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貴妃柔情(下)

一到了楊淑妃寢宮,楊淑妃立即要宮女退下,整個房裡就只她和李雋兩人,拉着李雋的手來到臥房,端起一碗冒着熱氣的湯遞給李雋道:“呆子,這是你最喜歡喝的龍虎湯,來,快喝了,快喝嘛。”一雙美麗的鳳目瞄着李雋,酥胸起伏,越來越劇烈,臉上飛霞,更是嬌媚可愛。

李雋這個歷史學教授不會連“龍虎湯”是什麼都不知道,那是古代專門給皇帝御妃準備的葯物,用通俗的現代話來說叫“猛葯”。李雋曾經感嘆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絕大多數英年早逝,除了少數幾人高壽外,其餘的年紀都不大就死了,這和他們三宮六院,妃子過多淘空了身體不無關係,而造成這一後果的真正殺手也許就是龍虎湯了。

李雋萬萬想不到自己居然有幸可以一嘗在歷史上享有大名的奇葯,香氣四溢,熱氣騰騰的,要不是楊淑妃說破,李雋肯定會當成蔘湯之類的補品。龍虎湯的效力在秘史上吹得神乎其神,李雋也是好奇,縱是想一試究竟,也是不敢以身試葯,忙把龍虎湯放到桌子上,道:“今兒不用,今兒不用。”

李雋是不敢喝,楊淑妃卻向多情的一面去想了,喜滋滋地拉住想逃走的李雋,掛在李雋的肩上:“呆子,你這是憐惜人家,人家心裡明白。以前,你老是喝這些東西,害得人家腰痠背疼的,連走路都不方便。今兒,你不用這東西,人家好高興哦。呆子,來,讓人家侍候你。走嘛,快走嘛。再不走,昰兒就要來了,時間可不多哦,要好好珍惜嘛。”一副勸君及時行樂的媚態。

面對楊淑妃這個千嬌百媚而又激情似火的大美人,李雋真的是窮於應付,看着楊淑妃把衣衫一件件地脫掉,只餘一件貼身的肚兜,忙道:“別別別,這事不忙,這事不忙,把昰兒叫出來,讓我好好看看,好久沒見昰兒了,爲父很想他。”想見見趙昰不是說的假話,對這個歷史悲劇的無辜受害者,李雋還是很想見見的。

“呆子,昰兒是要來的,你也不用急嘛,那也要等到我們做完之後去了。”楊淑妃點着李雋的前額,半嗔半羞地依偎過去。

李雋忙向門口退去,楊淑妃一跺腳道:“呆子,你真的是有新歡了,不把人家放在心上。”

正在李雋想來硬的,奪門而逃的時候,救命的聲音響起:“楊姐姐,俞妹能進來麼?”聲音同樣嬌媚,副有誘惑力,可以想象得出聲音的主人肯定是個大美人。

“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時節來。”楊淑妃不滿地嘀咕一句,拿起衣服穿在身上,打開門,親熱地道:“哦,是俞妹妹,快進來吧。”

一個高挑修長,充滿誘惑的身影映入李雋眼廉,這又是一個千嬌百媚的美麗女人,高高盤起的秀髮上扎着一朵珠花,一襲薄衫緊緊罩在她嬌好的**上,把成熟女人的線條突顯出來,說不出的誘人。拉着一個六七歲的兒童,白皙的面龐,黃色緞面上衣,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看着李雋,非常靦腆,有幾分顧忌,也有幾分渴望。

李雋雖是學識淵博,那也僅僅限於有史料可以查證的歷名知識方面,對於那些沒有記載在史書上的人與事,要不是親身經歷,任李雋再聰明也是想不到。別的不說,就是宋度宗,歷史記載他風流好色,卻沒有說他有多少得寵的妃子,多少情人,更不會記載他和這些貴妃情人之間風流快活的細節。這些天在宮中的生活經歷讓李雋得出一個結論:宋度宗的愛妃實在是太多了,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應付過來的。

這些貴妃情人姓楊姓俞姓李姓趙姓錢姓孫的都有,李雋也不知道眼前女人叫什麼名字,怕露餡並不說話,靜觀她動靜。

俞貴妃向李雋盈盈一福,動作標準,姿勢優美,好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甜甜地道:“臣妾俞蓉見過皇上。昺兒,快來見過你父皇。”

原來這就是宋朝末代皇帝趙昺,他和趙昰合稱二王,是宋朝最後的兩個皇帝,當然是悲劇兒童。元朝追兵一直追到海上,把他的船團團圍住,陸秀夫估計逃不掉了,先是逼迫自己的妻兒跳海自殺,然後揹着趙昺跳海,他死的時候年僅八歲。(按:文天祥死節,張世傑死戰,陸秀夫死難,三人忠貞不二,合稱“宋末三傑”。)

李雋一直對這兩個悲劇兒童極是同情,他們年紀幼小哪裡知道那些軍國之事,本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卻因爲生在帝王之家,成了歷史悲刷的殉葬品。李雋也就明白爲什麼趙昺會既有期盼,又有顧慮,他期盼的是父親對他的愛,顧忌的是父親是皇帝的身份。李雋不等趙昺行禮,把他抱在懷裡,親暱地說:“是昺兒,好好讓爲父看看,你又長高了,還俊了許多。”李雋本來就喜歡孩子,趙昺乖巧可愛,長得粉妝玉琢似的,很能討人喜歡,李雋雖有演戲之嫌,說得也是真誠。

趙昺的矜持一下子不見了,摟着李雋在臉上親了一下,眨着眼睛調皮地說:“父皇,你要陪我玩,我要騎在你脖子上,你是我的御馬。”

宋度宗是個無能而荒唐的皇帝,這在歷史上已有定論,李雋萬未想到他還是如此富有人情味,憐愛兒子的好父親,點頭道:“可以。不過,父皇可得考考你,你的功課進步得怎麼樣了?”

“好咧好咧。”趙昺歡呼着,急不可耐:“父皇,你快考吧,考完了你就是我的御馬了,我又可以騎馬了,哦哦,好好玩哦。”高興得拍起手來了。

俞貴妃輕斥道:“昺兒,不得胡鬧,你父皇有事情,不能陪你瘋。楊姐姐,今天是昺兒的生日,你怎麼不把昰接回來?”笑吟吟地瞄着李雋,那意思再也明白不過了:爲了好事,居然…

李雋可不想給她描黑了,說道:“朕正是來給昰兒過生日的,俞妃你來得正好,一起過,一起過。”俞貴妃來得正好一點不假,楊貴妃就不能再要求他臨幸了,那可是李雋巴不得的大好事。

李雋的算盤打錯了,楊貴笑吟吟地道:“昰的生日,我們已經給過了,昰兒回去做功課去了。俞妹妹,你快把昺送過去,讓他們哥兒倆親近親近。”

俞貴妃哪會不知道楊淑妃打的主意,順着往下說:“楊姐姐說得對。妹妹好久沒和俞姐姐聊天了,楊姐姐就這麼不歡迎妹妹?喲,湯還是熱的,沒來得及喝吧?楊姐姐,妹妹是不是來得不是時候?要不要我給你們讓位子?”嘴角掛着似笑非笑的笑容,明明是在譏笑二人的曖昧事。擺明了是在說,皇上好幾個月不臨幸了,一來就上你這裡,你想吃獨食,胃口也太大了。

楊淑妃一點也不計較道:“俞妹妹,你來了也好,省得皇上再到你那裡跑一趟,這碗湯皇上憐惜人家沒喝,你來了你就請皇上喝了吧。李媽,把昺兒送去做功課。”一個老宮女領着不情願的趙昺走了。

李雋越看越覺不對,只覺一個頭,一兩個大,忙找藉口:“你們兩個慢慢聊,我去處理國政,蒙古人馬上就要圍城了,事情很多。”

俞楊二女哪會給他機會,一左一右地擁着他,楊淑妃道:“喲,皇上,你以前不惦記國政,現在怎麼惦記國政了?是不是怕我們吃了你?”

俞貴妃接着道:“皇上,就我們兩姐妹,你還怕?十個八個同睡一張牀你都做過,還怕我們兩姐妹?老實交待,是不是在外面有了新歡,想冷淡我們?”

幾乎宋度宗的所有妃子見了李雋都要審問他在外面是不是另有新歡,成了例行之事,俞貴妃也不例外,這讓李雋頭疼得很,忙道:“沒有的事,沒有的事,有你們朕還嫌不夠啊。”

楊淑妃在李雋額頭重重一點,道:“你呀,哪有貓嫌魚多的道理。”俞貴妃端起龍虎湯,就要喂李雋喝下去,一個甜膩的聲音響起:“楊姐姐,李妹妹能進來麼?”

楊淑女嫣然一笑,沒有嘀咕,大聲道:“門沒鎖,自己進來吧。”

門開處,又是一個宮裝麗人款步而來,清麗脫俗,楚楚動人,看見俞楊二女細心體貼地照顧李雋,曖昧一笑道:“湯太少了點,不夠分的。”

李雋原本以爲有人來,他就可以逃走,沒想到又是個一路貨色,暗暗叫苦。李雋一聲叫苦未完,好幾個鶯聲燕語響起:“什麼少了,不夠分?”走進五個美麗的宮裝女人。

“唐妹妹,你們也來了。”俞貴妃笑容嫣然地打着招呼,道:“咱們的爺好久沒有臨幸了,你們想不想一起來侍候爺?”

“我們可是來給昰兒過生日的,可不是來破壞你們的好事。”唐貴妃巧笑嫣然地婉拒,一下坐在牀上道:“要是你們不怕煞風景,我們可以看看。”倒在牀上,把外衣都脫下來了,只剩下肚兜了,媚眼如絲地望着李雋,眼中的風情分明是說:爺,你快點…

楊淑妃有點不服氣了,指責起來道:“你們明明是想,還找那麼多借口。”

“什麼藉口?”一個甜膩悅耳的聲音響起,李雋一聽頭就大了好多,正是全皇后蓮步輕移,款款生姿,走了進來。

楊淑妃等人並沒有起立給全皇后行禮,而是笑嘻嘻地道:“全姐姐,你看我們爺的胃口越來越大了,居然把我們叫來想想想那個。”明明是她們自動找上門來的,居然變居成了李雋的不是,這是什麼話?正話反說,顛倒是非。

全皇后淡定地道:“你們啊,真是太不象話了,居然這麼多人來做那事。爺,你要是喜歡的話,就好好玩玩,省得讓身子受累。”說話之間,已經坐到牀上:“爺,你得愛惜身子,湯就少喝點,把這碗喝了就行了。”

李雋看看這個,瞧瞧那個,個個嬌媚,春蘭秋菊,各擅勝長,無奈地長嘆一聲氣。宋度宗風流好色,欠下的風流債居然算到李雋這個冒牌貨身上,他該如何是好?

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47章 海上驚情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61章 直搗汴京第72章 重拾民心第33章 喋血江漢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47章 駕臨劍閣第70章 決戰江南第8章 新戰略第18章 重慶戰役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13章 會師昆明第78章 以血止血第40章 血戰嘉興第26章 揚州會戰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62章 焦山水戰第37章 不期而遇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72章 重拾民心第22章 連戰皆捷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4章 亡國之君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17章 初戰告捷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31章 細菌戰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31章 細菌戰第33章 喋血江漢第30章 神兵天降第46章 郭侃之謀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62章 大獲全勝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87章 第二戰場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36章 援軍到來第52章 伏兵四起第42章 遠洋艦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章 悲慘人生第13章 會師昆明第56章 困獸之鬥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68章 宮闈秘情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13章 增兵四川第67章 另類研究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62章 大獲全勝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27章 鐵血雄師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12章 軍事學院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1章 暴虐獸行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84章 首戰日本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84章 首戰日本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6章 斷然收網第74章 屠城慘劇第8章 新戰略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36章 援助非洲
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47章 海上驚情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61章 直搗汴京第72章 重拾民心第33章 喋血江漢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47章 駕臨劍閣第70章 決戰江南第8章 新戰略第18章 重慶戰役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13章 會師昆明第78章 以血止血第40章 血戰嘉興第26章 揚州會戰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62章 焦山水戰第37章 不期而遇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72章 重拾民心第22章 連戰皆捷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4章 亡國之君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17章 初戰告捷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31章 細菌戰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31章 細菌戰第33章 喋血江漢第30章 神兵天降第46章 郭侃之謀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62章 大獲全勝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87章 第二戰場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36章 援軍到來第52章 伏兵四起第42章 遠洋艦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章 悲慘人生第13章 會師昆明第56章 困獸之鬥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68章 宮闈秘情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13章 增兵四川第67章 另類研究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62章 大獲全勝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27章 鐵血雄師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12章 軍事學院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1章 暴虐獸行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84章 首戰日本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84章 首戰日本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6章 斷然收網第74章 屠城慘劇第8章 新戰略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36章 援助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