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

田文走後,羋八子與秦王也沒什麼好說的。羋八子轉身,離開大殿,返回寢宮。

魏冉見羋八子歸來,上前問道:“姐姐,齊人之纔是否如傳聞那般賢明。”

羋八子一邊走,一邊漫不經心的回道:“齊人是否賢能,我還拿捏不準。但,齊人也是一位難纏的角色。”

“母親都拿捏不準齊人。”公子悝神情緊張道:“看來,我們和齊人的較量會很困難。”

羋戎笑道:“縱使齊人有匡扶社稷之才,又如何。這裡是秦國,不是由他說了算。”

就在這時,公子悝見着公子芾出現在他視線之中,喊道:“芾哥哥。”

羋八子聞言,臉色一沉,也道:“許久沒見芾兒,我也有些想念他了。”

公子悝忙道:“芾哥哥就在母親身後。”

羋八子誤以爲是公子悝調皮,淡淡道:“芾兒在齊國爲質,豈會在母親身後。”

“母親若不相信,轉過身去便可。”

羋八子心裡雖然不信,但她還是希望轉身的一瞬間,見到熟悉的身影和臉龐。魏冉轉身卻見公子芾已經走進大殿,驚道:“芾兒,不是在齊國爲質,怎麼回來了。”

“我與靖郭君一起回來的。”公子芾來到羋八子身後,行禮道:“爲了給母親一個驚喜,孩兒故意封鎖了消息。”

羋八子聽見熟悉的聲音,緩慢轉過身去,卻見公子芾跪拜在地上,上前攙扶道:“我兒回來就好。母親還以爲再也見不到你了。”

公子悝笑道:“芾哥哥走後,母親時常想念着你。芾哥哥回來了,真是太好了。”

公子芾歉意道:“母親,孩兒讓你擔心了。”

羋八子脣角含笑道:“你回來了,比什麼都好。”

公子芾緩緩起身,“孩兒答應母后,會活着回來。孩兒豈會食言。”

魏冉問道:“齊王,怎會送你回來。”

公子芾解釋道:“孩兒能夠回來,多虧了靖郭君相助。”

羋戎驚道:“芾兒認識靖郭君。”

羋八子問道:“芾兒,這是怎麼回事。”

公子芾忙道:“靖郭君以兩國和平,不以扣押他國質子爲由,有說齊王。否則,孩兒再難見到母后。”

公子悝興奮道:“芾哥哥回來,我們一家人又團聚了。”

羋八子心中歡喜,對方說了什麼,她也沒聽見,脣角笑道:“我向你們保證,絕不會讓你們任何一個人離開我的身邊。我們一家人,要永遠的再一起。任何人都不能將我們分開。”

公子芾問道:“靖郭君進宮,母親可曾見到他。”

羋八子點了點頭,答道:“我剛見了靖郭君回來。”

魏冉對齊人一點都不瞭解,忙問道:“芾兒,靖郭君何許人也。”

“靖郭君田文是齊威王之孫,齊相田罌之子,齊王田地的堂兄。”公子芾語調凝重,“靖郭君生下來因爲是五月五日,不吉,被齊相拋棄。誰曾料到,靖郭君竟然改變了自己棄子的命運,還從衆多兄弟之中,脫穎而出。齊相田罌死後,田文繼承了其父的爵位和封號。”

羋戎嘆道:“靖郭君能夠改變自己棄子的命運,還從衆兄弟之中,脫穎而出,繼承家業,足以見得此人,藏有大智慧。”

魏冉也道:“齊威王何其雄哉。齊相田罌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靖郭君能夠被齊相看重,並在齊相死後,繼承他的爵位和封號。靖郭君必有過人之處。否則,田罌豈會將家業,交給他管理。”

公子悝問道:“靖郭君有何過人之處?”

公子芾見舅舅、弟弟和母親都很想了解靖郭君,言道:“靖郭君在齊國好賢,身邊聚集了三千門客。這些人都各有所長,彙集在他門下效力。靖郭君的賢明早已經傳遍了中原諸侯。”

“諸侯列國,皆無贍養門客的先例。靖郭君竟然開創了贍養門客的先河。”魏冉問道:“靖郭君賢明傳遍諸侯,爲何會來秦國。”

公子芾和盤托出道:“我去齊國爲質時,秦王讓我拜訪靖郭君,並以秦相爲誘餌,邀請他入秦爲相。”

公子悝冷笑道:“秦王先以芾哥哥去齊爲質,又以齊人爲相。秦王果真好手段啊!”

羋戎淡淡道:“難怪,嚴君剛去。秦國皆聞齊人要來秦國爲相。想必此舉不是秦王所爲,也是靖郭君門客所爲。他們爲的就是將齊人爲相的消息做實。”

羋八子笑道:“芾兒之言,讓我重新認識了靖郭君。靖郭君賢明傳遍諸侯,足以見得不是庸才。我就說此人是個難纏的對手。如此看來,此人還是一位可怕、很難應對之人。”

公子悝嚷道:“齊人助秦王,對我們極爲不利。”

公子芾聽衆人之言是忌憚齊人,似乎想好了如何打壓齊人的策略。他能歸來,皆是靖郭君之功。公子芾回到秦國,總不能過河拆橋,令天下人恥笑。

公子芾爲了還田文的恩情,忙道:“孩兒能夠回到秦國,皆是靖郭君之功。母親、弟弟和、兩位舅舅,能否對靖郭君好一點。”

羋八子明白公子芾話語之中的意思,“人活在世上,能夠幫助你的人,還真心不多。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這個道理,母親還是懂。母親答應你,齊人不與我們作對。我也不會爲難他。”

“多謝母親。”公子芾在齊國也知道了秦國朝局的發展,問道:“母親、兩位舅舅,我們真的和稷哥哥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他不是我們的稷哥哥,他是高高在上的秦王。”公子悝極爲不滿,“芾哥哥真心待他,他卻將你送去齊國爲質。”

“稷兒年少,被你們父王送去燕國爲質。這幾年,我也在極力的彌補他。”羋八子話鋒轉變,“我沒想到他會不顧兄弟情誼,送你去齊國爲質。又邀請齊人爲相,來制衡、打壓我們。我若放縱他,不問不顧。秦國豈會有我們立足之地。”

魏冉沉下眉宇,“稷兒是姐姐的長子。我實在不想看到姐姐和稷兒關係破裂。”

“這一天,我何嘗所願。”秦王送公子芾去齊國爲質,成爲秦王和羋八子心中的一堵牆,無法逾越,“秦王先送芾兒去齊國,後又以齊人爲相。秦王的血,如此冰冷。我若不打壓他,秦王不知收斂就會對你們任何人出手。”

魏冉問道:“姐姐,真的到了這一步?”

“最是無情君王家。我們和秦王最終走到了這一步。”羋八子眼角隱隱有淚,“這也許是君王家的宿命。”

羋八子看着衆人,語調緩慢道:“冉弟、戎弟,我有一個主意,不知可否。”

魏冉、羋戎齊聲道:“姐姐無論做什麼,我們都擁護你。”

羋八子笑道:“你們放心。秦王畢竟是我的兒子,我不會與他反目成仇,更不會與他兵戎相見。”

魏冉聞言,心中鬆了一口氣。還好,羋八子不是想重新立芾兒爲秦王。

羋戎問道:“姐姐有什麼主意。”

羋八子看着公子芾和公子悝,眸色之中多了幾分疼惜,“秦王立齊人爲相。我們何不爲芾兒和悝兒,求個名分。”

羋戎笑道:“姐姐說的是。我怎麼把這件事忘了。”

魏冉道:“秦王會同意嗎?”

“秦王同不同意,由不得他。”羋八子冷哼道:“秦王想要藉助齊人的力量,削弱、打壓我們。我們就趁此分散秦王的權利,鞏固我們的地位。”

翌日,咸陽陽光普照。

秦王召集羣臣,以齊人爲相。

秦臣聞言,默不作聲,也不表示贊同,還是反對。

秦王臉色有些怒意道:“怎麼,寡人這個決定有什麼不對。”

一人囁嚅道:“此事,王上是否和太后商議。”

秦王冷聲質問道:“寡人是秦國的王。任用何人爲相,寡人說了不算?”

這時,一宦者高呼道:“太后到。”

衆人的目光看着從殿外走進來的羋八子。

秦王語調透露出不安,“母后,怎麼來了。”

羋八子含笑道:“秦王以靖郭君爲相,我豈能不來。”

秦王左手有些輕微顫抖。

羋八子出言反對,除了齊人不能爲相,他的聲望還會一落千丈。秦臣都心向羋八子,也從不將他放在眼中。秦王一邊計較其中的利益得失,另一邊思考如何應對突發的狀況。

羋八子見秦王不說話,問道:“秦王不歡迎我?”

“寡人沒有這個意思。”秦王臉頰掛着僵硬地笑容,“靖郭君的賢明,傳遍中原諸侯。寡人以靖郭君爲相,母后覺得如何。”

羋八子見秦王不是以命令的語氣詢問自己。羋八子也不願秦王難堪,點頭道:“靖郭君爲秦相,這自然是好的。”

秦王雖不明白其中的緣由,但羋八子沒有反對,總算是虛驚一場。

秦臣見羋八子都沒有意見,也附和道:“臣等,無異議。”

秦王喜色涌於臉頰,豪氣上涌,“靖郭君,從現在起,你就是秦國的國相。”

田文從進入大殿,一直注視着秦國的朝局。秦王的威儀不能有效震懾羣臣,任命他爲相,還需羋八子點頭。羋八子一言,羣臣無人反對。秦國的局勢,竟然掌握在外戚人手中。他爲秦相,以後的日子可難過。

秦王見田文沒有迴應,忙道:“秦國以後就仰仗靖郭君呢?”

“謝秦王,謝太后。”田文收復心神,語調平穩,“臣會竭盡所能,促進齊、秦兩國之好。”

羋八子道:“秦王,我有話要說。”

秦王道:“母后,有何話要說。”

“魏冉、羋戎爲秦國立下汗馬功勞,是否應該敕封。”羋八子不管秦王是如何想的,更不顧秦王的表情有多難看,“魏冉爲左相,兼大將軍,負責征伐之事。羋戎爲華陽君。悝兒爲高陵君。芾兒爲涇陽君。秦王,以爲何。”

秦王握緊拳頭,等待秦臣出言反對。然,等了片刻,竟無一人出言反對。

秦王問道:“太后所言,諸位覺得如何。”

羋八子背對着秦臣,語調柔和道:“諸位,覺得如何。”

秦臣一片擁護道:“臣等附議。”

“羣臣沒有任何異議,秦王也不反對。”羋八子見着秦王孤立無助,露出滿意的微笑,心道:“秦王,你拿什麼與我鬥。”

秦王見自己孤立無援,問道:“芾弟,遠在齊國。”

秦王話語未落,卻聽見殿外一人高呼,“臣,拜見王上。”

不多時,公子芾走進大殿。

秦王顫聲地問道:“芾弟,不是在齊國爲質?怎會出現在這裡。”

公子芾神情鎮定道:“王上看見我很不開心。”

“寡人沒有這個意思。”秦王的目光看着田文,似乎在等他回答。

田文明白這道眼神的意義,說道:“吾王說,兩國和平不能以質子來維持。吾王讓我送公子歸國,以續齊、秦之好。”

秦王臉色僵硬,心道:“爲何,寡人一點都不知情。原來母親擁護齊人爲相,就是爲了...”

羋八子逼迫道:“芾兒西去齊國爲質,立下功勳。理應爲涇陽君。”

秦王見廷臣附議,自己不能掌控朝局,妥協道:“準。”

秦王遣散朝會,留下公子芾,問道:“你回來,爲何不告訴寡人一聲。”

公子芾也不示弱,回道:“秦王是在問責臣嗎?”

秦王愣了片刻,問道:“你我是兄弟,不用這般生分。”

“我拿秦王當兄弟。”公子芾冷笑道:“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

“我知道你恨我送你去齊國。但我是有苦衷的。”

“秦王如何想的,我豈能不明白。此刻起,你我是君臣,不是兄弟。”

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兩百一十二章 欲建萬世之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五章 五國會葬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這纔是我的好孩子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九十一章 晉陽郡主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晉之兵素悍勇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質於齊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四十六章 北燕國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
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兩百一十二章 欲建萬世之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五章 五國會葬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這纔是我的好孩子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一百五十章 秦楚首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九十一章 晉陽郡主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晉之兵素悍勇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質於齊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四十六章 北燕國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