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入崔府

第4章 初入崔府

馬車停靠在一座氣派的府邸前,趙翁對車廂內喊道:

“小公子,到家了。”

寬敞的車廂內,如今只剩了崔澈一人。

既然周主宇文邕下詔歸還家眷、財產,自然也包括崔、裴兩家在鄴城的宅院,馬車途經裴府時,崔昭容與裴秀便下了車,自然要先拜謁了裴府的老太君,才能往崔府登門。

還不等崔澈走出車廂,就有門房跑回府內報信。

“小公子回來了!小公子回來了”

聲音漸行漸遠,崔澈被趙翁抱下馬車,他本人很抗拒這種做法,總覺得羞恥,但趙翁唯恐六歲的小主子磕了碰了,這可是家裡的獨苗。

崔澈打量着眼前的府邸,只見三間獸頭大門敞開着,臺階下,兩座石獅子栩栩如生,從東西兩角門內涌出幾十位奴僕、婢女,盡皆跪拜見禮,朝他笑臉相迎。

這等景象,與住慣了的茅草屋形成鮮明對比,一時讓崔澈有些不適應。

卻也只是短暫失神,但到底也是見過了大世面,故宮他都去過好幾回,旺季60,淡季40,憑學生證還能打折,只收你20。

崔府氣派不假,但哪比得上故宮宏偉。

“都起來吧。”

六歲的小孩學着大人的儀態,卻沒有人敢嘲笑。

崔府正門平時是不開的,出入多由東西兩角門,但崔府小公子在北疆吃了四年風沙,好不容易回來,可不得開正門迎接。

趙翁在前頭引路,崔澈身後跟着一羣奴僕、婢女,到底是名門望族,奴僕們衣帽周全,婢女們穿紅戴綠,當然了,崔澈的行頭也不差,那身粗布衣服早就給換了,在途中趙翁爲他購置了一身綢緞衣裳。

崔澈經垂花門,走過抄手遊廊,在穿堂門廳瞧見了姍姍來遲的祖母。

祖母姓封,出自渤海封氏,是東魏重臣封隆之之女。

封氏育有兩女,卻未有子嗣,故而崔澈之父崔長君雖非嫡子,但作爲庶長子的他,卻也被封氏視如己出。

崔澈作爲崔長君的幼子,也是家中唯一的男丁血脈,封氏豈有不愛惜的道理,之所以姍姍來遲,不過是老人家年紀大了,走路不便,而崔府地方太大,從後院來迎,也要許多時間。

“我的心肝啊,老身以爲這輩子都見不到你了。”

封老夫人一見崔澈,瞧着他與父親崔長君酷似的容貌,都無需詢問,緊緊摟在懷中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泣道。

“祖母莫要悲傷,孫兒這不是回來了麼,日後自當承歡於祖母膝前,代父親、叔父,與兄弟們盡孝。”

澈哥兒這番安慰,讓封氏記起了兩個庶子與一衆孫兒們,撫着崔澈的小腦袋,哭得更是悲傷。

崔澈伸出小手爲祖母擦拭淚水,封老夫人見他如此乖巧懂事,心中滿是歡喜,止不住地念叨道:

“好孩子!好孩子”

說着,封老夫人自己也擦乾淨淚水,起身牽起崔澈的手說道:

“走,隨祖母去拜祭列祖列宗,去拜祭你祖父、父親,感謝他們保佑伱平安歸來。”

這是一間明亮的祠堂,一衆奴僕、婢女,哪怕是趙翁這等心腹管事都被留在外邊,只有封老夫人與崔澈跪拜在一衆靈位之下。

封老夫人指着一塊塊靈牌,告知崔澈他們的身份,訴說他們的生平故事。

崔澈祖上可謂累世爲官,尤其是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以後,取人糟粕,將九品中正制移植到北方,正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博陵崔氏作爲北魏一朝僅次於漢人四姓的門閥,要出仕實在是再簡單不過。

認了祖先,封老夫人又拿出一本簿子。

“這上邊記錄了崔府資產,都是歷代先祖辛苦積累,澈兒你還年幼,暫且由祖母爲你保管,待你年歲漸長或者老身先去,再交還給你。”

再是疼愛孫子,也不可能讓七歲的孩子管賬,崔澈自然理解,但他還是壓抑不住心中的好奇,睜着大眼睛,故作天真的說道:

“祖母,能否讓我過目家中資產。”

“澈兒還認字?!”

封老夫人聞言驚喜道。

她最擔心的就是孫兒兩歲去了北疆,在那裡蹉跎四年時光,還在操心他的學業。

需知道,其祖父崔季舒涉獵經史,長於尺牘,有當世才具,十七歲便身居一州主薄之位,得高歡之弟高琛器重,就是因盜嫂被高歡活活打死的那個高琛。

高琛將崔季舒推薦給高歡,高歡一番考校後,親自查看哪裡有丞郎空缺,補爲大行臺都官郎中,其子高澄十五歲由晉陽往鄴城主持朝政,特命崔季舒入朝輔佐。

不會真有人以爲崔季舒就是個拉皮條的吧。

拿博陵三崔之一的崔暹舉例,高歡在韓陵之戰大敗爾朱氏後發兵洛陽,命崔暹輔佐其弟高琛留守河北,臨行前握其手道:

‘大丈夫相知,豈在新舊,軍事固然重要,留守責任也不輕,家弟年輕,辦事不嫺熟,後方的所有工作,就統統託付給你了。’

高澄爲了讓崔暹打擊不法勳貴,甚至刻意在一場宴席上演戲,讓崔暹與自己分庭抗禮。

就是這樣一位顯赫人物,在崔季舒面前卻是屏退了外人,下拜道:

‘我如果能夠當上尚書僕射一職,那都是叔父你的恩德。’

冷知識,崔暹比崔季舒年長十餘歲。

先人權勢如此,如今重振家業的重擔落在了崔澈身上,封老夫人自然對他寄予厚望。

“在北疆放牧時,孫兒總會隨表兄認字。”

崔澈的回答讓封老夫人很是欣慰,她將簿子交到崔澈手上,崔澈立即翻閱起來。

一邊看,一邊不由得暗自咂舌,這列祖列宗當官是不是都在一心求田問舍呀,怎地積累了這般多的財富。

雖然比不得明朝首輔徐階家中子弟佔地二十四萬畝,卻也有良田千頃,合計五萬畝。

屋舍、奴婢以及餘財更是數不勝數。

當年家財充公,都是有記錄在案,如今天子下詔歸還,按圖索驥便也盡數收了回來,畢竟這是北周天子用以施恩的手段,是政治任務,又事關博陵崔氏這般世間第一等的門閥,誰又敢在這上面吃拿卡要。

幼苗求收藏、推薦。

(本章完)

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160章 班師歸國更新要晚一點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99章 放浪形骸第79章 戰事再起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45章 賞功罰罪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93章 三線告捷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88章 私兵國有第41章 吃瓜羣衆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589章 掎角之勢還要晚一點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57章 楊廣相求第90章 反擊突厥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51章 崔府夜話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80章 前線覓功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43章 入宮哭訴今晚沒有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349章 事後處置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47章 獻策平陳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74章 懲治罪惡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194章 親友重逢還要晚一點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69章 晉王設宴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144章 出塞劫掠
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160章 班師歸國更新要晚一點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99章 放浪形骸第79章 戰事再起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45章 賞功罰罪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93章 三線告捷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88章 私兵國有第41章 吃瓜羣衆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589章 掎角之勢還要晚一點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57章 楊廣相求第90章 反擊突厥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51章 崔府夜話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80章 前線覓功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43章 入宮哭訴今晚沒有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349章 事後處置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47章 獻策平陳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74章 懲治罪惡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194章 親友重逢還要晚一點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69章 晉王設宴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144章 出塞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