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

在我們不斷的努力之下,川之代在西南古國的行情逐漸看漲。當然這也引起了白毛怪的注意,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他沒有馬上組織力量對我們進行彈壓,而是任由我們在那裡活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發現周圍出現了很多舉止怪異的人。原來這些人是奉命在監視我們,同時等待命令對我們發起進攻。川之代說:“形勢對我們總體來說越來越不利,應該怎麼做才能增加勝算呢?”我說:“之前你是怎麼失敗的呢?”川之代說:“我能夠說出不少理由,但我覺得那很可能不是真正的理由。”我說:“以後這個問題要多討論,至少你要向我們說,在這期間到底發生過什麼?我們就能夠在故事的一些細節當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從而汲取經驗,讓我們不是一次失敗接着一次失敗。”川之代說:“你能這樣爲我着想,這是太好了。”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發現我們團隊當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不像從前那麼默契了。

川之代說:“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我們可能要輸掉這一場戰爭,不過沒有關係……”我說:“大丈夫活在世上不必想結果,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只要戰鬥還沒有停止,就要一刀一刀的去拼,直到勝利爲止。”川之代說:“想起這些真是讓人難過,不管怎麼樣,我會懷念我們一起共事的日子。”我說:“如果我們想贏就必須樹立必勝的信念,這樣大家纔有戰鬥下去的想法,要是從你的表情和直言片語當中大家感受不到希望,就會一鬨而散。”不久之後團隊內部不和漸漸變成了內訌,這些人不僅在言語上經常發生衝突,甚至會大打出手,打起來就完全沒有任何節制。我說:“現在這情形非常糟糕,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你表現出必勝的信心,要知道君心一散賬就沒法打了。”川之代說:“我真的不是很有信心,我可能沒有那個命。”這個時候我有了一種預感,眼前這個人真的成不了事。

我說:“你要是信得過我,就全權委託我做這件事,我的意思是你要聽我的安排,要是能夠幫助你拿下西南古國,我不求任何別的封賞,願賜我一匹寶馬良駒,讓我騎着它離開西南古國,回到故都長安。”於是川之代親自下令,我爲西南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從那之後我就可以以川之代的名義做任何事。我開始嘗試教授當地人文字,然後給社團當中每個人製作檔案,在製作檔案的過程當中,對每一個人要進行周到細緻的瞭解。如果發現信息與檔案不符,應該及時予以糾正。與其不能糾正的相關的人要受到重罰,在這次行動當中發現了很多居心不良之人,他們爲禁術擒獲,然後繩之以法。社團得以穩定下來,潘森南川之代對我進行了嘉獎,並且授予我更多權利和榮譽。這個時候有些人對我的懷疑就開始了,他們認爲不能讓一個外人在社團當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

這種質疑得到了敵人的呼應,在質疑人羣當中,有一位黑臉怪受到大家的推崇。他是一箇中年人頗有閱歷、口若懸河,很能夠蠱惑別人。此人雖然滿嘴。漂亮話,實際上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騙人。人就是如此,凡事對自己有利的都願意相信是真的。而這個人又非常願意說一些大家願意聽的好話,大量的人深陷在騙局當中不能自拔。川之代說:“形勢如此我還能說什麼呢?”我說:“放心吧!我一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原來我很早就開始訓練一批殺手,再一次與對方發生爭吵之後,假裝偶然發生了肢體衝突,於是在這一場肢體衝突當中,對方陣營當中的重要骨幹被全部幹掉,不僅如此我命令手底下的人進一步解決問題,於是那些敢於質疑我的人,全部都去了陰曹地府。”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川之代對我的看法有了一些變化,我說:“我知道那件事情發生之後,你要開始防範我了,我再跟你說一次,事成之後我會回到長安。”川之代說:“我絕對相信你現在說的都是實話,可你保證事成之後,你的想法和現在的想法會一樣嗎?正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我說:“潘森南要是這麼說的話,我現在就願意教回權柄,馬上啓程返回長安。”川之代默然不語,我不靠而別。當我離開之後,對方認爲千載難逢的機會到白毛怪親自帶着人發起了攻擊。川之代以爲這一次必死無疑,流着眼淚對身邊的人說:“我曾經說過,會帶着你們一起實現榮華富貴,現在看來我要辜負你們了。”手底下一個人抓住他的手臂笑着說:“不要這麼沒有信心,你還是有機會成全我們的,我們會把你捆起來,獻給白毛怪潘森南。”川之代聽了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說:“如果能夠以我的一條命給你們換來富貴,也算是我兌現了自己的諾言,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

這一幕無疑超出了這些人的預料,就在這個時候,白毛怪已經打到了外面。他衝裡面大喊道:“裡面的人聽着你們已經被包圍了,不要做無謂的抵抗,如果你們願意投降,我們就給你們留個全屍,讓你們有機會上天堂。要是你們拒絕投降負隅頑抗的話,我會讓我手底下的人把你們碎屍萬段。”川之代在裡面大聲說:“外面的人聽着,如果你願意給我身邊的人榮華富貴,他就願意把我抓來獻給你,我希望你能答應他們的條件,我也甘心赴死。”白毛怪說:“你的嘴裡從來沒有吐出過象牙,這一次也不會,不要耍任何花樣,否則我保證讓你死得非常難看。”川之代說:“那好吧!那你們就最後一次發起衝鋒,如果我能夠死於亂軍之中,也不失爲英雄好漢。”白毛怪一聽哈哈大笑,說:“敗軍之將何敢言勇!”

就在川之代以爲自己必死無疑之際,就發現我率領着一支騎兵出現在了他們的身後,我說:“白毛怪,我以爲你是一個多了不起的人,想不到你這麼輕易就上當了,既然中了我們的計,那就不用廢話了,趕快前來領死。”白毛怪非常的生氣,但一看我的身後塵土飛揚,竟然一時間不能判斷我到底帶了多少兵,在塵土漫天的情況下廝殺開來,白毛怪一下子,感覺自己的處境非常危險,竟然帶着人撤離了戰場。我趕緊下令追趕,竟然大有斬獲,事情結束之後,川之代從洞裡出來說:“爲什麼不辭而別?爲什麼又回來了呢?”我說:“算了一卦之後發現你的處境很危險,如果憑藉我的一己之力可以幫助到你,我又怎麼能拒絕呢?現在你已經轉危爲安了,我也該離開了。”

在這種情況下,川之代不做任何表態,他身邊那些人對我卻非常的感激,執意請求川之代把我留下,並且委以重任。在這些人的再三懇求之下,川之代終於鬆口說:“既然大家都這麼說,我又怎麼能駁了大家的意呢?那就這樣定着吧,以後的事情還希望足下多多出力。”平時我就在那裡跟大家一起做謀劃,帶着大家一起訓練,真的面對敵人的時候,我就是他們的指揮官,一次又一次的打退敵軍的進攻。一位士兵來到我的面前說:“有一個問題我要向你請教,你真的很懂怎麼打仗嗎?”我露出一臉苦笑說:“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對打仗一無所知,如果說我一定有什麼東西的話,那就是一身的膽氣。”川之代說:“我看不是這樣,你這個人有勇有謀,頗有心計,說不定以後西南古國就會歸你所有。”我趕緊拱手說:“西南國於我而言就像是孔雀之於老鼠,孔雀雖然很美,但老鼠在意的是能不能吃到糧食。如果我一定有一番事業,也希望是在大唐,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的鬼。”

川之代說:“你也可以把西南古國拿下之後獻給大唐,說不定唐朝皇帝會封你一個西南王。”我說:“潘森南要是懷疑我的話,我馬上就可以走,而且永不回頭,如果你覺得只有把我殺了,你才能夠真正放心,那你就動手吧!”川之代連片刻的猶豫都沒有,拔出配刀,用刀尖指着我的喉嚨,冷笑着說:“我告訴你,我寧願把西南國交給白毛怪也不願意把他交給大唐。”我說:“如果大唐貪圖你們的那一點土地,你覺得他需要派我這種人過來嗎?隨便派一名將軍,率領一支偏師,都可以輕輕鬆鬆地平定西南。”川之代說:“我們西南瘴氣很重,中原的人來到這裡大多都會水土不服,不出個把月就死了。你不知死活,趕到這裡來,竟然毫髮無傷其中必有緣故,你是不是之前就到過西南?”

二月正是早春,太監看見皇上每日辛苦,心裡實在過意不去。有心勸皇上出去走一走,換一換心情就不至於因爲思念皇后而心情那麼差。可他如果這麼做的話,一定會被那些文官們用唾沫淹死。因爲皇帝只要出行,勢必會驚擾地方,給那裡的百姓帶來很大的負擔。於是來到房喬的府上,希望借這位百官之長的口誤,說出他的想法。房喬看到那一關來訪,以爲是有了旨意。二話不說把對方請到正堂,等太監到了正堂之後,他馬上穿朝服跪倒在地,大聲說:“臣房玄齡恭請聖安!”太監沒有準備一看這情形趕緊拱手說:“聖躬安!”房喬說:“皇上有什麼旨意,你說吧!”太監說:“你誤會了,我是自己來拜訪你的,不是奉旨來的。”房喬愣了一會兒,從地上爬了起來,卻仍舊保持着禮貌說:“不知足下來此有何指教?”

太監說:“能否進一步說話?”於是房喬把他請到書房,堂堂一國首輔把他把一個太監請到自己的書房,這是空前的禮遇,入座之後房喬說:“有什麼要說的你就說吧!”太監說:“前年太武皇帝駕崩,去年皇后過世,皇上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失去了至親至愛,你們見的比較少,我在宮裡與陛下作伴,親眼看着陛下在那裡承受喪父和喪偶之痛。如果房先生可憐陛下的話,就奏請陛下去洛陽宮暫住,換個地方換個環境,心情應該會不同。”房喬說:“按說這個想法應該支持,陛下的難處,我見得不如你那麼多,但也是見過一些的……”不等房橋說出後面的話,太監就開始道謝,說:“多謝房先生成全。”房喬說:“你先等一等,這也是不是我一個人能成全的,我得跟政事堂的同僚們商議。”太監一臉狐疑的說:“你是尚書省左僕射,難道這麼一點事都不能自己做主嗎?”房喬說:“你無論是在內庭還是外朝影響都不小,跟陛下的關係是如此的親近,爲什麼你不去跟他說呢?”

太監說:“皇上向來信任你們這些大臣多於我們這些太監,你讓我說什麼呢?”房喬說:“這不過是你的詭辯之詞,你是怕文臣們紛紛上書指責,所以纔來找我的吧!你怕我就不怕嗎?要知道天子跟平常百姓是不一樣的,百姓一舉一動只會影響一人,天子就不同了,他的一舉一動不知道會牽連到多少人。”太監說:“房先生,山不轉水轉,你總不至於這樣不給我臉吧!”房喬說:“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我會去跟政事堂的同僚商議這件事情,如果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同意,我們就提出奏請,要是不行的話,那就另外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太監說:“在房先生的眼裡,我的臉就那麼不值錢嗎?”房喬說:“我以爲你是爲陛下着想,如果是那樣的話,就不至於爲了陛下與朝臣結怨,如果我們結的是私怨,那就與陛下無關。如果你想利用陛下來打擊我,那要看陛下是不是配合你了。”

雖然這一次談的不歡而散,但是經過政事堂廷臣商議之後,決定由溫彥博起草奏章衆人一起署名,請皇上去洛陽宮暫住。皇上自然是非常愉快的接受了這個邀請,太監親自來到府上盜竊,但這一次房喬那個人不給他開門。只聽見門裡邊有人說:“廷臣與太監之間不可以有私交,與足下並無恩怨,所以有恩不必謝。因爲這個恩不是給你的,而是爲了報答陛下。”皇上自然不會一個人去洛陽,而是帶着衆人一起去。房喬又一次被命令留守長安,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安排,皇上希望皇嗣與房喬多多親近,這樣。有更多的機會從房先生那裡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皇上離開之後,有什麼事都會來到東宮找皇嗣商議,這一天房喬又一次來到東宮,看見皇嗣正在與一位妙齡的少年玩鬧,看見房喬站在那裡,他並不迴避,因爲他知道房喬不是一個喜歡告狀的人,說:“房先生這次來有什麼指教嗎?”房喬說:“就是一些日常的瑣事,請皇嗣示下。”皇嗣說:“你是皇上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寡人也是相信你的,這些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了,不必再來向寡人請示。”房喬說:“殿下,在這東宮之內有多少皇上的耳目,你應該心裡有數,凡事都按照皇上用雙眼盯着你一樣保持警覺,時刻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夠讓陛下放心。”皇嗣有些不耐煩的說:“我已經不是從前那個什麼都不懂的李承乾了。”房喬說:“殿下,你將來是要繼承大統的,應該早早開始磨練自己,多多做事。”皇嗣說:“你是第一個提議讓父親殺掉建成和元吉的人,還說成什麼行周公之事,謀逆被你說的如此的清新脫俗,你等着吧!只要我有一天做了天子,我一定會處理你這個破壞皇室成員之間關係的人。”

被這麼一說,房喬自然被嚇得不輕,回去之後就開始裝病,乖乖的把大權徹底的交給了皇嗣,但與此同時。他又把長安的情況寫成了一份奏報呈給了皇帝。果然房喬不來,東宮就變得冷清了很多,但冷清的時間很短暫。就有一批一批的人前來送禮,他們窮盡各種辦法,想要拉近自己與皇嗣之間的距離。皇嗣自然是瞧不起他們這種人的,但是他有格外需要這些人,於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接見了這些人,接受了他們的饋贈,甚至舉行宴會款待他們,在宴席之上與這些人談笑風生。這些人當中除了求富貴的中原人,還有很多是前來套關係的胡虜,等這些消息相繼送給正在旅途當中的皇帝時,心中的不快可想而知。皇上說:“生子如此,真是家門不幸。”說着就流下了眼淚。

長孫無忌說:“陛下,皇嗣只是暫時被什麼東西迷住了心志,相信過一段時間情況就會變好。”皇上說:“他的這些毛病不是現在纔有的,而是累積了好多年,這都是朕的過失。”長孫無忌說:“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皇上說:“你我之間還有什麼當講不當講的,有話請直說。”長孫無忌說:“承乾在很年幼的時候就被立爲皇嗣,於是各方面的遭遇與其他皇子不同,其他皇子遇到父母有天倫之樂,而他卻要每一天被父母各種訓斥,在當時他的同齡人都是頑童,唯獨他被一些耿直的大臣不停的匡正過失,父母對他也是動不動就要訓斥。陛下真的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他還能成才嗎?”皇上說:“這是根本不瞭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這一切不都還是爲了他嗎?”

長孫無忌說:“莊子曾經說過,擅長養鳥的人懂得按照鳥的習性來養鳥,不擅長養鳥的人,按照人的習性來養鳥,人喜歡什麼就給你提供什麼,最終這隻鳥必死無疑。父母要教導子女,在不同的階段,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幼兒有幼兒的習性,成人有成人的習性……”皇上聽了感覺受到了啓發,長孫無忌進一步說:“臣聽說陛下小的時候,竇皇后對陛下非常的疼愛,經常帶着陛下去玩,現如今陛下長大成人,陛下也沒有因爲這個而慌,費了什麼?相反陛下在竇皇后膝下度過的這段時光,好處多於壞處。”皇上說:“可能是我們夫婦太着急了吧!既然你明白這個道理,爲什麼不早說呢?”長孫無忌說:“如果臣真的明白,又怎麼可能不早說呢?這也是臣後來偶然得出的感悟。”皇上說:“要是皇嗣真的不堪大任,你覺得魏王李泰怎麼樣?”長孫無忌說:“陛下,廢長立幼是很危險的,請陛下務必打消這個念頭。”

皇上說:“那你說朕怎麼辦?就這麼把大唐的江山交給這麼一個難當大任的皇嗣。”長孫無忌說:“陛下,就算是皇嗣不堪大任,皇上迫於江山,社稷考慮不得不廢了他,魏王都不是好的人選。魏王的奪嫡之心昭然若揭,魏王與皇嗣積怨很深,假如魏王擁有了天下,皇嗣絕對無法保全他的身家性命。陛下不會想要魏王像楊廣那樣殺掉自己的兄弟吧!”皇上一聽非常的揪心,他的表情非常的複雜。長孫無忌說:“打天下的時候,作爲天子,注重的是雄才偉略,治天下的時候的更重要的是忠厚仁德,皇嗣雖然有一些失禮之舉,但總體來說本性並不壞,只要耐心教導,會在很短的時間就有改觀。”皇上因爲心情不好,到了顯仁宮之後,看到當地官員準備的菜餚,非常的簡單,皇上勃然大怒,竟然要加以處罰,魏徵立刻上書制止,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士兵跑進來說:“陛下,西南古國的潘森南川之代被人殺了。”

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157去遼東雪中遇法隱 望江岸風裡嘆樸靈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325崔仁師論律從輕罪魏夫子言道說治平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第54迴護新法不忍殺太監答故人決心放裴寂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
第85回御史大夫彈劾李靖入值門下擬改衣服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285三國合謀共伐焉耆一陽初升敬答太清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282設國宴皇上問二臣分權勢大家厚兩子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第44回人無所依妖法時興萬事有常偶有跌宕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157去遼東雪中遇法隱 望江岸風裡嘆樸靈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100大匠竇奉旨造新宮張蘊古執法得橫死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第59回落魄馬周進入長安失意頡利深夜遇襲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325崔仁師論律從輕罪魏夫子言道說治平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第54迴護新法不忍殺太監答故人決心放裴寂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36上臨御門聽四方聲詔命降下改諸王號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