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初至聞喜

第17章 初至聞喜

河東有三大士族,即聞喜裴氏、解縣柳氏以及汾陰薛氏。

三族人物之盛,郡望之隆,冠絕當地,其中又以聞喜裴氏爲最。

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候的河東在地理概念並不包含太原、上黨等地,要等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將天下劃爲十道,河東道才囊括了後世整個山西。

當然,河東三族真正的輝煌要等李淵在太原起兵,以河東爲根基,進取關中,鯨吞全國以後。

如今論名望,與五姓七族還是差了不少。

所謂五姓七族,即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這四家由北魏孝文帝欽定的漢人四姓,也有五姓的說法,多了一個隴西李氏,以及在之後崛起的博陵崔氏、趙郡李氏。

看地緣就能知曉,地處關西的隴西李氏在西魏、北周舉足輕重,而位於河北的博陵崔氏、趙郡李氏則是高歡信都建義時的元從家族。

在北魏末年的亂世中,它們各自押對了寶,得以在東西僵持期間,聲望迅速與其餘四家並肩,同爲天下第一等的士族門閥。

哪怕北齊爲北周所並,河北士族依然高枕無憂。

以博陵崔氏舉例,其在關西不止有崔宣猷身居高位,更有歷任安荊二州總管,進爵武康郡公,於八年前病逝,追贈大將軍、冀州刺史的崔謙,以及兩年前病逝,被賜姓宇文,改名爲說,追贈大將軍、敷州刺史的崔訦。

二人雖死,但子弟尚存,依然在朝堂維繫着博陵崔氏的影響力。

對於博陵崔氏來說,北齊滅亡,無非是將宗族的領導權由第三房過渡到第二房而已。

崔澈與封德彝離開鄴城,踏上漫漫西行路,一路上走走停停,欣賞湖光山色,兩人在四月十六出發,直到五月二十日正午,才渡過涑水,抵達聞喜縣城。

裴秀昨夜得到崔澈提前派出的小廝報信,今兒一早就在城門處等候。

盛夏正午的太陽毒得很,裴秀雖然躲在城門洞裡乘涼,一雙眼睛卻始終眺望着城外。

此時望見帶有博陵崔氏與渤海封氏的馬車緩緩駛來,十二歲的少年郎歡呼雀躍地奔向車隊,嘴裡還在不住地大喊:

“阿澈!阿澈!”

身後的一衆裴府小廝都跟不上他的腳步。

車廂裡的崔澈聽見裴秀熟悉的聲音,掀開門簾果然望見了朝自己奔來的裴秀。

“快停下。”

崔澈催促着車伕道。

馬車剛剛停穩,車伕將踏凳放下,崔澈便迫不及待走下馬車,邁着小短腿與裴秀緊緊相擁。

二人自小相依爲命,感情最是親厚。

“快!快帶我去見姑母。”

分別兩月,崔澈對大姑母崔昭容着實思念得很。

“莫要心急。”

裴秀淺淺一笑,又朝走下馬車的封德彝見禮,雖說年長了封德彝三歲,卻還是得按着輩分稱呼其爲表舅。

“你我三人同伴遊學,年歲相仿,無需以輩分相稱。”

封德彝雖然才九歲,但待人接物頗爲圓滑,也難怪能在隋唐之際先後依附楊素、虞世基、宇文化及、李淵、李建成、李世民,遊走在衆人之間,屢獲重用,在死後還能博得一個明字美諡。

三人在城門外一番短暫交流後,便回了馬車,裴秀出城迎接自然是乘車而來,但他偏要與崔澈共乘。

剛巧分別許久,崔澈也與裴秀有一肚子話要說,便讓妙容下車隨行,反正都要進城了,也走不了幾步路。

妙容聽着馬車內傳來的嬉笑聲,一路扁着嘴,小郎君有了裴秀作伴,自己果真成了無關緊要的外人。

腦海中回想着老夫人暗地裡對自己的叮囑,要她看緊了崔澈與裴秀,莫讓兩人在表兄弟的情誼外,多了點不該有的感情。

也不是封老夫人多心,龍陽之好自古有之。

尤其是西漢中前期幾位皇帝,都是男女通吃的主。

例如高祖劉邦與籍孺,惠帝劉盈與閎孺,文帝劉恆與趙同、北宮伯子、鄧通,景帝劉啓與周文仁,武帝劉徹與韓嫣、李延年等。

這也是《紅樓夢》第六十三回,‘髒唐臭漢’一詞中臭漢的由來。

有這麼多位明君雄主以身作則,發揚男寵之風,到了荒淫的南北朝,斷袖之癖也成了士族子弟的一項廣泛愛好。

畢竟無論賢愚,憑着門第即可爲官,這人一閒,可不得嘗試點新鮮事物。

當然了,妙容與封老夫人的擔憂純屬多心。

沒錯,裴秀相較於正常男性,確實缺斤少兩。

兩人此時也在車廂裡商量着今夜同宿,但他們之間着實沒有所謂畸形的愛情。

馬車來到裴府,崔澈與封德彝提着各自準備好的禮物隨裴秀進門拜訪,而張武、趙文等人則往崔昭容早就爲侄兒、表弟各自準備好的院子裡搬卸行囊。

走進正廳,強忍着再見姑母的激動,隨封德彝恭敬與裴秀祖母行禮,又奉上各自禮物。

裴老夫人與封老夫人本就是親家,又一起被充沒入官爲奴婢,兩人關係好得很,又知道崔澈與裴秀關係親暱,自然愛屋及烏。

她將崔澈喚到身前說了會話,才以精神不濟爲由,留下崔昭容爲她招呼客人,自個兒回後院去了。

“姑母,你此番是否與我們同去長安?”

裴老夫人才走,崔澈便迫不及待地問道。

崔昭容撫着崔澈的小腦袋,搖頭道:

“我還得留在聞喜侍奉老夫人,自然不能與你們同行。”

崔澈其實心中早有答案,但還是禁不住一陣失落。

他患病時,裴秀還得外出放牧,故而崔澈來到這世上,一睜開眼看見的就是辛苦照料自己,爲他熬煮藥水的崔昭容。

兩人名爲姑侄,但無論原主,還是澈哥兒,都與崔昭容情同母子。

當晚,封德彝早早去了自己的院子歇息,而妙容則等到夜深,仍不見崔澈回來,直到打探消息的趙文回來報信,自家小郎君今夜不回來了,要與裴家公子同宿。

崔澈與裴秀哥倆分別兩個多月,憋了一肚子話,顯然在馬車上還沒有說夠。

求推薦票。

(本章完)

第404章 消耗矢石今晚沒有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48章 崔郎可友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8章 周主滅佛第53章 記事參軍第6章 夜不能寐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36章 天元駕崩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13章 辭親遠行第64章 再別長安今晚沒有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2章 時來運轉新章節被屏蔽了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83章 太子設宴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78章 同姓聯結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94章 親友重逢新章在審覈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74章 懲治罪惡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203章 崔澈嫁女第97章 結髮夫妻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88章 私兵國有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31章 憾失姻緣第24章 爲報君恩第345章 以誠相待請假一天第163章 兒女之事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246章 重回河北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518章 壯志滿懷今晚沒有第8章 周主滅佛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442章 晉陽宮殿
第404章 消耗矢石今晚沒有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48章 崔郎可友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8章 周主滅佛第53章 記事參軍第6章 夜不能寐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36章 天元駕崩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13章 辭親遠行第64章 再別長安今晚沒有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2章 時來運轉新章節被屏蔽了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83章 太子設宴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78章 同姓聯結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94章 親友重逢新章在審覈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74章 懲治罪惡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203章 崔澈嫁女第97章 結髮夫妻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88章 私兵國有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31章 憾失姻緣第24章 爲報君恩第345章 以誠相待請假一天第163章 兒女之事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246章 重回河北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518章 壯志滿懷今晚沒有第8章 周主滅佛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442章 晉陽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