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破郭侃(上)

[======

=====]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六十八章

大破郭侃(上)

瑟瑟西風中,樹木搖曳,隨着西風的節奏起伏不定,形成一片波浪,要是從空中望去的話,極其壯觀。

枯黃的樹葉隨着西風翩翩起舞,仿若穿花蝴蝶般在寒冷的西風中搖晃。

西風,寒冷,凋零的黃葉,並沒影響人們的好心情,一千宋軍在李雋的帶領下,正在森林邊伐木,一個個揮着膀子大幹,熱火朝天,熱汗滿臉,彷彿寒冷的冬季並不存在似的。

森裡邊傳來一片砰砰的斧頭撞擊樹木的響聲不說,還響起一片清越的歌聲。

這歌聲是朋友們熟知的《黃土高坡》,領唱的不是別人,正是焦裕。

焦裕光着膀子,掄圓斧頭,一邊朝一株大樹猛砍,一邊唱道:“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他粗喉嚨大嗓子,放開喉嚨乾嚎,聽起來象是狼在嗥叫,要是用音樂水準來給他評級的話,他的音樂修養還在幼稚園水平上徘徊。

不過,他這個人有一個好處,就是一點也不在乎別人的評論,只要自己高興,唱得舒暢就行了,自顧自地唱個不停。

五百名宋軍跟着他乾嚎:“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個個跟着跑調的焦裕唱歌,還能準嗎?好象五百匹野狼看見食物一般嗥叫,很是刺耳。

他們還和焦裕一副模樣,自得其樂,不亦樂乎。

這五百名大漢放開嗓子亂唱,另一邊的五百名宋軍一邊揮着斧頭砍樹,一邊叫道:“你們輸了,唱得好難聽。

也不知道是哪個嘴巴不積德地士卒率先發表看法,道:“你們唱的啥子歌。

好象哪家的看門狗幾天沒吃肉包子,給餓叫了。

他的話引起一片大笑聲。

不少人大聲叫好:“那是我家的黃三撒。

”“阿花呢。

”各種各樣的點評之語從他們嘴裡迸出來。

聽着這些俗氣的點評,李雋都忍不住偷着笑起來了。

焦裕把手裡地斧頭一揮,右手中指衝另一邊的宋軍士卒一伸,嗓子放得更開了,唱道:“日頭從坡上刮過,照着我地窯洞,曬着我的胳膊。

還有我的牛跟着我。

”右手照那些譏笑他的宋軍指指,意思是說那些宋軍是他的牛。

這五百名宋軍中一個反應快的士卒馬上向李雋告狀,道:“皇上,焦將軍在罵我們,皇上,你要給我們做主哦。

“他這個人就是那種習慣,沒辦法,一唱到高興時就喜歡做點牛動作。

撂撂蹶子。

”李雋一邊揮着斧頭砍一棵大樹,一邊回答那個士卒。

李雋的話引來一片笑聲,這五百名給罵了地士卒齊聲贊成,道:“皇上聖明啊!皇上太聖明瞭!”言來非常誇張,同時,也非常輕鬆。

氣氛好得不得了。

焦裕一斧頭砍在樹上,放開斧頭,轉過身對五百名唱歌的宋軍士卒吼道:“兄弟們,我們唱完了,要皇上來一首。

”也不等他們發表看法,揮着大拳頭,大吼道:“皇上,來一首,來一首。

他的話馬上得到他那隊五百名士卒的響應,道:“皇上。

來一首。

來一首。

爲了提高效率,李雋決定來個拉歌比賽。

把士卒分成兩隊,他和焦裕各領一隊,一邊拉歌,一邊砍樹,這樣的話,士卒就有精神,幹起活來有力氣,燒出來的灰燼自然是多了。

按照規矩,焦裕他們唱完了,自然是輪到李雋他們了。

李雋也不推辭,道:“弟兄們,該我們了。

我低頭向山溝,追逐流逝的歲月,預備,唱!”

李雋這隊五百名士卒放開喉嚨跟着李雋唱道:“我低頭向山溝,追逐流逝的歲月,風沙茫茫滿山谷,不見我地童年。

我擡頭向青天,搜尋遠去的從前,白雲悠悠盡情地遊,什麼都沒有改變。

大雁聽過我的歌,小河親過我的臉,山丹丹花開花又落,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夢,信天游帶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點點,思念到永遠。

李雋學識淵博,不僅仗打得好,國家治理得好,唱功也是不錯,這一唱起來那還得了,這首不知道唱過多少遍地《信天游》在他的領唱下唱得婉轉動聽,比起幹嗥的焦裕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相差何止萬里。

沒唱得幾句,焦裕這隊本該不唱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一千人在李雋的領唱下唱起這首《信天游》,一時間,森林邊響起悅耳的歌聲。

一曲唱罷,士卒們是意猶未盡,焦裕振臂高呼,瞧他那模樣,好象是在面對蒙古百萬大軍似的,大吼道:“弟兄們,皇上唱得好不好聽?”

那還用說,當然是唱得好聽之極,士卒們一齊吼起來:“好聽。

“弟兄們,要皇上再來一首。

”焦裕興奮地叫起來,也不管別人的想法,率先喊起來:“皇上,來一首,來一首。

他的提議馬上處到士卒們的響應,齊皆叫道:“皇上,來一首,來一首。

“真來一首啊?”李雋抹一下額頭上的汗水,笑着道。

這還用問,士卒當然是巴不得他再唱上一首,吼起來,道:“皇上,來一首,來一首,來一首。

”一邊吼,一邊跺腳,一時間響起一陣咚咚地跺腳聲。

“那好吧,我就來一首哦。

”李雋嘴角掛着一抹詭異地笑容,士卒們沒有發現,非常開心,做好了傾聽李雋美妙歌聲的心理準備,就只等着李雋唱歌了。

成*人之美是李雋地美德。

李雋哪會讓他們失望,唱道:“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糖一包,果一包,吃了我還要拿一包。

這是首兒歌。

不會唱地有幾人?士卒們哪會想到李雋如此忽悠他們,又是失望又是好笑。

一齊大笑起來,一時間,一片笑聲響起。

焦裕也不知道是犯了哪門子的勁,一斧頭砍在樹身上,唱道:“砍呀砍,砍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

糖一包,果一包,吃了我還要砍一刀。

”手裡的斧頭不住地砍在樹身上,木屑紛飛,不幾下,這顆快倒的大樹呼嘯着歪倒在一邊。

他這個人正兒八經唱歌的本事沒有,搞怪的本事倒是不小,這一亂唱居然得到士卒們的響應。

一齊唱道:“砍呀砍,砍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糖一包,果一包,吃了我還要砍一刀。

”一邊唱。

一邊猛砍,樹木給他們砍倒一棵又一棵。

到了晚上,山窪外堆起了百多兩百個大火堆,火光熊熊,映紅了半邊天空。

火堆旁邊地宋軍將士們又開始了拉歌比賽,嘹亮的歌聲響徹在原野上。

等到歌聲消散,低窪處已經出現百多兩百堆灰燼。

李雋坐在一塊石頭上,打個呵欠就要睡覺,焦裕輕輕走過來,一臉地佩服。

道:“皇上。

你真了不起,才一天功夫就燒出一萬斤灰燼了。

“這都是將士們的功勞。

歌聲只不過給他們提提神罷了。

”李雋謙遜着道:“焦將軍,你也快睡吧。

焦裕遲疑了一下,問道:“皇上,要灰燼做什麼?”一臉的企盼,盼望李雋給出他答案。

李雋這次沒有做好人,笑着道:“想知道答案,就是睡好覺,養足精神,明天,我們去把郭太公的十萬大軍給收拾了。

這話說得很平淡,焦裕聽得出,李雋是信心十足,成竹在胸,不用說郭侃的大軍肯定要倒黴了。

雖是想知道李雋用會什麼法子收拾郭侃的大軍,還是遵照李雋的命令睡下了,不一會兒功夫就發出瞭如雷地鼾聲。

“草原上的雄鷹們:你們眼前就是南朝的皇帝,他是草原上雄鷹的食物,是我們的小雞。

偉大的成吉思汗在召喚我們,召喚我們伸出雄鷹的利爪,抓住南朝的皇帝。

”史天澤一邊揮着彎刀,一邊飛馳在蒙古陣中,大聲給軍卒們鼓勁。

李雋本人並沒有出現在陣前,史天澤這是激勵軍心,爲了達到這一目地而胡謅的。

“成吉思汗!”史天澤揮着彎刀,大吼一聲。

跟着他的大吼聲,十萬蒙古軍卒揮着彎刀吶喊起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這個蒙古歷史上最偉大的英雄,他雖逝去數十年,他的影響力仍在,他的名字具有神奇地魅力,蒙古軍卒喊着他的名字,眼裡射出餓狼似的光芒,隨時會把眼前的宋軍撕碎。

與蒙古軍卒的吶喊相比,宋軍陣中卻是鴉雀無聲,柳河子傳令道:“保持安靜,保持安靜。

”戰場上,提神的不一定只有吶喊,安靜也有神奇的作用。

史天澤飛馳到火炮邊,下令道:“火炮準備。

”軍卒們忙碌起來,把炮彈往炮膛裡裝填。

只要史天澤一聲令下,蒙古火炮就會齊射,宋軍雖是不怕,也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傷亡自是不用說,最重要的是對士氣的影響,會大大降低宋軍地士氣。

自從宋軍和史天澤接戰以來,一直奉行節節抵抗,爭取時間地方針,與蒙古軍隊一邊打一邊撤,由於宋軍調度得法,傷亡不是太大,但是對士氣已經有一定的影響了。

自從臨安保衛戰開始,宋軍就是一直採取攻勢,沒有退卻地先例,這次進軍關中實是開了自臨安保衛戰以來的先河,一想起來就讓人受不了,宋軍的士氣自然是要下降。

柳河子知道又一次考驗的時候到了,下令道:“準備戰鬥。

”命令一傳下去,宋軍緊握寶刀,準備和蒙古軍隊大戰一場,出出心中的鳥氣。

大戰一觸即發。

就在這時,一騎飛馳而來,正是李雋地侍衛隊長段幹木,飛馬來到柳河子身邊,道:“柳將軍,皇上有旨。

柳河子馬上就道:“臣在。

段幹木宣李雋的口諭,道:“柳將軍。

馬上撤,儘快與我會合。

共破韃虜。

“遵旨。

”柳河子自是明白李雋這個心思縝密之人下令撤,肯定是有萬全之策,什麼話也沒有說,馬上就下令撤退。

柳河子率領一隊士卒殿後,宋軍緩緩向西邊撤去。

對於史天澤來說,宋軍與他大戰是最好的結局,他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兵力優勢把宋軍一擊而潰。

作爲名將的他當然不會讓柳河子從他眼皮底下溜走,馬上率領一萬騎兵從後追去。

史天澤沒有想想,他追擊宋軍好幾天了,都沒有取得象樣的戰果,宋軍和他纏鬥一陣,然後主動撤離。

他每次都率軍去追擊,難以在柳河子手下討得便宜。

這次也不例外,除了正常的殺傷以外。

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地戰果。

遠遠望見李雋的儀仗,皇羅傘蓋下李雋騎着白馬正打量着戰場形勢。

李雋一直是史天澤狩獵地頭號目標,這些天一直想把李雋擒獲,用了不少辦法,都沒有成功。

這且不說,更要命的是。

這兩天李雋突然消失了,原先每次接戰都要出現在戰場的李雋不見了,史天澤還以爲李雋因爲關中形勢不利於宋軍而先行撤退了。

那樣的話,對於他來說,就是不幸,沒想到李雋又出現在這裡,真是天大之喜。

史天澤的確有值得高興的理由,只要保持目前的推進速度,不用幾天就可以到達寶雞。

到了寶雞,憑着火炮完全可以攻下寶雞。

在攻打寶雞之前。

他完全可以在寶雞去略陽地路上埋伏一支軍隊。

要是李雋想逃往略陽的話,不用說是自投羅網。

擒獲敵國的皇帝。

是任何一個軍事統帥追求的無上目標,想到這種美妙的結果,史天澤要不高興都不行。

不過,史天澤現在是有心無膽,因爲他發現李雋的身前挖有十幾道戰壕。

另外,宋軍的兩翼也有戰壕掩護,很明顯是對付蒙古騎兵的衝鋒。

對於戰壕,史天澤是記憶深刻,就是這不起眼地戰壕,把郭侃五十萬大軍埋葬在了江南,使得從來沒有吃過敗仗的郭侃大敗而歸,乍見戰壕,要史天澤不心驚都不行。

史天澤馬上下令停止前進,一萬蒙古騎兵停在戰壕前,就是不敢越過去,眼睜睜地看着宋軍在柳河子的指揮下退入宋軍本陣。

“史太公,你怎麼停下來了?就十幾道戰壕,你也不敢過來,膽兒太小了吧。

”李雋笑着對史天澤道。

江南大戰,挖的戰壕不計其數,十幾道戰壕要想阻擋蒙古大軍,還真是不足,李雋這是自暴其短,柳河子急叫道:“皇上,不可。

”他的意思是要李雋不能提醒史天澤,給李雋笑着搖手阻止住了,後面的話纔沒有說出來。

“是呀。

”史天澤在心裡贊同李雋地說法,下令騎兵下馬,提着彎刀開始步戰,準備奪取戰壕。

蒙古騎兵不僅僅在馬背上稱雄,就是沒有馬也是極其優秀的軍人,砍殺技術非常嫺熟,再加上他們現在擁有手擲式鑄鐵炸彈,如虎添翼,這一大殺起來,那還得了,殺聲震天,雙方爲了十幾道戰壕打得血肉橫飛。

慘叫聲夾雜着手擲式鑄鐵炸彈的爆炸聲,匯成一首特有的戰歌。

宋軍也不是弱者,他們的裝備和蒙古軍隊差不多,這一打起來哪裡是短時間分得出勝負,雙方殺得屍橫遍野。

李雋看看天色,道:“這人打仗是越打越差勁,一點也不長進。

來來來,我們給史太公提過醒。

”帶頭喊道:“史太公,你這點兵力別想打過來。

有本事,寶雞見。

李雋這話無異於在告訴史天澤你這點兵力打不下來,快點投入你的後備兵力。

史天澤現在擁有優勢兵力,要是給提醒了的話,後果極其嚴重,柳河子,許光漢和焦裕忍不住埋怨道:“皇上,這這這,還嫌我們敗得太慢?”

讓他們驚奇的是,李雋笑道:“這種零敲碎打,要打到什麼時間去了,我給史太公提個醒,要他把所有兵力投入,我們一鍋給燴了就是。

”大手一揮,信心滿滿。

“韃子有十萬人,我們才一萬多一點,這是一比十,還不知道誰燴誰?”柳河子他們心裡如是想,又不好說什麼,就別提心裡那個急,非筆墨所能形容。

史天澤給李雋的話提醒了,馬上下令撤出戰鬥,派人催後面的部隊,他是準備等後面地部隊到了把宋軍一鍋燴了。

沒多久,蒙古後隊全上來了,史天澤制訂好了一箇中央突破,兩翼包抄地進攻計劃,準備把宋軍全部包圍起來,聚殲掉,一舉而競全功。

在發起進攻前,用火炮來上一通火力準備,把戰壕裡的宋軍炸他個人仰馬翻再說。

史天澤騎馬站在火炮邊上,道:“預備!”下面地話就是一個放字。

只要這個放字一出口,馬上就是炮彈橫飛,宋軍陣地上就會是一片火海,人仰馬翻的慘狀。

然而,天算不如人算,這一個字他再也喊不出來了,因爲他看見了讓他終生難以忘懷的一幕奇景。

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74章 屠城慘劇第42章 遠洋艦隊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66章 毒氣戰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78章 出兵東瀛第5章 巧妙應對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60章 連環巧計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3章 悲慘人生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27章 意料之外第27章 鐵血雄師第51章 夜襲江陰第2章 幕後主使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60章 奇計破城第30章 神兵天降第62章 焦山水戰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60章 連環巧計第70章 決戰江南第65章 李雋遇刺第47章 駕臨劍閣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4章 亡國之君第52章 伏兵四起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60章 連環巧計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57章 郭侃受命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31章 新技術(上)第66 古剎梵聲第71章 預料之外第11章 百姓擁戴(上)第36章 十萬火急第10章 臨安新貌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2章 議和(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37章 大都血戰第59章 狡猾似狐第26章 揚州會戰第61章 直搗汴京第43章 建設寧波第59章 長江水道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36章 十萬火急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46章 還我河山第51章 夜襲江陰第81章 渡河準備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29章 突破第82章 北伐燕雲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12章 軍事學院第5章 巧妙應對第72章 重拾民心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89章 光復大都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41章 御駕親征第72章 逼降漢軍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57章 郭侃受命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26章 揚州會戰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72章 重拾民心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4章 威懾羣臣(上)第18章 重慶戰役
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74章 屠城慘劇第42章 遠洋艦隊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66章 毒氣戰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78章 出兵東瀛第5章 巧妙應對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60章 連環巧計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3章 悲慘人生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27章 意料之外第27章 鐵血雄師第51章 夜襲江陰第2章 幕後主使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60章 奇計破城第30章 神兵天降第62章 焦山水戰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60章 連環巧計第70章 決戰江南第65章 李雋遇刺第47章 駕臨劍閣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4章 亡國之君第52章 伏兵四起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60章 連環巧計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57章 郭侃受命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31章 新技術(上)第66 古剎梵聲第71章 預料之外第11章 百姓擁戴(上)第36章 十萬火急第10章 臨安新貌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2章 議和(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37章 大都血戰第59章 狡猾似狐第26章 揚州會戰第61章 直搗汴京第43章 建設寧波第59章 長江水道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36章 十萬火急第55章 圍殲博爾忽(中)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46章 還我河山第51章 夜襲江陰第81章 渡河準備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29章 突破第82章 北伐燕雲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12章 軍事學院第5章 巧妙應對第72章 重拾民心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89章 光復大都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41章 御駕親征第72章 逼降漢軍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57章 郭侃受命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26章 揚州會戰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72章 重拾民心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4章 威懾羣臣(上)第18章 重慶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