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章 注賓城

不遠處,一位樓蘭美人正在餵養羊羣。她頭戴尖頂氈帽、斜插禽鳥翎毛,腰裹羊毛短裙,腳踩氈靴,手臂挎着紅柳小簍,右手拿小簍裡的嫩草勾引小羊啃食。她高鼻樑,深眼窩,眉毛平,眼睛大,黑色瞳孔。粟色的長髮從中間分成兩部分,在後面編成許多小辮。

她回首道:“孔雀河送你來到樓蘭,所爲何事啊?”

“我從陡峭的山崖跌落,一切都忘記了。”

“傳聞北山有忘川之水,若是飲用便會忘記一切。快告訴我,忘川到底在哪裡?”

張鬱青不想欺騙她,卻也無法告知她真想,只得喃喃道:“我忘記了。”

“你叫什麼名字?”她拍拍腦袋。“哎呀,你一定也忘記了。你又黑又高大,以後你就叫大黑牛。”

“大黑牛,挺好!”

“我叫淺雲,你是中土人可知道出自何處?”

張鬱青在長嘯門耳濡目染,恰巧知道一首詩:“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爲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叔叔說的沒錯,中土人個個懂詩詞。”

這時一個村民急匆匆跑來,喊道:“吐賀黎大叔,快救救我吧。匈奴人來了,他們要羞辱我的女兒。”

吐賀黎摸着腰間的短刀匆匆跟着那村民而去,那是一片貧民村莊,低矮的屋子,蘆葦扎捆和泥修成的牆,一名匈奴人正撕扯着一位樓蘭女孩的衣袍。吐賀黎抓住匈奴人的肩膀甩了出去。那匈奴人伸手矯健,空中腰部靈活,竟是聞聞站立。

匈奴人喝道:“我是僮僕特使的衛士,你敢壞我的事。”

“僮僕特使是催繳賦稅,而不是要你們羞辱我們的女子。”

“樓蘭人,我匈奴的奴隸。你們的糧食、牛羊還有女人都是我匈奴的。”

吐賀黎道:“那就要問我手中的刀答應否?”

“我隆羧,匈奴勇士。我的師傅單羅渡是武尊赫提拉的弟子,我的彎刀之下亡魂上百。”

吐賀黎雙臂力大,隆羧刀法刁鑽,兩人爭鬥膠着。隆羧見不能取勝,力氣將竭,周遭又無後援,不由心慌。忽而他踢氣一片飛塵,翻身抓住了那名小女孩,喝道:“放下你的刀,後退一百步,否則我就殺了她。”吐賀黎未料對方如此卑鄙,只得放下彎刀。

隆羧得意大笑,一手撕扯女孩的衣服。不然一支利箭飛來,從右眼眶射入,貫腦而過。隆羧向後栽倒,如同木樁倒地。

吐賀黎回首,張鬱青拿着一張雕弓,若無其事揮揮手。

他道:“吐賀黎怎麼帶公主出去玩那麼久?”

淺雲道:“叔父不要責怪吐賀黎叔,侄女貪玩,抓魚抓上癮啦!”

“嗯,你也在注賓城呆了着許多天,也該回王城了。”

“我纔不要回王城,哪個匈奴王妃凶死了,王兄也不管,任由她欺負孃親。”淺雲又指着張鬱青,“他叫大黑牛。自忘川落水,孔雀河送他來到這裡?”

“胡鬧。忘川只是個傳說,怕是腦袋受傷失憶。”

“我記得嗯,我記得我是商隊中的譯者,但是不知爲何腦門受傷,忘記了很多事情。同伴也都失散了。”

黎長安端詳張鬱青的面貌,道:“一年前,我記得康米盧的商隊有一夏人,應當是你啦!”

淺雲公主道:“他的武功很好!”

黎長安親切道:“你一個夏人,懂得拳腳,又通吐火羅語,譯者是定然沒錯了。”

衆人入城,來到城主的宅院。城主宅院爲兩層,以木材樑架,樹枝編扎爲骨,內外塗泥成牆。高臺之上時方形庭院,四周是葡萄架子,中央位置是一個大火塘,火塘裡用胡楊或紅柳枝燃一堆火,圍着火塘是幾個木幾。兩位侍女,一位庖廚正在小心翼翼打理一隻烤全羊。木幾之上擺滿了糕點、葡萄酒、瓜果。張鬱青學着衆人盤腿而坐。高臺之下是一個鹿苑,幾隻梅花鹿安詳徜徉,不時鳴叫。

淺雲公主道:“你知道我拿手的手藝是什麼麼?烤餅!先在一張麪餅上放碎羊肉和蔥沫,然後再取一張麪餅覆蓋其上,捏合麪餅四圍縫隙。將肉餅埋進火塘熱灰中。一個時辰後,取出肉餅,拍掉灰塵,一個烤熟的胡餅就誕生了。”

黎長安道:“你抓魚、餵養、烤餅,哪裡像個公主!”

淺雲公主吐吐舌頭道:“叔父,夏人的琴棋書畫真的很煩啊!您要是再逼我讀《詩經》什麼的,我再也不來注賓城了。”

黎長安笑道:“好!我考一首詩,答對了!就再延長兩日遊樂日。

淺雲拍手大喜道:“好!”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淺雲接着背誦下半首:“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黎長安道:“好!看來公主用心了啊!”

淺雲公主喜不自勝,切好了甜瓜,以金盤託在黎長安面前。

張鬱青不由讚歎,這黎長安對華夏文化十分了解,這首《小雅》中的《呦呦鹿鳴》十分應景得體。

黎長安問:“嘉賓可有和詩?”

張鬱青不善此道,不由一陣緊張,忽而想起高適在秘族所吟的詩,似乎感謝主人款待,於是吟唱道:“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既醉以酒,爾餚既將。君子萬年,介爾昭明。昭明有融,高朗令終,令終有俶。……室家之壺。君子萬年,永錫祚胤。其胤維何?天被爾祿。君子萬年,景命有僕。其僕維何?釐爾女士。釐爾女士,從以孫子。”

黎長安十分喜悅,道:“常聞華夏人人懂《詩》知《書》果不其然啊。但願我樓蘭萬年,永錫祚胤!”

張鬱青問:“這城主何以對中土文化如此瞭解!”

風過庭道:“西域也多中土人,鄯善城主尉屠耆便是中土人。當年匜朝皇帝入關中,至霸上,秦王子嬰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而降,然宗室西遁入敦煌、祁連間,後避匈奴過白龍堆,至樓蘭鄯善城,秦將尉繚之子爲王,其後人便是鄯善城主尉屠耆,還有部分入西域莎車國,尉遲氏也是其後人。”

245章 象雄、呼揭與沙陀218章 天殘門第148章 倭人入侵第二十八章 二王三恪211章 血刀老祖第三十二章 說盡四州江湖398章 無根門之陰毒第146章 鄒衍235章 赤谷城之戰354章 重逢櫻雪346章 小野小町的後人259章 淮南王之謀第六十章 神偷門464章 南越趙佗290章 楚墨的陰謀第十二章 諸子百家398章 無根門之陰毒362章 徳川秀忠的潛隱191章 克拉蘇的進襲240章 浮屠道第四十章 小鬼難纏第四十章 小鬼難纏第五十六章 滅門第143章 秦卿蹤跡544章 開國何茫然170章 馬邑之謀第五十二章 食人惡賊500章 白虎之會第三十五章 鹽幫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210章 紅衣教408章 荊山之玉第八十八章 火併276章 倭寇幻術第九十一章 萬花谷463章 劫數第一百一十八章 丹爐燧249章 蘢城之戰506章 八絕七傷陣第一百二十八章 雞鳴驛第139章 反叛470章 六扇門第151章 燕王432章 章華宮289章 歐陽冉167章 飛馬牧場第150章 告別461章 鬼崽嶺290章 楚墨的陰謀407章 宛城之變第八十七章 紅衣教422章 魯大腳的膽氣464章 南越趙佗206章 蒲昌海443章 廬山墜星202章 輪臺264章 朐山鹽幫375章 寶藏院槍術與伊賀忍者的對決170章 馬邑之謀224章 收復河西542章 貓鬼術第九十一章 萬花谷253章 塗山氏355章 清水寺事件431章 雲夢澤255章 紅綃之約第132章 宇文部289章 歐陽冉第160章 長嘯門413章 襄陽城448章 僬僥人的秘密466章 螺城541章 涪家莊第一百二十八章 雞鳴驛167章 飛馬牧場258章 燭之狐第二十章 武林三宗400章 月旦評297章 鬥茶大會第八十一章 斷糧546章 巫巴454章 梅嶺225章 紅衣教的野望490章 移花宮源自九宮山第八十八章 火併330章 淨海王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445章 雷氏霹靂堂的火雷術383章 猿飛佐助第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234章 援救烏孫第156章 沃沮290章 楚墨的陰謀第135章 慕容部441章 鄢將師第四十七章 朝鮮金槍門239章 克里雅人第139章 遼西陽樂244章 大月氏第一百章 天狼衛
245章 象雄、呼揭與沙陀218章 天殘門第148章 倭人入侵第二十八章 二王三恪211章 血刀老祖第三十二章 說盡四州江湖398章 無根門之陰毒第146章 鄒衍235章 赤谷城之戰354章 重逢櫻雪346章 小野小町的後人259章 淮南王之謀第六十章 神偷門464章 南越趙佗290章 楚墨的陰謀第十二章 諸子百家398章 無根門之陰毒362章 徳川秀忠的潛隱191章 克拉蘇的進襲240章 浮屠道第四十章 小鬼難纏第四十章 小鬼難纏第五十六章 滅門第143章 秦卿蹤跡544章 開國何茫然170章 馬邑之謀第五十二章 食人惡賊500章 白虎之會第三十五章 鹽幫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210章 紅衣教408章 荊山之玉第八十八章 火併276章 倭寇幻術第九十一章 萬花谷463章 劫數第一百一十八章 丹爐燧249章 蘢城之戰506章 八絕七傷陣第一百二十八章 雞鳴驛第139章 反叛470章 六扇門第151章 燕王432章 章華宮289章 歐陽冉167章 飛馬牧場第150章 告別461章 鬼崽嶺290章 楚墨的陰謀407章 宛城之變第八十七章 紅衣教422章 魯大腳的膽氣464章 南越趙佗206章 蒲昌海443章 廬山墜星202章 輪臺264章 朐山鹽幫375章 寶藏院槍術與伊賀忍者的對決170章 馬邑之謀224章 收復河西542章 貓鬼術第九十一章 萬花谷253章 塗山氏355章 清水寺事件431章 雲夢澤255章 紅綃之約第132章 宇文部289章 歐陽冉第160章 長嘯門413章 襄陽城448章 僬僥人的秘密466章 螺城541章 涪家莊第一百二十八章 雞鳴驛167章 飛馬牧場258章 燭之狐第二十章 武林三宗400章 月旦評297章 鬥茶大會第八十一章 斷糧546章 巫巴454章 梅嶺225章 紅衣教的野望490章 移花宮源自九宮山第八十八章 火併330章 淨海王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445章 雷氏霹靂堂的火雷術383章 猿飛佐助第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234章 援救烏孫第156章 沃沮290章 楚墨的陰謀第135章 慕容部441章 鄢將師第四十七章 朝鮮金槍門239章 克里雅人第139章 遼西陽樂244章 大月氏第一百章 天狼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