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臨安血戰(上)

天剛亮,東青門外。

號角聲震天地,蒙古大軍在伯顏指揮下排兵佈陣,巨大的回回炮矗立在地上,好象一個個龐大的怪物蹲在地上,虎視眈眈着臨安。在回回炮後面整整齊齊地放着打好包的炸藥包,足有好幾千個之多,這是伯顏在上次給許光漢指揮的特種作戰時無意中引爆火藥庫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收集起來的。

對於上次的倒黴事情,伯顏真的是鬱悶得很,事後調查發現許光漢他們是賺營進來的。這是一種很平常的方法,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然而了不起的是他們進營後的表現,可以說完美無缺了。區區數千人在數十萬大軍中暗殺了那麼多的人都沒有給發現,這對伯顏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挫折,這可是他帶兵這麼多年來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

用的什麼打法,有些什麼技巧,伯顏雖不知道,但是憑他多年帶兵養成的軍事素養很清楚一個問題,就是這是種全新的作戰方式,對他們的威脅非常之大。

這是李雋根據中國軍隊幾十年夜戰的經驗對許光漢帶領的這支特種部隊進行鍼對性訓練的結果。中國軍隊自從創建以來就在裝備落後,補給因難中發展與成長。沒有武器優勢的中國軍隊發展出了很多新的作戰方式,游擊戰、運動戰、麻雀戰自是不用說,夜戰也是一把利器。

夜戰在朝鮮戰場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美國軍隊擁有武器上的絕對優勢,白天是他們的天下,到了晚上,自願軍戰士們趁着夜色摸進美軍營地實施夜戰,給美軍以沉重打擊。李雋當年在朝鮮戰場上就沒少參加夜戰,一把三菱軍刺捅死過多少美國鬼子,他自己都說不清。

這種以現代戰術理論指導的作戰方式,伯顏不知道就再正常不過了。

蒙古大軍排着整齊的隊形,彷彿是給直尺劃出來似的,人如龍,馬如虎,氣勢不凡。

宋軍在廖勝功的指揮下出城佈陣,陣勢整齊厚重,穩若磐石,具有不可撼動的氣勢,伯顏看在眼裡,讚歎道:“南朝並非無人,只是南朝不會用罷了。不過,今天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註定要失敗。”

伯顏轉過身,開始訓話:“成吉思汗的子孫們:成吉思汗在召喚我們,讓我們爲成吉思汗獻出我們的靈魂吧。攻進城去,在南朝的皇宮裡迎接成吉思汗賜予的馬奶酒。”

誰也不能否認伯顏是個天才的軍事統帥,很能激勵士氣,他簡短的幾句話激起了將士們的鬥志,個個眼裡閃爍着野獸般的光芒,好象隨時會把人撕裂的獅子。

伯顏拔出彎刀,高舉在頭上,控繮縱馬從第一排隊伍前馳過,手裡的彎刀與士卒手上的彎刀碰撞,發出叮叮的響聲,好象一首特別的戰歌。伯顏一邊飛馳,一邊高呼:“成吉思汗!”士卒們跟着他一遍又一遍地高喊着這個神聖的名字,每喊一遍士卒的戰意就濃一分,士氣就高昂一分,數十聲高喊下來,士卒們已經熱血如沸,個個象渴望戰鬥的野獸。

聽着這驚天動地的戰號,李雋的血液彷彿沸騰了。成吉思汗這個大英雄,李雋是非常佩服的,萬萬沒有想到他去世這麼多年了,他的名字依然具有如此大的魔力,能夠感召士卒,要不是他親身經歷這一幕他說什麼也不會相信一個人的名字具有如此強大的感召力量。

“這纔是真正的英雄!”李雋在心裡對成吉思汗讚歎不已。

“準備!放!”布伯大吼一聲,手裡的旗幟一揮,六百架回回炮一齊揚起,六百個炸藥包划着美麗的拋物線向宋軍陣裡落去。很明顯,伯顏是個聰明的學生,從李雋那裡學到了捆炸藥包的技巧。

廖勝功是個天才的指揮官,李雋才叫聲不好,立時就有了動作,旗幟揮動之間,宋軍迅速變陣,不再是密集陣型,變成了散兵陣型,炸藥包雖是落在陣中,損失卻小了許多。

炸藥包對密集陣型最是有效,對分散陣型的效果就差許多,要是兩軍糾纏在一起進行搏殺的話,根本就發揮不出威力,除非指揮官喪心病狂連自己人一起炸。廖勝功很是明白這個道理,立即指揮宋軍向蒙古大軍壓去。

對於廖勝功的應變之道伯顏很是讚許,點頭道:“不錯,是個人才,反應很快。”彎刀一揮,大吼一聲:“成吉思汗!”蒙古大軍衝出,向宋軍壓去。

這次,蒙古騎兵並沒有採取傳統的慢跑加射箭製造混亂的戰術,而從一開始就是快跑,邊跑邊甩動手裡的炸藥包,跑到近前手一鬆,炸藥包就落到了宋軍陣裡,爆炸聲四起,宋軍付出的代價不小。

伯顏真是個好學生,什麼東西一學就會,用起來一點也不比李雋差。

炸藥包是宋軍手裡的利器,第一次會戰正是是憑藉炸藥包的幫助宋軍才取得了勝利。萬未想到蒙古人也會用炸藥包回敬宋軍,着實有點出人意外,廖勝功雖然心驚,並不慌亂,沉着應付,指揮宋軍以散兵隊形衝過去,騎兵手裡的炸藥包衝蒙古陣中不停地扔。

一時間,蒙宋雙方騎兵不再是騎兵,成了投射手,雙方發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炮戰。要是這也算炮戰的話,這肯定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炮戰了。

兩軍甫一接觸,展開混戰,糾纏在一起,回回炮再也發揮不出威力了,反倒成了擺設,還得派出大量軍隊防守,以免給宋軍襲擊。上次宋軍曾經襲擊過回回炮,由於炸藥包是摻了假的水貨,威力有限,回回炮才倖免於難,要不然早就報銷了。

要是能夠摧毀回回炮,臨安城受到的威脅也就小得多了,廖勝功指揮宋軍多次努力,反覆衝擊,無奈蒙古人防守得象鐵桶,終是不能得手。

如此一來,兩軍又是一場混戰。這次混戰與上次不一樣了,蒙古人手裡也有了炸藥包,騎兵不與人糾纏,專找鋼弩下手,哪裡有鋼弩哪裡有炸藥包扔過去,不多一會兒時間,鋼弩就損失了不少。

在上次的會戰中,宋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有鋼弩從中進行火力支援,給元軍以重大殺傷。伯顏是個天才的軍事家,眼光獨到,早就發現鋼弩給蒙古軍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只是苦於沒有對付的辦法。鋼弩的射程很遠,穿透力又強,是騎兵的剋星,除掉鋼弩是伯顏這次會戰的一個戰術目標。

現在,宋軍鋼弩損失不少,火力減弱了許多,蒙古人從小練就的騎射技術立時發揮了威力,宋軍難以支持,李雋無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回城裡。

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58章 奇襲略陽第60章 席捲淮西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29章 突破第30章 神兵天降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41章 御駕親征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67章 再戰郭侃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3章 喋血江漢第48章 寧波海戰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58章 突出部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55章 僱傭軍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78章 出兵東瀛第39章 婦女權益第51章 夜襲江陰第66章 毒氣戰第10章 戰略佈局第21章 議和(上)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56章 困獸之鬥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13章 增兵四川第27章 意料之外第57章 郭侃受命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83章 渡河之戰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1章 政治黑手第40章 血戰嘉興第78章 以血止血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43章 埃及蘇丹第61章 直搗汴京第49章 揮師洛陽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44章 誓師北伐第37章 不期而遇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63章 再接再勵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17章 初戰告捷第46章 還我河山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34章 戰略轉折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10章 戰略佈局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35章 皇城激戰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42章 閃電戰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44章 誓師北伐第70章 決戰江南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40章 針鋒相對第71章 預料之外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65章 會師汴京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新的危脅(上)
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58章 奇襲略陽第60章 席捲淮西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29章 突破第30章 神兵天降第45章 攻打劍門關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41章 御駕親征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67章 再戰郭侃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3章 喋血江漢第48章 寧波海戰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58章 突出部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55章 僱傭軍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78章 出兵東瀛第39章 婦女權益第51章 夜襲江陰第66章 毒氣戰第10章 戰略佈局第21章 議和(上)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56章 困獸之鬥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13章 增兵四川第27章 意料之外第57章 郭侃受命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83章 渡河之戰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1章 政治黑手第40章 血戰嘉興第78章 以血止血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43章 埃及蘇丹第61章 直搗汴京第49章 揮師洛陽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44章 誓師北伐第37章 不期而遇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1章 龍騰萬里(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63章 再接再勵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23章 特種作戰(下)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17章 初戰告捷第46章 還我河山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中)第34章 戰略轉折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10章 戰略佈局第44章 南洋賓服(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35章 皇城激戰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42章 閃電戰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44章 誓師北伐第70章 決戰江南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40章 針鋒相對第71章 預料之外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65章 會師汴京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新的危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