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

樂舉帶領大軍追趕至趙、中山邊境,見趙國境內早有準備,不敢強硬突破。於是,樂舉重新塑造了西邊防線,下令撤軍歸國覆命。

樂舉和季辛回到中山王宮,將戰果彙報給中山王厝。

中山王厝見兩位大將不辱使命,擊退了趙國入侵,收復疆土,大肆賞賜了一番。中山王厝爲了制衡樂氏一家獨大的局面,提拔季辛爲左使,負責管理南疆。

此次擊退趙國,光復疆土。中山王厝心中大樂,在宮中舉辦酒宴犒賞有功之士。

酒過三巡,中山王厝喝得有點醉,想要突出自己的戰功,問道:“樂舉、季辛,此戰,趙軍戰力如何,我們殲滅了多少趙軍,我軍傷亡多少人。”

“臣率軍追趕的時候,趙軍已經撤退。臣沒能和趙軍交手。”樂舉手指向對面一揚,“季將軍和趙軍交過手。”

季辛見王上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忙道:“此戰,我們斬殺趙軍不足兩千,我軍傷亡兩萬。”

“你說什麼。”中山王厝顫聲道:“趙國十五萬大軍攻打我國,被我們斬殺不到兩千。我們傷亡高達兩萬。趙軍何時變得這麼厲害了。”

“王上有問,臣不敢欺瞞。”季辛不顧王上臉色難堪,繼續道:“最近幾年,趙國沒有參與中原戰事,趙軍戰力突飛猛進。臣和趙軍交過手,深知趙軍的實力深不可測。”

“深不可測。”中山王厝問道:“季辛,你和趙國對戰,可有取勝的把握。”

季辛對視着中山王厝的目光,語調顯得無奈,“臣,也沒有把握能夠戰勝趙軍。”

張登問道:“趙國以車、步戰爲主。趙國的國力莫非已經超過了齊、魏兩國。”

季辛道:“趙國不是用車、步戰攻我。”

中山王厝沉下臉色,問道:“趙國莫非是用鐵騎。”

季辛吸了一口氣,據實已告,“趙國以萬人鐵騎,縱橫我國南疆。”

“趙國萬人鐵騎,縱橫我國南疆,如入無人之境。”中山王厝背後驚出一身冷汗,喝道:“你們不是說趙國十五萬大軍攻打我們嗎?趙國怎麼會有鐵騎。”

季辛見王上滿臉質疑,“王上,臣說的是事實,不敢有半點欺瞞。”

樂舉見王上和衆臣不相信這個事實,也道:“王上,季將軍所言不錯。趙國的確是萬人鐵騎縱橫我國南疆。臣,已經派人覈實清楚。趙軍如果不是以鐵騎,臣親率的鐵騎必定追趕上趙軍。”

中山王厝吞了幾口唾沫,穩定心神。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趙國會有鐵騎,問道:“趙國以何人爲將。”

季辛道:“趙國的無敵上將軍。”

衆人聞言,一片驚呼,議論紛紛。

“趙國能征善戰的將軍,臣都聽說過。這個無敵上將軍,臣從來沒有聽過。”張登微微思忖,問道:“季將軍,你能形容一下,趙國無敵上將軍有何特徵。”

季辛想了想道:“龍臉鳥嘴、鬢麋髭髯、身材高大,長得英氣逼人。”

張登驚駭道:“不可能,不可能。”

中山王厝見張登失了儀態,問道:“張登,你知道此人是誰。”

張登平復情緒,一臉錯愕,“回王上,這個人就是趙君雍。”

“你說什麼。這個人就是趙君。”

“正是。”

“趙君親自率領萬人鐵騎來攻打我國。”中山王厝臉色慘白,“趙君不是陷入美色,三年不出宮處理政務,這是天下諸侯皆知的事情。趙君,怎會有膽量和謀略來攻打我國。”

“也許,我們被趙國騙了。除了趙君,何人能自稱趙國的無敵上將軍。”張登越想越害怕,趙君親自領軍攻伐中山,說明趙國這一次是真的打算對中山國動手,“王上,趙君年少繼位,不顧國力弱小,膽敢與魏、齊、楚、秦、燕五國開戰。趙氏一族,文能安邦,武能立國。趙氏更是鐵骨錚錚,寧折不屈。趙君有膽識、有魄力,親自領兵攻打我國,也一點也不奇怪。”

中山王厝問道:“中原諸侯無鐵騎,趙國爲什麼會有鐵騎。”

張登也找不到答案,“臣也不清楚。”

季辛見王上質疑,忙道:“臣親自和趙軍鐵騎交過手。三軍將士可以證明。”

樂舉也道:“臣也能證明趙國是鐵騎。”

季辛和樂舉的話,擊碎了中山王厝最後的心裡防線,臉色猙獰道:“中山國以鐵***立國,齊、魏、燕、趙也不能奈何。寡人怎麼也沒想到,趙國萬人鐵騎,縱橫我國南疆,如入無人之地。笑話啊!真是笑話。”

中山王厝越說越激動,喉間涌出一股甜味。

樂舉道:“王上,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候。趙國對我們開戰,我們應該堅決還擊。”

中山王厝神色恍惚,沒有了昔日的豪氣,無奈道:“寡人錯了。寡人不應該學儒向中原諸侯靠齊,而忽視了立國之本。今日這種局面是寡人的過錯啊!”

季辛道:“王上,此戰我們雖然輸了。但我們還有機會扳回來。”

中山王厝看着他,問道:“寡人犯下的過錯,還來得及嗎?還能彌補嗎?”

季辛堅定地答道:“能。”

“如何彌補。”

“中山國民風尚武好鬥,血性尚未被抹盡。”季辛猶豫片刻,續道:“請王上下令徹底廢除儒學,重用壯士。我國還能夠回到鼎盛時期。”

“好。”中山王厝信心大損,“就按照你說的辦。”

張登厲聲道:“王上,趙國向我們開戰,我們不能置之不理。”

“寡人又能如何。”

“臣建議,出兵討伐趙國。一來是爲了報仇;二來是向趙國問罪。”

中山王厝消沉地說道:“我們打不贏趙國,議和纔是上策。”

“我們要與趙國議和,也要用武力爲後盾。如此,議和的時候,我們纔有更多的發言權。”張登爲了堅定王上抗趙之心,揚聲道:“請王上下令,與趙國開戰。”

衆人也齊聲道:“請王上下令,開戰。”

“好。寡人願意和趙國開戰。我們應該攻打趙國什麼地方。”

“鄗城,對我國威脅最大。”季辛道:“我們攻破趙國鄗城,不僅可以拔出趙國北上攻我的據點,我們還可以對趙國邯鄲造成壓迫之勢。”

“好。不惜任何代價,攻破趙國鄗城。”中山王厝言辭剛烈:“傳令下去和趙國開戰。”

……

趙雍率領萬人鐵騎,縱橫中山國南境,如無人之地。穿越中山國疆土,抵達代郡。趙雍沒有前往代王城休整,而是領着鐵騎往北而行,抵達無窮之門。

無窮之門是趙國北疆軍事要塞,也是趙國阻擋北胡南下中原的重鎮。

趙簡子去世,將宗主之位,傳給了趙襄子。

趙襄子用計謀,以最小的代價攻破代國。趙襄子佔領代國後,將代國北疆之地繼續往北推進。

爲了防止東胡騷擾,安定邊民。趙襄子在代、燕、東胡接壤的地方,修築了一座堅固的軍事要塞,取名爲無窮。

無窮這兩個字,彰顯了趙國強大的實力以及趙襄子對後代子孫寄予的遠大理想…北掠胡地,兼戎取之,以攘諸胡,成爲草原上的霸主。

無窮之門,東連燕國,西通胡地,北靠漠北、南接代王城,是一座拱衛中原的天然屏障。

趙雍來到無窮之門,領軍繼續往北行走。越往前,樹木漸少,行至後來四處都是戈壁,寸草不生。戈壁之後,便是一片綿延千里的大漠。

趙雍看了看大漠,又擡頭注視着湛藍的天空,幾隻雄鷹正在空中盤旋翱翔。

肥義見君上繼續往前行進,抵達大漠邊緣。大軍繼續往前行走,鐵騎就會深陷大漠。此刻,他們遠離國境,東胡人又經常在這裡出現。如果不幸遭遇了東胡人,趙雍的處境也就危險了。

肥義見君上沒有停下來的打算,忙道:“君上,前面就是縱橫千里的沙漠,我們進去容易迷失方向。再者,我們身邊缺水,進入大漠腹地,就危險了。如果我們在碰上東胡人,情況就會更糟糕。君上,爲了您和衆將士的安全,我們還是退出大漠,返程歸國。”

趙雍望着大漠,問道:“肥義,大漠的盡頭會是什麼。那邊會不會生活着和我們一樣的人。寡人真想渡過大漠,過去看看,那邊的天地是怎樣的。”

肥義搖了搖頭道:“大漠那邊是什麼樣的天地,居住了什麼樣的人,臣,也不清楚。但大漠縱橫千里,人力是很難通過的。大漠內沒有水,太陽又毒、風沙大,很容易令進入的人迷失路線。就連東胡人,也不敢擅自進入大漠。”

“真羨慕雄鷹啊!可以展翅高飛,縱橫天地。雄鷹應該知道,大漠的另一半是什麼樣的景色吧!”趙雍仰天嘆道:“有朝一日,寡人會深入大漠,看一看大漠另一邊是什麼樣的天地,居住着什麼樣的人羣。”

“也許,大漠另一邊鏈接的是天的盡頭,也未可知。也許,大漠另一邊邊就是楚國。寡人渡過沙漠就抵達了楚國的南境。也許,大漠那邊生活着一個比楚國還要龐大的國家,也說不定。”

肥義道:“君上,起風了。”

趙雍不管風大,仰頭注視着天空中的雄鷹,問道:“肥義,你有辦法給寡人弄來雄鷹嗎?”

肥義臉色有點爲難地說道:“君上,雄鷹是一種傳奇的神鳥。縱橫天地,人力不能捕捉。雄鷹也是勇敢、威武的象徵。北胡人常說自己是草原上的狼,也說自己是縱橫天地的雄鷹。狼是草原上的霸主,雄鷹就是天空的霸主。”

趙雍好奇地問道:“爲何狼是草原上的霸主。雄鷹是天空的王者。”

肥義答道:“狼擁有強者的心態,勇於進取,不畏艱險和永不滿足的性格。它敢於在逆境中奮發,在險惡中逞能。在戰鬥中成長和壯大。故而,狼是草原上的霸主,也是草原上胡人精神的象徵。雄鷹,深沉機警,頑強韌性,它擁有整個草原,擁有浩瀚星空,它主宰天空與大地,是真正的王者。”

“寡人總算明白,中山國爲何是匹狼了。”趙雍望着雄鷹,“寡人也想成爲天上的雄鷹。”

肥義道:“君上會成爲展翅翱翔的雄鷹。”

“先祖開拓胡地未遂,寡人要實現先祖未完成的功業。”趙雍神色激昂道:“寡人會擁有這片草原,成爲天上的雄鷹。”

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五十八章 三晉恩怨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一百三十八章 恭迎壯士回家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二百三十八章 中山王姿獻城求和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二百九十八章 塞北四郡 (下)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質於齊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二章 魏國謀第三百四十五章 齊、韓、魏三國伐秦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四章 破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四章 破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二章 魏國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五十三章 今朝有酒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十章 繼位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山王姿迎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一百零二章 大秦銳士誰與爭鋒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十七章 秦風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山王姿迎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
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五十八章 三晉恩怨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一百三十八章 恭迎壯士回家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二百三十八章 中山王姿獻城求和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二百九十八章 塞北四郡 (下)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質於齊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二章 魏國謀第三百四十五章 齊、韓、魏三國伐秦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四章 破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四章 破局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十九章 齊人田不禮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二章 魏國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五十三章 今朝有酒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十章 繼位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山王姿迎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一百零二章 大秦銳士誰與爭鋒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十七章 秦風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山王姿迎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