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

袁術的使者尚不知要在海上飄到什麼時候,遠在幽州的燕北自然不知曉南方霸主袁公路居然會派人來找他,不過另一條自海上傳來的消息卻已經傳到了他的耳朵裡,令燕北怒www..lā.

“豈能愚蠢至此,一國尚且擒不住一人?”燕北當着部下的面並未破口大罵,可心中顯然怒火中燒,拍案說道:“向東夷諸國,挹婁、三韓、海外倭國傳書發出購賞,得伊尹漠首級傳送遼東者,賞千金!”

讓燕北如此憤怒並非沒有原因,伊尹漠身份尊貴,在高句麗國內從前有着超過拔奇的支持。儘管這在其一意孤行發動對漢朝的侵略之後使其國內聲望一落千丈,但至拔奇繼任國王便已經向漢朝割地求和重歸藩屬地位,若伊尹漠反叛仍舊可能會讓高句麗國內發生分裂戰事。

如果單單至此,燕北高興還來不及,自然不會抱怨,發出購賞更是多此一舉。關鍵就在於拔奇的心性,燕北並不瞭解,但經由王義的轉述,顯然拔奇對這個曾經想要殺死他的弟弟感情很好,甚至繼承王位也僅僅是暫時屈從於燕北對待高句麗表露出的殘暴而已。

拔奇當國,高句麗對燕北而言始終是個不安定因素,如果有可能的話,燕北甚至願意支持王義掌控高句麗大局之後發動政變殺死拔奇……只不過,那樣也未必是王義願意的事情。

燕北最擔心的是伊尹漠在外反叛,而拔奇在內支持。若是如此,高句麗與燕北的第二次戰爭將繼續拉開序幕。

即使如今的燕北勢力更強,但他所需要面對的敵人也更多,公孫瓚、袁紹,都是遠比高句麗要可怕的敵人,幽州狹長的地勢並不利於在東端與西南同時開戰……這中間橫貫着千里之遙,一旦多面開戰,遼東的輜重後勤運送至廣陽必然會受到影響,到時留給燕北的將會是焦頭爛額的局面!

“還有,派人將賀渾鹿那支高句麗王城禁軍調來薊縣,我要用他們與嚴綱作戰!”

燕北有足夠惱羞成怒的理由,若伊尹漠只是單人逃竄,燕北亦不必發出千金賞格,只需出五十金,便會有數不盡的東夷野民願意爲他去殺死伊尹漠,可伊尹漠在高句麗強大的號召力便決定了他不可能一個人逃走。

伊尹漠整整帶走了高句麗一萬八千餘人,自高句麗向南逃竄,兵分三路自高句麗南部、挹婁、三韓等地離開高句麗國中,沒有人知曉其去向何處,最有可能的便是朝着海外倭國渡走。

燕北虔誠的祈禱他們的船隊會遇上最可怕的風暴而葬身海底喂大魚!

然事已至此,再生氣亦沒有絲毫用處,燕北在只得錘案悔道:“若不能除伊尹漠,遲早爲其所害!”

“將軍,遠慮可稍放於後,眼下郡中還有一大堆事情需要你來過目。”陳羣端端正正地提醒燕北如今他已經是州牧了,不能再思慮單單遼東一地,接着捧起滿懷書簡遞放到燕北面前的案上說道:“這有沮君傳送來的幽東四郡依照將軍意思的任命情況,還有荀君在州中的變法陳條,請將軍過目。”

比起陳羣殷勤地投入州府主簿這個官職的要務,郭嘉在一旁坐着抱臂輕笑,他是斷然不會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郭嘉很清楚,燕北如今心生鬱結僅僅有一部分是因爲伊尹漠的原因,另一部分便是早年間有私仇的陶謙未死,在五年後給他帶來巨大的麻煩。

這纔是此次伊尹漠出逃事件使燕北如此憤怒的原因。今日的陶謙,就是將來的伊尹漠。

郭嘉不說話,新加入府中作爲幕臣的徐庶自然更不會說什麼,論官職他最小,論經驗他最少,因此在被調至薊縣的第一日徐庶便決定少說多聽,先摸清楚燕北與麾下幕臣相處的方式再說。

看到陳羣端上案几的書簡,燕北原本感到心中煩躁,卻聽到陳羣后半句來了精神,連忙問道:“仲豫先生有了打算嗎?”

眼下除了變法圖強,再沒什麼能吸引情緒低沉的燕北了,見陳羣點頭之後,燕北先低頭掃視了一邊沮授傳回的書信,遼東郡沒出什麼亂子,如今田豫專事領水卒,玄菟郡太守便直接由先郡丞代太守事的田疇擔任,左右玄菟郡不過下轄四縣,只要能練兵禦寇其他的事情問題都不大。

樂浪太守燕東調任遼東太守,掌管燕氏的根基,司馬朗任襄平令亦是重中之重,在沓氐歷練一段時間的小舅子甄堯則調往汶縣,成爲真正的萬戶大吏。

遼東郡的人口,都集中在襄平與汶縣這兩座城池鄉野,其餘各縣能有千戶便已經不少。除了人口之外,這兩縣還分別坐擁遼東根本的鐵、鹽,不得絲毫掉以輕心。

樂浪郡太守則在燕東的建議下以牽招擔任,另調派遼東都尉王當前去擔任樂浪都尉。這二人都是知兵的,牽招還有不少治政經驗,在屯田、制弓、興漁獵朝遼東郡輸送兵員、檀弓、鹽、鯨鬚、鯨油等軍備的大方向不變下,牽招與王當的另一個使命便是在操練水卒打造戰船的過程中監察三韓,節制三韓,並將觸角由海路向倭國前進。

樂浪郡是沒有太多兵力的,地理造成其郡相對幽州各郡的封閉,便決定了樂浪無法向高句麗派遣大部人馬,因而只能將稍加訓練的兵員與多餘物資向遼東輸送,所以燕北也沒有多餘的寄望,僅僅是希望他們能代替自己懾服東夷百國……不需要打仗,只要不斷增加幽州的影響即可。

燕北不重視討伐東夷,除了高句麗與三韓之外,無論是三韓七十餘國還是海外傳說中的倭島百國,他都不放在眼裡,只是希望能依照高句麗臣服的模樣,每年向他們索取大量物資罷了。

增強自身,削弱別人,這便是燕北對待東夷的策略。

遼西郡的太守爲石韜,郡丞則爲趙範,是趙雲同鄉中的那個士人,沮授對他們的心性比較放心,才能亦是中規中矩,二人合力應當是可以照顧好遼西郡的。

四郡太守皆受沮授節制,而沮授在今年的目的便是要各郡先開水渠課稅農桑,而他則負責將襄平與東道城的路修好,以備將來與高句麗再生禍端……待東段修好,便再行休整西段,直至將幽東四郡用寬闊平整的官道連成一片!

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奪鹿侯的野望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賀喜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十一章 七百餓狼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
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奪鹿侯的野望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賀喜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十一章 七百餓狼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五十八章 塞內遊獵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