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皆有學問

趙昺獲知敵軍已經加強三峽的防禦後,在西征軍事會議上有針對性的提出‘水步共進’的策略,雙方交替掩護,利用水軍搭載的火炮提供火力支援,步軍攻城拔寨清除沿途堡寨保護航道,爲水軍船隊的通過護航,以圖通過這段最爲危險的水道。

文天祥在達到江陵與西征軍會合後,即可召開會議傳達陛下的旨意和定下的作戰方針,聽取西征軍的各項準備工作彙報,以便擇日進軍。會上衆將表示堅決執行陛下的命令,奪取川蜀,解凌霄城之圍。而文天祥也對西征軍的各項準備工作給予了肯定,一切似乎都按照趙昺的意圖在發展。

可在此後的軍事會議上,徵西軍都統祁斌卻對皇帝‘水陸並進’的安排提出了異議。其以爲從在一些險段,敵軍設有關隘,水軍船隊經過時極易遭到兩岸敵軍夾擊,而步軍此時再行攻擊將十分困難。且陸路通行十分艱難,難以跟上水軍,以他之意是步軍先行,一邊疏通道路,一邊攻城拔寨,掩護水軍船隊通過三峽險段。

祁斌的建議等於顛覆了皇帝的既定戰略,文天祥怎麼敢擅自決斷,但他也沒有武斷的否定祁斌的建議,而是立刻召集熟知川蜀地理的軍民問詢,並派隨從到民間查訪,以獲得第一手資料。通過連續幾日的調查,他還真的發現實地與當初陛下所知還是有差距的。

趙昺看了戰報暗自嘆息,暗歎自己是犯了經驗主義錯誤,心中大罵蒐括來的那些地方誌和遊記中的記載也太不靠譜了,而事務局那些探子倒是盡心了,連有關傳說都蒐集來了,但還是出了問題。

從江南入川的道路何時有的早就不可查,最早是世代居住在峽江兩岸的遠古居民,在沒有其他交通工具時通行往來,沿江走出了許多斷斷續續的人行道。數千年前,峽江中就流傳有大禹治水的故事。《淮南子·修務》曾雲大禹,“決巫山,令江水得東過。”大禹治水,就是沿江而行。巫峽飛鳳峰下大禹接收神女天書的授書檯,即佇立於江水邊。

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早已爲世人熟悉,人們在懸崖絕壁上鑿孔開道,鋪設木材,將沿峽江的小路連接。但由於地震、泥石流、滑坡、坍塌等原因,三峽沿江古道時斷時續。同時,也因爲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三峽沿江古道在許多歷史階段得到過修治與延伸。

三峽沿江古道,主要是由人行道、纖道與驛道發展而來。爲方便峽江兩岸通行,人們對古道進行了無數次整治與修理。由於峽江古道的複雜性,人們將古道按通行功能分爲:纖道、驛道、人行道,又按着道路的結構特點分成:砭道、槽道、棧道。

峽江灘多水急,古代木船逆水而上,大型船隊若無縴夫拉縴相助,很難通過三峽天險,小型船隻在遇到險灘時,亦需要盤灘起駁,靠船工和縴夫拉船才能平安渡過,纖道應運而生。因此三峽自有木船通行,峽江邊便有纖道存在。

有時纖道在無路的江邊沙灘石樑上,有時纖道利用了江邊的人行道。峽江地勢險要,中有大石沿岸矗立,犬牙交錯,水不能直流,行船極爲艱難。縴夫在無路的岩石峭壁上拉縴,必須攀緣向前。爲保證生命安全,減少拉縴危險,縴夫們會對常走的纖道進行挖鑿、壘石、鋪石、鑿眼等方式進行修治。

驛道,是古代封建王朝傳達政令、維持統治的交通道路。在古代,驛道的主要作用是人行、貨運、通郵、軍事通道。棧道指沿懸崖峭壁修建的一種道路,又稱閣道、複道。絕大部分修建於懸崖峭壁、絕壁湍流之上,鑿孔架木、在石巖上開鑿的臺階、小道。

“砭道”在方言中指山坡上的道路。這種砭道是人們方便行走的道路,如同魯迅在《故鄉》中所言:“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槽道是開鑿於峽谷區域絕壁或臨江絕壁上,形如槽一樣的通道。槽道一般向江面開口,當開口封閉時,也稱隧道。

不過這些道路最初的形式只是懸崖絕壁間零星的、斷續的、不完整的小道,供縴夫或行旅之人行走其間。但是趙昺從古籍中的記載獲知,峽江中的道路統治者或是商旅爲了便於運載貨物,或是行軍,或是傳遞信息,皆對纖道和棧道及驛道進行修整。以他所知就有多次:

按《後漢書·隗囂公孫述列傳》載: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泛將兵下江關,破威虜將軍馮駿等,拔巫及夷陵、夷道,因據荊門。十一年,徵南大將軍岑彭攻之,滿等大敗,述將王政斬滿首降於彭。可見此戰岑彭討伐公孫述之戰是溯長江而上破荊門的。而自古以來三峽航運艱難複雜,要想溯江入川,非縴夫挽船相助不可。所以,此記載亦可作爲三峽纖道早有整修的參考依據。

三國時期,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東吳將領馬忠捉住後殺害。章武元年,劉備親率七十萬大軍自蜀中沿長江三峽東進伐吳,替關羽報仇。當年蜀軍沿江而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也留下許多沿江通道。只是後來劉備被東吳火燒連營,兵敗夷陵,“追者甚急,備乃燒鎧斷道”,使三峽古道遭到毀壞。

在唐代,郵驛空前發展,三峽內已有宜昌至巴東界二百三十里通驛道,已有上都至黔中道的黔州驛路達歸州的記載。宋代對西陵峽棧道亦有記載。宋人黃庭堅作《黔南道中行記》,記其在下牢關遊三遊洞,文曰:“……至三遊間一徑,棧閣繞山腹,下視深谿悚人,一徑穿山腹,黝暗,出洞乃明。洞中略可容百人。”黃所說道路環境與今相同,說明該處棧閣式棧道在宋時已經修復,形成他文中所說穿越三遊洞山腹的一徑之說。

而在川蜀抗蒙的戰爭中,爲聯通夔峽與陽口城的南岸陸路通道,宋廷也曾組織蜀中軍民在以前山上鄉民取水的道路基礎上加以改建,在長江南岸瞿塘峽的絕壁上以人工開鑿方形石孔,一個接着一個,自上而下成“之”字形排列由山腰到江邊,延伸到崖頂的棧道。

此外山川早水還記載了另一條重要的三峽古棧道--夔峽纖道。按書載:北岸崖壁腳下有一條小徑,下可以通向大溪口對岸的白菜背,上可以到峽谷以外的瀼溪口。還有一條稱爲‘川鄂大道’的巴東沿江古道,東起黃岩,西至巫山,全長六十餘里。但此道有兩處地段十分險峻,無法用作運輸,僅能作纖道。

趙昺根據這些記載發現歷代修建的幾條斷斷續續的道路可以連接起來,他便據此設計出了水路兵進的作戰計劃,欲以水軍戰船搭載物資,步軍在岸上進軍,相互配合打通進川通路,直逼重慶。但是得到文天祥的回報才知自己卻沒有考慮到此間的道路經過千百年,其中有的地段已經廢棄,有的遭到破壞,還有的因爲地震等災害已經崩塌,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如此一來,趙昺的制定的入川作戰計劃根本難以實現,也幸虧文天祥在發現問題後當機立斷做出了改變。因而他暗叫僥倖,若是換了一個死板的去督軍,不顧現實情況依然堅決執行自己的作戰計劃,那麼很可能使得西征半路夭折。也或他人發現了計劃與現實情況脫機,卻又沒有擔當,轉而回報御前,一來一往之間錯過了機會,也許就是胎死腹中了。

好在文天祥有氣魄、有擔當,先斬後奏據現實情況更改了計劃,派出山地團及輜重旅工程營先行,一邊修復舊路,一邊開闢新路,並清除奪佔沿途敵軍堡寨,保障航道的安全。而另一方面,其也派出一隊小型戰船作爲先鋒隊勘察航道、偵察敵情,且爲山地團提供火力支援和物資補給。主力隨後跟進,作爲後援……

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趙昺也知道比之自己的懊悔,文天祥的壓力卻是更大。現下誰都知道自己號稱‘不敗’,且威嚴日盛,軍中將領又多是他一手提拔培養的,對自己有種盲目的迷信。而其雖有機宜之權,卻居然敢不經請示便擅自更改御定的作戰計劃,實在是膽大包天了,難免引起質疑和反對,甚至抗命不遵。

所以趙昺在讀過文天祥送來的奏表後,不僅及時做了批示,同意了其的決定,還盛讚其行事果斷,有擔當,並令諸將務必聽從文相調遣,不可妄自猜測,違者必定嚴懲。批示完畢,一刻也沒耽擱,立即命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夷陵。

“噗嗤……”

“宸妃笑什麼?”爲了防止他又擅自出宮,對趙昺的監管又再次加強,除了有孕的三人外,其他三人,加上新晉的蘇嵐,四個人輪流住進致遠堂‘看守’。今日宸妃王妤在旁侍奉,突然笑了起來,他皺皺眉問道。

“官家,這些臣子上的奏章,怎麼都是些廢話,連下了場雨,糧食漲價等等這些瑣事都要上奏,而官家卻要天天熬夜批閱,寫上句‘朕知道了’、‘朕十分生氣’、‘朕甚欣慰’便又送回,臣妾覺得實在有些可笑。”王妤笑着道。

“那汝以爲奏表上都應當寫些什麼呢?”趙昺放下筆,扭臉又問道。

“當然是軍國大事,最起碼也應當是地方政情,而非這些‘孩子已經入學’、‘請求入朝朝賀’或是一句‘陛下萬安’……這些家常話。”王妤認真地道。

“汝以爲這些官員都是消遣朕呢?”趙昺看其樣子覺得好笑地道。

“臣妾以爲他們消遣官家自然是不敢,但寫這些廢話的官兒不是庸才,也是能力有所欠缺。難道官家不覺的日日面對廢話連篇的奏章不煩嗎?”王妤想了想答道。

“愛妃錯了,這位奏摺上寫‘下雨了’的官員,乃是廣西一位知府,其革除了當地硐民的陋規,辦學教化百姓,並修橋鋪路,教民耕織,是位十分有作爲的官員。”趙昺言道,“其所治之地常年乾旱,在赴任前朕曾表示關注,他每每上奏下雨,是表明其記住了朕的囑咐,而朕也能從中獲知當地雨水是否充足。”

“這位時時請安的,乃是朕開府時就在府中擔任書吏,時時伴隨身邊,如今卻也是執掌一方的轉運使了,其時時請安,送些當地的土特產,與朕說些家中瑣事,也是表示未忘當日之情,同時稟明當地社情。”

“原來如此,是臣妾愚笨,卻不知這看似廢話的言語,其中還有學問。”王妤也不是愚笨之人,皇帝略做解釋便明白了其中的用意,點點頭道。

她明白了實際上,這些文字看起來雖然很像廢話,但奏摺作爲溝通皇帝和大臣之間重要的媒介,皇帝透過奏摺想看清的可不止是事情本身,還有彙報這些事情的那個人。有什麼樣的君臣關係就有什麼樣的奏摺互動,奏摺上的文字,以及奏摺本身都是大臣想要傳達給皇帝的信息。

當君臣關係好的時候,奏摺批示會像春風拂面,情不自禁地道出心中的滿意;而君臣關係如果出現了問題,奏摺上的硃批就是狂風驟雨了,奏摺上的話也是滿滿的火藥味。可見,奏摺的一來一往,就算是三言兩語閒話家常,其中也暗藏機鋒。

另外奏摺也能作爲皇帝瞭解民情的手段,其中確實可能出現些廢話,除了溝通、聯絡君臣之間的感情,也是君臣關係密切的表現外;另一方面,也能幫助皇帝事無鉅細的瞭解到了當地的情況,有助於治理。畢竟皇帝出京巡視非是簡單的事情,要親臨現場還是很難的,至於那些看着很有趣的,也只是看着很有趣罷了……

第1388章 九華進香第888章 其中滋味第294章 作秀有風險(二)第1305章 古董猶在第045章 廣州第469章 非利不動第431章 太壞了第625章 政治賬第756章 隱憂第395章 成真第1392章 應時而變第866章 誰服誰第1086章 炮火洗地第1092章 虛驚一場第545章 祖宗之法第555章 回朝第233章 心意第1176章 百炮轟城第201章 生產線第831章 真真假假第070章 煩惱第013章 風雨夜(二)第1019章 不可能第187章 試探第392章 覺察第893章 氣糊塗了第1407章 近鄉情怯第676章 手段第1401章 老天添堵第1254章 海寇兇猛第920章 不適應第792章 ‘曲解’第637章 良機第891章 玩過了第1083章 都是騙人的第054章 探討第744章 算是贏了第1373章 帝王心術第1066章 瓜州鎮第1241章 人心散了第1181章 難以調和第1280章 無法逃避第637章 良機第216章 另類第187章 試探第358章 主流第1320章 敲打敲打第824章 新發現第1016章 ‘地域黑’第166章 善加引導第256章 對策第1235章 驚聞噩耗第419章 福兮禍兮第1320章 敲打敲打第348章 東海島之役(三)第137章 只取一文第956章 借道而行第978章 人才難求第263章 破陣第241章 拼湊出的噩耗第558章 跟上最好第1056章 真相何在第149章 挖坑第1129章 當機立斷第668章 以筆爲刀第160章 效率第681章 虛驚一場第1320章 敲打敲打第1351章 末將可以第056章 超級武器(二)第497章 偷回來了第1090章 孤注一擲第815章 全靠忽悠第665章 各有所求第562章 分而劃之第973章 庸劣不留第851章 取長補短第1176章 百炮轟城第495章 安撫第960章 勇者爲王第144章 安瓊策(三)第111章 師徒鬥(一)第801章 堂議第678章 忙乎第1407章 近鄉情怯第039章 小孩心思第1466章 拉爾達姆第1453章 悄悄改變第385章 集火射擊第1092章 虛驚一場第966章 亂戰第1279章 皇帝苦啊第723章 崩潰第386章 時機第123章 順者生第1388章 九華進香第782章 新想法第891章 玩過了第840章 國之戰略第130章 變通
第1388章 九華進香第888章 其中滋味第294章 作秀有風險(二)第1305章 古董猶在第045章 廣州第469章 非利不動第431章 太壞了第625章 政治賬第756章 隱憂第395章 成真第1392章 應時而變第866章 誰服誰第1086章 炮火洗地第1092章 虛驚一場第545章 祖宗之法第555章 回朝第233章 心意第1176章 百炮轟城第201章 生產線第831章 真真假假第070章 煩惱第013章 風雨夜(二)第1019章 不可能第187章 試探第392章 覺察第893章 氣糊塗了第1407章 近鄉情怯第676章 手段第1401章 老天添堵第1254章 海寇兇猛第920章 不適應第792章 ‘曲解’第637章 良機第891章 玩過了第1083章 都是騙人的第054章 探討第744章 算是贏了第1373章 帝王心術第1066章 瓜州鎮第1241章 人心散了第1181章 難以調和第1280章 無法逃避第637章 良機第216章 另類第187章 試探第358章 主流第1320章 敲打敲打第824章 新發現第1016章 ‘地域黑’第166章 善加引導第256章 對策第1235章 驚聞噩耗第419章 福兮禍兮第1320章 敲打敲打第348章 東海島之役(三)第137章 只取一文第956章 借道而行第978章 人才難求第263章 破陣第241章 拼湊出的噩耗第558章 跟上最好第1056章 真相何在第149章 挖坑第1129章 當機立斷第668章 以筆爲刀第160章 效率第681章 虛驚一場第1320章 敲打敲打第1351章 末將可以第056章 超級武器(二)第497章 偷回來了第1090章 孤注一擲第815章 全靠忽悠第665章 各有所求第562章 分而劃之第973章 庸劣不留第851章 取長補短第1176章 百炮轟城第495章 安撫第960章 勇者爲王第144章 安瓊策(三)第111章 師徒鬥(一)第801章 堂議第678章 忙乎第1407章 近鄉情怯第039章 小孩心思第1466章 拉爾達姆第1453章 悄悄改變第385章 集火射擊第1092章 虛驚一場第966章 亂戰第1279章 皇帝苦啊第723章 崩潰第386章 時機第123章 順者生第1388章 九華進香第782章 新想法第891章 玩過了第840章 國之戰略第130章 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