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

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

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上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的本領也不夠強。爲此,我們必須堅持開放發展理念,以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着力實現合作共贏。

關於開放的理念,最早出現在鄧小平同志的有關論述中。他指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鄧小平同志還作出了實行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新世紀之初,江澤民同志進一步強調,要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對外開放戰略,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他還指出,“引進來”和“走出去”,是我們對外開放方針兩個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的方面,是“對外開放的兩個輪子,必須同時轉動起來”。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創新開放模式,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開放區域,培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開放高地”。“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

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要“推動形成亞太地區政策協調、增長聯動、

利益融合的開放發展格局”。2014年11月,他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強調:“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正在實行從引進來到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的重大轉變,已經出現了市場、資源能源、投資‘三頭’對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只有堅持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2015年10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全球治理體制變革正處在歷史轉折點上”,要“推動全球治理體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爲我國發展和世界和平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知識鏈接

國際貿易的利益——生產要素在全世界範圍內的使用更有效率。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堅持開放發展,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必須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協同推進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一要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推進雙向開放,促進國內國際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完善對外開放區域佈局,形成各有側重的對外開放基地。加快對外貿易優化升級,從外貿大國邁向貿易強國。完善投資佈局,積極有效引進境外資金和先進技術,支持企業擴

大對外投資。

二要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健全有利於合作共贏並同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建立便利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的體制。提高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質量。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

三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秉持親誠惠容,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完善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以企業爲主體,實行市場化運作,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大通道建設,共同建設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加強同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建設,發揮絲路基金作用,吸引國際資金共建開放多元共贏的金融合作平臺。

四要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

五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經濟穩定增長。積極參與網絡、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

六要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落實減排承諾。

(本章完)

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三、堅持協調發展,着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四、堅持綠色發展,着力改善生態環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四、堅持綠色發展,着力改善生態環境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第八章 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和理論總結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四、堅持綠色發展,着力改善生態環境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四、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三、堅持協調發展,着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四、堅持綠色發展,着力改善生態環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四、堅持綠色發展,着力改善生態環境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第八章 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和理論總結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四、堅持綠色發展,着力改善生態環境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四、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