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

數日後,酉時,太極殿。

回京之後,李世民並未舉行朝議,就直接下旨處理了謀逆案中的幾個主犯,接下來的幾天也沒舉行朝會,這在貞觀年間是極爲罕見的事情。然而衆大臣都知道原因,並無人前去觸黴頭,就算是倔強如魏徵也沒敢強行求見。

今日酉時,李世民忽然讓五品以上的大臣前來太極殿議事。衆位大臣心裡明白,皇上這是要解決倆件最重要的事情了——其一就是如何處置太子承乾,其二卻更加重要,就是立誰爲新的太子!

張煥看了一眼東宮諸人空空如也的坐席,微微搖了搖頭。

侯君集帶頭謀逆罪不可赦,在李世民默許之下自殺身亡,算是留了個全屍。其家眷則沒這麼幸運了,除了那個庶子之外,其餘人等都被斬首。

漢王李元昌被終身幽禁,其世子李洹由於綁了齊王李佑率衆歸降,李世民法外開恩,僅僅將他貶爲庶人,漢王封地被全數收回。齊王李佑押解回京,簡單審訊之後,馬上就被勒令自盡。

諸如賀蘭楚石、李安儼、杜荷、以及被部下譁變抓獲的趙節等人,都被斬首並收回爵位。不過因這些人不算是主犯,其家眷除了賀蘭楚石的妻子被賜死之外,其他的幾乎全部被流放。諸如杜荷的兄長杜構就被流放嶺南,李安儼的弟弟全家也被流放瓊州。

武順和賀蘭敏之、賀蘭敏月因爲是賀蘭楚石的親眷,本來也是會被流放的。此時一旦被流放到窮山惡水之地,三人又是孤兒寡母,下場只會是死路一條。武順性格柔弱,只急得大哭卻毫無主意。楊夫人和媚娘情急之下去求了妙玉和高陽,取得她們同意之後,由高陽出面求情,謊稱武順已經做了張煥的侍妾,那倆個孩子也已經成了張煥的繼子。李世民這才網開一面,放過了武順母子三人。

張煥忙於左武衛軍營的事情,回家之後才知道這件事,當時就目瞪口呆。只是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只好派人回江都,找曹巖幫忙將賀蘭敏之兄妹的戶籍落到江都,同時把姓改過來,以防李世民事後詢問。這件事中最高興的莫過於敏之兄妹,這倆個從小沒有父愛的孩子早就將張煥看做了爹爹,如今名正言順的整天將爹爹二字掛在嘴上。張煥對於倆個小傢伙喊自己爹爹倒是無所謂,就是再見到武順時很是尷尬。

這時李世民輕咳一聲,打斷了張煥的思緒。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泰的空坐席,淡淡道:“朕讓諸位愛卿前來,所爲何事想必大家也知道。”

衆人雖然知道所爲何事,卻一個個都裝聾作啞,無人開口說話。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人更是眼觀鼻鼻觀心,如同睡着了一般。

“既然沒人說話,那麼朕就先說幾句。”李世民頗有些不滿的看了衆人一眼,接着道:“承乾本來是個好孩子,只是被人蠱惑挑唆,這才最終鑄成大錯。諸卿以爲,該如何處置承乾?魏徵,你先說說!”

魏徵左右看看,見衆人都低着頭,只好硬着頭皮道:“皇上,太子乃是謀逆主謀,罪不可赦!請皇上賜他一死,不如此不足以警示後人!”

魏徵話音一落,岑文本、劉洎等人齊聲附和。

李世民皺皺眉道:“魏徵,你也是承乾的老師,爲何沒有一絲香火之情?剛纔朕也說過了,承乾乃是被人蠱惑,豈能說他是主謀?”

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李世民的心態和天下大多數父母一樣。自己的孩子總是好的,即使做了錯事會嚴加責罰,事後卻會想法子找原因爲自家孩子開脫責任,至少要找到一個自己能接受的理由。

魏徵見李世民如此說,倔脾氣也上來了,高聲道:“皇上,就因爲臣是太子的老師,纔不能因私而廢公!所謂‘教不嚴,師之惰’,臣沒有教好太子,甘願領罪!然而還有一句話‘養不教,父之過’!皇上也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同樣也該被責罰!豈可隨便找藉口爲太子推脫……”

“閉嘴!放肆!”魏徵話未說完,李世民就氣得七竅生煙,一拍案几站了起來,怒目金剛般瞪着魏徵。

“皇上息怒……”

“魏大人,還不向皇上認錯!”

“皇上,魏大人也是一時情急,請皇上勿怪。”

衆人見勢不妙,趕緊出言相勸。

不料魏徵梗着脖子道:“諸位大人,老夫秉公說話,何錯之有?就算是皇上,也不可爲了太子枉顧國法!”

李世民見衆人勸解,本想就坡下驢,誰知魏徵竟然再次出言不遜,只氣得渾身發抖,手指着魏徵怒喝道:“河北村夫,安敢如此欺朕!來人啊,將這村夫拖下去,重打二十廷杖!”

房玄齡趕緊道:“皇上息怒,魏玄成歷來如此,皇上何必和他一般見識?”

長孫無忌也道:“皇上息怒,魏大人乃是直臣,先皇后就曾多次說過,明君方有直臣!請皇上饒過魏大人吧。”

見這倆人出面,其他大臣也都紛紛求情,同時讓魏徵趕緊認錯。魏徵卻依舊梗着脖子看着李世民,絲毫沒有認錯的意思。

李世民氣的額頭青筋直冒,俯身抓起一方硯臺砸向魏徵,嘴裡怒喝道:“來人!將魏徵給朕叉出去廷杖伺候!誰再勸朕,一併治罪!”

魏徵眼見硯臺飛來,挺着胸膛也不躲避,在驚呼聲中被硯臺砸中鼻子,頓時鮮血長流。衆人見李世民暴怒,都不敢再求情,任由侍衛將魏徵拖了出去。不一會兒,外面就響起了杖責聲,魏徵着實硬氣,竟然一聲不吭的被打了二十廷杖。

“皇上,二十廷杖已經打完,魏大人暈過去了!”

李世民此時也有些後悔,揮揮手道:“擡他回去,讓太醫過去療傷。”

鬧了這一出之後,衆位大臣人人心裡透亮,李世民是下定決心死保李承乾了,再有人進諫重責李承乾,只怕下場和魏徵差不多。岑文本和劉洎等人本想落井下石,此時也三緘其口,默然不語。

張煥官職低下,並無說話的機會,眼見魏徵如此強硬,寧肯受重責也不胡亂認錯,心裡十分欽佩。

李世民喘了幾口氣,轉頭道:“輔機,你說說看!”

長孫無忌眉頭一蹙,上前道:“皇上,臣以爲,魏徵大人所說的其實有些道理。”

“嗯?”李世民眉頭緊鎖,沒想到長孫無忌也會這樣說。

其他大臣們更是疑惑不解,誰不知道長孫無忌最忠於皇上,按理說是絕對不該和皇上唱反調纔是!

長孫無忌接着道:“魏大人說皇上對太子疏於教誨,臣不敢妄語皇上的對錯,不過卻想到一句話‘君臣父子’!皇上既是太子的君,也是他的父親!對於犯了錯誤的兒子,應該怎麼做呢?自然是給他機會改正!豈有兒子一犯錯誤就殺掉的道理?”

李世民和衆人恍然大悟,原來長孫無忌拐着彎子,明着贊同魏徵,實質卻是爲李世民搖旗吶喊。張煥心中敬佩,難怪長孫無忌能獲得李世民百般信任!就憑這一手轉換概念,自己就遠遠不能與之相比。

李世民沉聲道:“輔機所言不錯!諸位愛卿,朕想問問,你們的兒子犯了錯,難道會不給改正的機會,直接殺掉他不成?”

“皇上聖明!”房玄齡率先出言支持。

“皇上聖明……”岑文本和劉洎等人雖然有些不甘心,眼見事情無法挽回,也只好出言支持。

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道:“既然衆位愛卿都這麼認爲,朕就免去承乾的死罪,至於具體怎麼處置,朕會在朝會上頒佈詔令。”

“臣等遵旨……”

李世民捻鬚道:“諸位愛卿深明大義,朕心甚慰!那麼,接下來討論另一件事吧。承乾肯定不能再執掌東宮,諸位愛卿以爲,誰可爲新太子?”

這句話一出,衆人再次沉默下來。除去李承乾,皇上的嫡子只剩下魏王和晉王。如今看起來,確實是魏王穩佔上風,然而君心莫測,萬一皇上心裡中意晉王,此時出言支持魏王豈不是自找苦吃!岑文本等人雖然恨不得馬上立李泰爲太子,此時見無人開口,也不好做出頭鳥,只是默然不語。

李世民看着房玄齡道:“房愛卿,你先說說。”

“這個……”房玄齡猶豫一下,躬身道:“此事請皇上乾綱獨斷,臣不敢妄言!”

李世民面色不豫,左右一看,見就連長孫無忌都低下頭不做聲,心裡頗有些惱火。忽而一眼見到後面的張煥,沉聲道:“張煥,你來說說!”

張煥知道討論這種朝廷大事時,自己沒有說話的機會,因此只顧着呆呆的聽着。忽然被李世民點名,又見衆人都看着自己,趕緊起身道:“皇上恕罪,臣剛纔走神了,皇上,可是散朝了?那麼臣告退!”

張煥話音剛落,不少人都忍不住笑出聲來。房玄齡卻很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眼中頗多讚許之意。

李世民也差點笑出聲來,趕緊沉着臉喝道:“朝堂之上也敢兒戲!張煥,你可知罪?”

張煥趕緊伏地道:“臣不知有何罪過,請皇上治罪。”

此言一出,衆人又是一陣笑聲。不知有何罪過?那還治什麼罪!

李世民一愣,忍笑道:“治罪的事情稍後再說,你先說說,何人可爲新太子?”

“此等朝廷大事,微臣不敢妄言,也沒有主意。”張煥剛纔故意裝傻想要矇混過關,不料李世民緊追不捨,只好出言推脫。

李世民怒喝道:“放肆!身爲朝廷命官,豈可毫無主見?朕今兒偏偏就要問你,若是再敢推脫,朕定然嚴加治罪!”

張煥嘆口氣,眼見無可推託,只好道:“魏王文采斐然,在朝廷中名氣極大。晉王生性善良,友愛兄弟。倆位皇子各有千秋,臣實在無法取捨,請皇上恕罪!”

張煥雖然表面上不偏不倚,不過卻將‘生性善良,友愛兄弟’四個字加重語氣說了出來。雖然沒有明說,實質卻是在指責李泰心胸狹窄逼迫兄弟。不但是李世民,其他大臣們也都聽了出來,明擺着張煥是在支持晉王了。有心思靈活的不免就在猜度,這是否也是衛國公的意思?

岑文本和劉洎對視一眼,趕緊起身道:“皇上,臣以爲張都尉所言有些道理!”

李世民有些驚訝:“哦?說來聽聽。”

“皇上,張都尉也說了,晉王生性善良,友愛兄弟。這等性格若是在普通百姓家中,乃是一大福氣!然而若是爲太子,只怕難以繼承皇上的千秋大業!”

“臣附議!”岑文本剛說完,劉洎、杜楚客等人隨聲附和。

衆人這才恍然,原來岑文本是明褒暗貶之意。趁着李世民不備,長孫無忌暗暗對褚遂良使個眼色。

褚遂良出班道:“皇上,臣以爲,正因爲晉王生性善良,以後纔可以兄弟和睦相處!若是魏王爲太子,皇上欲將承乾太子置於何地?”

李世民聞聽身子一震,褚遂良短短的一句話,就擊中了李世民的軟肋!自己費盡心思給了承乾活路,萬一將來真的有不良之事發生,自己豈不是白費心機!再者褚遂良出自關隴貴族,和長孫無忌關係深厚,他出面說話,李世民自然要考慮這是否是長孫無忌的意思。

劉洎道:“皇上,魏王曾經和臣等說過,和承乾太子之爭,乃是爲了我大唐江山,並非爲了私人恩怨!假如自己爲太子,必定會善待兄弟!”

褚遂良冷笑道:“這話騙騙別人尚可,豈可矇騙皇上?”

劉洎大怒:“你說什麼!皇上,臣彈劾褚遂良污衊大臣!再奏請皇上,請立魏王爲太子,如此,朝廷幸甚!百姓幸甚!”

“皇上,臣等附議!”岑文本等人眼見已經撕破了臉,趕緊齊聲附和。

一些騎牆派見勢不妙,也趕緊出言支持李泰。褚遂良這邊,只有孔穎達一個重量級的人物支持,其他支持的都是些小官,一時之間岑文本等人大佔上風。

李世民見幾乎滿朝都是贊同李泰的聲音,心裡反而狐疑起來!難道真的如承乾所說,李泰暗中結黨,朝廷大臣多半都投靠他了不成?爲帝王者,首要就是掌握平衡之術,朝中只有一個聲音,並非是好事!李世民本想問問長孫無忌的意思,卻見他閉目不語,心中更加猶豫不定起來。

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十章 排戲(下)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
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十章 排戲(下)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