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破郭侃(下)

[======

=====]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六十九章

大破郭侃(下)

(按:這兩天找到點新資料,與我掌握的有些出入,我在求證,沒有時間上傳,敬請朋友們諒解。

以後,還是每天至少一刷。

史天澤看見的這一幕不是別的,而是灰濛濛一片,無盡的煙塵突然出現,對着蒙古軍陣捲去。

這煙塵出現得也太突然了,原本冬日暖陽高懸的天空,雖不是萬里晴空,到少也沒有灰塵,更不用說還是如此之大的煙塵,要史天澤不驚奇都不行了。

這一驚奇,這個放字自然是叫不出來了。

這無盡的煙塵正是李雋對付史天澤大軍的法寶。

李雋不是神仙,是實實在在的人,沒有呼風喚雨的本事,但是他足智多謀,從柳河子罵妖風的話中得到啓發,西北風可以好好利用利用,纔要全軍收集灰燼,派焦裕去燒灰燼。

李雋這陣勢列得很是講究,他是背風列陣,風一起,他下令把灰燼灑向空中。

一千宋軍忙碌一整天燒出來的灰燼就有一萬多兩萬斤,再加上宋軍做飯燒出的灰燼,以及從老百姓家裡收集到的灰燼,不下兩萬斤,足以對付蒙古軍隊了。

宋軍雖是不明白李雋的用意,他們對李雋的話歷來是不會懷疑,遵照無誤,數千人站到前排,把灰燼灑向空中。

冬天的西北風強勁有力,這一灑那還了得,只一轉眼功夫,原本什麼也沒有的空中一下子變得灰濛濛的了,什麼也看不見了。

這情況出現得太突然了。

不僅史天澤傻眼了,就是足智多謀的柳河子也是犯傻了,傻傻地看着無邊無盡地煙塵把蒙古軍隊給吞噬了都沒有反應。

李雋這主意說高明不高明,說笨也不笨。

你說他高明吧,誰不知道把灰燼灑在空中給風一吹會形成煙霧?要是想不到只能是神經有問題。

你說不高明吧,他居然用到戰場上來了,任誰也想不到他對付史天澤十萬大軍的居然是這種土得掉渣的土辦法。

韓信背水列陣。

大破趙軍,成爲人類歷史上的經典戰例。

同樣的。

背風列陣的戰例在歷史上也不少,古迦太基名將漢尼拔進入羅馬境內的第一戰就是背風列陣,打敗了羅馬帝國五萬精銳部隊,爲他在羅馬境內呆上十六年打下了基礎。

漢武大帝主導地對匈奴戰爭,漠北決戰時衛青擊破匈奴單于一戰也是背風列陣。

兩軍大戰到天黑,大風起,沙礫擊面。

“兩軍不相見”,匈奴軍隊還很強悍,衛青抓住機會,派出兩支騎兵從左右兩側包抄匈奴軍隊,才上演了“單于夜遁逃”的一幕。

這些背風列陣都是利用風力,利用地是自然環境,沒有人爲製造有利條件。

李雋雖是背風列陣,卻是既利用了風力。

又人爲地製造了有利條件,很是出人意外,蒙古軍隊要不吃虧都不行。

(按:東漢就有一個將軍用過這法子打了勝仗,可惜他的功勞給人冒領,下到獄中,要不是皇帝英明。

都給人害死了。

更遺憾的是,我把這位將軍的名字給忘了,給朋友們說聲對不起。

史天澤驚疑之極,眼睜睜地看着無邊的煙霧把本陣給吞筮,眼睛一陣刺疼,方纔驚醒過來,大叫一聲:“不好。

”嘴一張,吸進了不少灰燼,嗆得受不了,咳嗽不停。

越是咳嗽。

越是吸入得多,越是難受。

拼命地忍住。

就是他不說,蒙古軍卒已經知道大事不妙了,至少雙眼的刺疼告訴他要倒大老黴了。

蒙古軍隊享譽數百年,被認爲是人類歷史上最爲可怕的軍隊之一,無論怎樣血腥地戰爭場面都見過,就是沒有見過如此灰濛濛的戰爭場面,雙眼一吃疼,心裡就慌了。

不能怪蒙古軍隊不經事,實在是這情況太可怕了,殺氣騰騰的宋軍就在眼前,眼睛卻突然看不見了,換作誰都會發慌,因爲看不見,你什麼都做不了。

反應慢的張嘴叫疼,越是叫越是吸入更多的灰燼,受的罪越大,嗆得咳嗽不停。

反應快的轉身就逃,他們聽見無邊的喊殺聲響起,“殺呀!殺光韃子!”不用想都知道,這是宋軍地喊殺聲,要是再不走,站在這裡等死啊?

宋軍原本是遵照李雋的命令拋灑灰燼,非常機械的一種動作,沒有熱情。

不過,他們很快就注入了他們的熱情,因爲灰燼的效果立竿見影,煙塵一籠罩住蒙古軍隊,蒙古軍隊就發慌了,原本鐵桶也似的陣勢一下子因爲慌亂而發生騷動。

這種情況就是傻子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這些宋軍都久經戰陣,就別提他們心裡有多高興了,也不知道是誰率先喊起來:“快,快,快點灑,多灑點,讓韃子好受。

”當此之景,就是沒有人喊宋軍也狠狠地灑,有了人提醒就別他們有多來勁了,許久以後李雋回憶說“他們那手動得比雞爪子還要快,一灑一大把。

到後來,他們幾個人擡着盛具拼命地倒着灰燼,興奮地叫喊着。

興奮真是能傳染人。

柳河子從驚疑中清醒過來,這位一向冷靜地戰略家再也不冷靜了,興奮得很,一下跪在李雋跟前,以興奮得顫抖的聲音道:“皇上,你太聖明瞭!臣佩服!”一下親吻在李雋那雙灰撲撲的臭腳上,再一下蹦起來,振臂高呼,道:“弟兄們,給老子衝啊!殺光韃子!”大步一邁,好象餓狗遇見肉包子似的一下躥了出去,一蹦老遠,比裝了彈簧還要蹦得高。

宋軍現在是興奮不得了,好象涌動的岩漿,就只等着噴發,柳河子的吶喊無異於給涌動的岩漿開出了一個口子,宋軍一下子全面爆發了,齊聲吶喊道:“殺光韃子!”揮着寶刀,吶喊着。

跟着柳河子衝了出去。

在李雋眼中,宋軍不是象海潮,而是象沸水那樣滾燙,有着用不完的力量,渾身都是力氣,就連他們呼吸地聲響都大了許多,實在是興奮得不得了。

當此之情。

誰都會興奮起來。

別的不說,蒙古軍隊眼睛看不見。

就是任人宰割地份,久經戰陣地宋軍非常明白,這時節去殺蒙古人,不能說是殺人,和虐屍差不多,他們沒有一點招架之功。

這種便宜不撿,更待何時?只要不是冷血動物都會興奮起來。

“哈哈。

老子伐木的最好回報!”焦裕尖叫起來,右手抓了一把灰燼,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嘴裡一塞,大嚼起來,讚道:“真香,好吃。

”一蹦兩丈遠,大吼道:“弟兄們。

給老子衝。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

殺呀!”潑辣辣就衝了上去。

辛苦一天燒出來地灰燼居然有這種妙用,焦裕要是不興奮就不對了。

段幹木一下拔出寶刀,高舉在頭上,衝一衆侍衛吼道:“兄弟們,給老子衝!還等什麼?”率先衝了出去。

一干興奮的侍衛跟着他衝了出去。

個個比兔子跑得還要快。

沒衝得幾步,段幹木一下停下來,吼道:“停停停。

給老子停下來。

”好幾個侍衛已經衝到前面去了,聽了他地話,停下來,好奇地看着他。

“頭兒,怎麼停了?”一個侍衛不解地問。

段幹木在他屁股上虛踢一腳,道:“回去,保護皇上。

”原來是他興奮過度,只想着去殺蒙古軍卒。

卻把李雋的安危一事給忘了。

跑了老遠才記起來。

殺蒙古軍卒固然讓人解恨,但是李雋地安危更重要。

侍衛們不好再說,心不甘情不願地看了一眼打得火熱的戰場,羨慕得眼睛都紅了,好象兔兒眼,跟着段幹木退了回來。

李雋搓着手,笑着問段幹木,道:“怎麼不去殺啊?”

段幹木也是個趣人,不問所答,問李雋道:“皇上,你搓手做什麼?是不是想去殺韃子?”

“廢話。

”李雋笑言,道:“這種情況下,誰不想去殺幾個?你不想啊?”

段幹木點頭,道:“想,臣是太想了。

可是,皇上的安危重要,臣只好不殺了。

”言來很是遺憾。

不能怪段幹木,當此之景,誰不想去砍幾個?

李雋有點無奈地道:“我真想去殺,可我不能去殺,委屈你們了。

”李雋這是大實話,作爲皇帝,作爲最高軍事統帥,不能逞一進血性之勇,去衝鋒陷陣,而是要居中調度,協調宋軍的行動,好事就在眼前,李雋也不得不放棄。

一個大個子侍衛湊過來,右手肘一碰段幹木,右手拇指搓着食中二指,一雙眼睛看着段幹木,一眨不眨。

段幹木搞不明白他的意思,愕然道:“你做什麼?”

李雋笑着點醒,道:“他是要你請客,補償他們不能殺敵的損失。

這個侍衛真會打劫,居然在這時節用這由頭要段幹木請客,段幹木也不是省油的燈,右腳提起,就要給這個侍衛一腳。

李雋笑着阻止他,道:“他說得對,是該請客。

這樣吧,等到了長安,我請你們吃羊肉泡饃。

西安地羊肉泡饃,天下馳名,在宋代叫羊羹,蘇軾有詩“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

侍衛們讀書不多,到了關中也有些日子了,對關中的風土民情還是有些瞭解,知道羊肉泡饃是名吃,無不大喜,道:“謝皇上。

李雋搖手阻止他們施禮,道:“你們保護我,很是辛苦,請你吃頓羊肉泡饃也不能表達我對你們的感激。

“皇上言重了。

”段幹木代表侍衛道:“臣等謝皇上隆恩。

”李雋他們在戰場上討論美食,雲淡風輕,好象這不是戰場,而是在美食館似的。

就在李雋他們說話的當口,戰場的形勢已經大變,不計其數的蒙古軍卒倒在了血泊中,戰場上到處都是屍體,鮮血從傷口中汨汨流出,冬季地土地給冰凍住了,冰還沒有融化,鮮血無法浸入土裡,匯成一條條小溪。

血溪上面熱氣升騰,煙霧繚繞。

多不勝數的血溪在戰場上出現,還冒着熱氣,繪成一幅特別地圖畫,尉爲奇觀。

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在兩軍交戰之前勝負已經確定,那就是宋軍必勝而蒙古軍隊必敗。

戰鬥的結果也是如此,沒有一點意外發生。

多年以後。

柳河子回憶他征戰一生時如此說“要問我打了一輩子的仗,哪一仗打得最簡單,沒有一點難處,肯定是那場煙霧戰了。

蒙古軍卒驚惶失措,完全沒有了昔日地威風,我們一衝,他們就逃。

他們眼睛看不見。

逃也沒得逃,反而增添更大的混亂,把後陣也給衝亂了。

眼睛倒黴的蒙古軍卒很多,這點沒錯,也不是所有地人都看不見,他們的後隊還是完好無損,給前隊敗兵一衝,全亂了。

給了我們當作活靶子,用來練砍殺。

感嘆一陣後,接着說:“我們軍隊中有不少從關中徵召來地新兵,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經過這次戰鬥後,他們的砍殺技巧高明瞭許多。

個個都練就了一手好刀法。

廢話,史天澤十萬大軍在眼前,毫無還手之力,任由他們去砍去殺,要是不能練成絕活,那隻能是不具備上佳資質。

眼睛看不見,蒙古軍隊本來就夠驚慌的,宋軍再一掩殺過去,這驚惶馬上就擴大化了,好象水中的漣漪。

迅速擴展開來。

急着逃命的蒙古軍隊相互擁擠着。

你推我搡地,不辯方向。

好象沒頭蒼蠅似地,到處亂撞。

其後果是非常地嚴重,那就是因擁擠、踐踏而死地不計其數,等到戰鬥結束後,戰場上有不少肉泥,就是踐踏所致。

宋軍非常的興奮,吶喊着衝進蒙古軍陣中,興奮地揮着手中的寶刀,對着蒙古軍隊猛砍猛劈。

此時的蒙古軍隊哪裡還能分得清方向,舉着手中的彎刀胡亂招架,又哪裡是眼明手快宋軍的對手。

對於宋軍來說,一向難以對付的蒙古軍隊現在和螞蟻差不多,殺死一個蒙古軍卒和捏死一隻螞蟻一般無二,輕鬆得很。

站在遠處地李雋看見了讓他終生難忘的一幕,那就是宋軍所過之處必然是一地的屍體,多不勝數。

蒙古軍隊要是麥浪的話,宋軍就是風,宋軍一吹,蒙古軍隊齊刷刷地倒地,成片成片地倒,沒有能夠倖存的。

柳河子和焦裕指揮宋軍大殺,一個個興奮得象獅子,不住地吶喊。

他們這是蠻幹,和許光漢的打法比起來就差得太遠了。

許光漢帶領特種部隊直向五百門火炮衝去,對於許光漢來說,他一心想做掉這五百門火炮,史天澤守得很嚴,他一直沒有機會,現在機會來了,他自然是不會放過。

特種部隊是宋軍最爲精銳地部隊之一,本來就善戰,個個如南山猛虎,蒙古軍隊即使眼睛完好無損也不是對手,眼睛看不見就更不經事了,沒多久就給他們殺到火炮前,一陣亂刀下去,或是一陣亂槍打過去,蒙古的炮手就徹底玩完了。

特種部隊不僅僅要求善戰,還要有靈活的頭腦,人人都是優秀的戰術專家,不用命令都知道做什麼,許光漢還沒有命令,就自個忙碌起來了,調整炮口,對着蒙古軍隊密集的地方就是一個排炮打過去,一陣爆炸過後,滿地的殘肢斷臂。

在史天澤的指揮下,蒙古軍隊裝填好的炮彈還沒有打出去,第一輪齊射打起來自然是省事多了。

許光漢存心不要蒙古軍隊好過,在他的命令下,特種部隊不住地裝彈,開炮,一遍又一遍地轟炸着蒙古軍隊,一炸一大片,不知道有多少蒙古軍隊死在他的火炮下。

炮聲一響,久違地火炮又回到宋軍手裡了,宋軍無不是大聲歡呼,殺起來就更來勁了。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叫好,至少焦裕沒有叫好,他吼地是:“嘿,許光漢,這不算,你撿便宜,不準用火炮打,有本事學我一樣,真刀真槍地來殺。

那纔是好漢的行徑!”他沒有想到先去搶火炮,眼紅,故意這麼說地。

一個士卒喘着粗氣,把寶刀拄在地上,問道:“將軍,這麼殺,你累不累?早知道,我也去搶火炮,殺得又多,又省力氣,還是火炮好。

“累個俅。

”焦裕想也沒有想就否決了,道:“老子的手都酸了,韃子也太多了吧。

”把寶刀拄在地上,點燃一顆手擲式鑄鐵炸彈朝人羣裡一扔,一聲爆炸過後,不少蒙古軍卒倒在了血泊中。

焦裕興奮得不得了,尖叫起來:“殺啊。

”原本就因爲看不見而相互砍殺的蒙古軍卒給他這一煽風點火似的一吼,殺得就更起勁了。

焦裕是張飛似的人物,粗中有細,靈機一動,一雙虎目亂瞧,哪裡的蒙古軍隊多,就把手擲式鑄鐵炸彈扔過去,再大吼一陣,必然是引得蒙古軍隊相互之間一通亂殺。

手擲式鑄鐵炸彈扔光了,他就撿起地上的彎刀擲過去,再叫上了一通,蒙古軍隊就亂殺一氣,殺傷不少同伴。

伐木時他亂唱一氣,居然帶得士卒們興奮難已,現在他亂攪一氣,給他弄出一個省力效果又不錯的法子,馬上得到宋軍的效仿,推廣開去,專門製造混亂,要蒙古軍卒相互砍殺,自己卻拄着寶刀在一邊喘着粗氣休息。

到後來,要是還有宋軍士卒在砍殺,必然有同伴罵他道:“殺個俅!你真笨,這樣殺累不累?讓他們自己殺,那才叫好。

等他們殺完了,還有氣的捅兩刀就是了。

第48章 各出奇謀第43章 埃及蘇丹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52章 伏兵四起第82章 北伐燕雲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69章 運籌幃幄第22章 議和(下)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62章 世外高人第61章 炮擊安慶第68章 大破郭侃(上)序言第31章 光復蘄黃第81章 舌戰真金第17章 初戰告捷第70章 決戰江南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57章 郭侃受命第61章 炮擊安慶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43章 埃及蘇丹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2章 幕後主使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54章 郭侃入伏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46章 郭侃之謀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73章 關中父老第70章 決戰江南第68章 宮闈秘情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43章 建設寧波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57章 突圍之戰第43章 建設寧波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10章 戰略佈局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74章 屠城慘劇第59章 戲法奪城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82章 北伐燕雲第15章 英雄歸來第14章 大軍入川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14章 大軍入川第55章 圍困郭侃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55章 僱傭軍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62章 焦山水戰第61章 炮擊安慶第62章 世外高人第41章 御駕親征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58章 難解玄機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31章 光復蘄黃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30章 賊船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65章 會師汴京第14章 大軍入川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58章 難解玄機第40章 針鋒相對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36章 援助非洲第23章 威行列國第46章 異軍突起第49章 揮師洛陽
第48章 各出奇謀第43章 埃及蘇丹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52章 伏兵四起第82章 北伐燕雲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69章 運籌幃幄第22章 議和(下)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62章 世外高人第61章 炮擊安慶第68章 大破郭侃(上)序言第31章 光復蘄黃第81章 舌戰真金第17章 初戰告捷第70章 決戰江南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57章 郭侃受命第61章 炮擊安慶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43章 埃及蘇丹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2章 幕後主使第25章 臨安血戰(下)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54章 郭侃入伏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43章 建設寧波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46章 郭侃之謀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73章 關中父老第70章 決戰江南第68章 宮闈秘情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43章 建設寧波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57章 突圍之戰第43章 建設寧波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10章 戰略佈局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74章 屠城慘劇第59章 戲法奪城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82章 北伐燕雲第15章 英雄歸來第14章 大軍入川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14章 大軍入川第55章 圍困郭侃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55章 僱傭軍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62章 焦山水戰第61章 炮擊安慶第62章 世外高人第41章 御駕親征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58章 難解玄機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31章 光復蘄黃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30章 賊船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65章 會師汴京第14章 大軍入川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58章 難解玄機第40章 針鋒相對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36章 援助非洲第23章 威行列國第46章 異軍突起第49章 揮師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