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

公子職振臂一呼,燕軍將士雲集響應,斬殺中山主將,齊聲高呼,“恭迎少公子歸國。”

公子職拔出長劍,向前一送,振臂高呼道:“驅逐齊人,光復燕國。”

燕、趙兩國將士,高喊道:“驅逐齊人,光復燕國。”

燕地之衆聽說少公子職在趙國的護送下回到燕國,無不舉起反抗齊國地旗幟。

按照趙固、趙爵和樂池等人籌謀,大軍直接攻打燕國下都。駐守燕下都之人正是燕將秦羿。

齊、中山攻破薊城,爲了保存實力讓燕太子平前去招降秦羿。秦羿不但不降,反而站在城樓上數落燕太子平勾結外敵,滅了燕國、逼死燕王等等罪行。

燕太子平大怒,率軍攻打。幾次攻擊,皆被守城軍擊退。

就在這時,燕國北地公子升也振臂一呼,率大軍南下,企圖奪回薊城。

匡章、司馬稠見公子升勢大,只好撤了下都兵馬,轉而北上攻擊公子升。

公子升將寡兵少,自然不是齊、中山兩國的對手。兵敗之際,公子升寧死不降,自刎而死。

匡章、司馬稠調派軍力鎮壓燕國各處反對勢力,故而忽視了燕下都。

公子職率領大軍來到燕下都,秦羿曾在宮中見過少公子,立馬打開城門,親自相迎。

秦羿行禮道:“末將秦羿參見少公子。”

公子職上前攙扶,感激道:“秦將軍爲燕國做的事情,我早已耳聞。秦將軍受我一拜。”

“齊人、中山人欺我,少公子,你總算回來。”秦羿抹去眼角地殘淚,將公子職等人迎接城內,對着將士高呼道:“燕國復興有望。燕國復興有望啊!”

公子職進入城內,注視着城內燕軍將士,謝道:“諸位據守孤城,誓死不降。大燕有你們,何其幸哉。燕國有你們這些忠肝義膽之士,豈能不光復。諸位,請受我一拜。”

秦羿呼道:“誓死效忠燕國,誓死效忠少公子。”

燕軍將士也發出雷霆之音,齊聲響應。

聲音停歇,趙固率先道:“燕國無主,請少公子臨危受命,繼爲燕王。外臣,拜見燕王。”

趙爵、樂池見狀,齊聲道:“外臣,拜見燕王。”

趙軍將士跟着主將高呼,“拜見燕王。”

秦羿等人反應過來,也是齊聲高呼道:“參見燕王。”

燕軍將士齊刷刷跪在地上,高呼道:“參見燕王。”

公子職面對數萬燕、趙將士,高呼道:“蒙受諸位擁戴。職,願意領命。”

衆人齊聲高呼道:“燕國萬歲,王上萬歲。”

公子職在趙將趙固、趙爵、樂池和燕將秦羿等人的擁護下,在燕下都繼任王位。

公子職繼位,發佈詔令,號召燕國百姓起來驅逐外敵,光復燕國。一時間,燕國雲集響應,不甘心被齊國、中山國壓迫的有志之士,高舉復國旗幟。

齊王田闢疆得知韓、趙兩國助公子職回到燕國,並在下都擁戴公子職就任燕王。田闢疆勃然大怒,一腳踹翻案几,大罵道:“可惡,可惡。韓趙兩國,膽敢與寡人爲敵。”

田闢疆指着一人,憤怒道:“你...不是說公子職死在了韓國嗎?”

那人,正是出使韓國的使者田鞅。

田鞅見王上發怒,臉色嚇得慘白,汗水涔涔直下。那日,他讓鄒將軍統率全部軍力,截殺公子職。韓國新鄭同時始出四輛馬車,不但被他們追上,隨行的所有人皆被誅殺,無一倖免。

其中有一人,衣服華貴,年歲不過二十,然而在混戰之中,那人面目全非。田鞅從那人身上取下地物件,斷定死者正是燕質子公子職。他怎麼也不明白,死去的人,突然又活了不說,還成爲了燕國的王。

田鞅內心惶恐,告罪道:“臣辦事不力,請王上責罰。”

“滾。”田闢疆抓起竹簡,扔了過去,“寡人不想看見你。”

田嬰使去一道旁人不易察覺地眼神,田鞅會意躬身退了出去。

“你們信誓旦旦告訴寡人,說趙君不會干預燕國地內政嗎?”田闢彊咆哮道:“趙君不但出手插手燕國內政,還扶持了公子職在燕下都稱王。”

大司馬田和道:“王上,諸侯插手燕國之事,我們暫且退兵吧!”

“退兵。”田闢彊輕蔑道:“區區趙國,寡人還不放在眼中。”

田和聽王上之意,是打算和趙國開戰,心下一陣慌亂,忙道:“王上,我們大軍主力在燕國,不能同時與趙國開戰。”

“趙君扶持公子職就是對齊國宣戰。公子職已經在燕地稱王,趙國和齊國已經開戰了。”田闢彊單手握緊拳頭,“趙國不打也得打。”

“三晉友好,攻伐同謀。我們對趙國開戰,也是對韓、魏宣戰。楚、越兩國對齊國早已經是虎視眈眈。如果楚、越與三晉達成協議,一同攻打我國,我們將四面樹敵。”

田闢彊胸膛劇烈起伏,咬緊牙根,“你想叫寡人忍了不成。”

“王上,忍一時風平浪靜。”

“忍,忍,忍。你就知道叫寡人忍。趙君與寡人爲敵。你叫寡人如何能忍。”田闢彊雙眸露出肅殺之氣,“趙國想救燕國,寡人倒想看看,趙君爲了燕國,會做多大的犧牲。”

田和也不退讓,進言道:“事關齊國千秋基業,請王上三思。”

“攻打趙國,諸侯會聯合起來共同來謀我。好,寡人可以不攻趙。”田闢彊神色不甘,續道:“但趙君插手燕國,也不能就這樣算了。”

田和不安地問道:“王上打算如何。”

田闢疆臉露殺氣,“趙君不是想幹涉燕國內政,寡人就讓趙君嚐嚐大齊競技之師地手段。傳令匡章,在燕國境內和趙國決戰。”

“王上息怒。”田嬰說道。

田闢彊截斷道:“你也是來勸寡人不要取燕國嗎?”

“非也。”田罌道:“臣認爲我們應該以燕制燕的方式,佔領燕國。”

田闢疆見他說了一半,揮手道:“說下去。”

“韓、趙兩國擁護公子職爲燕王。”

“那又如何。”

“我們也可效仿韓趙兩國之舉,擁護燕太子平爲燕王。燕太子平是燕王噲嫡長子,繼任王位,名正言順。”

“燕國已經有了一個王,爲何還要立一個王。寡人爲何要立燕太子。”

“燕太子平繼位,有兩個好處。”

“說下去。”

“一是可以麻痹燕地之衆,讓他們分不清楚誰是誰非。其次,燕太子平和公子職爲了證明自己王位的正統性,必會相互征伐。”

田闢疆問道:“結果會如何。”

“無論是燕太子平勝,還是公子職勝。燕國人力物力財力勢必會消耗。燕地陷入戰亂,必會加劇局勢動盪。我們削弱了燕地反抗力量,燕國還是由我齊國掌控。”

“好主意,就這麼辦。”田闢彊露出了久違地笑容,表彰道:“齊相不愧是寡人的智囊。滅燕擊趙一事,寡人就交給你了。”

公子職在韓、趙擁護下回到燕國,並在燕下都繼爲燕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薊城。

燕太子平也是暴跳如雷,質問道:“秦真,你不是說他死在了趙地嗎?怎麼又回來了。”

秦真答道:“臣親眼目睹少公子葬身火海。”

燕太子平將公子職平叛驅齊、光復燕國地詔令,扔給他,問道:“你看看,這是什麼。”

秦真打開詔令觀閱,臉色突變,跪地道:“屬下辦事不利,請太子責罰。”

“起來吧!”燕太子平擡手道:“趙人狡猾,不是你的過錯。”

秦真問道:“少公子回來了,太子打算如何應對。”

姬平看了他一眼,問道:“秦真,你有什麼好的主意。”

“太子,不如我們也驅逐…”

“不行。”姬平明白對方想要表達地意思,“我現在還有選擇地餘地嗎?”

“齊人、中山人欺負我們日久。兩國毀我宗廟社稷,祭祀先祖的神器也被運到齊國。兩國軍紀敗壞,掠我民財。燕國百姓無不痛恨他們。太子若能振臂一呼,裡應外合。齊人、中山人安能不滾出燕國。燕國,何愁不能復興。”

“我要當上燕王,離不開齊國和中山國支持。”

“太子,王位對你來說就真的那麼重要。”

“王位本來就是我的。齊國、中山國是來幫助我奪回王位的。”

“太子,你醒醒吧!”秦真急色道:“齊國、中山國是來亡燕國的。燕國已經亡了。”

“我邀請齊國攻燕,天下人不懂我。秦真,你是懂我的。”

“太子,恕我不能再爲你效忠。”秦真拜了三拜道:“齊國、中山國亡了燕國。驅逐外敵,光復燕國,是大燕男兒地使命。”

“你…你也要背叛我嗎?”

“太子,你爲了王位不擇手段,出賣燕國。”

“住嘴。”姬平拔出長劍,架在他的脖子上,“你不怕我殺了你嗎?”

秦真閉上雙眼道:“太子,要殺就殺吧!你現在雙手沾滿地鮮血還少嗎?”

“你真的以爲我不敢殺了你。”

“太子連自己國、家都不要,自己的父王都敢殺…”

“父王不是我殺的。”

“如果不是太子幫助齊人攻城,薊城將士怎會投降,國都怎會被外賊攻破。王上又怎會在城破之際葬身火海。先王雖然不是死在你的手中,你也是幫兇。”

“你…”

“國破家亡。太子不思先祖之德,恢復江山社稷。一心惦記着王位。太子的所作所爲,實在令人心寒。”

“你走吧!我不殺你。”姬平扔掉手中長劍,喃喃自語:“總有一天,我會成爲燕國的王。我會讓燕國傲視諸侯。”

秦真憤然離去,一個連國、家都不要的人。如何能肩負起振興燕國的使命。

秦真前腳剛走,慄源老將軍喜色而來,“恭喜太子,我們的努力,總算有了結果。”

姬平失神地問道:“老將軍,我是不是錯了。”

慄源驚道:“太子,何處此言。”

“父王禪位子之,我回國爭位失敗。邀請齊人入燕,以正君臣之道。齊人攻破國都,父王**而死。我…”

“太子是燕國的王,此乃天命所歸。太子,肩負起振興燕國地使命。現在不是傷心地時候。”慄源鼓舞道:“齊國、中山國已經決定擁護太子繼承王位。太子成爲燕王,必定民心歸服。我們先破下都,安定燕國。然後,驅逐齊人,光復燕國。”

“他們恨我引狼入室,還會支持我嗎?”

“只要太子不忘了驅逐齊人,光復燕國的使命。總有一天,他們會懂太子的良苦用心。”

翌日,齊將匡章、中山國相司馬稠、燕將慄源等人擁護下,燕太子平在薊城繼任王位。

燕太子平繼位,以慄源爲將,領兵十萬,攻打下都。慄源被趙固、樂池等人用計圍困。

公子職聽說慄源老將軍生前事蹟,深受感動,親自前去勸降。慄源不忍燕國士卒相互殘殺,也不願意辜負姬平對他知遇之恩,拔出長劍,自刎而死。

公子職永遠也忘不了,慄源臨走前那道孤憤地眼神。公子職也明白,那道孤憤地眼神是想要表達收復山河,振興燕國之意。

姬平聽到慄源老將軍戰死地消息,六神無主。此刻,他已經沒有可以依靠,可以信賴之人。如今,敵軍北上攻打薊城。姬平沒有主意,只好前去請匡章、司馬稠幫他擊退敵人。

匡章不愧是一代猛將,一戰擊退來犯之敵。姬平大喜,又請他領軍攻破下都。匡章擊退了來犯之敵,以薊城不穩爲由,拒絕攻打下都。

匡章明白,下都之衆不是他的對手,他的對手是趙國。公子職敗了,趙君也該出手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十二章 屠彝第兩百一十二章 欲建萬世之功第六章 賭國運第二章 魏國謀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五十三章 今朝有酒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一章 趙國殤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二十章 《管子》第八章 分化第三百二十四 你是趙國之王,孤爲趙主父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爲永恆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三章 佈局第三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六章 賭國運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二十七章 卸劍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十八章 太傅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四十六章 北燕國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三百二十四 你是趙國之王,孤爲趙主父第二百三十七章 圍石邑、破東垣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
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十二章 屠彝第兩百一十二章 欲建萬世之功第六章 賭國運第二章 魏國謀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二百二十六章 趙國鐵騎和林胡勇士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五十三章 今朝有酒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齊、中山破燕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一章 趙國殤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二十章 《管子》第八章 分化第三百二十四 你是趙國之王,孤爲趙主父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爲永恆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三章 佈局第三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六章 賭國運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二十七章 卸劍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十八章 太傅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二十章 《管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惠後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四十六章 北燕國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三百二十四 你是趙國之王,孤爲趙主父第二百三十七章 圍石邑、破東垣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