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

開始卑衍對張遼是有一種隱隱敵意的,這個來自呂布麾下的幷州將領以極快的速度便爬到他們這些老校尉的頭上,任誰都不會感到暢快。但歷經與曹操的戰爭後,卑衍的看法便完全改觀,如果沒有張遼,這場戰爭的後果是他不能承擔並難以想象的……身首異處的章碾,大約就是他們共同的下場。

儘管整場戰爭佈滿了智鬥、勢鬥,但短暫交兵中卑衍還是能看得出來,曹氏諸將有多厲害。樂進僅率八百人便敢衝進兩軍上萬的龐大兵陣中斬將奪旗,這種膽量與勇武令人讚歎,亦令人驚恐。

若樂進是夥同大軍衝入敵軍陣中撕開缺口,這並不奇怪,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到,甚至在與濟北王的在戰鬥中他卑衍也是首當其衝並反撕開敵軍陣線。但樂進做了什麼?他拋開己方主力,引小部一路衝進中軍,斬下章碾首級砍翻大旗而走。

在燕北與郭汜發生在白馬寺的戰鬥中,爲掩護燕北撤退,亂戰中以勇武聞名的青州巨寇管亥衝進涼州兵陣百步,險些身死。後來鄉野傳言說他是單騎救主,可實際上爲了讓他衝開陣線當場兩百餘天下精銳的燕趙武士永遠躺在白馬寺東。

這種事不是那麼好做的,但樂進不但做了,而且比管亥更厲害。他不但衝進陣線遠超百步,還在正面廝殺中斬下以勇武稱名的章碾首級,並在李典的保護下全身而退。

如果是卑衍自己,在那場戰鬥後絕對想不到轉進良山北,一定會被曹氏諸將拖死在範縣。

張遼的勇武令人讚歎,張遼精準的決策更令卑衍折服,甚至卑衍感覺能夠從屬張遼部下參與這場平定南方的戰爭是他的榮幸!

“將軍需要屬下做什麼,請下令吧!”

現在張遼居然說在戰後有事請他幫忙,卑衍絕對是在所不辭。不論何事,他一定都給張遼辦得妥當,哪怕只爲下次戰爭中仍舊能在張遼麾下從事。別的不說,跟張遼打幾個月仗,他學到的東西比在遼東書院讀幾年書更多!

其實儘管幽州遊俠之風甚盛,但燕北的遼東書院對武士的培養並不算優秀,甚至是荒廢武事的。在書院裡他們學到更多的是經學與爲人處事的道理,當一介武夫進入遼東書院進學,數年之後當他從遼東書院出來至多是一名武士,而絕非一名武將。

因爲燕北在那個時候需要的不是武將,而需要培養屬於自己的士,文武士。

“不急。”張遼笑着向前打馬兩步,拉開行軍中與部下軍卒的距離,卑衍亦步亦趨,便聽張遼問道:“校尉以爲,諸王之亂、曹袁二軍平定之後,天下將何去何從?”

這個問題艱深,卑衍甚至有些不敢細想。曹袁還好些,他們反對朝廷、反對燕氏,平定他們是應有之義。甚至卑衍認爲即便平定了這些勢力強大的諸侯,對天下也沒有太大影響……趙王還是趙王,皇帝還是皇帝,統治中心也仍然還在趙都邯鄲。

可諸侯王不一樣,他們打着清君側的旗號起兵,不論勝利還是失敗,他們對這個天下大亂的根源!他們若敗了還好些,到底天下還是讓燕氏說了算,沒什麼變化。可他們若是勝了,就劉寵那般驍勇,能不能讓皇帝接着在鄴都好好活着都要兩說。

光武中興,更始帝劉玄也沒好好活着不是?

“要是能將他們都平定,天下也就太平了,嘿!”卑衍說着,心底便不免感嘆。北方混亂的時候他們年歲尚少,尤其遼東玄菟一帶漢兒,他們父兄兩代皆從燕氏,換來的是黃巾之後混亂的幽東比天下哪個混亂地域平定的都要早些。待他們這代人長成,便有了投身諸侯軍隊之外的選擇。故而河南等地男子成年沒成年的都被拉上戰場,是他所無法想像的,“將軍怎麼這麼問?”

其實遼東現在老一代人都不願跟着燕北打仗了,那些僥倖活下來的老卒大多請求回到故鄉做個田卒。一支萬人軍隊幾經拼殺,最後能封候拜將的纔多少?他們之所以跟着燕北拿起刀,是因爲拿着刀能讓他們自己、家人過得更好。但現在遼東遼西已經不需要拿着刀才能過好了。

在幽州府的號令下沒有土地兼併,人們感念着燕北的恩德,但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再爲燕氏獻上廉價的性命。這也並不違背燕北的初衷,只要他想,掌控數州的權勢能夠讓他募到足夠的兵員。他現在缺少的是能夠爲他繳納賦稅的人,年歲增長戰力下降的老卒成爲田卒,剛好符合他的心意。

“觀濟北王兵勢,可管中窺豹,諸王聯軍如何能勝過我軍?”

張遼臉上露出不屑,劉寵便是有天縱之能,依照這樣的情況,在會盟前單單張遼一部就能讓他斷去一臂,丟給劉寵的局面並不好,想要得勝他只能選擇決戰,而決戰便要以小兵勝大兵,難上加難。張遼不知道燕北擔心劉寵將諸王兵勢與曹氏分散,引他分擊。若張遼知道燕北會有這樣的擔心一定會告訴暗自感到好笑……這種擔憂完全是多餘的,燕氏諸將在戰陣之能上勝過劉氏諸王十倍!

分兵?

早分早死!

“張某想辭漢偏將,以戰功請大王封趙國偏將,但卻不知曉大王的心意而不敢擅自上表。”張遼與卑衍並馬,小聲說道:“校尉與王爲鄉黨,是腹心,因此想請你代我詢問大王,不知可否?”

辭漢將封趙將?

章碾怔住,瞪大眼睛看着張遼。倒不是他很難理解這是爲什麼,而是震驚於張遼的頭腦轉得太快!

張遼的眼光怕是要比他長遠不知多少!

諸王之亂,說白了就是最後一羣漢王朝舊貴族的奮起賭博,他們贏了,皇帝別管誰做肯定還姓劉。可他們要是輸了,皇帝是姓劉還是姓燕,就全在燕北一念之間了。

這種時候,雖說他們這些領兵打仗的將官只要遵守命令就可以,但若能知道大王的想法,難道不是更好嗎?

“將軍放心,待此戰得勝,屬下必會代你面見大王!”

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
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一百零五章 再來再殺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