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秦風

韓、趙、魏三國國君聚首趙國,暢談數日。這個消息傳到諸侯國的耳裡,是一個不好的信號。三晉爭鬥,諸侯國才能趁火打劫。殊不知,崤山之戰,晉國大敗秦國,秦穆公霸主不在,雄風難存。秦人,百年不敢東出函谷。

河西一戰,魏將吳起一戰成名,擊潰秦軍,創下了數萬魏武卒擊潰數十萬秦軍的經典戰例,秦軍東出無望。秦公嬴駟,以秦孝公嬴渠樑二十多年留下的根基,憑藉三晉內耗之際,佔據餚山、東出函谷,一雪前恥。

三晉和睦,對於秦國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嬴駟本想借會葬之名,挑撥魏趙兩國關係,從中獲利。秦國暗中將魏國攻趙的企圖,告知了趙國。本以爲魏趙兩國,難以和平相處。誰曾知,嬴駟沒有得到兩國開戰的消息,而是三晉聚首趙國邯鄲。

秦國宮殿,秦公嬴駟笑容僵硬道:“左庶長啊!三晉和睦,秦國有苦頭吃了。”

左庶長嬴疾是秦孝公豎子,秦公嬴駟異母弟,擅長外交軍事,頗有治國良策,也深得嬴駟倚重。嬴疾聞言,沉吟片刻,“國君不必憂慮,三晉是不可能走到一塊的。三晉真的走到一塊,我們還有張儀那張嘴可用。”

秦公嬴嗣,似笑非笑道:“你啊!總是過於樂觀。”

嬴疾道:“人生不樂觀點,豈是無趣。”

“這一點,寡人不如你。”秦公駟往前走了幾步,凝視着案桌上的地圖,陷入沉思。過了半響,嬴疾見他臉色一沉,問道:“國君,怎麼了。”

秦公駟嘴裡發出長長的嘆息聲道:“中原諸侯,行王事,唯齊、魏兩國。今,我大秦東取河西,屢敗三晉。北掃義渠,南壓蠻楚。寡人慾行王事,以爭天下。此計,可行乎?”

嬴疾心中計較厲害,肅道:“秦國一路艱辛,走到今天,實屬不易。魏國、齊國稱王,皆遭諸侯,共同討伐,以至國力大損。國君,不可圖虛名,怒天下。行王道,以爭天下,尚需時日,不可操之過急。”

“尚需時日?”秦公駟深邃的雙眸凝視着他,語調頗爲淒涼,“寡人繼位至今,已經等了十四年。你要寡人,在等多少年,十年,還是二十年。寡人能等,上天會給寡人時間?”

嬴疾知曉他的脾性。秦公嬴駟殺伐果斷,一旦做了決定,無論前方有何荊棘,是阻擋不住他前進的步伐。

秦孝公嬴渠樑去世。國人只知商君,不識秦君。嬴駟即位,爲了鞏固手中的權力和地位,不惜冒着風險,腰斬商鞅。

嬴駟以商鞅之死,懾服羣臣。嬴駟告訴秦國的百姓,秦國是他的。沒有商鞅,還有秦公嬴駟,秦國無畏懼中原諸侯。

商鞅死後,嬴駟勵精圖治,秦國羣臣在他的帶領下團結一心,共創大秦盛世。嬴駟不負期許,連敗魏國,不但奪回河西之地,還讓秦國的國土,躍過黃河,佔據餚山、函谷。

秦國,一雪百年之恥,楊威諸侯。

嬴疾日夜常思,秦國行王事,爭天下,定當出於他。很快,嬴疾的激情,被理智壓制。他要爲大秦百年之計考慮。沉思良久,嬴疾垂首道:“可…”

秦公駟雙眼閃爍出灼熱的希望,截住他的話,“你不必再說了。寡人稱王之志,已定。中原諸侯,欲討伐秦國,要看他們是否有這個本事。”

三晉相聚,除了酒宴時出現小波折,到也相處和睦。韓候、魏候徒留趙國數日後,便返回各國。送走韓候、魏候,趙國尚無邊境之憂,趙雍的日子過得也是相當舒適。每日,除了學習政務,便是和司馬望族一同習劍術,學騎射。

這日,秦國使者遞上國書,“秦公,欲行王事,邀請趙君前去會盟。”

秦國欲行王事,遭到趙國大臣,紛紛叱責。秦國使者,沒有搭理這些朝臣,靜候趙君答覆。趙雍看了國書,將它擱置一邊,對來使道:“寡人一定去。”

秦國使者,行禮道:“我即刻回咸陽,告知秦公。趙君,告辭。”

秦國使者轉身,大踏步走出了趙國的宮廷。

趙國諸臣諫言,欲讓趙雍取消這次行程。趙豹也想通過相邦這個身份,迫使他收回成命。趙雍不顧衆人反對,將國事交予趙豹、公子成處理。自個領着肥義、司馬望族等人前去祝賀秦公稱王。

前往秦國的路上,趙雍望着趙國的秀美江山,狂歌高吟,久久沉迷其中。司馬望族也跟着高歌一曲,展示胸懷。一曲告終,趙雍問道:“司馬望族,我選擇一意孤行。我做錯了嗎?”

司馬望族回道:“家父常說,要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就應該出去走走。君上名爲去恭賀秦公,實則是爲了多瞭解秦國。秦國與趙國不可能和平相處。君上此行就是爲了知己知彼,早日做好準備。”

趙雍笑道:“知我者,望族也。皆說秦人如虎狼,我倒要看一看,虎狼究竟是怎麼樣的。秦人,是否果如大臣傳言那般,如狼似虎。”

秦公嬴駟,將稱王之地,選在寧秦。

秦國用兵,打敗魏國。魏國被迫將陰晉邑劃給秦國。秦國除去陰晉之名,更爲寧秦。寧秦,乃有安寧秦疆之意。

嬴駟將稱王之地,選在這裡,深諳其音。他是要告訴天下諸侯,土地在你們眼中不值錢,在我秦人眼中是一塊寶地。你們管理不好自己手中的土地,寡人願意爲之代勞。

秦公嬴駟,穿王服,戴王冠,在左庶長嬴疾的陪同下,意氣風發的迎接各國使節。嬴駟,談笑風聲,好生威風。

司禮高聲道:“周天子特使到。”

周天子雖然無實權,但士子之心,歸周。嬴駟見周天子派出太子這位特使前來慶賀,對他禮遇有加。周天子特使,剛落座。魏國、韓國、燕國及宋國等國國君先後而至。面對幾國客氣話,嬴駟笑了笑。當他背對着幾國之君,臉色陰沉,對着身後的嬴疾問道:“趙君,身在何處?”

正說話間,前方有一大隊人馬奔來。嬴疾指了指那隊人道,“趙君來了。”

根據禮制,天子駕馬六騎,諸侯四,士大夫二。嬴駟順着手指的方向看去,也見不遠處,四匹駿馬,拉着一輛大車,車子四圍了許多甲士。其中,走在最前面的甲士,雙手擎着一面大旗,旗幟上面,刻着趙字。

嬴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喜道:“趙君,真給寡人面子。”

趙國車隊,離嬴駟尚有五十步之距停了下來。趙雍站在車頭,望了望四周。眼見人羣之中,韓候和魏候也在。在看了看,遠處的高臺,高十丈,寬五丈。

高臺之上,擺放着一個大鼎,一張桌。桌面上陳列數個小鼎,鼎內裝有豬、牛等祭祀之物。高臺每個角落,插着黑色的旗幟,旗幟隨風舞動,散發着咔咔響聲。

嬴駟笑道:“趙君,能親自來,寡人面子大得很?”

趙雍下了車,肥義一旁低聲道:“君上,他就是秦國國君。”

趙雍迎了過去,笑道:“秦公之邀,我怎能不來。”

嬴駟的目光始終觀察着對方的一言一行。趙君與諸國國君相比,年齡無疑是最小的。

“年輕,就是好啊!”秦公心中發出感嘆,撩起大袖,往前一伸,“趙君,請。”

趙雍回禮,“請。”

躲在人羣中有一婦人,低聲道:“張相,此人,何許人也。國君,對他禮遇有加。”

張儀順着婦人修長潔白的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數秒之後,他道:“哦?那是趙國的國君。”

“列國國君要麼是個糟老頭,要麼是壯年。怎麼?趙國是個小娃娃。”婦人,忍不住竊笑。笑聲之中,帶有幾份調侃,幾分輕視。

“羋八子,你不要小看這個娃娃。”

張儀性格自傲,乃一狂士。放眼天下,他瞧不起任何人。能得到他的讚許,定不能小覷。眼前這個小娃娃,勾起了婦人的好奇心。

羋八子問道:“趙國小娃娃,得到張相的賞識,必有過人之處。羋八子不懂,請張相賜教。”

張儀捋了捋鬍鬚,正色道:“趙君是個小孩不假,到也少年英雄。去年,趙肅候語甍,魏國糾合秦、齊、燕、楚國以會葬之名,伺機圖趙。這個小孩涉位之初,破五國聯軍。其膽識、氣魄,非一般人能比。”

羋八子見行駟等人走來,欠身行禮,臉上送去明亮的笑容。嬴駟駐足,投去一笑,算是迴應。嬴疾,招呼着趙雍等人繼續前行。

趙雍的眼神也不自覺投在羋八子身上,問道:“秦君稱王,會盟諸國,皆不帶美人。這裡怎會有美人。”

肥義,答道:“此女,乃楚人。因其產下一子,母憑子貴,秦君封她爲羋八子。秦君稱王,身邊只帶了她一個女子。足以見得,此女在秦君心中的地位。”

趙雍也很想知道,眼前這個女子,是憑藉什麼手段,竟讓不可一世的秦君爲之傾倒。趙雍,再次將目光落在了羋八子身上,仔細打量着她。

羋八子身着簡單,挽着雲髻。雖,沒有俗物修飾,卻也是一位令人心醉的美女子。尤其是,她的一顰一笑,臉頰呈現出的梨形窩,最是讓人癡迷。

三鼓剛過,高臺上的司禮,拖着長音高呼,“請,秦王登臺。”

頓時間,號角長奏,鼓聲大作。行駟穿着王服、冕冠,腳穿着金絲軟鞋。昂首闊步,一步一步,往高臺的方向走去。嬴駟心胸澎湃,登上高臺。每上一步臺階,那些崢嶸歲月總會在他腦海浮現。

公元前900年,東周孝王封嬴非子於秦邑,始建秦國。歷史長河,滾滾流淌,秦國曆經數百年。秦國曆代先君,勵精圖治,奮發圖強,開脫疆土,纔有今日局面。嬴駟稱王,不僅是個人的榮耀,也是秦國曆代先君的努力,得到了認可。赳赳老秦,共赴國難。此八字,深入秦人血骨,是他們的靈魂。

秦國君臣,見國君登上高臺,很多人留下了眼淚。

司禮道:“祭天地。”

嬴駟,端着一杯酒,撒落大地,心中吶喊道:“歷代先君啊?你們可曾看見。子孫不負期許,以行王道。”

司禮高呼禮畢。

嬴駟,拾起子孫的感傷。挪動步子,站在高臺上,展開雙臂,放聲道:“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臺下的秦國將士,齊聲迴應,“赳赳老秦,共赴國難。”此八字,綿綿起伏,迴盪在山野之間,久久不能停息。

嬴疾面對秦國三軍將士,拔出腰中長劍,往前一送,高呼道:“秦國萬歲。”

“秦王萬歲,秦國萬歲。”

嬴駟毫不客氣地接受了秦國將士的頌詞。對於他而言,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秦國能有今日,除了歷代聖賢的治世開疆之功,更重要的是他,成爲了秦國第一代秦王。也是他,爲秦人洗清了屈辱。

在多的豪情壯語,也不能囊括他心中的那份凌雲壯志。嬴駟,面對着秦國將士,慨然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八十四章 期許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二十七章 卸劍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六章 賭國運第兩百零七章 胡地中山,寡人必有之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二百一十七章 強國和大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二百三十四章 魏有樂羊,趙有樂毅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九章 揚國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九十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三十八章 恭迎壯士回家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
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八十四章 期許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二十七章 卸劍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六章 賭國運第兩百零七章 胡地中山,寡人必有之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二百一十七章 強國和大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狗盜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二百三十四章 魏有樂羊,趙有樂毅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恥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韓倉繼位,秦王教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九章 揚國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九十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三十八章 恭迎壯士回家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