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唰~唰~
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天地間一片潔白。
半個時辰不到,積雪已經沒過了腳踝,而這漫天大雪並無絲毫停歇的意思。
皇城內,趙桓仰頭看着雪花,嘆道:“開封城內尚且如此大雪,不知青崗峽如何了。”
旁邊,梁紅玉道:“陛下,如此大雪,西夏人也無法進兵,必然退卻,只是不知種家兄弟是否會及時收兵。”
“未畢。”胡世將道:“此等大雪,於我等不能行動,對党項人卻是習慣了的。
Wωω ▪ttκá n ▪C〇
此次他等傾全國之力而來,定然不能輕易退兵。”
“不錯,党項國小力疲,實難以承受無功而返的後果。”頓了頓,虞琪說道:“以大小種的謀略,若是事不可爲,定然退兵。
然,青崗峽軍堡堅固,李彥仙鎮守,折彥質援兵隨時可至,倒是無妨。”
幾人就在風雪中,談起了邊境的戰事。
國朝初立時,多有樞密院提前給出徵主帥制定方略,導致前線大敗的事。
當今不敢說精通軍事,卻也深知其中弊端,因此給了折彥質臨機決斷的大權。
但是,爲了保證對前線的瞭解以及對軍隊的控制,每日都有飛騎以及飛鴿傳遞前線軍情以及軍隊動向。
因此,皇帝並樞密院對摺彥文的打算很是清楚,也表示了贊同。
種家兄弟帶了兩萬人繞後出擊,確實是冒險的事情,甚至一個不慎,遭遇大敗猶未可知。
然而相對於全殲西夏主力,這個風險是可以接受的。
兩萬人的損失,在西夏那就是舉國動搖的慘敗,是要傷筋動骨的,需要不少年方纔能夠緩過氣來。
但是對國朝,兩萬人只是一場大敗,朝廷或許忙亂一陣子,對全國的影響不會太大。
這就是國力的差別。
說到底,打仗打得是錢糧,拼的是人口,以目下國朝的體量,只要軍隊不是太糟糕,基本可以保證立於不敗之地。
眼見風雪越大,趙桓道:“告知開封府,巡查全城,務必保證無人凍死。”
“陛下多慮了。”虞琪說道:“各地煤炭進京,目下東京城裡煤炭不過半文錢一斤,貧苦人家也能用得起,如何能夠凍死人?”
“往年也有如此大雪,百姓亦是燒煤取火,只是煤價頗高,許多人家用不起。”胡世將停頓了片刻,繼續道:“尋常火盆,多有中毒而死者。
然,陛下特令工部製造了煤爐子,再無煤煙中毒之憂。”
“陛下體恤民生,由此可見一斑。”虞琪笑道。
煤爐子,是那種帶煙筒的,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到外面,因此不會有煤氣中毒的危險。
而且這爐子內裡寬敞,直接就是燒的原煤,不需要加工,極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
且,爐子裡有爐芯,升溫確實不快,但是持續時間久,節約火力。
尋常不用時,只要有一塊巴掌大的煤扔進去,可以保證半天有火。
烤火、燒水、煮飯,一個爐子解決,極其方便。
當然,在這個上面皇帝沒掙錢。
畫了份草圖給工部,完善製作出成品,民間立刻大量仿製,根本不需要朝廷推動。
“山西多煤,特別是被西夏佔據的左廂神勇軍司內,有特大煤礦。
待拿下西夏,便可以開採,即方便軍民,亦可盤活當地經濟。”趙桓道。
左廂神勇軍司,乃是西夏爲對抗宋國而設立的軍區,其大概範圍在後世的榆林一帶。
此時,那裡還是草原,只是因爲過度放牧與破壞性墾田,沙漠已經出現,且在不斷擴張。
不過,後世大名鼎鼎的毛烏素沙漠,此時只能算是小不點。
當然,趙桓沒惦記着那個沙漠,他惦記的是神府煤礦。
若是記憶不差的話,神府煤礦儲量千億噸,乃是國內第一大煤礦。
這麼大的一筆財富,趙桓當然要惦記。
但是,趙桓最惦記的,還是那些大的露天煤礦。
畢竟以此時的技術水平,開採露天煤礦最簡單。
遺憾的是,大多數露天煤礦不是在遼國,就是在西夏,需要拿下兩國才能開採。
“陛下點石成金之能,世人皆知,便如那鹼礦,陛下不說,誰人能知?”
“不錯,待開採了煤礦,軍民於西夏生存不難,便可以鞏固邊疆了。”
應和中,範致虛和鄭居中聯袂走了進來。
見了禮,鄭居中遞上奏摺,道:“陛下,李綱不日回京,我等已經議定,由他出任吏部尚書,主持官職改革事。
現吏部尚書趙文出任大理寺都廉訪使,負責各地官員督查事。”
趙桓接過奏摺也不看,問道:“官制改革,爾等可有定議?”
鄭居中道:“原則已定,乃是化繁爲簡,削減名目。”
本朝官制複雜,其中官是虛銜,決定俸祿收入的多少,職只是一個榮譽虛職,而差遣一般是臨時性的,是擁有的實權。
如此設置確實避免了權臣的產生,但這種官、職、差遣分離制度亦造成了官僚機構重複設置,造成了“冗官”局面的產生。
對此,趙桓已經不爽很久了。
此時大權在握,國內局面初步穩定,趙桓當然要改一改。
具體方案,趙桓心中已有籌謀,只是不說而已。
“爾等先定計劃,待李綱回朝具體商議實施。”趙桓把奏摺放在一邊,說道。
官職要改,機構更要改。
便如兵部與樞密院,吏部與政事堂,職權重合嚴重,不改變實在是浪費許多俸祿。
“報~”
商議間,有禁衛進來,拜道:“啓奏陛下,河東捷報,田虎已被擒獲,河東之亂已經平定!”
“哈哈哈,好!”趙桓大喜。
在場諸人,也是歡喜無限。
當然,田虎被困孤城,又有火炮去往助陣,劉法拿下他的確不難。
不過,年前平了一路反叛,大家過年也會輕鬆許多。
趙桓手一揮,道:“傳旨,立刻解押田虎進京,再往前線運錢五十萬,犒賞三軍。
再告知張叔夜,儘快恢復河東名聲,但有所需,儘管上書中樞,以爲明年出兵雁門關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