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同文館事(三)

皇帝心裡有些不悅,恭親王這舉沒有看在自己的面上,倭仁畢竟是自己的師傅,雖然皇帝本人也沒見多少尊敬師傅,可“打狗還需看主人面”,到底也不想看着別人折辱於他,這個事情存在心裡,皇帝就沒再就此事說話,點點頭,應了下來,見太后心情甚好,“皇額娘,聽說過些日子就要大會操了?”

“陳孚恩去準備了,應該差不多,怎麼,”太后那裡不知道同治皇帝的心思,“想出去看看熱鬧?”

“這不是呆在園子裡悶得慌嗎?”同治皇帝嘻嘻笑道,“武雲迪這些日子也不來園子裡,騎馬也沒什麼意思,整日裡頭說火槍如何厲害,火炮如何威武,可兒子半個子彈都沒見到,實在是心癢難耐,所以這不就是來問皇額娘,”同治皇帝可憐巴巴地說道,“能不能去瞧瞧?”

“這原本也是尋常,只是又怕御史們多嘴,不過,”太后這會子剛好和皇帝一起用膳,拿着銀筷子點了點皇帝,“這會子剛好發落你的那個師傅,怕是御史們也能消停一陣子,等到陳孚恩下次覲見,我也不說話,你自己悄悄的和他說去,說讓他上摺子,請皇上太后駕幸豐臺大營,去觀操便是。”

“這可是真的?”皇帝大喜,“皇額娘說的可是真的?”

“你皇額娘怎麼會騙人,”太后笑道,“我是最不在乎啊這些規矩的,只不過是人言可畏,人活世上,總要顧忌別人的看法,皇帝,這一節不能忘了,所以,凡事雖然不能太過出個,但是,若是師出有名,那自然就無不妥了。”太后眨眨眼,“吃一塹長一智,不能再像英烈祠之事那樣辦,咱們若是出宮,自然有有理有據。”

“皇額娘聖明,”皇帝輕輕地拍了一下太后的馬屁。

“別太得意了,”慈禧太后不懷好意地笑道,“聽說你的功課都沒怎麼進展,”皇帝的臉一下子就僵住了,太后搖搖頭,嘖嘖出聲,“雖然爲君者不用考進士當翰林,不用這麼辛苦,可也不能就這麼稀裡糊塗地讀書吧?那些師傅不敢教訓你,是因爲你是君上,所以他們不敢。”

“兒臣也是認識了許多字了!”同治皇帝小聲地說道。

“你認得字還不是字典的功勞?皇帝,”太后說道,“爲君者不是說要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可這心胸、眼見、氣魄缺一不可,這三者都能從書中學會,自然你那些師傅們的眼見是沒有的,可學識是一等一的,我要你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別在南書房稀裡糊塗混日子,”太后的聲音嚴肅了起來,皇帝放下了筷子,垂着手聽,“這江山日後總是要交給你的,再過幾年,你也該親政了,到時候分辨不清楚是非,這可怎麼得了?”

“兒臣謹遵皇額娘教誨。”同治皇帝站了起來,連忙說道。

“你坐下,這玩的東西兒,皇額娘也從未給你禁過,你功課繁,又要陪着額娘聽政,這日子原本就是緊巴巴的,若是再不讓你玩,未免也太苛責了些,你喜歡騎馬,喜歡槍炮,這是件好事兒,”太后又鼓勵起同治皇帝,“唐宗宋祖,康熙爺乾隆爺,都是馬上天子,你有着宣揚武力的心思,這中國就不會再讓人欺凌了去,可文治武功不可偏廢,所以皇帝你,要注意學習啊。”

“是,兒臣知道了。”

“那便是極好,”慈禧太后點點頭,促狹的說道,“那等到會操之前,把《孟子》的見梁惠王一章背了,再告訴皇額娘什麼意思,皇額娘就帶你出園子看會操去,若是背不出來,哼哼,那就沒得去了。”

倭仁被太后和恭親王聯手作弄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同爲帝師的翁同龢在日記裡記述了倭仁窘迫與尷尬,試錄幾條:

九月十二日:倭仁辭職未獲批准;

十四日:倭仁再辭職仍不批准,他和恭親王談了幾句,幾至拂衣而起;

十五日:倭仁無法辭職,只得受命而出,當時老淚橫流,把同治弄得驚愕了半天;

十九日:倭仁上馬眩暈墜落,靠坐轎才得以回家,回去後痰迷心竅,幾至不語;

十月八日:翁同龢去看倭仁,見其“顏色憔悴,飲食甚少”;

十月十二日:倭仁請開缺,慈禧太后命“賞假一月,安心調理”,仍未批准辭職;

十月十六日:倭仁再請開缺,慈禧太后這才“準開一切差使,仍以大學士在弘德殿行走”。

翁同龢最後在日記中說,倭仁聽到這個消息,“爲之額手稱慶”,總算是長出了一口氣。(未完待續)

二十三、請君入甕(三)二十七、先公後私(一)五、訪華儀注(一)四、五千貂錦(三)十六、兒女情長(二)十二、天京事變(四)十八、朝秦暮楚(一)三十九、直抒胸臆(四)十 東南西北(六)二十、不請自來(四)七十三、鎮南關外(二)三十四、又見泉臺(二)八十八、大戰前夕(六)十九、來而不往(三)九、情義大者(一)三十九、直抒胸臆(一)加更十一、宮車晏駕(二)六十三、天崩地坼(三)三十八、峰迴路轉(一)四十四、臨危受命(終)一百零一、真正所圖(三)三十一、意在沛公(四)二十二、金陵王氣(二)八十三、兩處齊發(二)四、公使來京(一)二十五、天京天京(續)二十一、翻雲覆雨(四)十一、離間之計(三)十四、雷霆雨露(四)七、出將入相(六)二十二、戮力同心(一)三十二、公使北上(三)二十六、一元復始(二)五、補入軍機(一)八、鄱陽水火(二)九十二、新軍南下(三)三、激揚文字(一)一、金鼓畫角(五)八十七、越南新主(三)七、歌舞昇平(上)三十七、另有所圖(一)七十九、逆轉之勢(一)三十八、欲取姑予(一)八十八、大戰前夕(八)十七、昭陽節使(五)六、法人之請(二)二十一、佈局奧匈(一)三十、南國煙雲(三)十四、偶現麟角(二)四十六、壯志凌雲(三)二十三、請君入甕(二)七十八、一潰千里(三)五十六、風聲鶴唳(一)四十一、思凡夜奔(二)二十八、皆爲一事(一)三十五、硝煙再起(六)二、明月孤雲(一)楔子、一、夢迴百年二十三、慈禧慈安(中)十一、離間之計(二)二十四、玉座珠簾(上)三十四、科場弊案(九)七十五、股掌之間(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一)二十、醇酒婦人(一)七、出將入相(四)三十八、玉女素心(四)十九、來而不往(四)十二、北國七月(一)二十二、同治之意(下)四十五、今又復來(四)二十九、燦燦萱草(六)二、日出之國(五)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一)二十四、霸權本質(三)十三、問計寧壽(四)一百零三、慶壽賀捷(三)六、惠慶公主(三)十一、大國小國(九)七十六、東南蠶神(三)三十三、雷霆雨露(上)八十七、越南新主(六)六十六、詔書下達(二)二十八、日月分明(二)九、訓政意向(一)給書友“機會福利”加更!二十七、壓力動力(四)二十、欲加之罪(五)二十三、請君入甕(一)二十四、霸權本質(四)一、眼前大敵(一)五、白蓮教主(四)四十一、立後封妃(七)二十五、夜帶金刀(二)二十六、少年之國(一)九十四、戰爭延續(七)三十六、臨朝稱制(五)九十五、英國出手(一)十三、意在筆外(一)三十一、畫眉深淺(一)三十一、海上蘇武(上)
二十三、請君入甕(三)二十七、先公後私(一)五、訪華儀注(一)四、五千貂錦(三)十六、兒女情長(二)十二、天京事變(四)十八、朝秦暮楚(一)三十九、直抒胸臆(四)十 東南西北(六)二十、不請自來(四)七十三、鎮南關外(二)三十四、又見泉臺(二)八十八、大戰前夕(六)十九、來而不往(三)九、情義大者(一)三十九、直抒胸臆(一)加更十一、宮車晏駕(二)六十三、天崩地坼(三)三十八、峰迴路轉(一)四十四、臨危受命(終)一百零一、真正所圖(三)三十一、意在沛公(四)二十二、金陵王氣(二)八十三、兩處齊發(二)四、公使來京(一)二十五、天京天京(續)二十一、翻雲覆雨(四)十一、離間之計(三)十四、雷霆雨露(四)七、出將入相(六)二十二、戮力同心(一)三十二、公使北上(三)二十六、一元復始(二)五、補入軍機(一)八、鄱陽水火(二)九十二、新軍南下(三)三、激揚文字(一)一、金鼓畫角(五)八十七、越南新主(三)七、歌舞昇平(上)三十七、另有所圖(一)七十九、逆轉之勢(一)三十八、欲取姑予(一)八十八、大戰前夕(八)十七、昭陽節使(五)六、法人之請(二)二十一、佈局奧匈(一)三十、南國煙雲(三)十四、偶現麟角(二)四十六、壯志凌雲(三)二十三、請君入甕(二)七十八、一潰千里(三)五十六、風聲鶴唳(一)四十一、思凡夜奔(二)二十八、皆爲一事(一)三十五、硝煙再起(六)二、明月孤雲(一)楔子、一、夢迴百年二十三、慈禧慈安(中)十一、離間之計(二)二十四、玉座珠簾(上)三十四、科場弊案(九)七十五、股掌之間(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一)二十、醇酒婦人(一)七、出將入相(四)三十八、玉女素心(四)十九、來而不往(四)十二、北國七月(一)二十二、同治之意(下)四十五、今又復來(四)二十九、燦燦萱草(六)二、日出之國(五)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一)二十四、霸權本質(三)十三、問計寧壽(四)一百零三、慶壽賀捷(三)六、惠慶公主(三)十一、大國小國(九)七十六、東南蠶神(三)三十三、雷霆雨露(上)八十七、越南新主(六)六十六、詔書下達(二)二十八、日月分明(二)九、訓政意向(一)給書友“機會福利”加更!二十七、壓力動力(四)二十、欲加之罪(五)二十三、請君入甕(一)二十四、霸權本質(四)一、眼前大敵(一)五、白蓮教主(四)四十一、立後封妃(七)二十五、夜帶金刀(二)二十六、少年之國(一)九十四、戰爭延續(七)三十六、臨朝稱制(五)九十五、英國出手(一)十三、意在筆外(一)三十一、畫眉深淺(一)三十一、海上蘇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