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世事難料

任小船在溱水河上飄蕩,陳筮與信陵君於舟中暢談。信陵君恭謙禮敬,一一提出心中的疑問;陳筮十分耐心,一一解答信陵君提出的問題,還合盤托出自己東來的目的:要撮合秦與魏、韓聯盟,今後,魏韓可以”租借“秦軍攻城掠地,開疆擴土。甚至連租金都明碼實價:每名士卒租金三十六石。——這其實並不多,按糧食每石三十錢算,也就一千多錢。樑尉公子在大梁城中,雖然用十錢就能僱傭到一名武卒,但那是不成建制的,沒有戰鬥力,還要費心費力調教、訓練、整合,而這裡,則是成建制的軍隊,拉出來就能打仗,而且能打勝仗!按一千錢租一名士兵,還是不虧。

信陵君感到,如果任憑自己這樣思忖下去,很難有個結果,乾脆把這件事放下,以後再去討論,又提出一個問題,道:“國之交也,使臣往來,折衝樽俎,奈何暴兵於國,而以力挾之?”

陳筮道:“此亦有無奈者。秦人便秦法,刑徒盡力一歲,惟望一戰,以脫刑罪;官亦欲以戰,而實編戶。折衝樽俎,功在廟堂,其與刑徒何涉?故必暴兵於野而後可也。”

信陵君聽了,感覺哭笑不得,怎麼國家大計都叫一幫刑徒給左右了?每年要打仗,明明可以和平解決的也要打仗,如果不打仗刑徒們還不幹!這叫什麼事!

陳筮好像看穿了信陵君的心思,解釋道:“此強國之道之所難也。國以耕戰而強,民務於耕戰,主必有所耕,有所戰,民乃安也。秦地廣袤,未耕者猶多,而每歲一戰,其實難也!韓、魏當秦東道,秦東出必與韓、魏戰,乃及餘國。勢必然也。或與秦連衡,秦假道而得東出,則兩安也。”

шшш• ttkan• ¢O

信陵君沉默很久,悵然道:“德被萬衆,福澤四方,此聖人之所願也。開疆擴土,綏遠懷來,此聖王之所行也。其與我何有哉!”

陳筮道:“方今亂世,弭兵除戰,解民倒懸,聖人也;不誤農時,通天下財貨,聖王也。但先行其易者。”

信陵君道:“陳公之言,無忌謹領!病而能起,貧而能濟,亂而能治,戰而能弭,此非聖人之行乎!惟天下也,貧病者衆,戰亂連綿,解民倒懸,何其難也!”

陳筮道:“此誠天下志士之所同心也。”

信陵君道:“天下志士何所爲也?”

陳筮道:“天下之所亂者,首在戰也。故志士之行也,首在止戰:戰端未啓,弭之於無形;戰端已起,消之於未戰;兩陣相對,懾之於不殺;殺戮既起,救亡而圖存。”

信陵君道:“今啓封之戰起,陳公何以救之?”

陳筮道:“啓封之戰,其端在秦。秦以法故,每歲必戰,難弭也。故於未戰之時,外交韓、魏,以連衡爲說。韓說進而未納,但奉糧秣而已;魏說猶未進也,而秦人已至。北邙一陣,魏前軍盡失,秦人得甲首數千。欲乘勝而得其城,賴芒將軍臨機變陣,秦無城可襲,遂以輕軍襲啓封,以扼魏國之喉。大梁閉城三日,財貨不繼,糧秣難支,遂求和以能商道。秦人允之。然欲秦退兵,非十城不能完其谷。——或以十萬級……”

聽到這裡,信陵君不知道是驚是懼是氣,只覺得手腳冰涼,渾身顫抖,說話也有些哆嗦起來,道:“秦法之害,奈何以魏承受!……若要十萬甲首,儘可華陽來取!……”

陳筮微笑着,從艙板底下摸出一個瓠匏,道:“醴酒一瓠,公子其飲乎?勿慮其毒也!吾之命盡在張先生之手,焉敢於艙內與公子不利?”

信陵君從自己的憤怒中緩過來,看了看張輒。張輒正襟危坐在艙口,可能是出於緊張,左手緊緊握着腰間的劍鞘,右手抓着自己的右膝,身體前俯,虎視眈眈,確實是一副隨時可以拔劍而起的姿態。聽見陳筮的調侃,又見信陵君看過來,張輒也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發覺自己的姿態的確不敬,連忙伏拜行禮道:“小子無狀!意隨公言,心弛神往,非敢衝撞陳公!”

陳筮道:“自然不疑!吾未不利於公子,先生焉得不利於吾!公子心動神搖,恐難自持。可願以一酒而鎮定之!”又晃了晃他的瓠匏,裡面有咕咕的水聲。

信陵君雙手接過瓠匏,置於膝前,道:“小子失禮於陳公,陳公其勿怪也。”對張輒一禮,道:“願先生解劍!”

張輒稍微一愣,但隨即從腰間把劍連鞘抽出,遞給信陵君。信陵君接過,也置於膝前。從旁邊取出兩個沾滿塵土的碗,就在河水裡涮了涮,放在膝前,拔下木塞,分別往兩個碗裡傾出半碗酒來,端起一碗,雙手奉於陳筮,道:“陳公之言,昭若發矇,聞所未聞也,不覺心馳神蕩,恍然若失,汗流浹背。失態失敬,死罪死罪!”

陳筮接過酒,抿了一口,抱於懷中。信陵君拿起膝前的另一隻碗,也抿了一口。兩人同時將碗舉起,一飲而盡。

щщщ•ttk an•C〇

陳筮道:“吾閱人多矣,未見如公子敏而好學者也。公子素讀聖賢之書,未聞王霸之道,初一經心,必起驚疑,無足怪也。商君鞅生於衛,實起於魏,乃魏相公孫痤之中庶子。痤臨終薦鞅於王,言若不能用則必殺之,勿爲諸侯所用。既而悔之,陰告鞅,令其亡奔。鞅曰,王既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殺臣乎?遂不見用,乃投秦。鞅之學也貫於古今,帝王霸強諸道無不通,因時勢而制其宜適也。其於秦也,嚴刑峻法而治之,安知於魏不信以忠孝仁義乎!其要者,隨時而變而已。”

信陵君道:“公於道無所不通,小子深領而未悟也。今秦啓戰端,佔我啓封,逼獻十城。小子居華陽,陳公盡知,正有十萬首級。若以止戰爲念,當以何爲?”

陳筮道:“民者,國之本也,不可動搖。秦雖殺人盈野,以信法也。法既信而行矣,未聞妄殺,但刑餘之徒耳。苟得建功免罪,猶爲良民。以刑餘之衆而爲軍,猶不多欲殺傷,而欲以和議存之,豈非仁慈之心乎!時也,勢也,以獻城爲宜!”

信陵君道:“吾所惑者,吾地之有限,而秦欲無窮。焉得以有限之地,填無窮之慾壑哉?今日十城,明日十城,魏地盡矣!”

陳筮道:“公子之言甚當!吾等思之,亦不得法,惟與秦連衡,可稍緩其戰。”

信陵君道:“連衡縱得暫緩其難,戰不在魏,而在他國,終非止戰之策也。他國地盡,魏猶當之。”

陳筮道:“期之十年,或有他變。事易時移,不解而解矣!”

信陵君道:“何謂也?”

陳筮道:“昔秦武王入洛而窺九鼎,天下孰不以秦將獨霸!然武王一朝而亡,時秦王稷猶質於燕,而惠文後欲立公子壯。孰知趙武靈王以兵護稷即位,而魏冉應之,遂立焉,至今三十又三年矣。王之立也,以羋八子爲太后,魏冉爲將軍,而逐魏後,盟楚懷王於黃棘。是時也,人人皆謂秦楚之合也,殆半天下,誰能與爭鋒!豈意楚太子殺人亡歸,而楚王於會盟時爲秦所擄,秦楚盟敗,諸侯羣起而攻之。彼之時也,秦孤而無援,岌岌乎危矣!而武安君之起也,以數萬之衆斬聯軍二十四萬,秦遂轉強,反逼三晉。是時也,秦王爲西帝,齊王爲東帝,固一世之雄也。而合縱一起,秦遂破滅;而齊王滅宋,禍及自身。五國聯軍,直入齊國,齊幾滅矣,才二城而已。不意燕王薨,樂毅奔趙,齊乃以二城復其國。世事難料,一竟於此!公子慮及十年之後,焉知十年之後,世事何狀!”

信陵君道:“王不獻十城,是必以華陽相獻乎?”

陳筮道:“公子主華陽,先爲不可勝。善之善者也。秦入魏之腹心,必得其償,得可出也。秦爲刑徒,魏爲要衝,孰得孰失,不難辨也。縱公子能持久,而農時可誤耶?魏必從秦議也。”陳筮說得十分肯定。

提到農時這個問題,信陵君只能沉默了。戰事延續,不獨大梁-啓封一線不得農事,包括出兵的戶牖等鄉,農事也會受到影響,弄不好,明年又是一個饑年,還要出來打仗。——信陵君發現,魏國和秦國一樣,也有不得已必須打仗的理由:饑荒。饑年收成不足卒歲,只能組織農民出來打仗,搶別人的糧食過年。賑濟在當時被認爲會導致民衆的依賴思想,而不被認可;反而有組織地外出搶劫更爲可取一些。

但如果爲了搶農時,就要滿足秦人的一切要求……

秦人就沒有這種顧慮,因爲出來打仗的是打仗的,在家種田和是種田的,互不干擾……而且,戰場是在別人的土地上!……

或者還有更好的辦法迫使秦人不得不退……比如水土不服……

第270章 賞罰第59章 拜將第58章 藍田玉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84章 侯嬴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98章 離華陽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67章 交酒第28章 降服(二)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10章 麻三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03章 危機第273章 練兵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4章 信陵君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1章 陷城(二)第10章 麻三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95章 覆命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38章 列陣(一)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273章 練兵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262章 傷營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33章 呂太公第345章 除夕第73章 樽俎折衝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29章 初戰第294章 陰謀第8章 管城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157章 交糧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138章 席次第39章 列陣(二)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88章 武卒第57章 樑尉公子第4章 信陵君第150章 陳筮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364章 戒備第88章 武卒第294章 陰謀第60章 餱糧第二章 戰警第98章 敵乎友乎第7章 圃田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69章 賜婚第292章 書名第40章 勵士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363章 韓警第260章 議連衡第318章 退兵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45章 入韓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199章 歸華陽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51章 棄民第75章 陳留司士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294章 陰謀第135章 打探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7章 奸細
第270章 賞罰第59章 拜將第58章 藍田玉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84章 侯嬴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98章 離華陽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67章 交酒第28章 降服(二)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10章 麻三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03章 危機第273章 練兵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4章 信陵君第301章 重歸故里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31章 陷城(二)第10章 麻三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95章 覆命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38章 列陣(一)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273章 練兵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262章 傷營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33章 呂太公第345章 除夕第73章 樽俎折衝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29章 初戰第294章 陰謀第8章 管城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157章 交糧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138章 席次第39章 列陣(二)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88章 武卒第57章 樑尉公子第4章 信陵君第150章 陳筮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364章 戒備第88章 武卒第294章 陰謀第60章 餱糧第二章 戰警第98章 敵乎友乎第7章 圃田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69章 賜婚第292章 書名第40章 勵士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363章 韓警第260章 議連衡第318章 退兵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45章 入韓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199章 歸華陽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51章 棄民第75章 陳留司士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294章 陰謀第135章 打探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7章 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