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三篇(八)

8

《周易》裡的“有孚”,稱法上雖區別於西周初期的“德”,又區別於後儒(孔孟)道德政治哲學裡的“仁”。但《周易》裡的“有孚”思想,卻是先儒建構的“民本”理念,是後儒在此基礎上繼承與發展了“民本”思想。

“有孚”就是“仁政”,“仁政”的內涵就是“仁者愛人”。“有孚”就是讓“君子”愛“小人”。而仁政同理也是讓君主去愛百姓。《論語·顏淵》裡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孟子·離類下》裡說:“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孔子講的“仁”,即愛人,是指君王對百姓的愛。故“仁”是《周易》“孚”的詞語轉換而已。

儒家仁愛,是讓統治者愛百姓,是等差的愛,而不是平等之愛,體現的是統治之術。是孟子所說的“保民而王”(《孟子·梁惠王》)。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在於先秦思想家看來,真正構成目的性之本是宗法血緣等級制度。正如墨子認爲“無君臣上下長幼之節,父子兄弟之禮,是以天下亂焉”(《墨子·尚同》),其目的是維護君主制度。先秦諸子百家者,皆是爲君主獻計獻策者。孟子說“諸侯有行仁之政者,七年之內必爲政於天下矣”(《孟子·離婁》)。若諸侯王行孟子提出的仁政話,七年之內就能得天下。那麼諸侯王實行仁政的目的是取得天下。“仁政”是一種得‘天下’術。而如秦王並非實行的是“仁政”,卻得了天下。那麼,孟子的政治主張只多是“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徒”,即輔助執政者的人只多是離開與搬走而已。若實行的是高壓與恐怖政策,如何離開?向那裡搬?這“仁政”又顯得是多麼蒼白無力。

統治者無不體察認識到“民”是國家統治之根本。養民,愛民的“仁政”思想,是讓統治者主動貼近百姓,是一種治國根本。養民,愛民的“仁政”思想,是讓統治者主動貼近百姓,是一種治國之術而已。

“仁”是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對執政者的道德訴求和責任良知的理論預設。

儒家過分誇大了道德力量在社會歷史活動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這似乎形成了儒家政治觀上的“道德決定論”。道德性完全是依賴於自覺的心性修爲,並沒有外在的強制性。而且很容易在非道德動機的驅動下,敗下陣來。正像梁惠王那樣,他只愛女人和錢財,孟子有怎奈何他呢?顯然是儒家的“道德之國”的制度設計有缺陷。正因如此“道德性”在人治裡成爲虛設或虛僞的政治口號而已。只有在主體平等的法制之下,才能真正彰顯出道德仁愛之心,否則道德治國之說只是欺騙和愚弄百姓的不二法寶。事實上傳統裡的政治哲學,只是一種道德治國的烏托邦。

先秦思想家們建構的“君子”道德治國理念,被後封封建社會裡帝王所竊用,並自我標榜以德治國。不過歷代所標榜的“以德治國”卻給中國人帶來了什麼呢?且看胡守鈞的《君子國的悲劇》一文中的說法,似乎回答了這一問題。

“且聽魯迅先生考察中國歷史後的感嘆:‘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

魯迅致函老友許壽棠,宣示了《狂人日記》的宗旨便是揭露中國吃人的歷史和吃人的社會,"後以偶閱《通鑑》乃悟中國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種發現,關係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爲什麼美妙的君子國理想,宣傳的是人愛人,而實際帶來的卻是人吃人?

如果君主政體能按照仁愛的原則運作,當然會呈現人人互愛,天下太平的景象,這正是孔子所希望的,爲此,他要求君主“爲政以德”。自覺守禮,愛黎民百姓,不可"言莫予違",搞一言堂。天下安危,國家治亂,民衆禍福,唯繫於君主的品德。若君主違禮不仁呢?大臣應諍:"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甚至犯言直諫;"勿欺也,則犯之。"促使君主守禮行仁。君主若拒不納諫該怎麼辦,按照禮的規定臣民們不是要遵守君臣之義,思不出位嗎?

儒家政治哲學的這個第一難題,迫使漢代大儒董仲舒請出天來助威"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爲天子者,宣祝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天無知無識,呼天何用?

凡是一股力量壟斷國家權力的政治形態,不管名稱爲何,皆是獨裁政體。孔子所提倡的君主制度,無疑屬於獨裁政制。"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總是竭力行使權力,直至甚至所達到極限爲止"。(《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鳩)

儘管《論語》描繪出一派人人互愛的理想景象(這正是孔子的魅力所在),然而一旦付諸實踐,君子國理想的全部優越性便會蕩然無存。君子國的精神——人人互愛,因爲缺乏可操作性,根本無法實現,始終是海市蜃樓。君子國的結構——貴賤有序權力獨斷,則是歷代獨者的利刃,併成爲吞噬人肉的機器,而且懸掛着人人互愛的旗幟。”

這確實是後封建社會裡的真實。雖然後封建社會社會裡歷朝無不把儒學遵奉爲思想上的統治地位。可結果是爲了江山,爲了權力而“吃人”的殘暴之國。並沒有出現“仁愛”之國。那麼要問這是因有了孔子而導致的結果嗎?是孔子的罪嗎?難道孔子不該有思想嗎?孔子後的社會,不能歸罪於孔子。而應是孔子後社會裡的人應當承擔。如同我們現在是非如何,還能歸咎於孔子麼?我們現代人的前途命運,只有我們現代人決定。

中國兩千多年的帝王專制制度,不是孔子所決定的,也不是孔子所能設計的。孔子不應承擔後人的罪過。

正是中國第一次哲學突破,即《周易》哲學突破,突破了神學,建立起人文道德政治哲學,纔有了後儒孔子之學,並排擊了神學,而使中國沒有滑向宗教之國。雖因先秦諸子之學使中國政體滑向帝王專制之國,也並不是先秦諸子之錯,而是後封建社會裡的精英們的錯。後封建社會裡再沒有了哲學突破,即再沒有了新的思想提供給人們。思路決定出路,沒有新思想就沒有新出路。自是沿着老路走,一走就是兩千多年。後封建社會裡的“精英”人們只有咀嚼“五經四書”。相比西歐同樣走過上千年黑暗的中世紀,到近代終於有了哲學上的突破,有了新思想,才引來了新出路。歷史的看待中國文化,不是孔子的罪。那麼是誰之罪呢?是後來人的罪,即後封建社會裡的人之罪。當然導致中國文化的連續而不被中斷,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前人提供了思想學說是前人的偉大。先秦諸思想家提供了思想學說,是先秦思想家們的偉大。但後人應在前人的學說上進行批判與完善。但後封建社會裡沒有批判,更沒有懷疑。把先秦儒家學說奉爲經典,在政治干預下,成爲思想界的壟斷地位,那是後封建帝王時代的統治目的。如同西歐封建社會時期,只有神學哲學。但最後從神學哲學中突破出新哲學學說。而我們歷史上只有一次哲學突破,就是《周易》哲學,先秦諸子之學,只是《周易》哲學的承繼與發展,而並沒有突破。可我們的後封建社會裡不但沒有哲學上的突破,而且卻是個倒退。

這是說不能怨咎先秦諸子的思想,雖然《周易》架構的是“君子”仁治的道德之國。但畢竟突破西周的神學思想,爲人類提供了新思想。雖然沒有在君王制度外設計出一套與之抗衡的制度來,那是《周易》時代歷史文化所決定的了。故《周易》哲學思想的偉大,也就不言而喻了。因爲《周易》爲當時提供了很多新思想。

總之《周易》架構的“君子”這一政治理念對後儒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並由此架構起的“君子”與“小人”這種二元政治統治模式對中國官僚體制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天下第一哲學》(五十九)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二)《周易大發現》(五十七)《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十二)《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十五)《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十五)《左傳》與《周易》(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十六)《八卦筮法源流考》(六)《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零七《“易學”評論》(三十六)《周易大發現》(六十二)《“易學”評論》(三十九)《“易學”評論》(四十七)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五篇(十一)《周易大發現》(二十二)《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八)《天下第一哲學》(五十七)附錄一:《周易》原初文本(二)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五十四)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八)《周易》哲學解讀寫作後記《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三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二十六)《八卦筮法源流考》(十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易學”評論》(五十五)《周易大發現》(三十)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六篇(七)《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十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十三)《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二十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十一)《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二十六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十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十九)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三十七)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一篇(二)《天下第一哲學》(三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四)《周易大發現》(六十)《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三)《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五)《天下第一哲學》(三十九)《周易》詩性智慧解讀(十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八)《周易大發現》(二十七)《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八十六《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二)《天下第一哲學》(五)《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三篇(九)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六篇(十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三)《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三)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十三)《“易學”評論》(五十八)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六十四)《“易學”評論》(六十八)《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二十)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九)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十二)《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五)《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三)《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三篇(七)《“易學”評論》(三十六)《周易》哲學解讀 目錄 (一)《“易學”評論》(五十九)《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六十)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十六)《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天下第一哲學》(五十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三篇(一)《“易學”評論》(五十九)《周易大發現》(二十七)《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十八)《周易大發現》(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三十七)《天下第一哲學》(三十五)《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零六《“易學”評論》(七十七)《“易學”評論》(三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讀”第一篇(六)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二篇(六)《周易》詩性智慧解讀(十六)《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七)《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十八)《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三十七《周易集解》易說批判(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二篇(九)《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五十)《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十九)《周易》詩性智慧解讀(十三)《周易大發現》(五十一)
《天下第一哲學》(五十九)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二)《周易大發現》(五十七)《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十二)《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十五)《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十五)《左傳》與《周易》(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十六)《八卦筮法源流考》(六)《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零七《“易學”評論》(三十六)《周易大發現》(六十二)《“易學”評論》(三十九)《“易學”評論》(四十七)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五篇(十一)《周易大發現》(二十二)《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八)《天下第一哲學》(五十七)附錄一:《周易》原初文本(二)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五十四)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八)《周易》哲學解讀寫作後記《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三十一)《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二十六)《八卦筮法源流考》(十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易學”評論》(五十五)《周易大發現》(三十)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六篇(七)《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十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十三)《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二十九)《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十一)《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二十六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十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十九)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三十七)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一篇(二)《天下第一哲學》(三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四)《周易大發現》(六十)《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三)《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五)《天下第一哲學》(三十九)《周易》詩性智慧解讀(十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八)《周易大發現》(二十七)《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八十六《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二)《天下第一哲學》(五)《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二)《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三篇(九)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六篇(十七)《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三)《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十三)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十三)《“易學”評論》(五十八)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六十四)《“易學”評論》(六十八)《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二十)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九)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十二)《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五)《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四篇(四十三)《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三篇(七)《“易學”評論》(三十六)《周易》哲學解讀 目錄 (一)《“易學”評論》(五十九)《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六十)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十六)《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天下第一哲學》(五十四)《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三篇(一)《“易學”評論》(五十九)《周易大發現》(二十七)《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七篇(十八)《周易大發現》(八)《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三十七)《天下第一哲學》(三十五)《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三)《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零六《“易學”評論》(七十七)《“易學”評論》(三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讀”第一篇(六)下卷:《周易》哲學解讀 第二篇(六)《周易》詩性智慧解讀(十六)《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二十七)《周易》政治哲學演講(十八)《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三十七《周易集解》易說批判(十)《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二篇(九)《周易集解》易說批判(五十)《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三十九)《周易》詩性智慧解讀(十三)《周易大發現》(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