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郭侃受命

“臣參見皇上。尐?χ說?箼5?手5?5打ち()??”郭侃向忽必烈施禮道:“請問皇上,召臣何事?”郭侃依然是那樣的氣定神閒,舉止中規中舉,行爲端止。

忽必烈對這位頭號謀臣歷來是禮敬有嘉,即使郭侃有江南之敗也沒有改變,端起一杯茶遞給郭侃,笑道:“來,忠和,先喝口茶。??”

“謝皇上。??”郭侃接過茶,並沒有喝,順手放在桌子上,問道:“請問皇上,有什麼事要臣效力?皇上但有所命,臣盡心竭力,死而後已。??”

郭侃是忽必烈的頭號謀士,也是第一號戰將,料事如神,難有不中,忽必烈見到他就覺得安心,原先的焦慮暫時擱起,笑道:“忠和智者,朕就考考你。??你說,朕有什麼事請你前來相商。??”

忽必烈雄材大略,眼光極高,少有人看在眼裡,更不會對臣下說請字,當然這只是對別人來說,對郭侃是例外,郭侃也的確當得起這個請字。

“皇上日理萬機,國事極多。??君者,臨天下也。??故天下事都由皇上而決,這天下事就多了,臣還真是難猜測。??”郭侃沉思着,只見忽必烈笑着看他,知道忽必烈一定要他猜猜,微一凝思,已經知道究裡,道:“臣以爲,皇上所憂者,八百里秦川。??”

他的話音一落,忽必烈撫掌道:“忠和就是忠和,一語而中。??”拿起戰報遞給郭侃道:“忠和,你看看。??真的難以讓人置信。??博爾忽已經全軍覆滅,朝廷在四川地軍隊,還有在雲南貴州的軍隊已經不復存在了,這是朝廷繼江南之敗後又一重大損失。??忠和,你說,朝廷接下來該做什麼?”

忽必烈不愧雄材大略之人,這種慘敗要是換一個人的話。??肯定是怒氣衝衝,早就對臣下開罵了。??會斥罵臣下無能,誤國誤君,不能爲君分憂,而他卻說得很是平常,好象這事是小事一樁似的。

郭侃知道忽必烈又要向他問計了,道:“皇上,博爾忽進軍是臣之議。??臣罪在不赦,還請皇上治罪。??”

“勝敗,兵家常事,忠和不必放在心上。??”忽必烈平靜地道:“博爾忽進軍極其機密,他又採取了拉網之策,消息泄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朕以爲南朝皇帝精於推算,識破了我們的計謀。??預先有所準備纔有博爾忽之敗。??要說責任,是朕的責任,是朕恩准。??”

他這是在爲郭侃開脫,郭侃哪有不明之理,很是感激道:“謝皇上。??”

“朕所憂者,八百里秦川之地。??”忽必烈濃眉一軒。??道:“秦中自古帝王州,八百里關中富厚饒給,百姓殷實,有可戰之資,有可戰之兵,若是落於南朝之手,後果不堪設想。??”

渭河平原,也就是古書上說地關中地區,非常的富饒,自古就有“秦中自古帝王州”地說法。??秦國正是以這八百里富饒之地爲基業。尐?χ說?箼5?手5?5打ち??奮發圖強。??最終秦始皇統一了中國。??西漢把根基也定在這裡,漢武大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盛的盛世。??南宋穩定了四川。??下一步必然是進軍關中之地,對於忽必烈來說,穩定關中局勢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關中四塞之國,進可攻,退可守,秦得關中,是以掃滅山東六國,混一宇內,此真帝王之地。??”郭侃贊同忽必烈的看法,道:“臣以爲,南朝要想進入關中也沒那麼容易,時下已入深秋之地,秦嶺已是飛雪連天,冰寒三尺,南朝軍隊必然在秦嶺中延誤時日。??朝廷若是加固略陽的防守,只要略陽不失,則關中無憂,中原無憂。??”

關中與中原近在咫尺,從關中出兵,可以直去中原,若關中無事,中原之地就少一大威脅,實是天大的美事。

“忠和所言極是,朕也是這麼看。??”忽必烈深表贊同道:“關中要地,必得一重臣不可。??”看着郭侃笑而不言。

郭侃何等聰明之人,馬上明白是忽必烈要他去關中坐鎮,道:“皇上,臣願往關中。??”

忽必烈等的就是他這句話,原本平靜的臉上溢滿喜色,道:“忠和出馬,關中無憂也!。??朕想過了,對於關中,南朝是勢在必得,必然會不惜代價打下去,朕給予你臨機決斷地權力,你可以調動關中的一切力量阻止南朝進入關中。??”

臨機決斷的權力也就是現在說的全權,郭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全權處理,不必向忽必烈請示,真正做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莫大的信任,郭侃謝恩道:“謝皇上隆恩。??”

微一凝思,郭侃接着道:“皇上,善守者亦善攻,守不能全守,還要攻。??臣以爲,朝廷在穩定關中的同時,可以在淮西淮東之地開展進攻,一者可以牽制南朝的兵力,二者可以攻佔這些肥沃的地方,至少也可以打亂這裡地局勢,讓其不穩定。??”

淮西淮東之地也是肥沃之地,要是給南宋穩定下來的話,對南宋實力的提升具有莫大的好處,趁南宋才收復,還沒有徹底穩固,也就是這些地方還沒有發揮作用的時候發起進攻。??即使不能奪取,也要打亂這裡的局勢,可以達到削弱南宋地戰略目的,其中的好處忽必烈自然明白,笑道:“忠和非朕之臣,朕之舌也,朕也是這麼想。??朝廷在中原新徵召的軍隊已經訓練完成,可以派上戰場了,朕就命令張弘範,史天澤,阿術他們抓緊時機開戰。??關中之事就盡託忠和了。??”

蒙古在江南損失百萬大軍,兵力大耗,一時間也難以發起進攻。??好在南宋也沒有實力馬上北伐中原,給了忽必烈重整軍備的時間。??在中原大規模徵召丁壯入伍,訓練完成,準備開始大舉進攻。??(按:有朋友提到蒙古軍隊究竟有多少人地問題,要是你把蒙古軍隊只理解成是蒙古這一個民族組成的軍隊,的確不多。??一個大帝國,他的軍隊決不止一個民族,還會有其他的民族。??只是漢軍二字我一直不想提起。??現在還是不想提起。??)

在蒙古歷史上就沒有損兵折將上百萬地先例,要是忽必烈不能有所建樹地話。??他地汗位就有點危險了。尐?χ說?箼5?手5?5打ち??別地不說,就是這一種壓力就迫使他不得不爲了。

“臣盡心竭力,戮心王事。??”郭侃平靜地道。

忽必烈踱了幾步,道:“爲了加強你地實力,朕決定把五衛禁軍中的兩衛調給你。??中原,關中之事就交付給忠和了。??”這話的意思是說,這次的所有行動都由郭侃來策劃。??包括阿術他們進淮西淮東這些地區的軍事行動,都由郭侃負責。

郭侃的確不愧神人之稱,給他說準了,宋軍向關中挺進,遇到了天大的困難,這因難是自臨安大捷後宋軍遇到地最大困難。??帶給宋軍巨大困難的並不是強大的蒙古軍隊,而是秦嶺。??秦嶺自古號稱天險,是關中的南方屏障。??海拔高,地勢陡峭,難以逾越。

羣峰聳峙,千巖競秀,雲纏霧繞,白雪皚皚。??從山腳望去,從半峰之上就處在雲霧中,好象玉帶纏腰,雪花飄飛在空中,一幅雪國奇景。??數百里秦嶺飛雪,真的當得起“萬里雪飄”四字了。

這就是秦嶺,山外還是深秋之季,山中已經入冬,下起了大雪,天寒地凍。??寒風呼嘯。??發出嗚嗚的嗚咽之聲。??盡情地蹂躪着他們能夠蹂躪的一切。??在夏日裡肆虐的蛇蟲不堪寒風之苦,早就不知道躲到什麼地方去了。

寒刀刮過。??如刀似割,讓人從骨子眼裡感到寒冷。??然而,這種大自然帶來地寒冷並沒有阻止宋軍向關中的開進,他們頂風冒雪,行進在難走的山道上。??要是從天空望去的話,只見山道上有不計其數的宋軍,多得比螞蟻還要多,蜿蜒蠕動,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一二三,起!”一聲響亮的號子聲響起,彷彿靜夜中地驚雷,打破了秦嶺的寂靜。

緊隨着這聲號子聲又響起一片號子聲:“一二三,起!”

這號子聲發自朱瑞祥的炮兵之口,領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李雋本人,他站在一塊石頭上,不停地揮着手臂,喊號子給炮兵們鼓勁。

他們要把火炮運往關中,必須要克服秦嶺這道天險。??把火炮運往關中,李雋是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關中是重地,宋軍一攻打,忽必烈必然不會坐視不理,他肯定會派出精銳部隊前來。??要是沒有火炮這一宋軍最爲犀利的武器,這仗打起來就因難得多了。

二是關中和中原相鄰,北伐中原時,從關中出兵也是勢在必行。??不僅要出兵,關中這路兵力還要極其雄厚才能擔負得起戰略任務,火炮就必不可少。

正是從這兩點考慮,李雋決定把在四川的火炮運往關中。??當然,最大的困難就是秦嶺。??秦嶺天險,徒步其間都很難行走,在這種大雪封山的日子裡運炮就更難了。

李雋非常清楚其中的困難有多大,思慮再三之後還是決定要把火炮馬上運往關中之地。??李雋相信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毅力,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奇蹟,一定能把上千門火炮運到關中。尐?χ說?箼5?手5?5打ち

朱瑞祥不僅是個優秀地炮兵指揮官,還是一個堅毅不拔地英雄,李雋把想法一說,他拍着胸脯保證一定完成任務,他的理由是:“我們地祖先可以修長城,我們當然可以把火炮運到關中。??我們要是連這點事都做不好,就有有愧於我們的祖先。??”

他說得一點沒錯,在一千多年前,秦人就修建了長城這一驚世奇蹟。??把火炮運過秦嶺雖然困難不小,比起修長城來說,就小得太多了,根本就不算一回事。

李雋大拇指一豎,什麼話也沒說,只說了一個字:“壯!”雖只一個字。??卻勝過千篇最爲華麗的讚譽之詞。

得令之後地朱瑞祥馬上組織人手開始運炮。??當然,李雋知道他們的行動會慢得多,特地把炮兵安排在最後。??騎兵和步兵,輕裝簡從,行軍速度要快得多,走在前面就不用說了。

號子聲對於幹苦力的人來說,特雖有用。??號子聲一起,炮兵們一齊發力。??擡着炮身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在他們的身後,留下一串深印泥中的腳印。

這腳印不僅僅是力量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毅力的最好證明!

“穩點,穩點。??”李雋對八個擡着炮身從身前走過地炮兵們喊道:“堅持就是勝利!一二三,走!”

炮兵們跟着喊道:“一二三,走!”擡着炮身向前行進,喊着號子。

不計其數的號子聲響徹在秦嶺山中。??宋軍要征服地不僅僅是蒙古軍隊,還有數百里天險秦嶺。??只要他們克服了秦嶺天險,他們就當得起第一流軍隊的稱號。

朱瑞祥一身的雪泥塵土,喘着粗氣,大步而來,道:“皇上,這裡就交給臣吧。??臣用人頭擔保,保準不會誤事。??”

不用想都知道。??他與炮兵們一道擡炮身扛炮架弄得一身的泥,李雋用手給他拍拍肩上的泥土,道:“不是不放心,我是想看看將士們。??有了這樣的軍隊,何愁光復大業不能完成。??”李雋指着艱難前進和炮兵們,動情地道:“你們將創造一個奇蹟!”

正如李雋所言。??這支英雄的炮兵真地是創造了一個奇蹟,在冰天雪地裡把上千門火炮安全地運到了關中。??當然,由於道路的艱險,意外事故在所難免,有不少將士爲此付出了生命。

“皇上,你就不要逗留了,柳將軍他們在等着你呀。??”朱瑞祥很是急切地催促道:“皇上,你快走吧。??你要是不能按時趕到,柳將軍他們的壓力會大得多。??”

李雋略有不滿地道:“你就催,連呆一會兒就不行。??好好好。??我這就走。??免得礙你的事。??”對段幹木道:“我們走吧。??再不走,有人不開心嘍。??”

“皇上。??臣不是這個意思。??”朱瑞祥連分辯。

“一二三,走。??”李雋揮着左手,喊了一聲號子,牽着白馬就要上路了。

段幹木馬上阻止道:“皇上,你還是上馬吧。??”

“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路這麼滑,騎在馬上不安全,還是走吧。??”李雋笑着拒絕了段幹木的勸說,道:“你不用把東西背在背上了,放在馬上吧,讓白馬馱着,你也輕鬆下。??”

翻越秦嶺,征途數百里,很難找到補給,生活用品自是要準備充分,段幹木義無反顧地當起了腳伕,把吃的用的背在背上,李雋知道他很辛苦,纔有此一說。

“皇上,臣不累。??”段幹木跳了兩下,道:“皇上,你看,臣很輕鬆。??”

李雋拉住他,道:“你就別逞能了,這纔剛剛開始,前面的路還很長。??來,放上來吧。??”段幹木知道李雋一旦決定了就不會改變,只得把東西放在白馬上。

李雋叫其他地侍衛把東西放在馬上馱着,牽着白馬開始了向關中進軍的征程。

李雋和段幹木他們說着笑話,講些故事,給將士們鼓鼓勁,沒怎樣就走到半山腰,低頭一望,只見在山道上前進的宋軍不知道有多少,蜿蜒曲折,好象一條長龍。??擡頭一望,山峰上雲封霧鎖,不知道有多高,雪花撲面而來,打在臉上,給人以清涼之感。

對於秦嶺,李雋覺得格外親切,因爲他是陝西茂陵人,過了秦嶺,就快到家了,胸中涌起遊子歸故鄉的親切感。

遊子歸故鄉是非常美妙的事情,讓人激動難已。??對於李雋來說,就更難得了,他這個八百年後的人來到古代世界,即將回到古代地家鄉,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經歷,一想到即將回家,這種激動就更加難捺,輕輕哼着一首自小就唱慣了的民謠“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地歌。??日頭從坡上走過,照着我的窖洞,曬着我的胳膊,還有我的牛跟着我。??不管過了多少歲月,祖祖輩輩留下我,留下我一往無際地唱着歌,還有身邊這條黃河。??”

李雋本是陝西人。??喜歡陝北民歌,這首民歌自小唱熟了。??在此心情激盪之際唱起來就格外富有感染力,段幹木和一衆侍衛氣喘噓噓地跟在李雋身後,聽了李雋的歌聲跟着哼唱起來。??他們先是哼唱,到後來放聲高歌,一時間,山道傳來雄渾的陝北民歌。

苦與不苦只是一種感覺問題,當注意力不集中也就不會覺得累。??段幹木他們唱着歌趕路。??注意力轉移了,走起路來也快得多了。

正想着回家地李雋也沒有注意到這事,直到一口氣上到山頂才道:“這路也不難嘛。??”

他地說法立即得到段幹木他們的贊同,道:“對呀。??真地一點不累,唱歌也能提神,走路也不累,真是怪事。??”

“你說什麼?唱歌,你們唱什麼歌了?”李雋還沒有反應過來。??非常驚奇地問道。

段幹木笑道:“皇上,你這是怎麼了?你不是唱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嗎?”拉開嗓子唱起來,準備亮一嗓子:“大風從坡上刮過……”

一道靈光從心裡閃過,李雋想到一事,道:“太好了。??幹木,你去找些人來。??要嗓子粗,會唱會跳的人來。??”

“皇上,我們就唱得不錯嘛。??”段幹木毛遂自薦了,道:“皇上,你何必捨近求遠呢。??”

這些侍衛個個是大嗓門,很符合條件,李雋點頭道:“說得也是。??來,你們站在一起,我們一起來唱。??我家住在黃土高坡,預備。??唱。??”右手向下一劃。??段幹木和一衆侍衛放開喉嚨開始唱道:“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日頭從坡上走過,照着我的窖洞,曬着我的胳膊,還有我的牛跟着我。??不管過了多少歲月,祖祖輩輩留下我,留下我一往無際地唱着歌,還有身邊這條黃河。??”

山頂上飄來黃土高坡地美妙歌聲,一開始將士們很是好奇,驚奇地望着山頂。??黃土高坡是一首爲人喜愛的民歌,很是動聽,到後來將士們也跟着唱起來。??聽到歌聲的將士們不斷加入“合唱隊”,唱歌的人就越來越多了,一時間,整個秦嶺山中,只要有宋軍的地方都在高唱黃土高坡。

唱得最爲奇特的當然要數朱瑞祥的炮兵了,他們的唱法是“我家住在黃土高坡,一二三,走!大風從坡上刮過,一二三,走!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一二三,走!”

唱一句,喊一嗓子號子,把一首原本動聽地黃土高坡唱得不成樣子,不過,他們卻從中得到新的樂趣,精神振奮,擡起炮身,扛起炮架輕鬆多了。??唱到輕鬆處,還可以小跑着上山,彷彿上千斤重的炮身不再沉重,和四兩棉花差不多。

朱熹論歌詠,認爲詩歌是心聲的凝結,情到之時自然而發,具有震奮心神的神奇作用。??朱老夫子德行有虧,理學很是害人,對詩歌的見解很是獨到,讓人不得不服。??將士們歌唱得越響亮,精神越振奮,走起路來也就更加輕鬆,秦嶺也不難征服。

李雋想到地是管仲在逃跑途中作《黃鵠》的故事。??管仲在政爭中失敗,給魯國囚禁。??齊桓公採納鮑叔牙之議,決定拜管仲爲相,首先就得把管仲從魯國弄回國,就以射鉤之事爲由頭,說要親手砍下管仲的人頭。

射鉤之事是管仲在政爭中用箭射殺齊桓公一事,管仲本是妙手,善射之人,一箭射中了齊桓公身上的鉤、,齊桓公咬破舌頭吐出一口鮮血裝着給射中了,騙過管仲。

齊桓公以這事爲由頭,誰都會相信,魯公信以爲真,真的把管仲交給齊國。

管仲知道魯公必然後悔,會派人來追殺他,纔在囚車裡作《黃鵠》之歌,教押送他的齊兵唱歌。??這些兵卒一門心思唱歌去了,走路也輕鬆了,一天走兩天的路程。??等魯公反悔,派兵來追殺管仲時,他早就到了齊國境內。??齊桓公拜管仲爲相,齊桓公稱霸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李雋仿效管仲故事,這一教唱歌,宋軍的行軍時間還有不大爲縮短的道理。

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61章 直搗汴京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58章 突出部第57章 旭烈兀受挫第60章 席捲淮西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3章 叩闕事件第36章 十萬火急第60章 奇計破城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21章 議和(上)第68章 宮闈秘情第74章 屠城慘劇第42章 閃電戰第50章 攻佔松江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9章 掃蕩淮西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67章 無處可逃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31章 細菌戰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34章 戰略轉折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59章 戲法奪城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80章 直奔日本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72章 逼降漢軍第55章 僱傭軍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83章 渡河之戰第31章 新技術(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62章 焦山水戰第3章 叩闕事件第33章 喋血江漢第37章 大都血戰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52章 伯顏去世第69章 運籌幃幄第63章 淮西混戰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24章 全民教育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58章 突出部第52章 伏兵四起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52章 伯顏去世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41章 御駕親征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68章 宮闈秘情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2章 幕後主使第40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54章 郭侃入伏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38章 醫學奇才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58章 突出部第23章 威行列國第1章 暴虐獸行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下)第82章 北伐燕雲一些問題的說明第58章 難解玄機第54章 危機重重第47章 海上驚情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10章 戰略佈局第43章 建設寧波第7章 一網打盡
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61章 直搗汴京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58章 突出部第57章 旭烈兀受挫第60章 席捲淮西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3章 叩闕事件第36章 十萬火急第60章 奇計破城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21章 議和(上)第68章 宮闈秘情第74章 屠城慘劇第42章 閃電戰第50章 攻佔松江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上)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9章 掃蕩淮西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67章 無處可逃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31章 細菌戰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34章 戰略轉折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59章 戲法奪城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47章 海上驚情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80章 直奔日本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72章 逼降漢軍第55章 僱傭軍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83章 渡河之戰第31章 新技術(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62章 焦山水戰第3章 叩闕事件第33章 喋血江漢第37章 大都血戰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10章 敵後戰場(中)第52章 伯顏去世第69章 運籌幃幄第63章 淮西混戰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24章 全民教育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58章 突出部第52章 伏兵四起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52章 伯顏去世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中)第41章 御駕親征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68章 宮闈秘情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2章 幕後主使第40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54章 郭侃入伏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24章 揚州解圍(下)第38章 醫學奇才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58章 突出部第23章 威行列國第1章 暴虐獸行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下)第82章 北伐燕雲一些問題的說明第58章 難解玄機第54章 危機重重第47章 海上驚情第53章 壯哉!柳河子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10章 戰略佈局第43章 建設寧波第7章 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