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

幽州,遼東郡。

遼東郡這幾個月的動作一直每斷過,或者說是整個幽州東部各郡都沒有斷過……雖然幽州府不知道東邊到底出了什麼事或者說東邊將要出什麼事,但顯然州府的從事察覺到東部會出一些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親自前往薊縣提袁紹做說客勸告劉虞稱帝的樂浪太守張岐,被劉虞拒絕並斬殺隨從的威懾下心驚膽戰地離開薊縣,在返回本郡的路上途經遼西郡,就此下落不明。

緊接着,遼東發生兵員調動,縣令牽召卸任,轉爲都尉,領兵逼近樂浪郡。

其實誰都清楚,這是遼東郡太守沮授受度遼將軍燕北之命扣下樂浪太守張岐,轉而以兵力進逼樂浪。

對於此事,儘管州府從事一再上表,但劉虞充耳不聞。

他知道將會發生什麼,過不了多久,當燕北領兵回來時就會向劉虞舉薦他的三弟燕東作爲樂浪郡太守,到時候他只需要向朝廷上表一封也就夠了,不必攙和到兩郡的紛爭之中。

有些事情他做不了,但是燕北可以做。

比方說收拾聽命於袁紹的樂浪太守張岐,取而代之。張岐是朝廷命官,所以劉虞能不殺他,否則早在他們屁顛顛跑到薊縣來對自己勸進時劉虞就將他們殺乾淨了,還會僅僅讓王當殺一隨從那麼簡單?

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有些讓劉虞坐不住了……鮮卑人,塞外的鮮卑部落大人素利,傾三千鮮卑騎南下,越過屬於遼東郡西北部邊塞,直達無慮城下,紮營駐軍,對遼西、遼東、玄菟三郡虎視眈眈。

偏偏三郡當中最強勢的遼東郡面對鮮卑人的馬蹄踩在他們的土地上毫無作爲,甚至爲鮮卑騎兵供給戰馬所需的精粟馬料……他們想做什麼!

難不成這些鮮卑人是他們招來的?

劉虞想的沒錯,素利一行鮮卑騎兵正是受田豫之邀,入駐遼東郡西北部,與烏桓人分別擔任威脅玄菟郡與遼西郡的使命。

促成這件事,對田豫來說算得大功一件!

鮮卑人不是烏桓人,烏桓本就是漢朝屬國,而燕北無論從前的護烏桓校尉還是如今的度遼將軍,驅馳烏桓人都在他職權範圍之內。而長久以來漢朝與烏桓人形成的主從關係,以及燕北長時間與烏桓的通商市、送糧草、調遣出征,讓烏桓人對爲燕北感受平常……何況遼西公孫越對他們來說本來就是敵人。

可鮮卑不是這樣,鮮卑與漢爲敵,能夠追溯到一百五十多年前。自從北匈奴逃遁、南匈奴內遷後鮮卑雄霸草原開始,雙方邊境摩擦,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之間的戰爭就從未停止過。儘管許多外族一開始都是這樣,慢慢屈服於中原王朝。

但鮮卑的特殊性在於,儘管在歷史上他們曾經三次短暫歸順於漢,但從內心深處這些北匈奴遺留的胡種從未屈服……因爲漢與鮮卑的戰爭,但凡主動北上草原,從來沒有贏過。

雖然也並不是因爲鮮卑人強,而是因爲自北擊匈奴的大將軍竇憲死後,中原王朝的朝廷傾力於內耗。自孝和皇帝起,衝帝、質帝、桓帝、靈帝……立起年幼皇帝似乎成了外戚的專利,執掌天下兵馬大權的大將軍接連成爲外戚權臣,不懼皇室威儀而一心爭鋒朝堂。大將軍竇憲、大將軍樑冀、大將軍竇武、大將軍何進……全部死於宦官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將軍竇憲北征匈奴,還師洛陽時曾於五原郡留下一部越騎校尉守邊,名爲呂浩。後竇憲在京師因爲想要謀逆的罪名被處死,這個越騎校尉自然也會受到牽連而免官。後來這個呂浩有個孫子,就是現在於函谷關與燕北對峙的呂布,呂奉先。

這種國勢之下,雙方能依舊保持邊境和平便已是難上加難,借鮮卑人的力量去打仗?那是漢人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可是偏偏,這支數目三千的鮮卑騎兵如今就駐紮在遼東無慮城,兵威浩浩,卻對百姓毫無侵犯,時不時派出小股騎兵護衛臨近商道幾十里路,令人想不通向來兇悍的鮮卑人合時如此溫順了。

素利是個挺大氣的人,田豫邀他爲燕北發兵,他非但同意出兵,還對田豫這個人感官很好,引爲好友。就在田豫帶着隨從離開草原的當日,素利策馬相送三十里,還在臨行時贈與田豫三十金作爲禮物。

並非人人都像燕北那樣好似懷揣金錢罐,隨手倒倒就是成百上千金出來。無論對素利還是田豫來說,三十金都是大錢。

作爲幽州男兒,田豫在行事之間自是帶着一股雄風大氣,雖然毫不做做地欣然收下素利的贈禮,然性情孤傲卻不願受人大禮。轉頭回到襄平又從自己的官俸當中拿出百石糧草拉到襄平市中換了錢財,再添上官俸用四十五金購絹六百匹,派人送往鮮卑素利部。

田豫的官俸此前一直爲六百石,也是幸虧遼東郡拖了一年三個月的官俸,都在去年大收後發放,否則素利還真拿不出十五金這麼多來回贈素利。

即便如今發放了官俸,單單一次回禮便讓田豫再度窮困不已,一日兩餐都只能去襄平營混吃混喝。

“大丈夫豈能晃晃度日!”

顯然這樣的生活令年輕氣盛的田豫對自己感到非常不滿,臨近四月的一天,田豫用過朝食後憤然摔碗投箸,領着親隨騎手至襄平大市憑自己的名號佘了百匹絹,命人給沮授報了信便率三十親隨騎手攜刀帶劍地奔馬北上,直取玄菟郡。

素利屯兵的無慮城外,接天連地的騎手帶着先祖的驕傲遊曳在天地之間,突見遠來一騎奔至,報出名號卻是田豫的親信,說是有要事要見素利。

“是國讓的親隨,快快請來。”聽說田豫派人來見自己,素利感到非常高興,當即派人放入營地,招呼部衆準備食物好好接待,這才召見田豫的親隨,問道:“國讓派你來有什麼事情要告訴某啊?”

“主人命在下前來傳信,主人已入玄菟郡,說是要做一件大事,派在下來知會閣下。”田豫的親隨都與他一副德行,長得其貌不揚卻帶着一股子幽州人的傲氣,拱手抱拳不卑不亢地對素利說道:“主人說了,若他不幸身死,便請閣下聽遼東太守沮公與的意思行事……閣下的要求主人已轉告沮君,讓在下轉告,請您放心,就算主人身死,答應您的承諾也會由遼東郡踐行。”

這從人口中的承諾,自是等燕北迴軍遼東,替他說項出兵助他進攻鮮卑彌加部的事情。可此時素利聽到田豫擔心自己此行會遭遇不測,哪裡還有精神顧得那些,開口便問:“你家主人要去做什麼大事?”

說完便急的跳腳,拍着購自漢地的案几叫道:“這些漢兒豪傑啊!整天想着做什麼大事大事,一不小心丟了性命還能做什麼大事,簡直糊塗!”

可田豫的隨從卻說他也不知道田豫要去做什麼,這無疑讓素利更爲生氣卻沒有絲毫辦法,只能放出探馬打聽四下裡的情況。

沮授端坐遼東太守府,看着田豫送來的書信眉目帶笑,似是得了天下珍寶。身旁郡中計吏甄堯不解,問道:“府君何故發笑?”

沮授搖頭不說話,只是將田豫派人送來的書信遞給甄堯。

信上字跡縱任奔逸,赴速急就,看上去狂放而豪邁。偌大的竹片上,僅僅寫着一行,瀟灑絕倫地寫着田豫要去玄菟郡見張頜,並轉述了素利的事情……最後還覆上些許囑咐,若他回不來,等燕北迴來記得幫他還掉在大市上購置絹布的賒賬。

甄堯逐字將信看遍,卻仍舊不明白沮授爲何笑的那麼高興,問道:“在下愚鈍,看不明白爲何府君會如此高興。”

沮授對甄堯是挺有好感的,雖然沒太大的本事,但他清楚這個年輕人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爲燕仲卿的小舅子。倒不是沮授存着想要攀附的心,作爲遼東太守,他的地位僅次於燕北之下,甚至比麴義高覽還要高出些許,畢竟燕北不在整個遼東便是他一人說了算……沒有誰需要讓沮授去折腰攀附。

他對甄堯的好感,源於他們是同黨。在不久的將來,甄堯成爲燕北的舅弟,婚姻帶來的血緣關係將會把他與燕北緊緊地聯合在一起。

休慼相關,生死與共。

這種最直接的利害關係將會使甄堯成爲對燕北最忠誠的一小嘬人其中之一。作爲同黨,沮授自然是樂得甄堯成長爲能夠獨擋一面的人才,因而沮授笑吟吟地問道:“三郎可知遼東目下危局?”

“自是知曉,高句麗陳兵邊境、公孫度秣兵歷馬,公孫越招募勇士,三面皆敵,稍有不慎便不得翻身。”甄堯擡起眼眸小心地看了沮授一眼,不安地說道:“可在下卻不見府君有何作爲……心中不安,若有冒犯請沮君莫怪。”

“將軍在中原,沮某不可爲將軍多添煩憂,自然不能率先下手對三面興兵。”沮授循循善誘道:“烏桓國擋公孫越、鮮卑攻公孫度、遼東田卒戰高句麗,可能擋?”

不等甄堯開口,沮授便接着說道:“但這是下策,便是擋得住,損兵折將不說,耗費良多……三郎,你可知局勢的陣眼在何處?”8)

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
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四十四章 伯圭北上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