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波浪停息的時候,飢腸轆轆、幾近絕望的船員們看到了遙遠天邊的地平線。謝天謝地,我們終於找到了陸地!”多年以來,在我的記憶中,這些莫須有的語句反覆出現。我無法確定這些語句的來源。隱隱約約中,我覺得這是哥倫布航海過程中,在幾乎絕望地找到陸地的時候發出的最後感嘆。
爲了撰寫這套叢書的序,我翻閱了《哥倫布航海日記》。讓我驚奇的是,哥倫布從來沒有在日記的任何地方談到地平線!
如果航海者不注重地平線,那麼航天者又是如何呢?
恰好手頭有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的自傳《天地九重》。我把他進入太空前後的所有章節都讀了一遍,令我再度驚奇的是,楊利偉也絲毫沒有提到哪怕一次地平線!
難道,有關地平線的故事僅僅存在於我的想象之中?
帶着這個有趣的發現我思考了很久。我想知道在人類的經驗、記憶、思維與身體之外的現實世界之間,想象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我還想知道,如果存在着一條想象的地平線,它分界的到底是什麼?這種分界本身的意義何在?
“地平線未來叢書”恰恰是這樣一套有關想象與真實、今天與明天、科技與文藝、烏托邦與現實的思考之書。叢書的作者來自不同領域,他們呈現的觀點和認知方式更是千差萬別,但恰恰是這些差異和矛盾,構成了一種怪石嶙峋且複雜異常的觀念地貌,爲我們提供了駕馭各自的思想飛船,巧妙穿越於多維理念空間去探索未來的可能性。
在我看來,“地平線未來叢書”有三大特點。首先它是駁雜的。作爲多維世界的交織點,叢書中的每一本都不會聚焦於專一的學科或領域,而是覆蓋現實和想象世界的多重部分。我們相信,唯有這種交織覆蓋,才能更本真地反映今日的時代現實。其次,叢書中的每一本都充滿了無法歸類的“界外知識”。由於學科與現實的廣泛覆蓋,更由於作者的創意植入,導致了這套叢書中許多內容無法進入傳統的知識分類學。它們具有越界性、超前性、挑戰性。我們相信,唯有這樣才能更全面地反映當前人類知識的全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叢書以想象力、創造力和行動力的激發爲指歸。因爲在我們看來,不管地平線存在於現實還是大腦,通向地平線的廣闊空間爲想象、創造,甚至行動提供了可能性。叢書作者深知,面對當代複雜的自然與社會問題,面對人類能力與外部世界的諸多限制,唯有全面動用自己的認知與創新才能,方可通向解放和超越。
我不期待本叢書能回答讀者心中的問題。恰恰相反,我們期待您的閱讀是跟我們一起構建地平線的過程。
我不期待我們的對話能夠將多重地平線統一到一個標準的基線上,恰恰相反,我們爲期待着從原本的一條基線中生髮或映射出更多複雜的線條。
我不期待尋找知識大陸的航行在地平線出現的時候終止,恰恰相反,我們希望本叢書爲您加滿燃油,重新點火,開啓您追尋未來生活的航程——“隱約中我們看到了地平線。但是,等一等,哦,天!地平線之外還有地平線,我們的航程將永無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