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

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

佛皇四年五月,歷時一月,大將軍高進陪同陽郡王等人終於是趕到了成都。益州巡撫趙有方已是在成都城外等候陽郡王和大將軍高進。

趙有方於二月初就接到了皇上的聖旨,命他遴選善於山林穿行,適應山中氣候的獵戶,山民或者士卒,組建成軍,先行操練。以待大將軍前來練軍。

城外,趙有方遠遠看見陽郡王及大將軍高進策馬揚鞭而來,趕緊上前對着陽郡王拜道:“參加王爺。”,初陽回道,“趙大人無需多禮。”,他又對高進行禮道:“參加大將軍。”,高進則是點了點頭。隨後一行人進入了成都城內。

成都,是益州首府之地,乃是故蜀國都城所在。城池高大,城牆上還依稀可見戰爭留下的痕跡。城內一片祥和繁榮的氣象,商貿興盛,人流涌動。巡撫衙門內,分主次落座後,趙有方向大將軍呈述了自收到皇上聖旨後,至今士兵的招募及訓練情況。

“大將軍,目前,益州已是招募了兩萬適應于山中氣候的士卒,每日在進行軍陣訓練。”,巡撫趙有方介紹道,高進聞言點頭道:“巡撫大人做的不錯,辛苦了。剿滅山越族後,本將定會向皇上爲趙大人請功的。”,趙有方聞言內心十分高興,笑着回道:“不敢獲大將軍讚譽,下官都是遵陛下旨意辦事,協助大將軍剿滅賊寇。”,是夜,巡撫趙有方設宴爲陽郡王,大將軍及伊老等人洗塵接風,益州衆多屬官相陪。

第二日,初陽跟隨者高進趕至城西軍營。軍中營官在軍營門口拜見了陽郡王和大將軍,並將衆人迎入大帳。目前掌管訓練這兩萬士卒的是益州地方守軍的都統,如今既然大將軍已到,自然是將軍隊的指揮權交於大將軍。

高進命人擂鼓,在校場集結士卒,進行訓話,並宣佈軍紀,任命燕五爲新軍統領。今後軍中的百夫長以下的伍長,十夫長和百夫長由軍中訓練成績突出的勇士擔任,每半年進行一次軍中大比武,按優勝者次序擔任相應的職務。至於校尉以上則是需要武師以上的修爲了,由統領直接任命。

益州本就是多高山峻嶺之地,地形複雜,出得城外後,到處可見深山老林,人跡罕見之處。高進除了在軍營中訓練隊列戰陣外,就是帶領軍中士卒進行越野拉練,每日都需長途行軍,爬山涉水。還訓練在山林中的偵查及斥候方法,設置和發現陷阱的處理方式,小範圍的戰陣配合和格鬥之法等。

至此,這隻寄予韓丹厚望的善於山地作戰的精銳軍隊,越野軍,開始了紀律嚴酷和內容多樣化的訓練。

………

五月的京城,天氣已是開始變得炎熱了。酉時,養心殿內,韓丹正在批閱奏摺,海公公帶着宮女端來了一碟食盒,面貌秀麗的宮女從食盒中,小心移出一碗龍血米加紅棗枸杞熬的粥,一小盤用珍惜獸類的肉經過秘法烤制的小肉排。都是補氣益血,增強肉體強度的膳食。

“陛下,這是賢皇貴妃熬的粥,命奴才爲皇上送過來。”,海公公輕聲說道。韓丹放下手中的奏摺,說道:“她倒是有心了,賢皇貴妃身體還好吧?”,海公公恭聲回道:“回皇上的話,娘娘的身體和氣色都不錯,還唸叨着皇上呢!”,韓丹點了點頭,喝了一口粥,奇道:“今天這粥好似和往常有些不一樣呢?”,海公公問道:“陛下,是不合胃口嗎?”,韓丹道:“很不錯,味道很好。十分暖胃。”,海公公回道:“想必是娘娘怕陛下覺得口味單一,有些無味了,才換了手法,娘娘真心用心了。”,韓丹吃的十分慢,細嚼慢嚥。用完宵夜後,他又繼續將剩餘的奏摺批閱完了。

韓丹平日裡,是寅時至卯時之間就開始練習武道,隨後就是主持早朝。午時,用膳後休息一下,下午再繼續參悟武道。晚上則是批閱奏摺,有他覺得十分重要,需處理奏摺時,第二日就會在上書房議定。

今夜,海公公問翻牌子,韓丹說去鳳儀殿。他去了衛娟那裡,畢竟她是皇后,也該給她多一些的愛護,平日裡有些冷落她了。

品賢宮中,海公公來向賢皇貴妃回話了,他知道陛下十分寵愛這位皇貴妃娘娘,因此,侍候的十分小心,力求細緻全面周到。

眉韻問道:“海公公,請坐,陛下今夜去了哪裡?”,海大總管那裡敢真坐下呢,恭聲回道:“奴才多謝娘娘厚愛,站着就行了。陛下去了鳳儀殿。”,眉韻點頭道:“他也該去了,畢竟是皇后,不像我們,歲數也小,需要多關愛。”,海公公立馬道:“娘娘正是風華絕代呢,都知道陛下最是疼愛娘娘了。”,眉韻開心的笑道:“就你會說話。今晚的粥,陛下喝了嗎?有沒有說什麼?”,海公公趕緊回道:“回娘娘話,陛下喝了,還說和平時的不一樣呢,奴才以爲陛下不合胃口,哪知陛下十分喜歡,還說不錯呢,說很暖胃,都喝完了,一點不剩。”,眉韻聽了,笑着點了點頭。海公公知趣的退下了。

稍後,眉韻轉到屏風之後,看了一眼眉黛,笑道:“妹妹聽見了吧?皇上很喜歡呢。”,眉黛嬌羞道:“那還不是陛下以爲是你做的,才這樣說的。”,眉韻道:“放心吧,陛下是真的喜歡,全吃完了,一點不剩。不然怎會全部都吃完呢。相信姐姐,快了,別急。”,眉黛嬌嗔道:“姐姐……”,房間內傳出了兩姐妹的調笑聲。

………

而五月的江南,卻是氣候宜人,風景優美。江邊花開紅似火,運州東湖,碧水如藍,阿娜多姿采蓮女,心似漣漪,玉足似藕,能不憶江南?

初恩自金陵府辦完差事後,聽聞父皇在運州的故事後,就隨着餘才情去往了運州,“十三釵”等女自然是隨行,他要去江南之地看看,因爲他就是在那裡出生的。

半個多月後,衆人就是來到了運州。住入了東湖畔的靈隱山莊,聽巡撫大人說,他就是在這裡出生的。靈隱山莊還是一如既往般的寧靜,環境優雅,讓人留戀。初恩准備在這裡住上一陣子。

第二日,他來到了後山上的靈隱寺。這座寺廟他是早已有所耳聞了,聽說這是父皇得上天提示而修建的,正值大皇兄出生,而母妃也是正好懷有自己。

一路上,遇到的香客十分的多,整個上山的階梯上,都是來拜佛上香或是來還願的信徒。餘才情也是陪同着恩郡王一起,他已經是這裡的常客了。

不一會兒,衆人就是到得了山頂,山頂鋪滿了白色的石板,廣場十分平整寬闊。楊都司已是在大雄寶殿外等着了,平時他都是不出大殿迎接人的。“參加王爺。”,楊都司行禮道,畢竟他是忠於陛下的,需看在陛下的面子上,迎接恩郡王。“楊都司,免禮。”,初恩說道,他可是知道這是地藏司在蘇州負責的人。

大雄寶殿紅牆黑瓦,殿前兩顆古木參天。寒暄片刻,進入了大雄寶殿,殿內十分莊嚴肅穆,空間宏大,讓人不由自主就會心生誠意,誠心膜拜。大殿正中就是一尊巨大的佛像,初恩一眼看去,就是父皇的樣子,神態十分相似,有一股父皇當面的感覺。

他恭敬的下跪叩首,並上了三柱香,只感覺好似父皇的眼睛看了他一眼,不知是否是錯覺。而在京城的養心殿內,韓丹感應到了有人的祭拜,因爲,靈隱寺是第一座寺廟,廟內的佛像是第一尊佛像,信奉的人極多,冥冥中,他能感應到廟內祭拜的情況。

“不錯。”,他說了一句,因他的心神投注在靈隱寺的佛像身上。大雄寶殿內的衆人都聽見從面前的始佛帝像的口中傳出了“不錯”兩個字。殿內衆人都是一驚,瞬間大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是跪下磕頭唸誦佛經,更加的虔誠了,這是始佛帝顯靈了。至此,靈隱寺更是聲名大震,前來燒香拜佛的信徒越發多了起來。韓丹感受到的信仰之力更是大增,這越發的加快了他鍛鍊骨髓的進程。

衆人又在寺廟呆了一陣就回到了靈隱山莊。接下來,初恩就在運州東湖畔住了下來。半個月後,他啓程北上,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江寧織造府的差事已是辦完了,他也該回去交差了。

佛皇四年九月末的時候,恩郡王返回了京城,寓意着江寧織造府事件的終結,也宣告了榮國公曹府的落幕。當然“金陵十三釵”以及其餘的美貌婦人都已是被恩郡王帶回了皇宮,由大總管海公公安置,他告訴海公公,這是爲陛下準備的,海公公心裡自然清楚,都安置在空閒的宮殿,派宮女小心侍候着,以防出事。而陽郡王正跟着大將軍高進還在益州練新軍呢。

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十一章 歲末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十二章 離京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十一章 歲末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八十二章 政事部署,天地由來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十三章 冀州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十二章 離京第六章 易筋經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十三章 冀州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五章 練皮圓滿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十一章 歲末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十三章 冀州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八十二章 政事部署,天地由來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
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十一章 歲末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十二章 離京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十一章 歲末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八十二章 政事部署,天地由來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十三章 冀州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九章 吏部第一案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十二章 離京第六章 易筋經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十三章 冀州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二章 現在佛祖大日真經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二十六章 到京第五章 練皮圓滿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十一章 歲末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十三章 冀州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八十一章 鷲博志入佛,吐蕃平定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三十四章  佛皇元年二月朝會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八十二章 政事部署,天地由來第四十三章 鬥將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