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

張儀以秦國之威,要挾魏罌。魏罌爲了國家,一退再退。現在,多退一步又有何妨。魏罌也知道,百官中有很多人親近惠施,記恨張儀。魏罌沒有辦法,疏遠張儀,進而保住惠子的相位。

張儀不願爲相,選擇以退爲進。

魏罌雖識破了他的小把戲,但也無可奈何,對着百官厲聲道:“張儀是寡人請來的貴客。寡人以他爲相,你們要像尊敬我一樣,尊敬他。”

百官雖不滿王上的提議,但也不敢造次。

魏罌以張儀爲相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公孫衍的耳朵裡。

公孫衍聞言,驚道:“王上,怎能如此糊塗。”

“是啊!王上以張儀爲相。惠相,怎麼辦。”魏璦,也道:“上大夫有什麼好的法子,保住惠相,驅逐張儀。”

“難啊!張儀背後有秦國撐腰。我們驅逐張儀,就是宣佈與秦國開戰。王上,絕對不會與秦國再次開戰。”公孫衍吸了口冷氣,雙眸之中,一片悲涼,“惠相一心爲國,落得如此下場,太讓人悲慼了。”

魏璦點了點頭,惠相的爲人品德,魏宮百官皆有目睹,“上大夫,惠相會離開魏國嗎?”

公孫衍微微思忖,點了點頭,“惠相對魏國是有感情的。王上的苦心,惠相也能明白。但是,與張儀同殿爲臣。惠相,自然是辦不到的。。”

魏璦懇求道:“上大夫一定要想辦法留下惠相才行啊!”

公孫衍搖了搖頭,眸色低沉,“惠相畢生,致力於聯合諸侯,對付秦國。王上以張儀爲相,不正是否定了惠相爲之奮鬥的一生嗎?人啊!不怕付出。只怕,付出了得不到他人的認可。久而久之,他本人也會陷入迷谷,甚至會否定自己奮鬥的一切。”

魏璦遲疑道:“惠相乃名家之人。聰慧之人,怎會做愚蠢的事。上大夫,你是多慮了。”

公孫衍面無表情,苦澀道:“匹夫遇見這件事,也就算了。聰明人就愛較勁、認死理。聰慧之人,總會愚蠢的想很多事。”

“上大夫。”魏璦聞言自感不妙,“我們去看看惠相吧!”

“不必了。”公孫衍出言制止,語調哀傷,“惠相,不需要人同情憐憫。”

公孫衍總算明白惠施找他喝酒,他的心情是何等悲涼。一心爲國,卻落得如此下場。魏國,真是病入膏肓,積重難返。此生,還能與他對飲,一談江山?

魏璦想想也覺得公孫衍說的話,很有道理。惠相一生清高,傲骨怔怔,他是不需要任何人同情憐憫。

魏璦,雙眼凝視着公孫衍,猶豫了片刻,忍不住問道:“上大夫,會離開魏國嗎?”

張儀和公孫衍之間的恩怨,早已經在諸侯國傳的沸沸揚揚。何處有張儀,何處便不會有公孫衍。

張儀和公孫衍公、私皆有間隙,並非支言片語能夠說的清。魏國有了張儀,公孫衍又會去何處。魏璦心裡不僅擔心惠相要走,更擔憂公孫衍的去留。無論是五國謀趙,還是五國合縱相王,魏璦是真心的敬仰他的謀略和才華。

公孫衍,舒展一口氣,笑道:“魏國有張儀,就沒有犀首。”

魏璦就怕聽見這句話,忙道:“上大夫要離開魏國。”

公孫衍仰望着黑壓壓的雲層,眼神哀慼。魏國以張儀爲相,他留在魏國又有什麼意義,“你來得正好,這是我的請辭。請你轉交給王上。”

“上大夫這是爲何。”

“犀首,沒能振興魏國,反而使王上蒙羞。我沒臉面見王上,唯有自行離去。”

魏璦拒不接受,勸道:“上大夫,你不能走啊!魏國需要你。”

公孫衍招了招手,去意已定,將請辭的文書交給他,“有勞大人辛苦。”

魏璦還想說點什麼,公孫衍早已遠去。魏璦看着公孫衍落寞的背影,唏噓不已,哀慼道:“可惜啊!這麼好的良才,魏國竟然留不住。”

魏罌文案上,擺放着兩封請辭書。一封是惠施的,另一封是公孫衍的。魏罌目視着文書一個時辰,竟然沒有說一個字。

魏罌與惠施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魏罌邀他入宮爲相。惠施也被魏罌的真情所動,答應入宮爲相。惠施向天起誓。魏罌若不棄,他竭盡餘生與之同進同退,振興魏國。

這些年,魏罌有他的幫襯,每次魏國陷入危局,惠施總會有辦法力挽狂瀾。一路走來,魏罌的人生,還不算徹底的失敗。昨日那不說離開的人,今日卻選擇要走了。魏罌,滿眼哀傷。

魏罌以張儀爲相,乃形勢所迫。惠施在朝堂上,忤逆他。魏罌由着他的性子,也不生氣。魏罌相信,惠施鬧了性子,過段時間,便會回到他的身邊,鼓舞着他振作精神,爲魏國將來努力。

魏罌也會很快從窘迫的陰影中,走出來,專心朝政,重振魏國雄風。這一次魏罌,怎麼也沒有想到,從不計較得失的人,會向他辭別。

一名侍者,快步走來,“王上,惠相來了。”

魏璦見王上不說話,對着侍者招了招手,“還等什麼,請他進來。”

侍者躬身退出去,將惠施請了進來。惠施進入宮中,朝着王上,行禮道:“王上。”

魏罌扶着額頭,也不看他,語調依舊柔和親切地說道:“惠子來了。”

惠施道:“我是來辭別的。”

魏罌擡頭看着他,挽留道:“你能不走嗎?”

惠施將身子降低幾分,“王上,我走無所謂。公孫衍乃大才,你不能讓他走。”

“你走就走吧!爲何還來辭別。”魏罌凝視着他,雙眸盈盈含淚,“若不是因爲公孫衍,你是不是不會來見寡人。”

惠施點了點頭,“是。”

其實,惠施心中還是有魏王。他不想無聲無息地走了。他想好好跟魏王道個別。

“寡人以張儀爲相,是負了你。違背了那日的諾言。”魏罌問道:“但你,也不至於因爲生寡人的氣,就執意離開魏國。惠子,你若不走。寡人向你保證,你要什麼。寡人就給你什麼。你就留下來,再幫幫寡人。與寡人同進同退。”

“王上,我要的你給不了。”惠施一聽王上之言,心裡堵得慌,“我當初追隨王上,豈是爲了高官厚祿。”

魏罌深情地看着他,問道:“既然如此,你爲何要走。”

“魏國變了,王上也變了。”惠施越說越激動,“王上,我還有留下來的必要。”

“你…”魏罌知他之意,胸膛劇烈起伏,氣急道:“你要走,公孫衍也要走。好,你們都走吧!寡人餘生,都不想見到你們。”

惠施忽聞公孫衍也要離開魏國,臉色突變,“王上,你不能讓公孫衍走啊!”

魏罌不想見着惠施,回想起太多的往事,起身便走。

魏璦,走了過來,安慰道:“惠相,王上在氣頭上,你不要將這些話放在心上。”

惠施問道:“公孫衍爲何要走。”

魏璦指了指案桌上的文書,“惠相,公孫衍的請辭書,就在這裡。”

惠施顫抖着雙手,拿起請辭書,問道:“這封請辭書是什麼時候送來的。”

“今早。”魏璦仰望着殿外的方向,“按時辰算,上大夫應該出城了吧!”

“告辭。”惠施行色匆匆,行了一禮,轉身而去。

公孫衍坐在車內,繞着大梁城走了幾圈。公孫衍凝視着這座城池,感慨頗多。

那日,他從秦國,來到魏國。魏王和惠相領着百官,親自在這個地方迎接他。

魏罌笑呵呵地道:“犀首,寡人總算把你盼來了。”

公孫衍行禮道:“犀首身份末微,怎敢勞王上親自來迎。”

魏罌回頭對着惠子一笑道:“犀首之名,寡人可是記得。犀首攻我河西,但不選擇繼續壓迫魏國。進而調整戰略,向西奪蠻夷之地。若非你心繫母國,魏國早就招架不住秦國的攻擊。寡人,還會丟城失地。”

公孫衍謙卑道:“犀首乃魏人,卻率領秦人,奪魏國的土地。王上,請治罪。”

惠施笑道:“犀首,你何罪之有。你身爲秦臣,自然要爲秦國效力。”

“惠子,說得對。”魏罌笑道:“不說過去的事了。寡人以後仰仗你的才華,重振雄風。犀首,你不要令寡人失望纔是。”

公孫衍道:“犀首會竭盡所能,報效王上。”

“好,好。”魏罌拉着他的手,一步一步朝着大梁宮走去,百官站立兩側,紛紛跪拜,“犀首,你看看寡人的山河,還能重整乎?”

“重整山河,還需王上的智慧。”

公孫衍在魏罌及惠施的陪同下,往大梁宮的方向走去。

公孫衍每走一步,心情澎湃。

他仰頭凝視着大梁城,發誓要在這裡建立功名,實現胸中的抱負。他要用一己之力,匡扶魏國。回想起金戈鐵馬崢嶸歲月,他心中豪情萬丈。

如今,站在原地,再次仰望着大梁城,此時此地,心境陡然變化。眼前熟悉的一切,也已經變了味道。

來時,豪情萬丈。離時,徒增悲傷。

公孫衍注思良久,感悟過往,對着隨行衆人,揮了揮手,“走吧!大梁,不需要我們呢?”

隨從公孫度,問道:“上大夫,我們去哪裡。”

公孫衍微微發愣,天下之大,還真沒有容身之處。公孫衍最後看了一眼大梁城,閉上眼睛要努力記着他的樣子,指了指眼前的馬,悲嗆道:“以它帶路,它走到哪裡,我們就去哪裡。”

公孫衍任性而爲,倒也是他的風格。眼下他無處可去,以馬指路,這的確是最好的方法。

公孫度知曉先生的心意,領命道:“喏。”

“大梁,我心目中的大梁。”公孫衍悲嗆道:“再也回不去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四章 破局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三百一十章 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主父咸陽議天下(上)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三百零一章 何以度餘生第五章 五國會葬第三百二十四 你是趙國之王,孤爲趙主父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一百三十八章 恭迎壯士回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一百零二章 大秦銳士誰與爭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十七章 秦風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十章 繼位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戰(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四章 破局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司馬喜三相中山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三百一十章 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主父咸陽議天下(上)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三百零一章 何以度餘生第五章 五國會葬第三百二十四 你是趙國之王,孤爲趙主父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一百三十八章 恭迎壯士回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張儀欺楚第一百零二章 大秦銳士誰與爭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十七章 秦風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陽血戰(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三百六十二章 降服樓煩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十章 繼位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