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

幽州,自漢朝起就是北方重鎮,具有不可替代的軍事作用。前朝大業年間,隋煬帝三徵高句麗,都是以幽州作爲大後方,隋煬帝還在幽州建造了臨朔宮,征伐高句麗時作爲了行宮。永濟渠開通之後,黎陽倉、洛口倉的糧草就可以直接運往幽州,而永濟渠的終點正是幽州。經過歷年發展,幽州已經成了北方通衢之地,不但駐紮重兵,而且商貿極其繁榮。幽州城牆雖然很高大,不過城池僅能算是中等,遠遠不能和長安洛陽等地相提並論。

午時的陽光照在身上令人感到火辣辣的,幽州南門外面,一羣人頂着刺眼的眼光,正向着大路上張望。領頭的是一個面像威武的壯年將領,雖然是大熱天卻全身披掛,任由汗水不停的滴落地上,卻一直挺直腰站立。

“這鬼天氣真熱!”壯年將領身後一個契丹漢子嘟囔一句,上前一步問道:“張都督,聽說張煥將軍很厲害?”

壯年將領正是營州都督張儉,回頭看了一眼這契丹人,面無表情道:“李浩翰,本都督知道你最喜歡和高手比武,不過張煥將軍最厲害的是謀略,而且他是大貴人,你可不要犯老毛病!”

李浩翰是契丹人的首領,作戰十分驍勇,就是喜歡四處找人比武,將領們見到他就頭疼。不過張煥倒是很喜歡這員將領,除了作戰一往無前之外,對大唐也十分忠誠。

聽見張儉又叱責這個刺頭,周圍將士都竊笑起來,李浩翰憨憨的一笑也不生氣,摸摸腦袋退了開去。

張儉擡頭看看太陽,剛低頭擦了把汗,就聽見遠處傳來一陣密集急促的馬蹄聲。張儉精神一震,轉頭看了過去。不一會大隊騎兵就出現在了視線中,如同一道黑色的浪潮,迅速涌了過來。

“竟然全都身穿明光鎧!”李浩翰驚呼一聲。

“這可是左武衛精銳騎兵!”張儉淡淡回了一句。

說話間,遠處的騎兵已經到了百步開外,隨着一聲號令緩緩停了下來,十幾人脫離隊伍策馬向着城門而來。張儉見領頭的正是張煥,趕緊迎接上去。

“張都督,許久不見,一向可好?”張煥遠遠就跳下馬,笑着走了過來。

“哈哈,多謝張將軍牽掛。將軍風采更勝往昔,可喜可賀啊!”張儉大笑着上前,抱拳施了一禮。

去年張儉回京的時候,曾經和張煥見過面,還交談了很多遼東的事情,也算是熟人了。兩人寒暄幾句之後,分別將麾下將領介紹了一番,張煥對契丹人很是好奇,介紹到李浩翰的時候不免多看了一眼。

介紹完之後,張儉笑道:“張將軍,城內已經備好了接風宴,請諸位跟我進城吧。”

“有勞張都督了!”張煥道了謝,也不上馬,和張儉並肩向城內走去。

幽州乃是苦寒之地,百姓本來就不多,再加上要打仗的緣故,整座城都成了一座大軍營,街上來往的百姓很少。

張儉雖然是營州都督,不過幽州也統歸他掌管,這次過來是爲了查看糧草的情況,恰好得知先頭大軍到來的消息,特意在幽州多留了一天迎接。

張煥所部被安排在城北軍營,張煥讓薛仁貴帶着部下前去軍營,自己和程處默一起去了張儉府邸。稍事洗漱之後,張煥二人被請去大廳,酒席早已經擺好了。

酒過三巡之後,張儉取出遼東地圖,詳細介紹起了遼東的情況。和在長安的時候知道的差不多,泉蓋蘇文弒君之後,立高寶藏爲傀儡大王,自己獨攬大權。得知大唐皇上御駕親征,泉蓋蘇文早早就在遼水東岸部下重兵,由泉蓋蘇文的親弟弟泉蓋世文統領。瀋州、白巖、遼東等城池,也都駐紮了重兵,泉蓋蘇文還多次叫囂,要讓大唐皇帝重蹈隋煬帝的覆轍。兩個多月前,泉蓋世文還藉口泄露機密,在瀋州斬殺了無辜的大唐百姓三千餘人。如今在遼水東岸,大唐人可謂是朝不保夕,時刻都有性命危險。

聽到這裡程處默怒道:“狗日的,竟然向普通百姓下手!”

張儉用力一拍案几罵道:“程校尉有所不知,高句麗人最是卑鄙無恥!當初隋煬帝興兵前來的時候,高句麗人不但抓獲漢人百姓作爲人質,甚至將本國百姓作爲炮灰,用來消耗隋軍的兵力。”

契丹人李浩翰忽然插嘴道:“張都督說的沒錯,高句麗人最是卑鄙無恥,多次出爾反爾!我們契丹人和靺鞨人都對他們恨之入骨!”

張煥心頭早就勃然大怒,聽完張儉的介紹,再對照地圖才發現,高句麗人竟然霸佔了後來的整個遼寧以及吉林大部分!

高句麗!張煥緊握拳頭,沉聲問道:“張都督,你在幽州沒什麼事了吧?”

“沒有!”張儉勉強一笑,“本都督多留了一天,就是爲了迎接你。”

“多謝都督!”張煥抱拳道了謝,“反正在這裡也沒什麼事,不如早點去營州吧!”

張儉有些意外,勸了幾句見張煥態度很堅決,也就答應下來,馬上下令召集部下準備動身。

一個時辰之後,兩部大軍整列隊形,出了幽州城向東北而行。道路還算不錯,天黑時已經前進了百餘里。幾天後越過長城,行軍速度再次加快,八月九日黃昏,已經到了營州城下。

營州也是從漢朝開始建擴建城池的,當時鮮卑人多次進犯,漢朝歷代皇帝都曾經下旨加固城牆,增強防衛。現在的營州城,已經是大唐北方最堅固、最高大的城池了。

都督府長史王炳率領營州官吏,將衆人迎接進城。和幽州一樣,營州如今也是一座大軍營,爲了迎接主力大軍前來,還特意騰出了好幾塊空地。

張煥本來想馬上就去遼水看看,無奈天色已晚,只好忍耐心情,準備明天一早就去遼水東岸。

用完晚飯之後,張儉將張煥請進書房,取出一幅更大、更詳細的遼東地圖,向他講解高句麗人的兵力動向、城池分佈等情況。張儉不愧經年駐紮營州,對高句麗人的動向瞭如指掌,令張煥十分佩服。

晚間張儉親自巡城,張煥也跟着四處看了一下。此地百姓也十分稀少,不過因爲靠近北地的原因,牛羊馬匹倒是很多。

左武衛所部被安排在城北大營,轉完一圈之後,張煥婉拒了去都督府歇息,徑直去了左武衛駐地。大軍連續趕路,都十分疲乏,張煥回到軍營的時候,幾乎全都已經睡下了。張煥親自巡查一遍,確認沒有任何問題,也回到大帳歇息。

次日一早,用過早飯後,張煥向張儉打聲招呼,準備親自前往遼水查看地勢。張儉也不阻攔,還特意派了一個叫周銘的嚮導帶路。聽說要去查看地形,程處默自然不甘落後,房遺愛也嚷嚷着要去,無奈之下,張煥只好讓兩人同行。除了暗刺之外,張煥還帶了五百精銳士兵隨行。

出城趕路的時候,張煥向周銘詢問情況。周銘告知說,自己本來住在遼東城,後來高句麗人開始妄加迫害大唐百姓,周銘僥倖脫逃纔到了營州。

張煥問道:“遼水水勢大小怎麼樣?”

“將軍,遼水水面寬闊,不過水流不算太急。如果不下大雨的話,搭架浮橋難度並不大。”

“浮橋?”張煥皺皺眉,“河上現在可有浮橋?”

“將軍,上游四十餘里處有一座浮橋,不過不知道有沒有被高句麗人破壞,而且那座浮橋很小,不能讓大軍通過。”

一個時辰後,衆人到了遼水岸邊,果然水流不急,只是河面很寬。正值盛夏,河兩岸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數目,河邊也長滿了青草。張煥舉目四望,隱約可以看見河岸十幾裡開外的高句麗人大營,而且此處也沒有合適的渡河地點,就想要去上游看看。

在樹林中穿行了幾個時辰,翻過一座小山的時候,周銘告訴說越過前方的樹林就能看見那座浮橋了。張煥正準備策馬穿過前方的樹林,忽然在水流激盪聲中,隱約傳來人喊馬嘶的聲音。

張煥打個手勢,大家紛紛下馬站立不動,張煥帶着紇幹承基潛了過去查看。撥開草叢之後發現,上游幾裡開外有幾千人搬運着十幾輛大車,車上蒙着黑布,看不清是什麼東西。張煥退了回來,讓大家束馬銜枚,悄悄躲在林中窺探。

這十幾輛大車很快就到了近前,最前面的是一個高句麗將領,兩側圍了數百高句麗騎兵,正揮舞着皮鞭不停呼喊。周銘精通高句麗語,低聲告訴說這些人讓加緊趕路,速速將東西運到地頭。張煥見趕車的全都是唐人裝束,好多人都是衣衫襤褸,身上遍佈鞭笞的痕跡,心頭怒火瞬間升了起來。

程處默也一臉怒氣,低聲道:“大人,要不要殺出去?”

張煥搖搖頭:“先看看是什麼東西!”

高句麗人只顧着驅趕大唐百姓,根本沒留意樹林裡的張煥等人,徑直向下遊而去。

張煥等這些人走遠之後,讓大家牽着馬,在樹林中緩緩跟隨,準備一看究竟。

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二十七章 整合分舵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謀劃伏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
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二十七章 整合分舵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謀劃伏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