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黨中央準確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站在歷史和現實的高度,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於新時期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重塑國際競爭新優勢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兩化”融合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五大提出“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要搶抓機遇,改革創新,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搶佔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加快製造業強國建設步伐。

“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目前,發達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並進入信息化階段。我國工業化還沒有完成,總體上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而信息化又撲面而來。究竟如何處理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關係?隨着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科技進步速度越來越快,我們顯然不能走發達國家工業化完成之後再搞信息化的老路,如果這樣就會錯失信息革命所帶來的機遇,不僅不能趕上發達國家,甚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由於歷史原因,我國沒有抓住前幾次產業革命的機遇,以信息革命爲標誌的產業革命爲我國提供了一次千載難

逢的歷史機遇,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牢牢地抓住而不可喪失這一機遇。同時,我們也不能跨越工業化階段孤立地搞信息化,因爲信息化離不開工業化,可以說沒有工業化就沒有信息化,信息產品在一定意義上也是工業產品,或者說要通過工業品來傳遞信息。例如,計算機是信息產品,同時又是通過工業生產線生產的。我國面臨工業化和信息化雙重任務,唯一可行的選擇就是工業化與信息化並舉,通過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通過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主體是工業化發展,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撐。信息化是工業化的延伸和發展。信息化是工業化的最新發展階段和增長的引擎。信息化雖然產生於工業化,但不是工業化的附屬物。信息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導致工業化向縱深發展,帶動了光纖通信技術、交互式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信息產業及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等的飛速發展。信息化以知識和技術爲基礎,爲工業化的延續開闢了新的道路。工業化是信息化的源泉,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礎。信息化是工業化過程中生產力不斷髮展的結果。信息化是在工業化充分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工業化的必然產物。沒有工業化,就沒有信息化;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對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成爲信息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工業化對信息化不斷產生新需求促進了信息化的發展;只有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具備發展信息產業的必要條件。

“兩化”融合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推動兩化深度融合,重點圍繞落實《中國製造2025》,力爭在重要領域和關

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一是着力建設和推廣企業量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健全支持“兩化”深度融合的技術標準規範,引導企業開展符合性認定,屬於非強制性,主要是通過政府引導,調動企業推進“兩化”融合的積極性和內在動力,引導企業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環境下的競爭能力。二是全面提升工業智能化水平。運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化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製造、管理、營銷等全流程和全產業鏈的集成應用。圍繞增強重點行業成套智能裝備和重大智能產品發展能力,加快關鍵領域發展;選擇重點行業開展智能工廠應用示範,打造協同研發、協同供應鏈管理和網絡製造國家級產業集羣示範區,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積極培育智能製造、個性化定製、網絡衆包、雲製造等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三是推動信息網絡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推動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在工業領域的集成創新和應用,推進設備數字化、流程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推進製造方式的互聯網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網絡化製造模式,實現生產經營各環節的企業間協同,形成製造資源的開放共享,鼓勵發展基於互聯網的個性化定製等新型製造模式。鼓勵製造業創新銷售和服務模式,引導企業運用電子商務、O2O等互聯網模式實現產品營銷。四是加強兩化融合支撐能力建設。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發展,全面推進三網融合,着力構建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提升現代信息技術產業支撐能力,突破高端芯片、新型顯示、關鍵電子元器件等核心關鍵技術,大力發展應用電子和工業軟件,支持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鼓勵智能終端產品創新發展。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安全問題。

(本章完)

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四、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複習與思考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三、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意義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第八章 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四、實施五大支柱性政策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三、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意義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八章 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_複習與思考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四、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四、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四、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複習與思考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三、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意義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第八章 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四、實施五大支柱性政策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三、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意義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三、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一、社會主義本質的探索歷程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八章 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_複習與思考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四、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四、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