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考試

bookmark

李唐建國之後,雖然將隋朝的科舉制度進行了大幅度修改,不過其中最主要的一點並未改變,那就是並沒有專門的考試場地。此時的科舉考試,一直在吏部的南邊大院裡舉行。這座大院佔地近百畝,容納三千人那是綽綽有餘。

這座大院坐北朝南,整個建築羣樸實莊嚴,那扇大門足足有三丈多高,上面大書‘南院’倆個大字。張煥遠遠見到長長的隊列等待檢查,恍惚間換了一個時空。

緊緊身上的貂皮大氅,張煥提着籃子跟在曹巖身後,向隊伍走去。幾人之中張焰最爲緊張,不停的和趙良沒話找話說,曹巖和李翰則不時插幾句嘴。張煥並沒參與說話,雖然腳步不停,心裡卻在想着昨天的事情。

尉遲敬德控制局面之後,並沒爲難驛館的學子們,詢問了事情經過之後,還好言安撫了一番。離去的時候,將那羣人全部帶了回去。

幾個時辰之後,執金吾就貼出了告示,說那些人聚衆鬧事,圖謀不軌。其中真正是應試學子的,全部遣返回原籍,五年之內不許科舉。至於那些魚目混珠之徒,則全部押入大牢稍後再處置。

王鴻亮並不知道張煥的暗中佈置,見他危急時刻顯得大義凌然,而且爲了護住自己還受了傷,更是滿心的敬佩。這些寒門學子有很多人都敬仰張煥,所以才爲了他的聲譽出頭。如今不但和張煥見了面,而且還算是‘戰友’了,因而對張煥更加敬仰。

張煥心裡卻很是愧疚,將那些受了輕微小傷的人記了下來,除了真心感謝之外,還準備私下給一些補償。思來想去之後,準備將這件事情交給王鴻亮幫忙。離開之前和王鴻亮說起這件事,王鴻亮欣然答應了。

回到家才發現,高陽和妙玉一起過來了,都在家中焦急的等待。見到他回去,鬆了口氣趕緊詢問情況。張煥簡單的說了一下,並沒透露媚孃的計劃。面對小癡懷疑的目光,張煥也只好對她歉然一笑,準備過陣子再告訴她。

高陽給張煥帶來了筆墨和硯臺,全都是貢品。還有一件嶄新的貂皮大氅,說是天氣寒冷,讓他穿着去考試。見他平安回來,坐了一會就帶着小癡回宮去了。

妙玉雖然心中不樂意,也不好拒絕高陽的好意,只是淡淡的數落了張煥幾句,被張煥嬉皮笑臉的矇混了過去。

Www ▪тTk Λn ▪¢ ○

張煥隨後叫來張焰,讓他支取了錢財去交給王鴻亮,分發給那些受輕傷的學子們。張煥十分擔心向曹巖所借那幾個人的安全,幸好不久執金吾就出了公告,張煥鬆了口氣,準備等考試完之後再將那幾人弄出來。

“叔珩,在想什麼?”曹巖見他許久不說話,笑着詢問。

張煥微微一笑道:“不知王鴻亮和洪韜等人來了沒有。”

張焰四下張望一番道:“在後面,那邊!”

張煥回過頭去,剛好王鴻亮也看了過來,張煥對王鴻亮握握拳頭示意加油,王鴻亮笑着點了點頭。這時隊列開始移動起來,張煥收回了目光,跟着曹巖等人向前走去。

此時的檢查雖然手段落後,不過十分的嚴格。經過重重檢查,張煥終於進入了南院的大門。

此時的考試以試帖詩爲主,有時也加以策問和雜文,不過都是一天就考完了。所以南院裡面並沒有建造號房,而只是用木條和黑色布幔圍成了一間間簡易的號房。每兩個房間中間,都站了一個軍士用來監督學子們是否舞弊。

張煥拿着在門口領取的號牌,找到了自己的房間坐了下來。這號房裡四面透風,張煥將大氅緊緊裹在身上,才感到暖和不少。

等了許久,千多名學子才都對號入座。這時隨着一陣鑼響,今科主考孔穎達和副主考崔康帶了數十人,走到了院子中間,衆學子都紛紛起立行禮。孔穎達見四面的號房幾乎都有人,滿意的點點頭,開始講起話來。他每講一句,就有二十名大嗓門的軍士複述一遍,讓衆人都能聽得清楚明白。無外乎都是些考場紀律,以及鼓勵之言。

講完話之後,孔穎達吩咐開始發紙張和試題。張煥拿到試題一看,試帖詩的典故是《清如冰玉壺》,再看完對體裁和韻腳的規定,已經瞭然於胸。接着又去看策問,題目卻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張煥一下子想起了征伐高昌的事情來,沉思一會之後就準備以西域之事來做文章。

想好之後,張煥就鋪開紙張開始磨墨。天氣過於寒冷,磨墨也是一件幸苦的事情。好容易磨好墨,張煥提起筆開始書寫‘藏冰玉壺裡,冰水類方諸。未共銷丹日,還同照綺疏。抱明中不隱,含靜外凝虛。氣似庭霜居,光言砌月餘。曉凌飛鵲鏡,宵映聚螢書。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這首詩乃是後來的王維中解元時所作,堪稱《清如冰玉壺》這個命題的經典之作。對於這首詩,張煥毫不懷疑會引起考官們的讚賞。吹乾墨跡,張煥仔細打量一番毫無紕漏,這才放在一邊,準備書寫文章。

沉思良久之後,張煥提筆寫道‘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無不以中華居內以制藩國,藩國居外以奉中華。如今我大唐君明臣賢,國富民強,實乃爲萬世開太平。茲有西域小國名高昌者,坐井觀天……’

張煥洋洋灑灑寫了數千字,這才停筆。寫完後小心的看了一遍,檢查有沒有忌諱的字句,以及行文上的錯誤。再三確認之後,才提起筆謄寫了一遍。

這場考試要持續倆個半時辰,張煥即使做完了試題,也不能出去,只好坐在座位上百無聊賴的發呆。期間孔穎達也帶了人巡查了幾次,不過並未留意到張煥。好容易聽到時間到的鑼聲,監督的軍士們馬上令考生們停止書寫,準備提交試卷。

張煥走出大門之後,搓搓手哈了口氣,再回頭看看這座院子心裡也是感慨不已。因蜂涌而出的學子太多,張煥並未等待曹巖等人,而是隨着人流向前走。

“相公,這裡,這裡!”剛走出這條街,就看到淘寶的馬車停在路邊,苗影正對着他招手,妙玉站在苗影身邊正微笑着看着他。

“媚孃的家人接來了?”見到淘寶的馬車回來了,上車後張煥就笑着詢問。

妙玉點點頭:“媚孃的母親和大姐,還有倆個孩子都來了,那倆孩子真是可愛!”

苗影急着問道:“相公,考試順利嗎?”

張煥笑着點點頭道:“中舉應該沒問題吧。”說完對妙玉使個眼色,妙玉知道他的意思,臉色一紅低下頭去。

張煥對二女說了一些考試的事情,妙玉也說已經將媚孃的家人安排在了南邊的廂房,如今家中人多了,應該買幾個丫鬟纔是。張煥想了想答應了,凡事都自己動手也確實難爲妙玉等人了。

節日過後街上人很少,車伕把馬車駕得飛快,說話間就到了平康坊家門口。媚娘正在門口東張西望,見他回來了趕緊迎接上來。

張煥見她小臉凍得通紅,拉住她小手道:“這麼冷的天,出來做什麼?”

媚娘微笑道:“我不冷!”

張煥笑道:“手都凍得冰涼還說不冷?進去吧。”拉了媚娘就向裡邊走去,妙玉笑了笑沒說什麼,苗影卻有些不樂意的嘟嘟嘴跟在後面。

剛走進院子,一個小身影跌跌撞撞跑了過來,見到媚娘奶聲奶氣道:“姨姨!”

媚娘鬆開張煥的手,將她抱了起來。張煥見這小傢伙大概有倆三歲的樣子,生的粉妝玉琢,就笑着向她伸出手去。小傢伙歪着頭看了看他,忽然一臉燦爛向他懷裡撲過來。

媚娘有些驚訝:“敏月對公子倒是親熱的很。”

張煥接過小傢伙,見她小臉紅撲撲的十分可愛,笑着在小臉上親了一下。小傢伙咯咯直笑,緊緊地摟住他的脖子。

這時一個美豔婦人走過來道:“敏月,還不下來!別給公子添麻煩。”

媚娘道:“公子,這是我大姐武順,你懷裡的是我的小侄女賀蘭敏月。”

武順躬身一禮,張煥趕緊將她虛扶起來,見這武順眉目間和媚娘有七分相像,自有一種成熟美婦的風姿。武順伸出手要抱敏月,敏月卻咯咯一笑,將頭埋在張煥懷裡不理她。張煥樂得笑了起來,抱着敏月就向南邊廂房走去。武順看着張煥的背影,眼中忽然起了一絲水霧。

進了南廂房之後,房中一個老婦人正抱着一個小男孩坐在火爐邊,旁邊坐着一個十二三歲的小丫頭,見他們進來了有些怯怯的站起身來。

張煥將敏月遞給武順,行了一禮道:“小子張煥見過老夫人。”

楊氏有些慌張道:“老身可不敢當公子之禮,能得公子收留,老身一家感激不盡!”

妙玉微微一笑道:“老夫人不要客氣,遲早是一家人。”

楊氏聞聽一愣,媚娘羞紅着臉湊到她耳邊說了幾句,楊氏恍然大悟,再看張煥時的眼神就變得親切多了。

因天氣寒冷,衆人就坐在火爐邊寒暄起來。

那小丫頭就是媚孃的妹妹武銀兒,性格很是活潑。小男孩就是武順的兒子,名喚賀蘭敏之,今年四歲了,見到生人很是害羞,反而不如妹妹膽大。武順嘆息幾句,說是孩子自小就沒了父親,所以膽小怕事得很。賀蘭敏月卻和張煥親熱得很,一直膩歪在張煥懷裡。

張煥一臉溫和,說起話來又是和顏悅色,賀蘭敏之慢慢的也就不再害怕他。等到張煥開始給敏月講故事的時候,忍不住就湊了過來聆聽。張煥將倆個孩子都抱在懷裡,柔聲講起了小故事。幾個女子見他連別人的孩子都這麼喜歡,心裡都十分喜悅。

幾個小故事講完,張焰也回來了,告知說不但曹巖等人都來了,王鴻亮和洪韜也來了。張煥將兩個小傢伙放下,跟着張焰向客廳走去。

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十章 排戲(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
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十章 排戲(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