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光復汴京(下)

“皇上,下令進攻吧!”廖勝功很是振奮地提醒李雋道:“現在,朝廷大軍雲集,將士們士氣高漲,只要皇上一聲令下,汴京朝夕可破。×?s!尐5說5箼5首發()??”

他的話立即得鄭靜和的贊同,道:“是啊,皇上!下令吧!”

李雋搖頭道:“你們說得有道理,要是進攻的話,汴京很快就會給攻破。??可是,你們想過沒有,汴京是我們大宋朝的首都,要是一陣炮火打過去,會給打得破敗不堪,最後還是我們大宋朝的損失。??”

汴京在南北朝時期就曾經成爲都城,有不少歷史建築,要是一鼓作氣打進去,無論如何盡力何護,也會有所損失。??相對來說,收復汴京和保護這些文物來說,當然是收復汴京更形重要,不過,要是能夠保全而又沒有保全,對於李雋這個學者來說那是人生的遺憾。

再者蒙古人在歷史上以善長破壞聞名,雖然忽必烈比起他的祖輩更善於建設,破壞性要少許多。??但是,無法排除他在惱羞成怒之下仿效他的先輩進行大破壞的可能,要是這樣的話,汴京必將遭到一場浩劫,要是給忽必烈“破壞到不能再破壞”,光復之後其意義已經大爲下降,不僅是李雋個人的遺憾,也不僅是宋人的遺憾,還是華夏民族的遺憾。

長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都知道唐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其強盛的王朝,按理接下來的王朝定都長安是順理成章地事情。??然而宋朝卻定都汴京,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五代十國時期長安遭到過毀滅性的破壞。

歷史上的侵略者們,當他們侵略勝利時,偶爾會發一點好心保護一些東西。??一旦他們失敗時,往往會有組織地破壞,二戰時的納粹和小鬼子都曾這樣幹過,不知道多少本該保存下來的東西卻因爲他們的暴行而給破壞掉了。

因而。??李雋地擔心並非多餘,也是不得不做的一道題目。

“皇上所言不無道理。??不過,臣以爲保全汴京固然重要,收復汴京更加重要。??”廖勝功委婉地告訴李雋還是先拿回汴京再說。

李雋哪有不明白他地意思,笑道:“早點光復汴京是我們的心願,是華夏付出一百年努力的夢想,朕也想早點進城去看看大宋朝的首都。??可是,我們不能不謹重行事。??我們得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要把汴京光復,還要完城歸宋!”

“辦法倒是有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鄭靜和沉思着道:“要忽必烈不抵抗,乖乖地交出城市。×?s!尐5說5箼5首發??不過,這也太難了,臣以爲忽必烈無論如何,肯定會抵抗到底。??”

廖勝功很是贊同鄭靜和的看法,道:“忽必烈要是不抵抗到底。??他就不是忽必烈了。??皇上,臣以爲可以命令特種部隊進城去,侍機抓住忽必烈。??只要抓住忽必烈,汴京將不攻自破。??”

“不僅是汴京不攻自破,整個華北也會不攻自破。??”李雋把廖勝功沒有發表的看法說出來,道:“在這之外。??還有一種辦法可以保全汴京。??”

李雋如此說,證明他已經有相當地把握。??對於這事,廖勝功和鄭靜和可沒輒,馬上問道:“皇上,計將安出?”

“我們得想辦法要忽必烈不敢放手一搏,不敢玉石俱焚,這點,朕倒是有幾分把握。??”李雋緩緩言道。??就在這時,城頭上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來人可是南朝趙祺趙先生?”

李雋擡頭一望,城頭上站着一羣人。??爲首之人身高七尺。??面容俊朗,龍袍加身。??一股帝王之氣渾然天成,忍不住在心裡贊好。??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忽必烈到了,李雋朗聲道:“正是。??來人可是韃子忽必烈?”

忽必烈問得彬彬有禮,他滿以爲李雋也會如他一般問他是不是大元朝的忽必烈,沒想到李雋居然用上了“韃子”這兩個對於蒙古人來說極不敬的字眼。??廖勝功和鄭靜和聽在耳裡,是喜在心頭,忍不住大聲叫好。??李雋如此回答,具有折辱之功效,比起運用全軍萬馬還要讓人解恨。

說實在的,李雋把忽必烈打量一番,從心裡對這個給歷史學家評爲“一箇舊世界的破壞者,一個新世界的創造者”,對中國歷史具有重大意義的一代雄材大略地帝王是很有好感。??就是在另一時空,李雋對忽必烈的評價也是很高。

不過,好感歸好感,國事、民族尊嚴仍得維護,李雋是個能夠很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並沒有因爲對忽必烈大有好感而不討其便宜。

忽必烈把李雋打量一番,也是讚歎不已,他終於見到李雋這個令他功敗垂成的傳奇人物,心裡那個激動真不是筆墨所能形容。??激動有兩種,一種是好的,一種是壞的,此時地忽必烈是這兩種感覺兼而有之。×?s!尐5說5箼5首發

好感是緣自李雋的英風豪氣,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尤其是李雋一身戎裝,威風凜凜,大有馬鞭一指,必是金戈鐵馬的氣勢。用一詞來概括,那就是真英雄。??忽必烈是一個喜歡英雄豪傑的人,心想要是沒和李雋處在敵對場合,他們完全可以做朋友,成爲知己。

憤恨之情當然是李雋這幾年的所作所爲,破壞了忽必烈破滅南宋的計劃,粉碎了他一統華夏的美夢,消滅了忽必烈不計其數的軍隊。??現在,李雋又兵臨汴京,把他團團圍住,他們又是生死大敵,有道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忽必烈要是不恨李雋入骨就不對了。

忽必烈畢竟與衆不同,具有很高的才慧,他從李雋地話裡馬上判斷出李雋不僅是一位雄材大略地明君聖主,還是一位能言善辯地辯士。??辯才無礙,比起古之辯士有過之而不及,不然李雋斷不會用韃子二字奉還他。

“朕正是忽必烈!”忽必烈平抑一下激盪地心神,詰問李雋道:“趙祺,你可知罪?”

不用想都知道忽必烈必然是仿效古之辯士來上一通危詞,顛倒黑白,說得人心悸神動。??李雋知道該如何回答纔不會墮了華夏的聲威,臉一虎。??斥道:“忽必烈,你可知道你們韃子犯下了多少暴行?韃子殘暴無道,所過之處無不燒殺搶掠奸yin,城墟殘破,流血漂櫓,屍滿道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嗷嗷待哺。??現在,朕起兵弔民伐罪,驅除無道之韃子,光復華夏河山。??忽必烈,朕給你一個機會,若是你開城投降,朕饒你一死。??若是敢頑抗,王師到處。??必是寸草不留。??忽必烈,降還是不降?”右手一舉,將士們齊聲吶喊:“降還是不降?”

歷來是蒙古人強而南宋弱,在戰場上相遇都是蒙古人壓着宋軍打,象現在這樣詰問蒙古人皇帝之事從來沒有過,將士們揚眉吐氣。??用一個時髦的話來說就是“爽”,爽到骨子眼了。

李雋的反詰在忽必烈的意料之中,他沒有想到的是李雋居然把三軍將士也帶入,如此一來忽必烈一個人說話地力量就太單薄了,單薄得可憐。??再做個形象的比喻,忽必烈好象公堂上待決地囚犯,而李雋就是主審官,三軍將士就是助威的衙役。

忽必烈心裡還真有這種感覺,他覺得屈辱,濃眉一軒。??虎目中精光四射。??很明顯忽必烈給這種屈辱感激怒了,想扳回局面。??喝道:“趙祺,你不用在這裡搖脣鼓舌,顛倒黑白。??南朝無道,貪官橫行,魚肉百姓,黎民嗷嗷,朕心不忍,起義師,懲無道,兵臨臨安,爲的就是還百姓一個康樂盛世。尐?χ說?箼5?手5?5打ち??”

他說得沒錯,在李雋來到這個世界以前,南宋的確是夠**,真的是稱得上無道。??正是因爲南宋無道,纔會國力日弱,纔給蒙古人以機會,忽必烈才能統一中國。

這是陣前折辯,不能直承其事,不然就落了下風,對於這點,李雋是成竹在胸,臉一板,端起“穆穆”天子威嚴,喝道:“忽必烈,朕問你,函谷關血案,你可曾忘記?真定赤地千里,至今未見一個活人,真定萬千百姓的魂魄還遊蕩在荒郊野外,你可曾忘記?常州數十萬百姓給你們趕來填護城河,你可曾忘記?這就是你說的懲無道?是你們無道,還是誰無道?”

這些都是血淋淋地事實,任他忽必烈巧舌如簧也是難改鐵的事實,由不得張口無言。

這些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將士們是個個知曉,人人氣憤,乍聞李雋重提這些悲慘之事,無不是氣憤填膺,在廖勝功和鄭靜和的率領下齊聲吶喊“還我河山!”

等將士們不再吶喊,李雋語重心長地告誡忽必烈,道:“忽必烈,你可知道得民心者得到天下?”

得民心者知得天下的話,忽必烈不知道聽過多少回了,就是沒有這一次的印象深刻。??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爲由李雋來告誡他,讓他感到屈辱。??正待反駁,李雋根本就不給他機會,接着道:“韃子只知窮兵黷武,不恤民力,不拾民心。??而我大宋朝歷代君主,本仁慈之心,以聖人之道化育爾等冥頑,爾等不體聖人之意,一意孤行,兵連禍結,生靈塗炭,黎民十去其八。??爾等之罪,罪在不赦!”

南宋那些皇帝,說實在的,沒什麼可稱道處,李雋對他們也是沒有好感,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得不給他們遮羞,把他們的無能說成“本仁慈之心,以聖人之道化育冥頑”,李雋心裡真不是個味。

要是不給這些無能地皇帝遮羞,那麼在氣勢上就會落了下風,這叫不得不爲。??折辯就是這樣,好的一定要說,不好的還要說成好的,這是折辯的訣竅。

“你纔是真正的顛倒是非黑白,南朝地皇帝中除了你現在非常不錯外,都是無道之君,居然給你說得冠冕堂皇,打扮成仁君,氣死朕也!”忽必烈再一次領略到李雋的辯才。??正要扳回來,就在這時,一隊宋軍士卒快馬來到城下,舉起手中地火銃,對準了忽必烈。

巴布爾見機得快,叫道:“不好。??皇上,快退!”也不管忽必烈的感受。??和一衆侍衛把忽必烈拖開。??他們剛走開,一陣砰砰之聲大作。??是宋軍士卒手裡的火槍發威了。??要是忽必烈慢得一慢,肯定給打成篩子。

忽必烈出現在城頭上,正是幹掉他的良機,要是做掉了忽必烈,其中的好處有多少,只要神經正常都想得到。??李雋雖是對忽必烈大有好感,也不會錯過這個良機。??一邊和忽必烈折辯,一邊用手勢示意廖勝功調些火銃手來收拾忽必烈。??沒想到竟是給他逃了,李雋很是惋惜道:“要是有火炮,對着轟,還來得及。??”

“皇上放心,臣還調了三十門鋼炮。??”廖勝功的回答讓李雋心花怒放。??廖勝功知道忽必烈這人很難對付,光憑火銃未必能奏效,命令三十門鋼炮就位。??以備不時之需。

李雋脫口而出,道:“那還等什麼?快開炮啊!”

一聲令下,三十門鋼炮對準城頭開炮,忽必烈可能立足的地方都給覆蓋了。

Www ⊕Tтká n ⊕¢ Ο

李雋,廖勝功,鄭靜和。??以及三軍將士望着城頭上地煙塵,焦急地等着轟炸地結果。

“報告可汗,前面發現大量南朝軍隊。??”探子急急地道:“他們地人很多,旗幟比草原上的草還要多。??”

旭烈兀臉一板,斥道:“不就十萬嗎?就把你嚇着了。??”

探子忙辯解道:“回可汗,依小地估算,恐怕恐怕……”在旭烈兀的積威之下,不敢直言事實。

“恐怕什麼?說!”旭烈兀喝道。

探子小心翼翼地道:“恐怕不止十萬,二十萬也有可能。??”

先前得的情報,固守朱仙鎮的趙良淳部只有十萬。??斷不會有二十萬。??可是。??這個探子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探子,追隨旭烈兀多年。??從來沒有出過錯,他說有二十萬人,即使沒有,也不會差得太多,對南宋地增兵能力,旭烈兀真的是有點吃驚了,道:“再探!”探子領命而去。

“可汗,怎麼辦?”忽禿忽有些吃驚地問道。??忽禿忽一生追隨旭烈兀,打過不少硬仗,軍事經驗豐富,很快就想到宋軍一下子在朱仙鎮出現二十萬人,不用說其他方向上也有宋軍趕來,宋軍這是擺明了要合圍他們。??集中兵力從朱仙鎮打開一道口子,到達汴京和忽必烈匯合是再好不過,不過這根本就不現實。

旭烈兀的軍隊雖是有三十萬,佔有兵力上的優勢。??但是,他的軍隊一直在機動,很是疲憊,而宋軍早就等在這裡了,這是以逸待勞,誰優誰劣非常明顯。??再說了,宋軍不會在這裡靜等他們到來,什麼事情都不做,肯定是在排營佈陣,早就擺好堂堂之陣,攻擊堂堂之陣是最困難的。

最讓人擔心的是,南宋在這裡部署了大量火炮,別的暫且不說,光是這火炮就夠讓人受地了。??因而,要想從朱仙鎮打開一道口子,困難之大可以想象。??只要趙良淳拖住他們,其他的宋軍就會飛馬趕到,那樣一來,旭烈兀就給團團包圍了,他就是插翅難逃。

對於旭烈兀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馬上繞過朱仙鎮,直奔汴京,沉思了一下道:“繞道,兵分兩路,分別從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去汴京。??記住,要全速前進,趕到汴京就是勝利。??”

旭烈兀的處置非常正確,兵分兩路是爲了節約時間。??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總是會粉碎旭烈兀的美夢,一個探子飛馬趕來,遠遠喊道:“報!”

“說!”旭烈兀冷冷地道。

探子邊喘粗氣邊道:“回可汗,西北方出現一支騎兵,大約有五萬,正向我們壓來。??”不用想都知道,這支軍隊是來阻止他們從西北方向流躥。

旭烈兀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又一個探子飛馬趕來,跳下馬彙報道:“報可汗,東邊、東北方向出兩支騎兵。??東北方向地騎兵身穿黑色盔甲,可能是南朝的玄甲騎兵。??東邊的騎兵高頭大馬,正向我們壓來。??”心裡還嘀咕了一句“他們騎的馬有好多是我們良種的蒙古馬。??”

很明顯,南宋的意圖是爲了防止他從東邊流躥,才部署騎兵。??旭烈兀感到南宋的包圍圈給收緊了,也就是說南宋合圍已到最後階段,他的軍隊是生是死馬上就要見分曉了。

“報告可汗,西邊南邊發現大量南朝軍隊。??他們的人數很多,比瀚海中的黃沙還要多,他們濺起地煙塵遮住了半邊天空。??”又一個探子報告。

北有趙良淳擋道,其他方向出現大量宋軍,這意味着什麼?旭烈兀不會想不到,象這樣地大包圍,按照兵法,宋軍都是隱蔽前進,一旦他們暴露出來那就是說已經不怕給旭烈兀發現,說直白點:包圍圈已經牢不可破!

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45章 揭竿而起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63章 再接再勵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5章 廢除科舉第35章 嚴懲漢奸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7章 伏兵四起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6章 斷然收網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51章 西進北上第33章 喋血江漢第78章 出兵東瀛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61章 炮擊安慶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35章 皇城激戰第37章 大都血戰第71章 預料之外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61章 郭侃入關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47章 火燒碭山第39章 壯懷激烈第49章 戰火重燃第38章 醫學奇才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46章 異軍突起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59章 狡猾似狐第57章 突圍之戰第62章 焦山水戰第22章 連戰皆捷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6章 斷然收網第54章 危機重重第71章 關中一道第79章 郭侃之死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序言第65章 羣星閃耀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76章 血債血償第80章 直奔日本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65章 李雋遇刺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40章 針鋒相對第55章 僱傭軍第50章 懲漢奸詔第63章 淮西混戰第70章 決戰江南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66章 毒氣戰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71章 關中一道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下)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83章 渡河之戰第25章 廢除科舉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2章 開發廣州(上)
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45章 揭竿而起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63章 再接再勵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5章 廢除科舉第35章 嚴懲漢奸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7章 伏兵四起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6章 斷然收網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51章 西進北上第33章 喋血江漢第78章 出兵東瀛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61章 炮擊安慶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69章 光復汴京(上)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35章 皇城激戰第37章 大都血戰第71章 預料之外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61章 郭侃入關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47章 火燒碭山第39章 壯懷激烈第49章 戰火重燃第38章 醫學奇才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46章 異軍突起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59章 狡猾似狐第57章 突圍之戰第62章 焦山水戰第22章 連戰皆捷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6章 斷然收網第54章 危機重重第71章 關中一道第79章 郭侃之死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序言第65章 羣星閃耀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76章 血債血償第80章 直奔日本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65章 李雋遇刺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40章 針鋒相對第55章 僱傭軍第50章 懲漢奸詔第63章 淮西混戰第70章 決戰江南第19章 奪氣之戰(上)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66章 毒氣戰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71章 關中一道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下)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83章 渡河之戰第25章 廢除科舉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12章 開發廣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