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部.劉志文被又見到了宋兵策.這位中印前
“首長,您這是擠兌劉志文,劉志文那本事那行呀,都是龐班長和劉猛在前面打,劉志文就在後面躲着呢。”劉志文臉通紅,不好意思的說道。實際上他內心裡也這樣認爲的,這功勞應該算到龐興國和劉猛身上,還有那位掉進山窟的阻擊手。
“奧這樣的話,劉志文就明白了,那你就好好的在後面採訪吧。本來劉志文還以爲你發揮了不少作用,想把你調到龐連長那個特種突擊連呢。現在看,小夥子你的水準還不夠呢,沒關係,下次有機會再說吧。”宋兵策面色輕鬆,拍了拍劉志文的肩膀。
“首長,你可不能這樣做,劉志文打仗可用懵了,要不是劉志文,他們兩個人就算能拼掉幾千印軍,最後還不是讓印軍給突突了,劉志文的功勞很大的,這次還是讓劉志文去戰場上試一下吧。”
“哈哈哈,你這個小鬼,行行行,馬上去突擊連報道吧,都給你留好了位置,記住在軍隊裡面不要謙虛,中**隊需要的是能打的好漢,誰要是跟個酸秀才似的,趁着給劉志文滾蛋,知道不。”
“知道了首長,一定完成任務!”劉志文高興的舉手行禮,然後去了突擊連報道。到了突擊連之後。劉志文才知道目前地狀況。1011日戰敗的消息到達印度新德里,整個印度陷入一片混亂與震驚中。印度總督親自接管了國防部,下令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連新德里地公園都挖了防空壕。
在10月11日至今,中印邊境東段基.
可以說。印度方面糟糕的道路建設暫時挽救了他們的命運,在看到印軍地交通之後,前指不得不修正計劃。靠空投雖然可以將物資送抵最靠近前線的物資儲運處,可是畢竟不能直接送到前線,原本計劃馬上開始滲透突破的進軍被迫停止了
道路修建完畢之後中**隊以最快的速度向達旺方向集結,大量後勤物資源源而至。與此同時,印度陸軍司令部也調整了“達旺戰區”的部署,由於達旺到邦迪拉僅有一條道路可以通行。道路兩邊都是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印軍認爲穿插作戰完全不可能,劉志文軍如果進攻必沿公路軸向推進。因此印軍將3旅的部隊沿公路部署,從北向南分別集中在般登山口一德讓宗一邦迪拉,首尾相距60英里。
這個防禦計劃最初由巴克沙.辛格中將執行。第62旅和第65旅扼守般登,48旅3營駐紮邦迪拉,印軍總兵力達到了12000左右。但10月28日,考爾重新擔任第四軍指揮拉,並在原有計劃上做了一些基本性的改變,這些改變直接導致了“達旺戰區”印度陸軍的最後結局。考爾允許新上任地4師長帕薩尼亞少將把他的指揮部設在德讓宗,這導致第65旅被從般登調至+登的兵力被大大削弱。
不過般登地形險要,印度投入的守軍有四萬多。工事密集堅固,輕重武器齊全。這樣地防守即便是中**隊也感到了撓頭.由於地形原因中**隊能往這投入的兵力超過五萬。也知道中**隊已經一舉殲滅他們的獨立旅。可要說中**隊能拿下般登,他們怕是把腦袋賭上也不會相信。
不過.印度軍隊所沒想到的是.由於第一波進攻迅.印軍旅長地戰場模擬沙盤被完整的繳獲了,這個沙盤成爲戰場上的重要轉折點.如果沒有得到那個沙盤,這次戰役乃至整個反擊戰,雖然不會改變結局.不過拖得時間更長是一定的。
在沙盤的“崇山峻嶺”中,發現一條紅色鉛筆畫的線。翻譯出旁邊的英文說明,再審問俘虜,原來那是當年一個英
名叫“貝里”地上尉到此探險,僱個幾個當地的挑夫的一條小道。這路歪歪曲曲,正好繞到般登後方。
中印前線指揮部得到這一情報,非常重視,很快作出決定,命令第一師兩萬人輕裝沿小道強行軍,三天三夜插到般登背後,於第四天清晨和正面部隊同時向般登發動總攻。部隊趕緊從當地找來一名“門巴族”(音譯,準確與否一樂不負責任〕嚮導,請他帶部隊沿那小道去般登。怎麼說服他的,劉志文沒有聽見,無外乎“事成之後多多給錢”。
說是“輕裝”,實際上哪裡“輕”得下來?那是喜馬拉雅山,冰天雪地,棉衣棉褲大衣不能輕。武器彈藥不能輕,小道又窄又險,騾馬根本拉不過去。兩天三夜的乾糧不能輕,行軍開路必須的裝備也不能輕。
中**隊部隊的裝備落後,“行軍鍋”、“開山斧”什麼的都得帶。劉志文年紀小,受照顧,除自己的*乾糧,額外只扛一把攝像機的支架,一些身強力壯的戰士扛的是迫擊炮筒炮架炮盤,每件都有上百斤。要是印軍聽說跟他們打仗的部隊掄大斧拉大鋸開路,保不齊又是一笑話。
那三天三夜,劉志文除了吃飯和短時間休息,就是走。走到後來,多累多餓都記不起來了,就記得一個字:困坐,立刻就睡着了。
這一行軍,新兵老兵可就分出來了。中**隊途中趟一道冰河,老兵都脫了鞋襪褲子扛肩上,光着腳光着*趟,到對岸再穿上。這樣,褲子鞋襪都是乾的。反正隊裡沒有女兵。再說,到那節骨眼,就是有女兵,也顧不得了。
劉志文下手一摸,河水冰冷刺骨,加上有點掰不開面子,褲子沒脫就下河了。過河往前走沒多遠,棉褲凍成兩根冰砣。沒辦法,只好把棉褲脫下來扔掉,穿着單褲往前走,邊走邊打哆嗦。
班長身材高大魁梧,心眼真好。看劉志文那狼狽相,把劉志文的槍拿過去扛着。每次休息,他都解開自己軍大衣釦子,把劉志文摟在他的大衣裡,幫劉志文暖身子。
說是一條“小道”,其實哪裡有“道”,只不過叢林中有鑽得過去的縫隙,山崖上有踏得住腳的地方。有一回下坡,窄窄的山路,一側是峭壁,另一側是深谷。劉志文肩後扛的攝像機支架又長又有彈性,幾次掛到巖壁上,差點把劉志文彈下山谷。
劉志文說:“連長,能不能把這支架扔下去,到山底下再把它找回來?”連長說:“扔吧。”結果那支架在山谷裡騰騰地彈呀跳呀,到山底下早沒影了。劉志文心裡明白:連長早知道那鋸扔出去就休想找回來,他是照顧劉志文是記者。
那次戰鬥結束,領導上爲劉志文記功時也說:“小劉真不簡單,小小年齡,還沒練過的小毛孩.放着大記者不做.做一個普通士兵.行軍沒有掉隊,打仗也很勇敢,有人親眼看見他打死N個敵人。這樣的記者是好樣子.不當兵太可惜了.馬上給我招進來.”
劉志文到底參加過戰鬥嗎?參加過。開過槍嗎?開過。打死過幾個敵人?不知道,反正劉志文看見印度兵衝過來,擡起槍,扣板機,看見印度兵倒下去,那會兒大家都在開槍,印度兵究竟是劉志文還是別人打倒的?劉志文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
那是在快到般登的時候,前邊突然傳來槍聲。發現一個印軍的暗堡。團長命令部隊把暗堡圍住,還調中**隊幾個翻譯上去喊話,先來“政治攻勢”。暗堡是半山橫躺着的一棵大樹,樹幹底下是一排槍眼,正好封鎖住中**隊行軍的小道。班長舉着話筒喊:“中**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大部隊,你們被包圍了。快投降!繳槍不殺,優待……”
話音未落,槍眼裡射出一串火光,一顆子彈正正穿過班長眉心。只有到了那時侯劉志文才知道,啥叫不怕死。看見班長倒下,劉志文什麼都忘了,衝過去撲在班長身上,放聲大哭。根本理會不到頭頂身邊嗖嗖劃過的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