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長孫無忌

第452章 長孫無忌

長孫晟一共育有四子四女,除去年幼的第四子與第四女被帶在身邊。

其餘尚在人世的子女如今都在關西,或入仕爲官,或嫁作人婦。

長孫晟不願投降崔澈,是擔心留在關西的子女們遭受牽連。

而長孫晟又不願意死,棄城便也成了唯一的選擇。

在南面城門開啓的一剎那,長孫晟領着數十名親信策馬疾馳,向漢東奔去。

等東隋哨騎發現南面動靜,再去追趕已經來不及。

崔澈要的是隨州,而不是長孫晟。

因此他並沒有在南面設伏,本來就是放開道路讓長孫晟棄城而逃,否則真要是有伏兵在外,那信使哪還進得了城。

月光昏暗,哨騎們並沒有看清楚逃走之人的容貌,但消息傳回大營,東隋衆將還是篤定逃走之人必定是長孫晟。

除了他之外,誰又會領着數十名隨從,一人三馬逃離隨州。

不久,隨州城中有人前來拜營,原來是長孫晟離開後,奉命留守的隨州司馬陳濟不願與城池共存亡,於是派了人前來東隋大營,向崔澈獻城請降。

陳濟要拿隨州城,換一份自己的富貴。

然而崔澈卻不敢輕信,他擔心這是長孫晟的陰謀。

派遣數十名騎卒連夜出城,讓自己誤以爲他已經逃走,再行詐降之事,好在夜裡關門打狗。

崔澈稍作沉思,對使者道:

“今夜時辰已晚,大軍入城,百姓難免驚恐,引發騷亂。

“若陳司馬是真心獻城,請開北門,由孤派遣一軍接管。

“陳司馬爲本王維持城內秩序,明日一早再交接城池,如此,孤必不負陳司馬,願以高官厚祿相酬。”

說罷,崔澈便一直在觀察使者的臉色,但凡他臉上露出一絲慌亂,崔澈便能從中知曉這是長孫晟的陰謀。

只是使者臉上如常,他躬身應道:

“卑職這就回去向陳司馬覆命。”

在使者告退之時,崔澈又道:

“且慢!本王先前聽哨騎回報,長孫晟似乎並沒有帶走家眷,若其家眷還在城中,還請使者讓劉司馬派人將她們送來大營。”

使者當即答道:

“回稟大王,長史刺史只是帶走了親信,其妻妾子女如今正在隨州城內,卑職稍後就爲大王送來。”

崔澈聞言,頷首笑道:

“如此最好不過。”

直到這時,崔澈才相信長孫晟已經逃跑了,只不過他並沒有更改計劃,還是打算派遣一軍先行控制北門,等到天亮再行交接。

在使者離開帥帳後,崔澈詢問衆將,誰願意前往接收北門。

諸將紛紛請命,也只有崔澈才這般多疑,他們早就認定長孫晟不在城中。

崔澈掃過一圈,最終選擇了帳前效節軍的亞將尉遲敬德。

“接管城門,無需太多人手,便由尉遲將軍領本部一千騎卒前去。”

尉遲敬德大喜,趕忙出列應諾。

崔澈又叮囑道:

“不可大軍一擁而上,每夥十人,分批次入城,假如城內有喊殺聲,便立即領軍退回。”

尉遲敬德也對崔澈的小心謹慎有了一個初步印象,心道:

‘今夜之事,不敢說十成把握,七分還是有的,大王居然還要這般小心謹慎的細緻安排,也難怪大王征戰半生,未有敗績。’

“末將領命!”

尉遲敬德朗聲應道,隨即告辭離開。

在召集了麾下一千騎卒後,尉遲敬德領着他們前往隨州城的北門外,等候守軍開門。

而此時使者也找到了陳濟,轉述崔澈之言。

陳濟感慨道:

“燕王之謹慎,曠古罕見。”

又是拒絕深夜入城,只控制北門,又要拿長孫晟的家眷爲質,也就是自己誠心投靠,要真的心懷陰謀,只怕是不可能誘得崔澈上當。

不過既然今後要在崔澈麾下效力,主君謹慎一點,也不是壞事。

面對崔澈高官厚祿的許諾,陳濟立即答應下來,親自帶隊前往長孫晟的府邸,去捉拿老上司的家眷。

陳濟與長孫晟不同,他是關東人,投降崔澈沒有顧慮,而長孫晟的親族都在關西,自然要瞻前顧後。

陳濟帶着人馬趕到長孫府外時,長孫晟的家人也被驚動了。

一名十三歲的少年帶着十餘名奴僕,持劍立在門外。

面對陳濟帶來的軍隊,他稚嫩的面龐上毫無畏懼可言。

“陳司馬!阿爺離開之時,將城池交託給你,你今夜帶着士兵圍住長孫府究竟意欲何爲!”

少年厲聲喝斥,他正是長孫晟之子長孫無忌。

陳濟反駁道:

“你父親棄城而逃,拋下我們,我今日所爲,並非爲了一己私慾,而是要帶着城中軍民謀求一條生路罷了,還請公子帶上家人,往燕王大營走一趟。”

陳濟並不敢衝殺進去,崔澈是個什麼習性,人盡皆知。

如今點名要長孫晟的家眷,陳濟擔心崔澈此舉,含了些別的心思。

別看長孫晟如今五十五歲了,但他的結髮妻子已經過世十多年,所娶的續絃,也就是長孫無忌的母親,如今也才二十七歲。

陳濟當然是見過那位長孫夫人的,相貌生得美麗,他也害怕崔澈是在打那位長孫夫人的主意,因此纔沒有強行綁人,冒犯對方。

只是長孫無忌不肯讓開,他不惜性命也要保護門後的母親與妹妹。

雙方僵持了好一會,陳濟見繼續下去也不是辦法,燕王殿下還在等着自己咧,只得下令強攻長孫府。

正當衝突一觸即發的時候,府內傳來了長孫夫人的清脆的聲音:

“住手!”

長孫夫人走出大門,右手還牽着一名女童。

長孫無忌急切道:

“母親,你怎麼出來了!快些進去,只要有孩兒在,這些人就別想傷害您與阿妹。”

長孫夫人朝愛子搖了搖頭,對陳濟道:

“既然是燕王相邀,不敢有勞陳司馬動武,我們母子這便隨你離開。”

陳濟大喜,當即帶着人馬爲長孫夫人與她一對兒女引路,前往北門。

長孫無忌沮喪不已,但他還是仗劍緊緊護在母親與妹妹身邊,但凡有人敢欺辱她們,長孫無忌必然是要挺劍而出的。

還有

(本章完)

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5章 封家六子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353章 契丹軍隊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96章 名將殞命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81章 皇家尼寺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79章 戰事再起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6章 夜不能寐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1章 稚子擇師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23章 北齊舊人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50章 摯友登門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76章 突厥消息新章在審覈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8章 周主滅佛第40章 孝寬之疾第539章 李淵爲將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69章 晉王設宴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31章 憾失姻緣第82章 勿慮婚姻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530章 難捨慈母請假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34章 剖明心跡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202章 田螺姑娘
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5章 封家六子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353章 契丹軍隊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96章 名將殞命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81章 皇家尼寺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79章 戰事再起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6章 夜不能寐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1章 稚子擇師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23章 北齊舊人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50章 摯友登門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76章 突厥消息新章在審覈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8章 周主滅佛第40章 孝寬之疾第539章 李淵爲將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69章 晉王設宴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202章 田螺姑娘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31章 憾失姻緣第82章 勿慮婚姻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530章 難捨慈母請假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34章 剖明心跡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202章 田螺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