是礙於朱柳兩家總是有親,並沒說出,只起身送朱太太出去。

送走朱太太,榛子又瞧了會兒帳,這外洋來的貨,俏是很俏,銷的也好,利潤更高,可是有一樣不好,這外洋的貨,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到地方,若遇上海上起大風,船被吹走,那這一年的貨就沒了。這也是京城雖有人做這生意,但總做不大的緣故,誰家也不能等上一年貨不到。

榛子轉下脖子,秦清的聲音已經在她身後響起:“你在這想什麼呢?”榛子回頭瞧着丈夫:“我在想,這外洋來的貨,要怎樣才能一直有,不然遇到海上起大風時候,就一年都沒東西賣,要喝西北風了。”

秦清上前接過榛子手裡的賬本翻了兩頁就放到一邊:“你想,外洋人是人,我們這裡的人也是人,寶石香料是沒出產不能去想。可是這玻璃鏡子,萬花筒,大鐘什麼,難道我們不能自己造出來?”

“所以說你不懂了,這些東西,都是人家吃飯的手藝,吃飯的手藝哪會輕易傳出來?有這念頭的人不止你,我聽說廣州那邊,有人還開了這樣的工坊,想着做出來呢,可銀子花了無數,到現在除了燒出一些琉璃,什麼都沒有。也怪了,明明外洋人的玻璃和我們的琉璃差不多,可爲什麼他們的就這樣亮呢?”

這倒是秦清不曉得的,眉頭皺起道:“既然這樣難,那……”

“別說什麼不做這個,繼續做綢緞生意的話。當日舅舅爲我思慮這麼周到,我總要做出個樣子來。再說他已經給我開好路了,後面的路,再難我也要走出來。”榛子的話讓秦清一笑:“既如此,我也不說別的了。今兒啊,孫尚書上告老摺子了。”

廖老爺利用自己的去世給孫尚書挖了個坑,故意放出王尚書要趁自己去世時候,霸佔廖家的產業,讓孫尚書示意門人彈劾王尚書。誰知王尚書本就知道自己才具不足,沒有入閣的打算,那要爭入閣的樣子不過是做出來給人瞧的。然後王尚書藉此後退一步,彈劾孫尚書同時拱另一位陳尚書入閣。等到榛子的官司結束,孫尚書才醒過味來,後悔卻已來不及了。除了能罵幾句已逝的廖老爺,還能怎麼做?只能眼睜睜看着陳尚書入閣不說,還讓王尚書得了個寬宏大量的讚譽。

“他今兒才上告老摺子啊?我還以爲,他早該上了。”秦清聽了妻子的話就笑了:“難得見你刻薄。孫尚書這一上告老摺子,又要見他們搶這尚書位了,不過和我沒關係,我就規規矩矩在翰林院讀我的書。回家來和我兒子玩。”

榛子聽丈夫這話不由一笑,想到柳家,孫尚書一告老,就要回家鄉,柳家的好日子,該到頭了。

柳三爺聽的李四把人輕輕鬆鬆就給放了,恨得罵了李四好幾句,但李四這樣的無賴,柳三爺正經不敢得罪,罵了幾句後就在想着該怎麼再把朱家給拉過來。還沒想清楚呢,柳老爺就讓人來尋柳三爺,柳三爺見到柳老爺還沒說話,柳老爺就罵道:“你在外頭都做了些什麼?你知不知道孫尚書要上書告老?他一回家鄉,我們的靠山就少了一個。偏偏你去年自作聰明,把周太監給得罪了。”

“那貢品生意,不是繼續在做嗎?”得罪了周太監,柳三爺也有好幾日坐立難安,後來見周太監並沒理會,還當不過是一點小事,他沒放在心上。過年時給周太監送去的三千兩銀子,周太監也笑納了,柳三爺這心才放下,見自己的爹提起這事,忍不住嘀咕道。

“放屁!做貢品生意是在做,但對咱們家的生意有什麼幫助嗎?貢品生意不過名頭好聽,要賺錢還要靠別的,可你一門心思只想着和廖家搶這貢品生意,現在生意是搶回來了,結果呢,結果呢,你告訴我結果呢?”

柳老爺在這罵兒子,柳太太早已得到稟告趕了過來,見自己丈夫在那罵的兒子狗血噴頭忙道:“老爺消消氣,有什麼話就好好說。”柳老爺把太太一把推開:“什麼好好說,今兒我路過賬房,隨口問問,才曉得家裡的現銀子,連一千兩都拿不出來。這還做的什麼生意過的什麼日子?”

這話讓柳太太嚇了一跳,這才二月,結過賬還沒有一個月,賬房裡最少該有一萬兩現銀子纔對。她急忙道:“只怕……”

柳老爺咬着牙齒恨不得咬上柳三爺一口:“只怕什麼?你曉得家裡爲什麼沒銀子?帳上是有,但是空的,那些銀子,宮裡不結出來。三萬兩,就那樣白白地放在那裡,人家不結銀子給你,你有什麼法子?難道你敢不供貨?你這個笨蛋,被人坑了還以爲自己搶了別人的生意還在這洋洋得意。”

柳老爺越說越氣,柳三爺聽的目瞪口呆:“不會吧,我去見周太監的時候,他可說的好好的。”柳老爺瞧見兒子這樣,一腳踢過去:“你還愣在這裡做什麼?還不快些去求周太監,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柳太太哪還敢心疼兒子,忙勸着兒子去了。

柳三爺出了門摔打一陣,怏怏地準備去見周太監,門上已經有人來報,吳二爺和朱大爺來了。柳三爺哪有興趣見他們,讓人擋駕。朱大爺罷了,吳二爺在這柳家住了五六年,哪裡都是熟悉的,聽小廝擋駕,也不說什麼就往裡面走,管家忙攔,但怎麼攔得住。

吳二爺已經帶着朱大爺來到內院,正好遇上柳三爺要出去,見沒攔住人,柳三爺的眉就皺緊:“表弟怎麼這麼魯莽,你倒罷了。在這住了幾年,可這外人,哪能帶進來,若是衝撞了……”

“我並不是來衝撞你家的。柳三爺,我仔細算來,我們兩家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算起來我的妹妹嫁了你的表弟,兩家還是親戚,可也不知怎麼得罪了柳三爺,你竟要人引誘我弟弟?雖說我弟弟本也不好,可這誘騙人去賭場,甚至想大敲一筆,柳三爺,也不是該做的吧。”

這件事柳三爺認爲做的十分機密,哪肯承認,只是沉着臉道:“朱大爺,你這話說的我不明白,我這樣的人,哪裡能認的什麼開賭場的無賴?再說這出詔禁賭,也是經常出的。我是良民,你休要栽贓。”

朱大爺這回是有備而來,聽了這話就笑了:“柳三爺自然是不會承認的,只是今年正月二十八,柳三爺和李四在福運樓商量什麼呢?還有二月初九,這日如果我沒記錯,就是我和舍弟來京的第二日,你,又在那和李四見了一面。至於柳三爺還往我家送了個小廝,這小廝在二月十八那天,把舍弟放了出去,這些都是有的。柳三爺,你承不承認?”

朱大爺竟然打聽清楚了,柳三爺忍不住又在心裡罵了句李四纔開口道:“不過見了幾個人,也沒什麼律法禁止,難道你還能憑這些告我不成。”

“要憑這些去告你,自然是不成的,不過柳三爺,你爲何要這樣做?按說我們兩家,並無冤仇。”柳三爺自然不敢說出真實原因,只是笑着道:“朱大爺,你今兒是不是喝多了說胡話,我什麼時候要算計你家,你家值得我算計嗎?”

“三表哥,這件事情,真是你做的話,那就認個錯,大家總是親戚,別鬧的太難瞧了。”吳二爺不勸還好,一勸的話,柳三爺就對錶弟瞪大了眼:“認錯?我沒做過的事哪能認錯?表弟,你難道真是吃朱家的飯吃太多,連性子都軟了。”說着柳三爺的眼裡帶上譏笑:“表弟,你真當別人家的飯,都像我柳家的飯那麼好吃?”

這話勾起吳二爺當初在柳家時,柳三爺暗地裡的譏諷,他的拳頭開始握緊。

“柳三爺,你這樣說妹夫,安的是什麼心?妹夫自從娶了我妹妹,家裡的生意,萬姨的奉養,他都做的一點不少,哪是什麼吃白飯?沒有妹夫的細心,這些年的生意也不會這樣順。”朱大爺的話竟讓吳二爺熱淚盈眶,想起這些年的遭遇,真想大哭一場,即便妻子溫柔,岳母和善,可很多事情還是忘不了的。

“我家的飯倒養出白眼狼了。”柳三爺的性子本就不好,見朱大爺處處維護着吳二爺,他就更不舒服,吳二爺這樣的人就該一輩子被自己欺負,被自己譏笑,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自己面前站的筆直說話。

“我並沒吃柳家的飯!”泥人兒還有三分土性,更何況吳二爺是個活人,他衝口而出這話,頓時覺得長久壓在心裡的什麼東西消失了。這話讓柳三爺放聲大笑,接着就變了臉色:“放屁,你當初進我家的時候,就是個光身人進來的,除了幾身衣衫,你還有什麼?我娘好心,收留你回家,你這會兒娶了媳婦,衣食飽暖地過着,就好意思說沒有吃我柳家的飯,你也配。”

“當初爹孃去世時候,我雖然不大知事,可也曉得家裡還有四五千銀子,田地宅子,也值得五六千兩,可是爹才倒下,娘傷心過度也跟着去了,舅舅和姨媽接到信來料理喪事,喪事料理完,這些全都沒了。是,你可以說,這些都是辦喪事用掉的。可真是這樣嗎?那場喪事,能花掉一萬多銀子嗎?三表哥,我一直記得姨媽收留我的恩情,這件事我一直沒問,就當是撫養我一場要花的銀子。可是三表哥你時時刻刻用我吃的是柳家的飯來譏諷我,姨媽也不阻止,我想問問,你們對得起我死去的娘嗎?”

說着吳二爺的淚就往下流,娘還活着的話,自己在柳家那幾年被下人欺負,姨媽不過淡淡地說兩句,娘一定會很傷心很傷心。即便現在娶了媳婦,有了兒女,可很多事情,還是忘不了。

“混帳東西,我養了你七八年,到現在你倒反咬我一口,真是養了條狗都曉得和我搖尾巴。早知今日如此,我就不該收留你。”柳太太已經趕到,聽了吳二爺這話就大怒開口。

吳二爺轉身看着柳太太,到了今日,才曉得姨媽表哥是什麼脾性,原先總認爲不過是姨媽太忙,顧忌不到,表哥年紀還小不懂事,誰知從頭開始,姨媽就只想霸佔產業,即便那萬把銀子,對柳家來說,不算什麼。但姨媽還是不放過,或許還有舅舅。吳二爺眼裡的淚流的更急:“姨媽,您既來了,我想問問您,辦我爹孃的喪事,能用得了一萬多銀子嗎?”

柳太太看着吳二爺:“你沒辦過喪事,自然不曉得,這還有本帳呢,不光是花掉你家所有產業,我和你舅舅,還各貼了一百兩。”

作者有話要說:大年初一,虐下壞人,還是存稿箱君。

第32章甥舅撞見第105章懇求第109章第119章 捅破第126章 恐嚇第110章 現世報(上)第129章 緝兇第97章博弈收留第128章第54章遊仙第98章 出殯第60章爭吵第72章舌戰第85章風波第109章被賣第125章 訓誡尋人第83章 挑明第98章 出殯第110章 現世報(上)第105章懇求第75章臘八第36章生活第97章博弈第51章變化尋人第106章四散第46章喜事第 19 章第50章適應第42章期盼賜銀第49章新地第46章喜事第100章貴人撞見第103章 圈套第81章決定第69章就計相見第106章四散第63章 姓什麼第65章周旋第59章 逢親第93章佈置粗活傷心第96章靈堂第61章 宴席廚房第104章 事發第 19 章第77章尋找第87章開張第90章 解決第63章 姓什麼相見第131章第123章 忘掉第35章相求第118章 糾纏第76章大膽第95章 交接第36章生活第67章路遇應諾第40章勸說離別第112章 設套第90章 解決禍事第125章 訓誡第55章悲傷第87章開張第69章就計第46章喜事第103章 圈套第60章第72章舌戰第82章 立約第39章心動第118章 糾纏第40章勸說第90章 解決第62章 又騙第131章第35章相求第49章新地廚房第97章博弈第93章佈置第103章 圈套第46章喜事第90章 解決第89章 難題第69章就計
第32章甥舅撞見第105章懇求第109章第119章 捅破第126章 恐嚇第110章 現世報(上)第129章 緝兇第97章博弈收留第128章第54章遊仙第98章 出殯第60章爭吵第72章舌戰第85章風波第109章被賣第125章 訓誡尋人第83章 挑明第98章 出殯第110章 現世報(上)第105章懇求第75章臘八第36章生活第97章博弈第51章變化尋人第106章四散第46章喜事第 19 章第50章適應第42章期盼賜銀第49章新地第46章喜事第100章貴人撞見第103章 圈套第81章決定第69章就計相見第106章四散第63章 姓什麼第65章周旋第59章 逢親第93章佈置粗活傷心第96章靈堂第61章 宴席廚房第104章 事發第 19 章第77章尋找第87章開張第90章 解決第63章 姓什麼相見第131章第123章 忘掉第35章相求第118章 糾纏第76章大膽第95章 交接第36章生活第67章路遇應諾第40章勸說離別第112章 設套第90章 解決禍事第125章 訓誡第55章悲傷第87章開張第69章就計第46章喜事第103章 圈套第60章第72章舌戰第82章 立約第39章心動第118章 糾纏第40章勸說第90章 解決第62章 又騙第131章第35章相求第49章新地廚房第97章博弈第93章佈置第103章 圈套第46章喜事第90章 解決第89章 難題第69章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