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

趙雍正在宮中處理政務,忽見宦者令韓忠走了進來,雙手高舉着一份國書。

韓忠語調不安地說道:“君上,這是占卜令送來有關天象的文書。”

趙雍聞言,放下手中的國書,揉了揉疲憊的眼神,勸慰道:“這些事就交給他們去做。你年紀也不小了,怎能如此操勞。”

韓忠歷經三朝,侍奉過趙成侯、趙肅侯、趙君雍。韓忠年事已高,鬢髮斑白,整個身子也有點佝僂。然,韓忠雙眼炯炯有神,健步如飛,跟年輕小夥子似的。

韓忠見趙君伸手示意,躬身上前遞上國書,往後退了兩步,回道:“君上,不用擔心臣的身體。”

趙雍接過國書,放在案几之上,也沒急着觀看國書的內容。

趙雍用柔和地目光看着眼前這位年事已高,身體硬朗的老人,打趣道:“不知道的人,還以爲寡人欺負老人。韓忠啊!你是要寡人揹負罵名嗎?”

韓忠含笑道:“能爲君上效力是臣的榮幸。”

趙雍見他鞠躬盡瘁,任勞任怨,讚道:“寡人繼位二十五載,多虧有你。寡人才能忙於外政,不用擔心宮廷之事。這些年,辛苦你了。”

韓忠聞言,心裡涌現出一股暖意,忙道:“臣受先君和君上恩德,豈能言苦。”

“坐吧!”趙雍擡手道:“這裡就只有寡人和你,無需多禮。”

“謝君上。”韓忠尋了一個離君上最近的位置坐下。

“寡人繼位至今,何曾相信鬼神。”趙雍瞥了一眼案几上的國書,伸手拿起國書,“尹皋連夜將它送來,想必是天有異象。也罷!寡人沒事,看看也無妨。”

趙君看了國書,呼吸急促,神色也越來越差,良久也沒有說一句話。

這詭異的氣氛在大殿上,着實令人擔驚受怕。

韓忠見君上閱覽國書之後,神色極差。

君上此刻的表情,就像趙肅侯繼位奪地平叛。韓忠雖不知國書內容是什麼,但他已經猜到書信之中的內容,非同小可。韓忠歷經三朝,這點察言觀色的本領還是有的。

趙雍放下國書,長長吐出一口氣,問道:“韓忠,天象、鬼神之說,你如何看。”

韓忠不知趙君爲何有此一問,回道:“臣不懂天象,但懂得要敬鬼神。”

“商天子時,我嬴姓一族,身份顯赫。武王伐紂,我嬴姓族人成爲奴隸,被迫向東遷徙。武庚復國,被周天子鎮壓,我嬴姓一族再次遭逢劫難。天下有變,必有異象。”趙雍又道:“但我嬴姓一族,敬鬼神,不信天命。若非先祖,知命,卻不認命,敢於逆天改命。嬴姓,豈會有今日。”

“君上言之有理。”韓忠忙道:“嬴姓族人,屢逢劫難,但嬴姓族人能征善戰,敢於逆天改命,才從劫難之中,轉危爲安。”

趙雍眸色暗淡道:“晉公屠戮嬴姓部族,僅存一孤。嬴姓部族遭逢劫難,本以爲嬴姓男兒,會走向沒落。先祖趙武、趙鞅,祖孫二人,再次復興嬴姓部族,並叱吒風雲半個世紀。智、韓、魏三家聯合攻我,與我們在晉陽大戰。若非神明護佑、先祖在天有靈,嬴姓部族,豈有今日。”

韓忠道:“正如犀首爲了促進三晉和睦所言,殷憂啓明,多難興邦。”

趙雍聽到這熟悉的八個字,腦海深處,又想起了一怒諸侯懼,一安天下歇的男人。可惜啊!那個合縱、連橫,叱吒風雲的男人,如今卻了無蹤跡,無處可尋。

趙雍又看了一眼,眼前擺放的國書,語調有幾分哀傷,“你可知,國書說了什麼。”

韓忠忙道:“君上,國書的內容,臣不知道爲好。”

“無妨。”趙雍對他信任有加,也不隱瞞他,“天發殺機,斗轉星移。天象翻覆,熒惑犯宮,北斗催藏。你可知,這二十個字,是什麼意思。”

韓忠愧色道:“臣,不知道。”

趙雍眸色露出幾分淒涼,“此乃天下大亂之兆。”

韓忠忙道:“君上在,豈會天下大亂。”

“齊恆公晚年時,奸臣作亂,天有異象。”趙雍神色悲憫道:“齊恆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是如何英雄了得。誰曾知,稱雄一世的霸主,晚年被亂臣禁錮,子嗣相殘。齊恆公屍體在壽宮中整整擱置了67天,生了蛆也無人收葬,其下場實在可憐。”

韓忠見君上提起齊恆公晚年的悽景,莫非今日之天象,也是如此。韓忠越想越害怕,不斷吞嚥唾沫,來平復自己雜亂的心境。

趙雍又道:“齊恆公成爲天下諸侯的笑柄,如今輪到寡人,又豈會坐視不理。寡人應該如何才能避禍去災,躲過此劫。”

韓忠畢恭畢敬地問道:“君上,打算如何避禍去災。”

趙雍沉默良久,方道:“禪位避禍。”

“君上正值壯年,青春正盛,怎能禪位避禍。”韓忠駭然道:“天下諸侯,何曾有禪讓之舉。君上莫非忘了,燕王噲效仿古人,行禪讓之舉。結果導致燕國內亂,齊國攻破燕都,國祚險些不存。君上,燕國帶給我們的教訓太深刻。”

“非也!”趙雍否道:“燕王禪位給權臣子之,屬於無奈之舉。姬姓宗室不服,燕國纔出現大禍。寡人禪位給太子,不過是讓他提前繼位罷了。”

韓忠忙道:“自古君王皆奉行終身制。君上此舉,不僅打破禮制,還成爲第一個提前禪位給儲君之人。君上,還請三思而後行。”

“寡人是第一個去王稱君之人,也是第一個學習北胡,推行胡服騎射之人。”趙雍眸色清晰,語調鏗鏘有力,“寡人就做第一個打破終身制,提前禪位之人,又如何。縱使天下人不瞭解寡人,寡人之舉令天下人笑,又如何。”

“君上青春正盛,豈能行荒唐之舉。”韓忠駭然道:“君上,萬萬不可啊!”

趙雍吸了一口氣道:“世事難料,人有旦夕禍福。”

韓忠聞言,怔了一瞬,也不知如何應答。

趙雍沉重道:“君父、母后、君後、君夫人又何嘗不是青春正盛,離寡人而去。寡人常年征戰在外,若出現意外。趙國的江山應該如何。”

韓忠道:“君上身體安泰,福澤深厚,豈會有意外二字?”

“秦武王攻韓國、拔宜陽、通三川、以觀九鼎,結果又如何。秦武王少年天縱英才,突然甍逝,導致諸公子之亂。秦國大傷元氣,才被我們有機可乘。寡人不想看到子嗣爲了君位,自相殘殺。進而導致國弱,被諸侯插手國政。”

韓忠深知,君後孟姚的死對君上打擊甚大。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君上會如此行荒唐之舉。君上正值青春鼎盛,提前禪位給太子,這是前無來者啊!此舉,既荒唐,也會令諸侯恥笑。

這時,公子成、肥義、田不禮、李兌、樓緩、司馬望族等功勳重臣來到宮中。

趙雍見倚重地幾個大臣都不約來到宮中,也省去時間去找他們,直言不諱地問道:“今,天有異象,國之將亂。寡人爲了避免災禍發生,決定禪位避禍。”

衆人聞言,你看我,我看你,齊聲反對。

趙君青春鼎盛,怎能行前人未行之事,行提前禪位之舉。趙君爲了避禍禪位,荒唐可笑之舉,傳了出去,豈不是令天下諸侯譏笑。衆人也感到頭疼,他們的君上從繼位到現在,沒有一刻令人省心的。

肥義看着君上的神情,心道:“君夫人死後,君上整個人的心境,發生了微末的變化。如今的君上,變得他有些不認識。”

趙雍看着衆人驚慌失措的表情,淡淡地說道:“你們休要驚慌。寡人不過是提前禪位罷了。”

公子成問道:“君上提前禪位,趙國國政又該如何。”

田不禮也道:“胡疆剛剛得到穩定,君上禪位之舉,也會加劇胡疆的動盪。”

李兌也道:“君上禪位,趙國人心不穩。我們如何應對中原複雜局勢,周旋諸侯。”

肥義厲聲道:“請君上收回成命,以大局爲重。請君上,三思。”

衆人也齊聲道:“請君上三思。”

趙雍見衆位大臣都不理解自己禪位的真實意圖,心中也不生氣。也對,華夏曆經上千年,何曾聽說君王,提前禪位給儲君的。但趙君仍然堅持提前退位。

趙雍心道:“齊恆公若能提前禪位給儲君,既能保住‘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英明。齊恆公晚年,豈能落得悲慘的境況。”

肥義見趙君沒有接話,又道:“趙國在君上的治理下,從孱弱走上強盛。君上無過錯,豈能禪位。”

田不禮也道:“我們插手燕國、秦國內政;數伐中山,西渡大河收回河西北地郡;擊三胡,拓胡疆。君上建立蓋世功德,千秋不朽的基業。豈能因爲天有異象而變。”

李兌也道:“趙國能夠有今日,皆乃君上之功。君上,豈能因爲異象之說,主動禪位。”

公子成也道:“趙國換主,人心不齊。我們取得的大好局面,也就付之東流。”

司馬望族在一旁不發一語,因爲他了解趙君。

趙君是一個天下諸侯都在稱王爭霸,而他卻‘自甘墮落’去王稱君的男人;也是一個敢愛、敢恨,言必行,行必果的男人;他是一個不在意天下人的目光,敢於打破禮制,推行胡服騎射的男人。他有什麼是不敢想、不敢做的。

司馬望族要做的就是,無論趙君做任何決定,他都會無條件的擁護。

趙雍眸色寧靜,看着衆人,語調堅定道:“寡人提前禪位,原因有四。第一,上天以天象有異,示警寡人。寡人不可不重視。上天告訴寡人,趙國將會有場大亂。寡人也不可不防。寡人德行有虧,就讓寡人獨自承受。”

“第二,趙氏與韓、魏分晉,疆土最大,國力最強。爲何短短數十年,我們的國力比不上魏國。魏國還給我國帶來邯鄲之難,趙氏英明也差點毀於一旦。”趙雍見衆人不語,溫和道:“其一,是魏文候在魏國掀起了改革、變法之風,錘鍊了一支縱橫諸侯的魏武卒;其二,趙氏陷入內鬥,空耗國力。寡人提前禪位,就能避免這場浩劫。”

衆人也明白,趙氏立國以來,內耗成風,以損國力。這也是趙氏,想要杜絕,卻反而越演越烈。趙君提前禪位,既能樹立新君的威嚴和地位,還能爲新君保駕護航。衆人想想也認爲這是一個解決趙氏內鬥的好法子。然,衆人心中也充滿疑惑,趙君提前禪位,真的可以杜絕內耗的現象。

“第三,寡人可以專心於軍政攻伐之事,開拓疆土。”趙雍深深吐出一口氣,語調悲嗆,“縱使寡人征戰殞命,趙國的政權也能平穩渡過。諸侯他國,也沒有機會插手我國的內政。”

公子成見趙雍說了三個原因,不在說話,問道:“君上,還有一個原因是什麼。”

“寡人去王稱君,發誓終生不稱王,此乃信義。寡人雖不能稱王,但寡人的子嗣可以稱王。”趙雍語調清晰激昂,胸懷天下,“趙國也該行王道,以爭天下。”

行王道,爭天下,這是趙國君臣共同的理想。衆人聽聞君上之言,說得在理,也不勸阻君上禪位避禍。

肥義雖見君上說了四個原因。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君上不曾提及。那就是身爲君王,最令人心寒之事,莫過於子嗣相殘。趙雍提前禪位,也可避免子嗣相殘的悲劇發生。

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國,我回來了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十章 繼位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一百四十章 燕國亡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四十六章 北燕國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十一章 朝會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九章 揚國威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一百二十五章不能流芳百世,安懼遺臭萬年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十章 繼位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
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國,我回來了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十章 繼位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一百七十四章 遊大陵第六十四章 齊欲伐中山第十三章 宮廷比試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一百四十章 燕國亡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四十六章 北燕國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一百六十五章 張儀第二次欺楚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十一章 朝會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主父咸陽議政天下(中)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九章 揚國威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一百二十五章不能流芳百世,安懼遺臭萬年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十章 繼位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