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

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

南下的時候,韓丹一行人馬是從翼州,中州經吳州到蘇州運州的。這次北上京城,韓丹選擇了另一條路,決定從蘇北進入青州經翼州回返京師。

地皇曆六十三年三月,北歸的車馬隊橫渡盤江後已是進入了蘇北徐州地界。徐州自古以來是蘇北重鎮,也是水路交匯之地,大運河也途經徐州。徐州城地處北方,已是屬於燕北平原地帶,往西行可至中州,北上可進入青州,是北上京師及南下江南的咽喉之地,人口稠密,商貿往來也十分頻繁,雖不及江南,也是頗爲可觀,主要經營鹽等物資。朝廷特設巡鹽道監督管理鹽務,爲四品官員,雖是官位不高,卻是權利不小。

三月十五日,韓丹一行已是到得徐州城外十里,徐州知府王德蔡已是早在城門外候着晉王的車架了。韓丹在運州住了一年,蘇州各府的知府都不是蠢笨之人,已是都前往運州覲見過晉王的,並跟隨王爺登過靈隱寺上香拜佛的,現在蘇州各級官員是每日清晨都會念誦佛經,一是精神健旺,二是以表忠心,何樂而不爲呢?

車輪聲響,馬蹄聲脆,轉眼間幾百人的車隊、馬隊已是到得城門下。車廂內,韓丹正在閱讀治國韜略,即是提升自己的處理政務的思路和能力,也算是修煉武道之餘的調劑,有時候也得注意舒緩一下,就當是勞逸結合吧。旁邊白蝶衣和吳眉韻正逗弄着恩賜,如今偶爾吳眉韻也會到韓丹的馬車中,她心裡也慢慢地、漸漸接受習慣了在王爺的身邊。車廂外傳來了馬公公的聲音:“稟王爺,已是到了徐州城外。徐州知府王德蔡正在城門口迎接王爺。”,韓丹聞言,放下手中的書道:“讓他過來吧。”,韓丹推開車廂門下了馬車,馬公公將王德蔡傳了過來,“參加王爺”,王德蔡連忙行禮道,“王大人,免禮,快起來吧,本王這次到徐州要叨擾你了。”韓丹讓王德蔡起身,王德蔡越發恭敬道:“王爺擡愛了,能伺候王爺,是臣的福份了。”。隨即,在王德蔡知府的陪同下,韓丹進入了徐州城,在知府衙門安頓。當夜,徐州各級屬官由知府大人率領爲晉王安排了晚宴,氣氛濃烈,各官員是對晉王歌功頌德,稱王爺乃是賢王,即完成了陛下的旨意,又掃除貪官污吏,除暴安良,更是難得的孝心感天,爲陛下祈福,他們都是爲王爺的行爲所感動,現在也是每日誦經爲陛下,爲王爺祈福,並在家中供奉了王爺的金身和佛字,日夜禮拜。韓丹是聽得十分受用,但還是難免敲打了他們一番,既要爲陛下祈福保佑大燕,也要勤勉政事,爲官清明,不然他絕不留情,必先斬後奏,以正朝廷律法。各官員都積極表態,定嚴按王爺之令行事。王德蔡及徐州各官員是爭相敬王爺的酒,韓丹也是來者不拒,好不高興。宴席持續了近一個時辰,韓丹是不勝酒力,先行告退,由馬公公讓內侍宮女扶着回後院廂房,此時白蝶衣已是入睡休息了,吳眉韻聽說王爺醉酒後,就帶着春霞過來了,讓春霞爲他洗漱更衣,並幫着扶到了榻上,春霞出去熬製醒酒的蔘湯去了。吳眉韻坐在牀榻邊,爲韓丹擦拭額頭,併爲他整理蓋好被子,韓丹伸手抓住吳眉韻的手,閉着眼呢喃道:“眉韻,本王想你…”,吳眉韻聽得心裡十分溫暖,忽然,韓丹伸手抱住了她,一把拉在懷裡,半睜開醉眼,看着美麗絕倫的玉臉,盯着誘人的紅脣,吻了下去…,屋外,春霞端着湯藥走到門口,聽見屋裡傳來的令人心跳加快的聲音,紅着臉悄悄退去了,只留屋內一片春色。今夜應是花前月下,今夜又是郎情妾意。

第二日天還沒亮,韓丹是準時醒來,看着身邊半露着玉肩,臉上紅雲未消,正熟睡着的吳眉韻,內心十分溫馨,更是對她充滿愛憐,輕吻了下她的臉龐,爲她蓋好被子,起身出門去了。

韓丹只覺神清氣爽,又開始了一天的武道修煉。最後練起了《明王鍛骨成佛錄》,這過去的兩個月,因是有信仰香火之力對肉身的沖刷,煉骨的效率又是有所提升了,韓丹又是打通了六塊骨頭,共計已煉化全身七十一塊骨頭了,快有全身五分之一了。

快午時的時候,吳眉韻醒了過來,想起了昨夜,心中有些羞澀卻又充滿了甜蜜,她感覺到了幸福,本以爲突逢大變今生已是灰暗絕望的餘生了,誰知又是柳暗花明,只要能這樣幸福的生活下去,她也別無所求了。這時,春霞進來了,她問道:“霞兒,王爺呢?”,春霞忙過來幫着她邊更衣梳髮邊回道:“娘娘,王爺在院外練武呢。其實王爺也挺不容易的,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練拳,還要處理這麼多事,見這麼多人。沒有空閒的時間,有時想你都不敢告訴你,王爺擔心你還一時不能接受他,有時晚上奴婢都聽見王爺夢裡叫娘娘的名字,奴婢都不敢告訴娘娘,現在可好了,娘娘終於接受王爺了,和王爺一起了。”,吳眉韻聽着春霞的話,只感覺心裡一酸,畢竟他也是孩子的父王啊,拉着春霞的手:“春霞,你受累了,要多照顧王爺,我也會的,就只怕我年老珠黃,王爺不久也會忘了我的”,春霞聞言:“娘娘說哪裡話呢,奴婢自是會服侍好王爺的。娘娘正是一代佳人,美麗絕世,和婉君側妃也是不遑多讓的,還要勝幾分,而且又有了小世子,王爺更是會疼愛娘娘的。”,吳眉韻平時也是沒少聽婉君側妃的事,知道她也十分漂亮,人間少有的。正是剛收拾妥當,門外傳來太監的聲音,已是到午時了,王爺請娘娘過去用膳。她隨即在春霞的伺候下去了前廳。

午時,韓丹與白蝶衣和吳眉韻用完膳食後,正在飲茶養胃。馬公公來報:“王爺,衙門外來了四位道人要求見王爺。”,韓丹聽得一愣,會有修道之人要見他,遂問道:“是哪裡的道人?可曾說明何事?”,馬公公道:“並無說明,但俱都氣宇不凡。”,這時旁邊伊老感應了一下對韓丹道:“王爺,其中一人是元嬰真君,兩位是金丹真人,一位武宗中期。”,韓丹聞言:“那傳他們進來吧”。有伊老在身邊,他也不會太擔心,而且一般的武宗和金丹真人也不是他的對手。

就在伊老感應的時候,徐州知府衙門外站着的四位道人中爲首的一位閉着眼的白髮老道,突然睜開了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伊老既然能感應到他們,這老道也能察覺到剛纔有人在窺視他們,旁邊的一位黑袍濃須的道人見此問道:“師叔,怎麼了?”,那白髮老道說道:“這位王爺身邊有高手啊!”,另一位道人問道:“師叔,也是元嬰前輩嗎?”,老道搖頭:“是武聖。”,正此時,有侍衛過來請他們進府。

不一會兒,馬公公領着四位道人走入大堂,韓丹擡頭一看,只見爲首者是一個身着銀色道袍,揹負寶劍,白髮白鬚的老道,但是面容紅潤,臉上不見皺紋,可謂是鶴髮童顏,身材修長,是一個的儒雅的道人。身後跟着三位道人,一位是黑袍濃須的道人,一位是身材富態的白衣中年道人,最後是一個身材高大,四十多歲的俊朗道人,身着藍色道袍,揹負寶劍。四位道人也在打量晉王,果真是傳說中的金髮碧眼,身材高大雄壯,充滿陽剛氣息,看外貌有十六歲左右。

四位道人稽首行禮道:“參加王爺。”,韓丹說道:“四位道長客氣了,請坐。”,待四位道人入座後,自有內侍上茶。韓丹問道:“不知四位道長如何稱呼?尋本王又有何事?”,爲首老道回道:“回王爺話,老道號泰山子,也被同道稱爲泰山真君,來自泰山派,這位黑袍濃須道人是老道的師侄蒼松子,這位白袍道人也是老道的師侄蒼翠子,俱是金丹修爲,這位藍袍負劍道人也是老道我的師侄蒼瀾子,武宗中期修爲。”,韓丹聞言對泰山子說道:“原來是泰山的元嬰真君前輩,本王有禮了。不知真君前輩爲何而來。”,泰山真君回道:“晉王客氣了,王爺的賢名,我等已是聽說過了,老道想和王爺提前結個善緣,我這三位師侄是在山中靜極思動,又是修爲遇到瓶頸,想下山歷練突破,剛到徐州,恰好聽聞王爺也是到了徐州,因此想到王爺麾下效力,老道我只好厚顏來求見王爺了。”,韓丹聞言笑道:“真君前輩說笑了,能得前輩看重,本王自是高興,三位道長願來相助本王,本王自是喜不自勝,誠心開門相迎。”,泰山真君聽聞韓丹所言,對着三位師侄道:“既然王爺已經同意,那你等就在王爺麾下效力,一切按王爺之命行事,否則按宗法處置。”,蒼松子,蒼翠子,蒼瀾子聞言領命,並對韓丹再次拜道:“參見王爺。”,韓丹心裡自是知道,這泰山子肯定是知道了衡山派的選擇,因此也是對他提前進行投資,都是老狐狸。隨後泰山子看向一旁的伊老行禮道:“泰山子見過同道,不知道友如何稱呼?”,伊老回禮道:“老夫伊士力,見過真君。”,韓丹連忙道:“伊老是本王的族人和長輩。”。泰山子又與韓丹及伊老聊了一陣,就告辭離去了,並邀請晉王路過泰山時務必做客泰山派。留下了蒼松子,蒼翠子,蒼瀾子在韓丹這裡,韓丹將他們劃歸地藏司中,皆封爲護法長老。地藏司的實力是越發強盛了,現已有玉真子,蒼瀾子兩位武宗,蒼松子,蒼翠子兩位新加入的金丹真人,由伊老統管,再加上高進這個武宗,衆多的武師高手,韓丹手中的實力已是達到了江湖中頂尖宗門的勢力了。

晚間的時候,韓丹派人將徐州知府王德蔡請了過來,與他密談了一個時辰,讓他注意徐州鹽道的事,必須時刻注意,如若有貪污腐敗的,要嚴查處理,儘量把鹽務掌握在手裡,韓丹不會擔心王德蔡的忠心問題,只要每日唸誦《始佛金剛經》,信仰了佛,那以後必是虔誠的信徒,當然這對王德蔡也有好處的,韓丹的實力越強,信徒們得到的反饋也就越大。

第三日,韓丹在徐州知府王德蔡大人的恭送下離開徐州北上了。過了徐州就是踏入青州了,回京的路程也就走了快一半了,預計六月底可達京師。

正是:路過徐州遇真君,天助晉王納英才。

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十二章 離京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十一章 歲末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六章 易筋經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十二章 離京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十三章 冀州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十三章 冀州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
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四十六章 又見聽風閣,江湖天地榜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十二章 離京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一章 低調的皇子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七十三章 哈密攻防戰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十一章 歲末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六章 易筋經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六十九章 初戰樓蘭古城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十二章 離京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十三章 冀州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六十一章 世界的初步展開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十九章 南嶽衡山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十三章 冀州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三十八章 新田土稅法的施行及會試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二十八章 賜封皇后第六十五章 進軍西域,初陽的沉思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七十章 樓蘭城破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