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舅甥共話

第192章 舅甥共話

發覺自己被元樂尚戲弄,陳月儀羞惱難當,她側過身子,拿棉被矇住了頭,卻又被元樂尚掀開。

“你與燕公究竟發生了什麼?”

元樂尚從身後擁住陳月儀,問道。

這熟悉的擁抱,讓陳月儀腦中一片空白,思緒又回到了燕國府的後院臥房。

元樂尚催促道:

“問你呢,快與我說說。”

“沒,沒什麼,就是與燕公在涼亭飲茶,你們也都看見了。”

陳月儀閃爍其詞,又怎能瞞過元樂尚,她們二人在後宮時,就因年紀相仿,結成了親密姐妹,如今更在尼寺中相依爲命十年,形影不離。

雖說陳月儀極力在掩飾,但元樂尚早就看穿了她的心虛。

元樂尚輕聲問道:

“伱喜歡他?”

陳月儀聞言,不自覺地一顫,她沒有回答,元樂尚卻已經知道了答案,她嘆氣道:

“那樣的人物,就連樂平公主都願意改節下嫁,你心生仰慕,也是人之常情。但你我不是尉遲妹妹,更不是樂平公主,註定逃不出這間尼寺。”

陳月儀神情稍顯落寞,她低聲道:

“我明白”

“我與公主不在的時候,他究竟將你怎麼了?莫非你們已經有了肌膚之親!”

元樂尚更是好奇今日究竟發生了什麼,聯想到陳月儀起初時在臥房休憩,她驚呼道。

陳月儀不答,但嬌軀一顫還是泄露了她的秘密。

元樂尚繡口微張,驚疑道:

“你們總不會行過了周公之禮吧。”

陳月儀趕忙解釋:

“他只是將我當作公主,無意摟抱了我!”

元樂尚心中涌起一股酸意,也不知是因爲崔澈摟抱了陳月儀,還是陳月儀被崔澈摟抱。

她將陳月儀摟得更緊了,附耳問道:

“他是這樣摟着你的?”

耳邊的熱氣讓陳月儀渾身酥麻,她轉過身來,與元樂尚做起了過去十年,她們偶爾會打發夜晚孤寂的遊戲。

銀鈴般的笑聲,迴盪在佛門靜地。

夜色深沉,且不說有沒有人會經過,這間廟裡的女尼也沒有幾個是自願出家,她們大多是宮中的妃嬪,體會過閨房之樂,其中不少人耐不住寂寞,結下了畸形的情感。

燕國府,一衆賓客陸續告辭,就連李密也被送回了蒲山公府,與菩薩奴相約明早一同返校。

崔澈與妻子纏綿過後,精疲力竭的楊麗華睡得深沉,而崔澈躺在榻上,卻顯得心猿意馬。

枕間早就沒有了陳月儀的香味,但就是會想起她抱膝抽泣的模樣。

一想到陳月儀十六歲出家,在尼寺中孤苦生活六十九年,直到八十五歲去世,而元樂尚也得熬到貞觀年間。

崔大善人就覺得心疼。

他一顆菩薩心腸,最見不得婦人受苦。

只是正如元樂尚所言,尉遲熾繁是楊堅所賜,楊麗華是大隋公主,她們能夠嫁入崔府,各有原因。

而崔澈與陳月儀、元樂尚註定沒有這種緣分。

崔澈也不是小高王,他可沒有能耐將皇家尼寺,變成自己的私人會所。

搖搖頭,將陳月儀、元樂尚的身影甩出腦海,崔澈又惦記起了李靖。

今日去越國府,就是爲了替李靖尋來紅拂女,但風塵三俠註定只存在小說演義之中。

要想籠絡李靖,崔澈還得另想辦法。

不過崔澈倒也不急,此前他已經派人去吏部打探了,李靖將任職兵部駕部司,自己作爲他的頂頭上司,有的是時間與李靖建立感情。

翌日,清晨,吏部官員就往燕國府送來了告身,崔澈卻沒有急着上任,先休假幾日再說,等李靖去兵部報了道,自己再去也不遲。

官員每五日一休,他可不願意與李靖錯開了休息時間。

崔澈還在府裡用早膳的時候,李靖已經到了舅父家中拜謁,今天是韓擒虎休沐在家的日子。

李靖告知韓擒虎自己下一任的去處,韓擒虎笑道:

“駕部員外郎,倒也是一個好去處,你不是有志爲將嗎,在兵部多結識同僚,對你將來大有裨益。”

說罷,又沉吟道:

“兵部尚書的人選尚無定論,也不知是由哪位公侯出任此職。”

其實韓擒虎不是沒覬覦過兵部尚書一職,但他一個武將,確實幹不來這樣的部堂高官。

如楊素、崔澈,他們如今位列五大名將之一,可也是文官起家。

楊素善屬文,工草隸,在文學、書法上均有造詣,以宇文護中外府記室參軍出仕。

而崔澈更是以楊堅的丞相府記室參軍出仕,輔佐楊廣治理幷州時,亦有賢名。

他們能夠埋首案牘,但讓韓擒虎整日處理公文,那屬實是強人所難。

崔澈就任兵部尚書,是昨日午後才敲定的事情,韓擒虎自然不知此事。

李靖提醒道:

“聖人昨日下旨,拜燕國公爲兵部尚書。”

“原來是他。”

韓擒虎恍然大悟,頷首道:

“果然,聖人遲遲不定下兵部尚書的人選,就是在等他入朝。”

李靖贊同道:

“燕國公文武雙全,確實是兵部尚書的不二人選。”

韓擒虎卻搖頭道:

“你如今只是聲名不顯,真要論及才幹,或許比他更適合。”

韓擒虎對自己外甥的才能一清二楚,甚至覺得更在自己之上,也就是沒有機會讓他嶄露頭角,否則當世五大名將,就得更改爲六大名將,二十歲的李靖也將頂替二十一歲的崔澈,成爲最年輕的一人。

李靖只是苦笑,各人有各人的緣法,羨慕不來。

韓擒虎有記起了一事,叮囑李靖道:

“你入了兵部,要與崔澈好生相處,卻也無需太過親近,此人心思深沉,表裡比興,十一歲便能將尉遲迥賣了一個好價錢,絕非善類。”

李靖頷首應是。

關於十年前尉遲迥之亂,越來越多的人瞭解了其中個真相。

畢竟韋孝寬這麼謹慎的人,卻對崔澈這個反賊另眼相看,楊堅又輕易將崔澈引爲心腹,之後更是委以重任,甚至晉王捱了打,卻與他成爲密友。

要說其中沒有隱情,屬實是自欺欺人。

但由於崔澈爲接納他的崔達拏求得免死,輿論也多是說他有先見之明,能使宗族免禍。

畢竟在崔澈投奔之前,尉遲迥就已經獲得了博陵第三房的支持,這纔有了崔達拏的總管府長史之位。

第三更帶到,今天沒了,明天應該是七更打底,1W4。

感謝大家的投票和打賞。

(本章完)

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82章 勿慮婚姻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76章 突厥消息第6章 夜不能寐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2章 時來運轉第42章 行差踏錯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92章 可汗夜遁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320章 贖買婦孺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74章 懲治罪惡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333章 離間君臣請假一天新章節被屏蔽了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90章 反擊突厥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25章 竇府家宴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543章 鳳縣生變
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82章 勿慮婚姻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76章 突厥消息第6章 夜不能寐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2章 時來運轉第42章 行差踏錯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92章 可汗夜遁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320章 贖買婦孺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74章 懲治罪惡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333章 離間君臣請假一天新章節被屏蔽了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90章 反擊突厥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25章 竇府家宴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543章 鳳縣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