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

比起遼東郡,安置內遷烏桓人的屬國更是落破,兵馬行進三百里卻只能看眼邊變換的除了深山老林還是深山老林。

如果不是行軍路上那些零散的白馬義從射出的冷箭,恐怕燕北的部下早就將這次西行視作一次遠遊。

從遼西到遼東,中間隔着人跡罕至的大片荒山野嶺,安平時期行走尚且是個問題,更何況戰亂年代了……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遼東能興旺起來纔是怪事!

這麼一個百廢待興的地方,任誰看了都會頭疼。

這個地方太封閉了。

在路上燕北就笑着對沮授談論過,如果這場進攻公孫瓚的戰爭被他們打輸了,回過頭燕北便在遼東屬國西門戶修築一座石寨,駐上三千兵馬,便可固守來自幽州的軍隊了。

就這林間小路與荒山野嶺夾雜的地勢,就算來兩萬漢軍也難打下來。

玩笑歸玩笑,誰都不希望這場仗輸的是自己。

只要贏過擋在前頭名叫公孫瓚的這塊絆腳石,擺在他們面前的便是一條康莊大道!

……

屬國的昌黎距離遼西陽樂縣所距不過二百里,兵馬輜重,數日可達。

在燕北走出遼東的這幾日裡,路上走不出幾裡便會被幾騎白馬義從以冷箭偷襲部衆,行軍遇到阻礙,燕北卻沒有絲毫放慢速度,反而下令兵馬倍道而行。

兵馬一日可行三十里,所謂背道,便是一日行進兩日的路程。

若是普通兵馬,初一倍道必然會出現士卒掉隊的現象。但在燕北的這些部下當中,卻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畢竟是隨同燕北跋涉數千裡之遙的勁卒,這些冀州悍卒有足夠的長途行軍經驗。

區區三日倍道,還不夠拖垮他們。

此行,燕北要打的便是公孫瓚的措手不及,自然不會更他機會加固城寨或是撤回四下裡募兵的部將……離開遼東屬國的第六日,燕北兵進陽樂城下。

城上旌旗招展,偌大的公孫二字於燕北而言無比熟悉,只不過眼下城頭雖然旗幟多,但就像城下那座空蕩蕩的營地一般,沒什麼人跡。

“將軍,這公孫瓚不會收到消息……跑了吧?”

三千兵馬於城外東南方向列陣,燕北舍了戰車挎着戰馬,便聽到並馬的高覽發着牢騷。

他分兵了,帶着高覽沮授與三千兵馬先至,張頜與麴義則押着後部三千先登陷陳兩部與輜重緩緩而來。

如果沒有意外,後軍不會走出林地,而是在荒山野嶺之間設伏。

一路上雖然有超過百人次的白馬義從中途阻擊,但因爲燕北的斥候更多,那些白馬義從甚至無法在燕北兵馬行進中探查到什麼情報,在兵馬當前的十餘里外便被蜂擁而上的斥候一一射殺,燕北相信公孫瓚不會知道他的具體兵馬有多少。

如果公孫瓚看到他兵馬較少便出城迎擊,燕北便以這三千部衆爲餌,後撤十里,再以先登陷陳與其對陣。

他對白馬義從太忌憚了。

但這必須要在一個前提之下,公孫瓚沒有棄城向西逃逸。

“我也不知道,潘棱何在?”燕北搖着頭,左右踱馬將潘棱喚來,說道:“你帶些士卒四散至周圍鄉里、驛置,打聽打聽這幾日公孫瓚有何動向,是否已經離開陽樂。”

“諾!”

潘棱打馬召集部衆,片刻間便領着兵馬四散開來。與潘棱一同奔走的,除了前往各鄉里、驛置打聽情況的還有數以百計的斥候,打馬遊曳於陽樂城近畿,探查情況。

望着四門緊閉的陽樂城,燕北皺着眉頭久久不語。

這座城池太安靜了些。這兩年他已經率軍攻打過不少城池,但從未有過似今日這般狀況,城池四門緊閉、城頭旌旗飄揚,卻見不到守軍。

若說守軍太少不敢登城迎戰也可以理解,但若是那樣城池內部早已該亂成一鍋粥,爲何會是如此情況?

高覽卻並不在意,先是命部下兵馬原地紮營守備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接着便策馬於燕北身側,朝着潘棱離開的方向問道:“將軍是從哪找到這麼一個流寇?”

“哈哈,阿秀這是哪裡話,既然來投奔我,又怎能稱爲流寇。”燕北被高覽問笑了,思襯片刻朗聲道:“多多少少,要稱作叛將才是!”

高覽失笑,可不是,他們是叛軍,那流寇投奔叛軍,左右也要是個叛將。

……

公孫瓚就在城上。

他手裡只有七百白馬義從,儘管早在幾日前便收到部下傳回燕北派遣兵馬東來的消息,但公孫瓚沒打算撤走。

在公孫瓚身旁的,只有他的親信部將嚴綱與劉備,東側城垛下隱蔽的,也只有五百持強弓的義從。城中徵募百姓守城的告示已發出,但陽樂縣本就人少,城中不過寥寥千戶人家,就算一戶出一人,也才堪堪千人。何況陽樂城的情況,是不可能每戶出一人的。

能打仗、願意應募投身行伍的青壯早在前些時候代郡、涿郡與黑山的戰爭中被招募完了,現在的陽樂城,並沒什麼可戰之士。公孫瓚唯一的機會,便是等待外出募兵的田楷、單經、關靖等人率領兵馬回來。

一齊殺出,方可大破敵軍!

“將軍,看賊人這意思,好像並不打算強攻城池。”

嚴綱指着城下,看着叛軍總數不過三千的陣勢分作三陣,一主二側翼的陣形,不屑地努努嘴道:“若將軍三千白馬盡在,敵軍頃刻之間便可被擊潰!”

“不用三千。”公孫瓚跪坐在城樓裡,遠遠望着燕北的三千之陣,斷然道:“等他們三個,等他們三個隨便一人回還,便率軍突出擊潰他們……區區叛賊,不過擊敗了孟益便以爲自己是個人物了嗎?竟敢只率三千兵馬便來擊我?”

公孫瓚先前就在募兵,但他現在已經知道單單募兵是募不到了,代郡涿郡都有戰事,州府那邊派出鮮于輔作戰,鮮于銀則在各地募兵;被劉備救回來的孟益經此兵敗,也火急火燎的要找回場面,也在各地募兵;幽州就這麼點地方,他還能如何募到兵員呢?

所以這次派出三名部將並非是去募兵,而是回到遼西令支,尋他的三位結拜兄弟,卜數師劉緯臺、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當搬救兵,請他們派出家兵助他公孫伯圭一臂之力。比起新募的青壯,結義兄弟的家兵明顯更堪大用!

此前數日,公孫瓚已快馬傳信令支,讓他們加急趕路,趕至陽樂城支援他。

“將軍不要輕視燕北,他在遼東有萬餘兵馬,怎麼可能只率三千兵馬前來?”劉備對公孫瓚及嚴綱的輕視感到不安,跪坐一旁誠懇說道:“或許這只是燕北派出試探的兵馬,若是燕北親至,絕不可能只有這一點人!”

公孫瓚礙於劉備的面子,帶着幾分沉吟點着頭,這纔對劉備說道:“玄德賢弟,無論來的是不是燕北小賊,他兵馬新至,今日一定會安下營寨,遼東至此一路勞頓正是其士卒疲憊之時,然其兵衆,若不挫其銳氣,我等七百餘無法守備至援軍趕到……我欲今夜率五百義從襲營,還請賢弟率二百騎趁敵尚未圍城,自西門出去隱蔽起來,待到夜間舉火爲號,你便扮作援軍。”

劉備心知公孫瓚並不如自己重視燕北,暗地嘆氣不提,他也認爲今夜襲營是個不錯的辦法,只得領命離去。

待到劉備離去,公孫瓚纔對嚴綱笑道:“我這同舍師弟就是差了些膽氣……不提這個,中原現在究竟亂成什麼模樣了,前日有來自朝廷的騎手帶來陛下封我爲奮武將軍的詔書,上面寫的分明是今年開春發出的,在路上拖沓了半年之久!昨日薊縣更是來人說陛下已經駕崩了,四月時候的事。”

嚴綱對公孫瓚取笑劉備的話充耳不聞,只是滿面喜意地拱手說道:“將軍,這是好事情……朝廷越亂越好,亂起來了無論大將軍掌權還是宦官,他們都總得將邊郡的實權將領安撫好,而在咱們幽州,實權將領首推一指地便是您,這說明過些日子,您的官職還要再往上提,就算是封侯也不是沒有可能啊!”

公孫瓚大笑,張開手臂道:“若我公孫伯圭有朝一日封了侯,你們的功勞一個都少不了,到時候咱們幽州便要出上他**個將軍校尉!”

嚴綱自是賠笑,這才問道:“今夜,咱們襲擊賊軍城外營地?”

“嗯,今夜……我要踏平燕北小賊的營地,莫要教他以爲擊敗了孟益,我幽州便無人了!”公孫瓚眯着眼睛擡起二指順着城樓門口與城垛間缺口指向遠方燕北的陣勢,“你去告訴兄弟們,下午賊人要安置營地,就算趕製攻城器械也要些時候,不必擔心他們攻城,且放心去休息吧,準備夜裡的大戰!”

嚴綱起身拱手應諾,“請將軍方心,屬下這便去讓百姓將今夜所需的引火之物備好,若將軍能以五百騎衝翻賊軍大營,這又是大功一件!”

公孫瓚帶着滿意的笑容擺手讓嚴綱下去,起身看着城下。

且歌且樂吧,到了夜裡,叫你們哭爹喊娘都找不到地方!巨臀妖豔女星曝大尺度牀照"!微信公衆:meinvgu123(長按三秒複製)你懂我也懂!

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
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一百零一章 觀津偶遇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