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

顏良並未死在亂軍中,不過他的情形,也並不比死在亂軍中要好上www..lā

夜襲敵營的那天到處亂作一團,顏良所率百餘騎兵追殺郭嘉未成反而被其侍從武士所率的數百結陣死士所阻,隨後留滯營中廝殺的步卒又被大火阻斷衝不出來。救援未果顏良也不敢久留,率數十騎手自北繞行,一路奔向原本定下的觀津城,卻不料城外早已打成一鍋粥,根本分不出敵我。

混戰中顏良與部下被衝散坐騎也被砍翻,黑燈瞎火處處廝殺,越靠近城門越爲平靜,他還以爲是淳于瓊守住城池了呢,誰知道等周圍士卒歡呼萬歲時他才聽出,剛纔與他一同奮戰在身側的士卒居然有不少是幽州口音。

而且這些人喊的是燕將軍萬歲!

顏良持刀四顧,整座觀津城慶祝之音此起彼伏……威風赫赫的顏將軍被數千敵軍包圍了!

趁着混亂,顏良顧不上那麼多,心驚膽戰地將自己的甲冑套在一具屍首身上,披上髒兮兮的幽州騎卒兩檔皮甲,鬼使神差地被帶兵的軍侯命令出城收整屍首……趁着夜色茫茫,顏良熄了火把,像個形影單隻的逃兵,離開戰場。

東面的路不敢走,大道只有一條,如今燕北的鷹犬爪牙正追着淳于瓊的殘部向東進軍,何況就算沒那些兵馬他也不敢走大路,只能一個人向南繞行,寄望於能夠渡過大河,逃向青州。

在那些冀州兵的嘴裡,他聽到最多的就是燕北軍對統一河北的信心,說什麼渤海郡已被遼東軍自海上圍鎖,源源不斷的兵馬將會攻陷渤海,攻克南皮指日可待。

南逃的路上,爲避免麻煩顏良晝伏夜出,風餐露宿。唯獨一次動手殺了一名往來的信使,爲了奪取他的駿馬和攜帶的乾糧,同時也得到了燕北軍東萊大勝的消息。

顏良的運氣好極了,不過他的幸運也到此爲止,騎上馬的第二天,他被棘津亭的亭長當作逃兵抓了起來。

“區區亭長,如何能擒顏將軍?”

被縛住雙手的應劭滿面驚訝,在他面前的可是渤海以勇武號稱的將軍顏良,曾有傳聞與公孫瓚一戰時於漳水河畔顏良親自陷陳帶回三十餘顆首級,區區亭長如何能擋住他?

陰暗的囚室中光影打在顏良面上,露出不善的神色,被縛住手腳的他用力傾倒身子,龐大的身形滾了兩圈,才讓自己離應劭這個喪門星稍遠了些,艱難地想要坐起,最終放棄躺在蓬草上,任由腐爛皮子的噁心氣息鑽入鼻間,沉聲道:“顏某沒有鎧甲,他們卻有弓弩,何況如果不是應先生多嘴,他們只當顏某是個逃卒,逃卒!”

顏良確實運氣差了些,他本可以成功逃走,甚至在被亭長捕獲後,他仍然有機會逃走。直到他遇上應劭。

應劭是汝南人,望族出身,其父曾爲桓帝時司隸校尉,權傾一時。家學淵源,讓應劭在年輕時便以專心好學、博覽羣書而聞名,也因此在先帝時便被舉爲孝廉,後仕大將軍幕府。中平三年舉高第,到六年,被朝廷摘選爲泰山太守,在任精明強幹,當時泰山郡黃巾餘黨鬧得厲害,還親自領兵擊敗上萬黃巾賊寇,斬及數千。是上馬能治兵、下馬能治民的幹才。

直至今年,兗州牧曹操的老父親途經泰山,應劭遣兵迎接,可曹嵩卻被徐州陶謙派出的兵馬劫殺在郡界之內。應劭擔心曹操率軍殺來,便拋下泰山郡帶着家眷前往渤海投奔袁紹。

此次出戰,應劭在淳于瓊帳下有參軍議之職。現在他和顏良關在一起,顯然也被俘虜了。

也不怪顏良不想搭理他,顏良本來被亭長一路綁着帶到黎陽,交付最近的黎陽營也就是校尉趙雲的屯兵的駐地。因爲觀津之戰贏了,就算是逃卒也無非只是打上三十軍棍降爲步卒的事,這對顏良來說不算什麼,甚至能給他帶來更多逃跑的機會。

可就在黎陽,他遇上押送應劭的前往鄴城的軍卒。應劭早就聽說顏良死在亂軍中,燕北軍只找到他的甲冑卻沒尋到屍首,還當被斬爲數段,猛地在黎陽見到被縛的顏良,當即失聲喊出顏將軍……這下可好,顏良要和他一同送往鄴城了。

趙雲沒見過顏良,卻聽太史慈說過,說這人有很高的勇武,當即不但派遣最精銳的五百騎從沿途看護他們前往鄴城,還給他們兩個人身上都捆得嚴嚴實實,根本沒一點兒逃跑的可能。

然後二人便被送到這座陰暗的鄴城獄,等候屬於他們的發落。

遠處傳來牢門開啓的聲音,隨着緩緩踏來的鐵鞋聲,燕北走進囚牢。陰暗的光線與潮溼腐朽的氣息令他感到有些不適應,微微皺皺鼻子,隨着他的目光侍者將火把朝囚室打了過去,燕北這才緩緩垂頭,看向受縛的顏良眼帶笑意,不過他什麼都沒說,轉向牢中另一年有四旬的男子,問道:“閣下是應仲瑗?”

“在下不過是階下囚,不敢當閣下。”應劭看着面前牢房外的青年,玄服外着赤色宗彝章紋鎧,胸前懸兩塊玉環,神情驕傲自信,面容野心勃勃,讓他對其人的身份有些猜測,但還是出言問道:“不知足下何人?”

“我是燕北,燕仲卿……打開牢門,給應太守鬆綁。”燕北輕描淡寫地叫從人解開應劭身上的束縛,隨意地進入牢房跪坐在其對面,當然必不可少的是跨刀的典韋立在身後,神情十分不解地對舒緩筋骨的應劭問道:“陶謙派人殺死曹孟德的父親,我聽說你在泰山棄官。既然來了冀州,爲什麼不來鄴城投奔我,反而去了渤海郡投奔袁本初,難道是燕某的德行不足以服衆嗎?”

應劭一愣,隨後說道:“在下身爲郡官,卻畏懼曹孟德興兵而棄生民不顧,哪裡有臉面投奔將軍。既與本初早年相識,便投渤海,如今兵敗,自要聽候將軍發落。”

“袁本初,嗯,袁本初的參軍議不好做吧?不好做就別做了,趙郡尚缺太守,我已上表朝廷,你去做趙郡太守吧。”

燕北說罷也不等應劭回答,便偏了偏身子,望向躺倒在地的顏良,癟癟嘴巴撓撓臉頰,硬憋住笑意硬聲道:“觀津的戰報,燕某看了,各爲其主,你燒我營寨殺我軍卒,我不怪你。可是顏將軍,好端端的你爲何放着渤海將軍不做,穿我們幽州軍的騎卒甲做什麼……難道袁本初待你不好嗎?”

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奪鹿侯的野望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
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興和五年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奪鹿侯的野望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九十六章 樂浪噩耗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三十三章 緊隨其後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