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連記百貨

店面和宅院都買下來了,連蔓兒就讓小喜去收拾屋子,又給了小福銀錢,讓他看着各處有什麼急需的東西,就馬上去購置。她們從三十里營子來,是帶了行李的,並打算在縣城住上一些日子。

安排妥了,連蔓兒、五郎、小七和連守信依舊到前面店面來,商量着該如何佈置。

這家店面,連蔓兒她們早在家裡的時候,就商量好了,主要就是用來推廣、出售自家田莊上的出產。

“咱們家地裡打的糧食,往後尤其是春小麥、冬小麥,咱們都能磨了面,也分成幾等,就在這裡賣。”連蔓兒指着店裡一處櫃檯說道,“還有葡萄酒、蓮子、菱角、藕,這些也要擺到櫃檯上,對了,這裡還要放幾個大木桶,咱們家魚塘裡的魚、蝦、蟹,就放在這賣……”

“不只咱們家的,往後咱們村別人家的春小麥、冬小麥,咱們也能收上來,也拿到這來賣。”五郎就道。

這個店鋪,不僅要成爲她們自家田莊產品的銷售窗口,同時還可以造福村裡的人,甚至相鄰的村莊,青陽鎮上的其他村莊,也會因爲她們而受益。

“這麼大的鋪面,光是賣咱自家的出產,我看還有不少富餘的地方。”連守信四下看了看,就說道。

“除了賣咱們田莊上的出產,咱還可以繼續經營別的雜貨,就像別的雜貨鋪那樣。”連蔓兒就道。

她剛纔已經打算好了,這一樓,就經營她家田莊上的出產,在加上日用的菸酒糖茶、果子、點心等,也就是入口的東西,而二樓,則可以經營布匹、各類絨線、花線、胭脂香粉等化妝品,以及一切日用的小百貨。

甚至,村子裡木匠們,比如說連守禮制作的桌椅板凳都可以擺上櫃檯出售。

“姐,那咱這鋪子,就叫連記雜貨鋪?”小七問連蔓兒道。

這個年代的雜貨鋪,名副其實,所出售的貨物品種非常的豐富多樣,但是。再大的雜貨鋪也沒有經營生鮮食品以及米麪這些東西。

可連蔓兒家的鋪子卻主要就是爲了經營這些東西而開辦的。

“咱不叫雜貨鋪,”連蔓兒心中一動,說道,“乾脆。咱這鋪子,就叫做連記百貨。”

百貨,百樣貨品,應有盡有。

“這個名字不錯,既新奇,又好聽。”五郎就先點頭道。

一家人很快達成一致,這家店鋪就取名爲連記百貨。

有了鋪子,就要儘快開張。那麼人手,就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連蔓兒家不可能,也沒有人來親自經營。還是要按照連記早點鋪子的方式,請一個好的掌櫃,全面負責鋪面的經營,除了每個月豐厚的月錢,另外年底還要根據這一年的盈利發放分紅。另外再請一個賬房,與掌櫃之間保持相對的獨立。另外店裡的其他夥計,則完全由掌櫃來負責。

“掌櫃有現成的。”五郎告訴連蔓兒。原來的主人家要南迴,但是掌櫃的卻是本地人。那掌櫃的做雜貨鋪也有了些年頭,一應的事情都是精熟的,而且口碑不錯。五郎就想,她們要開連記百貨,乾脆就還用原來的掌櫃。

別小看掌櫃,好的掌櫃能維護住不少的客戶。比如說這周圍的居民,看到原來的雜貨鋪又開業了,雖然東家換了人。但是掌櫃還是那張熟面孔,自然也就不會對這新鋪子產生陌生的感覺。

繼續僱傭原來的掌櫃,對連記百貨的生意是非常有利的,連蔓兒當然沒有理由反對。

“這家鋪子原來的賬房也回老家了,我已經跟老楊打了招呼,讓他幫着尋合適的人。”五郎又告訴連蔓兒道。

老楊,也是縣城一位有名的牙儈,與吳玉貴、吳家興父子倆,還有與劉牙儈都相熟。劉牙儈在房屋、地產買賣中是第一人,而老楊則是在僱工、人口買賣方面最有人脈。

這家雜貨鋪原來的掌櫃姓蔣,是個精明強幹的中年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難免就會產生感情。蔣掌櫃願意留在這裡幹,只要連家給的待遇不太差。當他得知連家要繼續僱傭他做連記百貨的掌櫃,而且待遇和權限還比以前優厚了,蔣掌櫃自然十分高興,向東家幾個人保證,他一定會好好幹。

五郎也將店鋪的安排和蔣掌櫃說了,除了連家田莊上提供的貨品,其他的雜貨類,從進貨到出售,都交給蔣掌櫃負責。畢竟蔣掌櫃精熟此行,什麼樣的貨品銷路好,從哪裡能夠進到物美價廉的上品,他都是知道的。

這樣的安排,蔣掌櫃自然願意,就說要趕緊收拾店鋪,僱夥計、進貨物,好儘快開張。

“在那之前,咱得把這店鋪的窗戶換了。”連蔓兒走到窗前,說道。

“怎麼換?”五郎就問。

“我知道,”小七就笑着道,“來的路上,姐跟我說了。姐說到了這看,要是有中意的鋪面,第一個,就得把窗子全換成透亮的琉璃窗。”

“全換成琉璃窗,那可得一大筆錢。”蔣掌櫃聽見了,就道。

別說是在這錦陽縣城,就是遼東府的府城裡,也就是大戶人家的住房還採用琉璃窗,這店鋪用琉璃窗的,幾乎沒有。就算有用的,也只是一扇、兩扇,沒有全部用琉璃窗的。

幾乎所有的店鋪,都和普通的住戶一樣,採用木格子窗。只是在窗子外,設置有可拆卸的木板。白天鋪面營業的時候,就將木板都拆下來,晚上停止營業,則再將木板安上去。這是幾乎所有店鋪都採用的一種防盜措施,同時,路過的人,只看窗戶上的木板是否拆下來了,就知道這家店鋪是否在營業,而不會去管那店鋪的門是開着還是關着。

也因爲這樣,一般說到店鋪開張、開業的時候,都說開板,而若店鋪停止營業了,則說是關板了。

“全換成琉璃窗,花費是大了些,但是這錢花的值。”連蔓兒就道。

全部換成琉璃窗,首先就可以改善店鋪內的照明。試想,以同樣價格賣同樣商品的兩家店鋪,這買主是願意進那寬敞明亮的店鋪,還是願意走進灰暗的、光線不足的店鋪那?

琉璃窗不僅利於採光,而且因爲它是透明的,外面路過的人不用走進店鋪,就可以看見店鋪裡擺設的商品。

連蔓兒打算換琉璃窗,自然也打算了要做展示的櫥窗。這展示的櫥窗做好了,吸引了顧客的眼球,自然也能將顧客吸引到店鋪中來。

而且,全錦陽縣城,這連記百貨,首先名字就叫的新奇、響亮,再換上全副的琉璃窗,那麼即便是不買東西的人,也會被吸引當着看新奇來看上兩眼。

既然來看了,那麼順便進門來買兩樣必須的東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根本就無需別的宣傳,只這兩樣,口耳相傳,就是對連記百貨最有效的推廣。

作爲連家在縣城開的第一家鋪子,連蔓兒捨得投入,同時也期待着將來巨大的收益。

蔣掌櫃頗爲能幹,商量定了,他立刻就去着手安排。

連蔓兒則又回到後院,小喜已經將她的臥房鋪設好了。暫時沒有賬房,她在縣城的這幾天,還要先充當賬房,凡是這宅院和鋪子準備開業的一切花銷,都要從她這裡支取。

晌午,小喜下廚,一家人簡單地吃了一頓飯菜,劉牙儈就又來了。這次,他是要帶着幾個人去看另外一家鋪面。

除了經營自家田莊出產的店鋪,連蔓兒還打算盤一家店鋪,做酒樓的生意,主營的自然還是已經有了口碑的連記包子。

一連看了三家要出兌的店鋪,連蔓兒最後選定了九層塔前街的那一家。

這九層塔前街位於錦陽縣城最繁華的商業區,周圍商鋪林立,錦陽縣城兩家最大的客棧就在這九層塔前街上。九層塔前街往南,只隔了一條街,就是位於縣城正中的縣衙。而錦陽縣城最有名的景點,九層塔,就在九層塔前街的後身。

九層塔,是一座佛塔,據說始建於二百多年前,歷來是錦陽縣城的標誌性建築。而在本朝建國後,九層塔就用來供奉在建國期間,錦陽縣城幾次血戰,立下了汗馬功勞,爲國捐軀的將士的英靈。

據說,在九層塔的最頂層,供奉的是一位沈家將軍的牌位。這個沈家,自然是府城的那個沈家。

九層塔周圍遍植花木,期間有假山奇石、亭臺樓閣,九層塔下則有錦陽縣最大的河流錦河流過,河岸兩側種滿了垂柳,每天春暖花開,遊人如織。

在這樣的地段開一家包子鋪,是不用愁生意的。

而這樣的店鋪要出兌,搶着買的人自然也不少。

這座酒樓共有三層,開間爲五間,樓後一個小小的院落。樓內桌椅俱全,俱都有七八成新,是現在的主人接手酒樓的時候置辦的。

整座酒樓,加上裡面的桌椅,後面的小院,廚房裡的一應用具,要價二百七十兩銀子。

“別家給的不止這個數,咱們欠王太醫的人情。只要你們出這個價,這酒樓就是你們的了。”

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一個財迷第七百四十四章 命第九十七章 相看第二百四十三章 嫉妒第六百零一章 沉渣泛起 (加更,求粉紅)第六百七十章 餘地第二十七章 美人如玉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麻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二百八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二十七章 逆襲第五百七十四章 寒冬第一百零七章 老爺子的夢想第五百一十章 初秋第五百三十五章 財源廣進第六百六十八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二百七十章 兩代婆媳第六百七十二章 整治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責第四百九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六百零三章 真相(加更,求粉紅)第六百五十六章 歸家第二百三十章 入學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三百二十三章 遮醜第四百七十一章 見信如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阻礙第十一章 甜姑娘兒第四百三十七章 是你想差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買牛第八十七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七百四十四章 命第三十二章 錢該怎麼花的問題第七百五十七章 悔第七十五章 賺錢的點子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七十章 兩代婆媳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五十一章 殺雞第七百零一章 又要分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第五百一十九章 冬小麥第六百二十四章 浣花箋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倉縣衙第一百九十五章 孝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說理第一百七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八十四章 借勢第三百零四章 失去掌控第六百六十八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給第五百四十八章 雪後第八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過與難過第四百四十章 拿捏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三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六百八十二章 敬酒與罰酒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五百三十八章 富在鬧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玉米第四百三十八章 孝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買房第三百六十五章 巧遇第四百二十五章 遠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財源滾滾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半第一百七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遮醜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二百零五章 讓人害怕的小姑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春夏之交第四百八十二章 節節高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韭菜盒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三百二十三章 遮醜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風波第二百五十五章 催芽第四百八十一章 騾馬興旺第七百四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二十六章 人上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二百零二章 拆骨肉
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一個財迷第七百四十四章 命第九十七章 相看第二百四十三章 嫉妒第六百零一章 沉渣泛起 (加更,求粉紅)第六百七十章 餘地第二十七章 美人如玉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麻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二百八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二十七章 逆襲第五百七十四章 寒冬第一百零七章 老爺子的夢想第五百一十章 初秋第五百三十五章 財源廣進第六百六十八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二百七十章 兩代婆媳第六百七十二章 整治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責第四百九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六百零三章 真相(加更,求粉紅)第六百五十六章 歸家第二百三十章 入學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三百二十三章 遮醜第四百七十一章 見信如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阻礙第十一章 甜姑娘兒第四百三十七章 是你想差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買牛第八十七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七百四十四章 命第三十二章 錢該怎麼花的問題第七百五十七章 悔第七十五章 賺錢的點子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七十章 兩代婆媳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五十一章 殺雞第七百零一章 又要分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第五百一十九章 冬小麥第六百二十四章 浣花箋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倉縣衙第一百九十五章 孝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說理第一百七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八十四章 借勢第三百零四章 失去掌控第六百六十八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給第五百四十八章 雪後第八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過與難過第四百四十章 拿捏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三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六百八十二章 敬酒與罰酒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五百三十八章 富在鬧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玉米第四百三十八章 孝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買房第三百六十五章 巧遇第四百二十五章 遠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財源滾滾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半第一百七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遮醜第六百五十一章 盛夏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五十四章 分家第二百零五章 讓人害怕的小姑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怪的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春夏之交第四百八十二章 節節高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韭菜盒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三百二十三章 遮醜第五百五十三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風波第二百五十五章 催芽第四百八十一章 騾馬興旺第七百四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二十六章 人上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二百零二章 拆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