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素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譽。終南山地形險要,道路十分崎嶇。而且山谷很多,綿延數百里。傳說老子當年曾在這裡開壇講經,因此自詡爲老子後人的李唐皇室,更是將終南山視爲聖地。

張煥站在山腳下,見這山脈千峰疊障,不少常青樹鬱鬱蔥蔥,忍不住讚歎起來。苗影久居江南,更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大山,更是驚奇不已。

前天從李靖家回來後,昨天又分別去見了曹巖和趙良等人。曹巖家在京城的院子不算大,還是當年曹憲置下的產業,不過一直有人照料,曹巖沒費多大勁就住了進去。

趙良和李翰當時婉言謝絕了張煥的邀請,自己去住了客棧。張煥知道趙良家境貧寒,因此特意帶了不少禮物過去。拜訪完之後,又在妙玉帶領下,和苗影張焰一起逛了一遍長安城。

今日一早,苗影就催促着他前往終南山,尋找自己的外公。苗影也只是聽母親說過,外公的祖籍並不在終南山,而是後來醉心於修道,纔到終南山一家道觀定居的。

終南山上道觀很多,不過因爲正是寒冷的時候,進香的香客並不多。好容易見到幾戶民居,張煥走了過去,纔打聽到那家道觀竟然在半山腰附近。

倆人讓馬車在山腳下等候,緩緩向山上走去。上了一座山頭,就發現山頂上還有厚厚的積雪。道路也逐漸溼滑起來,費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到那家‘微明道觀’。雖然是寒冬,天井裡仍舊有不少人。進去後才知道,原來這些人都是來瞧病的。

張煥低聲道:“影兒,你外公名諱你可知道?先問清楚,免得弄錯了。”

苗影搖頭道:“我娘沒和我說過外公的名諱,相公你等等我去問問。”說完走了過去,拉住一個小道童低聲詢問起來。張煥那小道童不停地點頭,緊接着苗影一臉微笑,就知道沒找錯人。

那道童和苗影說了會話,從苗影手中接過一個小布包,轉身就走了進去。不一會又出來,向苗影招招手,苗影挽着張煥跟着他走進。

進去後只聞得藥香撲鼻,一個花白頭髮的道人正伏案書寫什麼。這道人慈眉善目,雖然鬚眉皆白卻精神矍鑠。見到他們進來,放下手中的筆招了招手。苗影見這道人眉目間依稀和母親有幾分相似,忍不住流下淚來走了過去。

道人拉住她手微笑道:“好孩子,別哭。玉娘還好嗎?”玉娘正是苗影母親的名諱。苗影聽他提起母親的名字,再無懷疑,大哭着撲到道人懷中。

道人似乎覺察到什麼,臉上露出悲切,低聲道:“好孩子,玉娘怎麼了?”

苗影抽泣道:“我爹孃都去世了!”

道人眼中也流下淚來,輕撫着苗影的長髮,溫言安慰起來。等到苗影情緒平復了,這才柔聲詢問。苗影抽泣着,將事情原委大略說了一遍。

道人聽完後,嘆氣道:“當年你娘執意要跟着你爹,我也沒辦法阻攔。當時心裡就覺得不踏實,沒想到還是出事了。”

苗影低聲道:“外公,我爹對我娘很好的,連重話都捨不得說。”

道人微微顯出一絲欣慰道:“既是如此也罷了,總算也過了十幾年好日子。”又看了一眼張煥,接着問道:“他就是你夫君?”

苗影點點頭,張煥整整衣襟,上前就要大禮參拜。

道人單手扶住他道:“不必多禮。”雖然只是一隻手扶着,張煥竟然拜不下去。

張煥起身道:“小子張煥,見過外公。”

道人微微一笑:“罷了,坐下說話吧。”拉着苗影坐在身邊,張煥也找了地方自己坐下。

道人仔細打量了一番倆人,見苗影清麗脫俗,張煥舉止溫文爾雅,心裡很是滿意。

這時小道童送了茶水進來,喝過茶之後,道人微笑着對苗影道:“在你週歲那年,你爹孃曾經帶着你來看過我。沒想到一晃就十幾年過去了,你也長成大姑娘了。”

苗影初見親人,心情很是激動,低聲道:“以後我會經常陪着外公的。”

道人捻鬚道:“那倒不必了,老道時常外出救治病患,有時候你來也不一定見得到我。”

苗影嘟嘟嘴道:“那怎麼辦?”

道人笑道:“我外出去哪裡,道童們都知道。這附近的百姓也都認識我,若是找不到我,你只需要提我的名字就是。”

苗影低聲道:“孃親沒告訴外公的名諱。”

道人一愣道:“老道名喚孫思邈!”

張煥聞聽有些震驚,沒想到苗影的外公竟然是聞名遐邇的藥王孫思邈。還好已經見過不少名人了,再見到孫思邈也能泰然處之了。張煥知道苗影初見外公,肯定有很多體己話要說,就藉口要去後面的山上看看。孫思邈找來個道童,名喚德言的,帶着他向後面山上走去。

德言生性活潑可愛,張煥往往只詢問一件事,他卻嘰嘰呱呱一說就是一大通。張煥也因而得知了很多孫思邈的事情,諸如免費救治病人、貧困者甚至反而給予救濟、親身嘗試新的藥方等等,令張煥心中十分欽佩。

費了好大勁,張煥纔跟在德言身後爬上了後面的小山。此時清冷的陽光照在道觀後面的小山上,張煥看了看山頂上的厚厚積雪,還是放棄了向上攀登的願望。和德言嘻嘻哈哈玩鬧了一通,倆人就下了小山向回走去。

回到道觀,苗影已經恢復了笑容,正在陪着孫思邈下棋。張煥對於圍棋並不太懂,也不插言只是靜靜的觀看。一盤終了,卻是苗影勝了。

孫思邈笑道:“影兒棋力倒是不錯。你們在一起多久了?”

“我和相公認識快十個月了。”

“可有正式成親?”

張煥趕緊接道:“尚未正式成婚,只因影兒年紀尚幼,因此想等過幾年再說。”

苗影聽他又說自己小,嘟着嘴很不高興。

孫思邈卻點頭道:“你說的不錯!影兒還不滿十四,過倆年也不遲。聽影兒說,你是進京應試的?”見張煥點頭答應,接着又道:“既是來應試,以後就別過來了,好好讀書纔是正理。”

苗影笑道:“外公有所不知,相公才華橫溢,名氣大得很。”

孫思邈哦了一聲道:“是嗎?且說來聽聽。”

苗影一邊笑,一邊將張煥的事情一五一十說了出來。孫思邈很少出山,對這些事情並不瞭解,倒是挺的津津有味。

聽完之後孫思邈道:“沒想到你還是曹憲的弟子,那人當年我在洛陽見過,確實才學不凡。你既然是他的弟子,想來今科高中沒問題的。”

張煥謙遜幾句,道童進來稟報說飯菜已經好了,孫思邈帶倆人去了旁邊房中一起用飯。

因苗影初見外公,不想當天就回去,孫思邈也想留她待幾天再回長安城。所以張煥索性找了個道童,讓他去通知那車伕回去告訴下杜枝娘等人,明日再過來接自己回城。

晚間孫思邈給幾個弟子講解醫術,張煥和苗影也坐在一邊聽。其中一個弟子就說,如今天氣寒冷,有幾個鄉民得了氣疾而死。張煥一下子想到了晉陽公主,這位小公主可不就是因爲氣疾才夭折的。

孫思邈聽見氣疾,也皺着眉頭道:“這氣疾不但難以治癒,似乎還會傳給下一輩人。不過只要注意飲食,平時多活動,病發時及時用金針度穴,未嘗不能挽救。”

那弟子道:“請師父指點如何施針。”

孫思邈令取來銅人,根據不同的病情,說出了不同的施針部位。張煥雖然不懂,見他說的頭頭是道,也是十分的佩服。

山中寒冷,臥室裡又沒有火爐取暖,張煥和苗影摟在一起勉強過了一夜。次日醒來,張煥就去找了孫思邈,向他推薦火炕。

張煥能知道火炕,還是前世去東北旅遊見到的。當時很好奇,問起當地居民才知道大概是宋金時代纔出現的。這火炕技術並不複雜,張煥一時興起就將製作過程記了下來。以前在江南冬季也很溫暖,將這個忘記了。昨晚凍了半夜,纔想起火炕來。

火炕結構簡單,孫思邈雖然沒見過實物,一聽就明白了。當時就很歡喜,令道童去找來幾個泥水匠,在張煥指點下開始修建。準備建成之後試試效果,要是好的話就在終南山一帶大力推廣。

火炕雖然技術性簡單,但是工程量不小。單單是找來合適的石板,就花了很長時間。幾個泥水匠弄了半天,仍然沒建造好一座火炕。

張煥要回城去,無奈之下只好取來紙筆,簡單畫了幅結構圖。又給幾個泥水匠仔細講了一番,看看天色,估計那車伕等了半天了,當下就和孫思邈和苗影說了一聲,準備先回城去,過倆日再來。

苗影帶了個道童,將他送到山下,目送馬車遠去,纔回到山上。

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
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