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韜光養晦

狗屁的懸河之苦,想要討兩碗酒水就直說。

燕北沒好氣地看了魏攸一眼,拱手說道:“魏兄到訪便已令燕某雀躍,不過兩碗酒水又當的了什麼事?正逢今日有冀州故友到訪,請魏兄隨燕某來吧。”

說着,燕北對部下軍卒說道:“轅車別往角落推了,都放到營地中間去吧。把那三頭肉豬送到那邊一併拾弄了,今晚全營能多分些肉食。”

士卒應諾,便照着燕北的安排下去。燕北則引着魏攸一路走到甄堯他們的地方,那是營中最乾淨的一塊了,地上鋪着獸皮草蓆,邊上拴着駿馬放好了刀槍甲冑,燕北向魏攸介紹道:“此爲吾弟甄堯,此爲吾友牽子經……這是州府從事祭酒魏攸,現在領了太尉府的東曹掾。”

三人自是互相見禮,燕北則接着向三人引薦麾下麴義、高覽,接着才讓麴義把營中曲軍侯、屯將、什長、伍長叫到營寨正中,將五萬錢分發下去,布帛也分割了每人一匹。

正趕上先前的山豬已經切割好,燕北則又指揮部下將豬肉分好,每伍都送去一塊。接着命人宰殺分割那幾頭新送的肉豬,招呼沽酒回來的士卒將酒甕搬到那邊,也讓部下士卒每人能飲上一碗。

酒也不多,度也不高,即便每人引上一碗也不礙事。

營中一切要務皆有所安排,燕北這才捧着分剩下的幾塊豬肋撂在青銅烤盤上端回來,交與侍衛炙烤,這纔對幾人笑笑,跪坐下去。

魏攸鼓掌而笑道:“我曾聽說有善於統帥的將軍將功勳受賞之物分與屬下,卻還從未見到過,今日卻是開眼了。不枉此行啊!”

而兵馬營中的一切對年少甄堯而言則多是新鮮之舉,瞪着眼睛看着燕北使喚士卒將那些布帛資財分發一空,不禁問道:“燕兄,你將賞賜分與士卒,怎麼也不見他們對你感恩戴德,何況每人也就分一匹布與百錢的小恩小惠罷了……又何必呢?”

燕北笑笑沒有說話,身旁的高覽說道:“他們不感恩戴德是因爲已經習慣了將軍對他們如此善待,何況正是這日積月累的小恩小惠才教這些士卒爲了將軍效死。不然甄君以爲一介叛軍如何接連擊敗朝廷的平叛兵馬?正是這些士卒爲將軍感恩戴德乃至百死無憾!”

“說得好!”一直沉默不語的牽招端起酒碗對燕北敬道:“往日裡只聞將軍之名,不見將軍之人,今日在下所見所聞,足矣證明將軍擔得起冀州百姓的欽佩,牽招敬你!”

燕北毫不在意的笑,端起酒碗與牽招相對飲下,這才嘆了口氣小聲道:“可惜甄兄不在。三郎,甄兄安葬何處,燕某明日前去祭拜。”

甄堯搖頭,抿嘴片刻才說道:“道路爲盜匪所阻,便是想回,也回不去了……隨行帶了幾件兄長常服,亦爲盜匪所奪,如今僅有兄長曾贈的玉珏,燕兄若有意,改日與在下一道爲兄長建個衣冠冢吧。”

“不必了。”燕北面露恨意地擺手,深吸口氣道:“改日就不必立衣冠冢了,旬月之間,燕某親去中山將甄兄帶回來!”

燕北話音剛落,就見魏攸連忙擺手勸阻道:“將軍切莫意氣用事,如今州府對你頗有微辭,切不可再用兵打仗了……你的風頭,太盛了!”

燕北默然,他雖不知自己在幽州的風評如何,卻也是能猜到些許的。不禁苦笑道:“今日州府中諸位從事的做派,怕是已經無法再厭惡燕某分毫了罷。”

“將軍今日在州府堂上受委屈了……正因如此才命在下送來些布帛與資財。”魏攸正色說着,突然就笑了,對燕北問道:“張純真跑到高句麗了?還讓劉公下令,燕將軍剋日就發兵高句麗?”

“這……嘿嘿。”

燕北嘿然一笑,隨後便滿是笑意地看着魏攸,也不答話。

張純當然沒跑了,就是跑也不會往東跑,人家在烏桓屬國過的那是叫個錦衣玉食,比在中山時還要好呢……但這種話,燕北當然不會在大庭廣衆之下說出來。況且魏攸將他當作朋友,他自然也不能開口欺騙,便只能用大家都懂的笑容來搪塞。

“你啊!”魏攸也笑了,他看得出燕北不願騙他,飲下小口碗中酒水,環顧左右問道:“怎麼,到薊縣城外了營地還扎得這麼殺氣騰騰……你難道還想在這和鮮于銀打上一仗?”

“燕某可沒想和人打仗,可畢竟得罪的人太多,出門在外總是要小心一點。”燕北放下酒碗,肚子中發出咕嚕嚕的響聲也不覺尷尬,只是嘆了口氣說道:“難道魏兄以爲只有他們怕燕某,燕某就不擔心他們嗎?”

片刻的安靜,魏攸噗嗤一聲笑了,“原來你也有害怕的時候,哦,不是害怕,是擔憂。”

“不用擔心,孟益沒那麼大膽子再聚兵打你,何況他已經走了……倒是公孫將軍,你日後還是專程找他一趟,彌合一下關係,畢竟踏在幽州數郡都有很深的根基,和他有仇並不是一件好事。”

燕北面上沉着地點頭,旋即放下酒碗招呼士卒將炙烤好的豬肋分與衆人,誰都看得出來他沒真聽進去。他殺了不少白馬義從,公孫瓚也打死他許多部下,這種事情不是簡單的拜訪就能彌合關係的。

再坐下的時候,燕北臉上帶着憧憬回憶的模樣,喃喃道:“從前在無極城的時候,我身邊有個叫陳仲的部將騷擾百姓,打傷男丁不說還睡了人家婆娘……偏偏我不能殺他,那時候威信不夠,動了他王當、雷公都得反,沒辦法,我就當着無極城百姓的面把他綁起來,自己代他受了鞭刑五十,收了百姓的民心,也在部下立了威望。”

“從那之後,御使兵將就像揮動胳膊一樣容易。那是中平四年末,整個冬天我都在營中趴着動不了。三郎那會在外郡讀書,甄兄就是中平五年初教我識字的,我很佩服甄兄。那時我粗鄙呀,只知道動刀子,分錢財,眼睛就能看到那麼丁點的地方。”

燕北伸出手,拇指掐着尾指第一個指節對衆人比劃着,“那會霸佔了無極城,一縣之地的法令皆出我手,特滿足,覺得自己是大人物啦。甄兄那時跟我講司隸,講他在洛陽時候的事情,和我講涼州的羌亂,太尉張溫發五軍走西關,講董仲穎築壩還軍的那些故事,講什麼是大將軍幕府!”

魏攸一言不發地聽着,牽招、高覽、麴義等人也都靜靜聽着,只有甄堯神色悲慼。思念兄長又何止燕北一人?

他們沒有人嘲笑燕北,也沒有人欽佩燕北。只是帶着一種類似感同身受卻難說好壞的奇特感覺聽着燕北神態誇張地講述他的事情。

“當時我就想,這個天下到底有多大啊,那麼多的英雄豪傑,那麼多的能人志士。是甄兄讓我知道這天下遠來還有那麼多的故事,讓我知道自己還差得遠,燕某……還是個小人物。”燕北笑出一口白牙,“那時候燕某就想,或許再過幾年,燕某如果有些運氣,或許能有與甄兄相對而坐,溫一壺酒暢談天下。”

“世事無常啊,燕某本事未半,甄兄卻已不在了。”燕北端正了跪坐之姿,側着身子向魏攸拱手,正色道:“請魏兄助我,向州府提議,放燕某領兵西出涿郡……平黑山!”

魏攸在燕北端端正正坐在那裡向他行禮便嚇了一跳,連手裡的豬肋都丟到一旁,連忙起身躲開一禮,聽到燕北的話卻又瞪大了眼睛,緊緊攥着拳頭立在那裡,半晌才恨鐵不成鋼地壓低聲音喝問道:“燕北,燕二郎,燕將軍!你爲何總要做那些傻事情呢!”

“當初就是你執意隻身北上,那你自己的性命爲張純陪葬,要保全他對你的恩義。好,結果是你自己北走了嗎?兩萬軍隊齊齊北上,兜了那麼大一個圈子到遼東,是,你最後還是保下了張純。一萬叛軍和近兩萬的漢軍爲你這點恩義陪葬,還讓黑山賊在冀州鬧出這麼大的亂子,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值得嗎?”

魏攸端起酒碗一飲而盡,拿起豬肋送到口邊卻又擲到青銅烤盤上,氣呼呼道:“如果你早聽我的當時在邯鄲就北上歸附劉公,還有這麼多事嗎?你又要在這個節骨眼上領兵去冀州,那冀州十幾萬亂軍,他們自己打來打去,你去平定,就你手裡那萬餘兵馬就算全拉到冀州,你平得了嗎你!”

“你現在領兵去冀州,只有兩個結果。就算你真的贏了,薊縣這些看不慣你的人在劉公耳邊說你的壞話只能更厲害,沒有人會記你的好,因爲他們害怕你啊!現在幽州誰能制的住你,沒有人你明白嗎?”魏攸拍着手道:“你要是輸了,敗兵進了涿縣,你要通過鮮于銀的幽州軍、走到遼西還有那麼一個公孫瓚等着你,你以爲你還能活着回到遼東?”

“呼……”魏攸長出口氣,語氣這才軟下來說道:“不是在下不願助你,你現在真的不能再動兵了,你能做的只有等,等劉公爲你舉的官職出來再想其他。過幾日你就回遼東吧,州府自有在下爲你周旋,先回去再說。”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六十二章 莫提吾名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
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六十二章 莫提吾名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