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時戰時和

對於朝廷賞賜下的武具,無論長槊還是鎧甲,亦或是那幾口吹毛得過的百鍊環刀,燕北都是打心眼裡喜歡得緊。

統統都是洛陽將作監做出來的精鍛武具,尋常人百金求購而不可得的好東西,他怎能不喜歡。

長槊就不說了,再喜歡也不是他能用的起來的東西。五口環刀各個雕環不同,刀身還有百鍊精鋼鍛打出的美麗紋路,鋒利逢場。最令燕北驚異的便是那五套大鎧,白犛毛做裝飾,夾雜着玉片玉環,封以五色大漆塗畫十二章紋中虎、蜼以取其勇猛忠孝之意,是最爲難得的絕品。

故而在封賞方下,燕北便取了赤紋鎧以自用。

不多時,自有武士從燕氏宅中取來兵甲,奉至堂上,燕北對太史慈說道:“子義在此冀州討黑山戰中立功,可自賞賜中挑選一杆長槊。趙、焦兩司馬亦在此戰中歸附有功,亦可挑選一樣。”

太史慈看着長槊便覺愛不釋手,當即拱手說道:“屬下願得一杆長槊。”

燕北笑道:“長槊是你的了,自取自取!”

“屬下……”焦觸看着長槊與鎧甲,卻都不敢取,他自問自己的功勞比不得太史慈單走鄴城奉勸黑山,何況上頭還有高覽未說話,又有麴義、張頜兩員大將不在,不敢多說,看環刀在數量上比較多,道:“屬下,願取環刀。”

“環刀是你的了,去試試可否趁手。”燕北看着焦觸小心謹慎的模樣笑的更加開心,轉頭對高覽問道:“阿秀,你想要什麼呀?”

高覽抱拳拱手道:“屬下無功,不敢求賞。”

“如何無功?你鎮守遼東有功,這裡還有四色紋鎧,你可隨意挑選一套。”燕北的大鎧,實際上不給旁人都沒有關係,但高覽是必須有一領的,在他看來,刀槊都是外在,用尋常兵器也無所謂,但鎧甲卻是用來保命的。何況在遼東,五領大鎧一般制型,用來賞賜便是最佳的物件。說罷,他轉頭看向趙雲,問道:“子龍,你爲何不看看這件朝廷賞賜之物,不喜歡嗎?”

“回將軍,這些兵器甲冑都是上選,雲喜歡。”

“哦?”燕北將手臂撐在腿上,身子先前伏去,帶着笑意問道:“既然喜歡,爲什麼不挑一件拿走呢?”

“屬下在將軍部下寸功未立,不敢求賞。”趙雲拱手抱拳,修長的身姿甚是挺拔,說道:“請將軍勿要賞賜屬下,待將來立下配得上這些武具的功勳,再賞不遲。”

“哈哈!”燕北笑了,鼓掌道:“子龍還真是與我想象的一般無二,你與阿秀甚是相同,將來可多來往。來人啊!”

說罷,便有親隨武士抱拳門外,燕北指着武具說道:“將一杆長槊與青紋鎧送往冀州魏郡黎陽營,交與胡騎校尉麴義,告訴他作戰有功,當賞!”

“再將一杆長槊送往張頜家中,讓他的家人去往玄菟是送給他,告訴他在冀州作戰有有功,當賞!”

“至於子龍,你領義勇投奔我便是有功,不過嘛,就像你說的,燕某期待你此次南進中原立下功勳,到時二功並賞。”燕北看着剩下的三柄環刀與三領大鎧,命人將一領黃紋鎧送往沮授府上,其餘送回燕氏宅,這才滿意地笑笑,對衆人道:“好了,稍後我要會見扶餘國使者,你們便爲我作陪吧。”

四人應諾,分別派人將得到的賞賜送回家中,依官職座次排位,等待扶餘國使節的到來。

不多時,穿着不似漢人,反倒像先秦時的扶餘國使節躬身入堂,是年過五旬的老者,拱手對燕北拜道:“扶余亡人馬加多吉臺拜見漢度遼燕將軍,賀將軍拜將!”

這位扶餘國使節雖然上了年歲,但講話很有底氣不卑不亢,令燕北非常欣賞。當然了,他更欣賞的是扶余使者言語中透露出的情況,馬加是扶餘國的部落名與官職名,也意味着這位老者在他的國家是擁有大權的朝臣,這值得燕北悉心對待。

服喪的這段時間裡,燕北盡心攻讀有關高句麗與扶余的書籍,瞭解他們的官位與文化。正如多吉臺報出自己名字的那一長串一般,扶余是扶餘國;亡人是扶余人的自稱,因爲他們的先祖是吳國宗室夫概,如今吳國早已滅亡,因而自稱亡人;馬加則是部落與官名,相當於大部落酋長,同樣地位的還有牛加、豬加、狗加,爲四大部落;最後的多吉臺纔是老者的姓名。

“您是老者,請上座吧。”燕北揮手命人爲多吉臺將中間的案几擺到下首,這才笑着說道:“我聽說扶餘國本是吳國後裔,與我大漢同源,使者無需多禮,請坐。”

多吉臺拱手拜謝,坐下後才說道:“多吉臺謝過將軍自玄菟援救之恩。”

“不足掛齒,我聽說在扶餘國,四加都與扶余王一樣擁有自己的使者與兵馬。”燕北對扶余馬加多吉臺問道:“那你是扶餘國的使節,還是馬加的使節呢?”

多吉臺撫須而笑,回答道:“亡人自然是扶餘國王派遣的使者,將軍居然對我們扶餘國如此瞭解?”

“不敢說了解,只是邊界爲鄰,燕某又主管外事。”燕北矜持地笑笑,稍有正色問道:“還請您如實相告,公孫度爲何要扣下作爲扶余使節的長者?”

提起公孫度,扶余多吉臺臉上露出苦笑,搖頭道:“還能如何,其看我扶餘國弱,欲將公孫宗族之女嫁與我大王,以圖控制扶余爲其所用……將軍,我扶余小國,如何敢與公孫太守爲敵?”

“嫁與扶余王?”燕北一愣,問道:“我聽說扶余王是長壽的長者,難道扶餘國更替國王了嗎?”

“正是如此啊將軍,我扶余尉仇臺王是少有的長壽之王,如今年歲九十有六……這如何還能再娶妻?”多吉臺一臉愁苦說道:“用漢人的話來說,這是何其荒唐?何況公孫度兀自不滿,還要我國在嫁娶之時爲他送上良馬五百匹,赤玉、大珠無數。”

“公孫度好似並不把扶余放在眼中,我聽說馬加在國中亦有強兵,馬加可打算回國聚兵攻打他?”燕北面上好似隨意發問,循循善誘道:“他怎能對前往朝廷的使節如此無禮呢?”

多吉臺心有異色,單憑這一句話他就明白,玄菟郡的公孫度不是什麼好東西,遼東郡的度遼將軍燕北恐怕也沒安好心!但面上還是愁苦道:“將軍有所不知,亡人國內正與高句麗作戰,何況公孫度爲大漢玄菟太守,我部又豈敢攻殺大漢太守呢?”

“不敢嗎?恐怕不是這樣吧?”燕北笑了,隨後面上笑意盡斂,如數家珍地說道:“孝安皇帝永初五年,先夫餘王將步騎七千寇我玄菟郡;孝桓皇帝永康元年,臺王將二萬人寇玄冤……這難道是在下記錯了嗎?”

“這……”多吉臺的臉色不是那麼好看了,雖然他記不清楚大漢皇帝的年號,但他清楚地知道燕北所言不虛,扶余的確兩次寇玄菟,連忙說道:“將軍,高句麗太祖大王圍玄菟郡時,我先王亦曾派尚爲世子的大王率兩萬兵馬爲大漢解圍啊!亡人國內一直是不願與漢朝爲敵的,請將軍明鑑!”

多吉臺這些日子在遼東也沒閒着,他四下裡走訪打探幽州如今的情況,得到令人心驚的消息。遼東百姓將這位度遼燕將軍誇得像個神仙,用兵如神簡直是不世出的大將!雖是叛軍出身,以亂兵擊漢軍卻兇猛似屠狗,就連鮮卑烏桓人都害怕的白馬將軍公孫瓚都曾爲他所擒。而後歸附漢家,討賊平叛恍若遊戲,三月之間便擊敗了盤踞在冀州,好似高句麗與扶餘國連在一起那麼大塊土地上的叛亂,爲朝廷收降百萬之衆。

這樣的人,多吉臺可不希望讓他造成什麼樣的誤會。

畢竟,一個兇猛的高句麗就已經足夠國中那班四部大加發愁的了。

“那麼,燕某倒是有一事不明,需要讓馬加解惑了。”燕北故作疑惑地問道:“扶餘國的歸附與反叛,依什麼而論呢?”

“這……”這對多吉臺看着燕北想了想,才說道:“從前都是因爲玄菟太守不顧屬國之情,徵發軍士、收納財物,纔將我等逼反,若各個太守都似將軍這般,亡人小國當然不會像高句麗那般不識禮義之輩,必年年進貢上朝。”

這會反倒知道叫大漢做上朝了,燕北在心中暗笑。這些話都是假的,若高句麗統治扶余、亦或扶余統治高句麗,則東夷與漢必會再有一戰,這種事根本不需要動腦子想。

“燕某雖然將使節救出,不過恐怕你使者還是無法前往朝廷進貢,道路受到阻塞。”燕北攤手說道:“不如使者在遼東住下,過些日子再說是前往洛陽還是回還扶余……當然,我是不會像公孫度一般強留的,如果使者一定要上路,燕某可遣一隊騎手沿途護送,不過,路上會遇到什麼意外燕某就無法保證了。”

燕北這話說得沒有一點威脅的意思,甚至臉上還帶着笑容。

可是偏偏,多吉臺聽在耳朵裡只覺寒冬臘月裡呼嘯的北風不住地往背後竄去。8)

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賀喜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
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賀喜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四十一章 漢騎赤海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十一章 東萊失守 國慶快樂!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