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

燕北不能理解、沮授不能理解是因爲姜晉並未把自己心中所想告訴他們。可實際上就算告訴了,也未必能理解姜晉心中超前地對於‘名牌效應’的小念頭。歸其原因,他只是單純地覺得這種無傷大雅的‘小事’無所謂罷了。

他們都出身草莽,販草蓆的和走私商賈誰比誰高貴啊!但這只是姜晉的想法,他並不自卑,恰恰相反他還很自信。張角死了快二十年,那塊洗的發白的黃巾姜晉還留在身上。在別人對黃巾餘黨避之不及絕口不提時,他揣着那塊黃巾跟着燕北走四方;在時代發生變化,沒有再記得當年那場聲勢浩大波及天下的叛亂時,他揣着那塊黃巾跟着燕北平天下……他這樣的人太難被世俗眼光所限制,亦不會因旁人言語感到受傷。

但並非每個人都這樣,張飛在不知會劉備的情況下帶兵義無反顧地投身荊州抵抗燕氏的戰爭的中,最大原因就是他認爲姜晉一封書信侵犯了他兄長劉備的榮譽。而侵犯劉備的,同時也就是侵犯他張飛的,所以不惜一戰。

張飛纔是打心底裡瞧不起劉備曾織蓆販履的那個人,姜晉不是。

兩個自信的諸侯來往幾封書信,做一些旁人並不能理解的事情,大多結果都是無傷大雅的一笑而過,諸如曹操爲提升自家軍卒士氣給燕北寫篇賦誇誇自己,燕北也給他送去五經博士的官印以此擡舉自己,即使是在敵對的戰爭中,這種事也會被人當作雅事軼事稱頌,這是他們的默契。

姜晉與劉備有沒有默契不好說,至少若書信送到劉備手裡,以劉備的氣量沒準還真給姜晉織一副席子。可這世上從來沒有如若,張飛顯然和姜晉沒那點默契,沒有草蓆,這個涿郡同鄉提領着幾千鏖戰四方的精兵一路從南郡奔殺到沔水南岸,等着姜晉渡河要狠狠收拾他一頓。

這幾日可是累壞趙國的傳信騎手,有往幽州跑的、有往司州跑的,這不,眼下去司州的剛回來,便又要帶着印信去荊州了。燕北一聽說姜晉的事,便下令擇高覽爲趙國荊州都督,總領荊州戰事,以張頜爲漢度遼將軍與張繡同受高覽節制,責令姜晉儘快返回趙都任趙國將軍。

人比人是要氣死的,外將爭破頭也就才把漢雜號將軍位改爲趙國偏將,姜晉倒好,轉眼就成了趙國第一個將軍。

其實燕北問沮授張繡能不能領軍,得到的答案是必然不能領軍。這並非是因爲張繡不夠忠誠或是能力問題,而是如果燕北要將姜晉調離荊州,其下的那些舊將必然不喜新任度遼將軍……這種時候若是燕氏老將領軍還好,貿然換上張繡這麼一個外將,人心尚且不齊,又要如何作戰?

能領軍的只有高覽。

平心而論也該着高覽獨領一方了,沮授這是爲高覽叫屈呢。一直以來,燕氏對外作戰的大將喜用外將,以重用來籠絡人心,給他們立功、赴死的機會,而高覽則始終是鎮守其後督軍般的角色,燕北打彌加,高覽鎮守遼東;打併州,高覽鎮守冀州;打兗州青州,高覽鎮守河北。雖然是清閒了,可讓一重將大將守着黃河北岸種了五六年的地,這難道不是明珠暗投嗎?

趙王宮的宴席上,處理完荊州之事的燕北心情大好,雖然姜晉惹上了劉備部下的張飛,但這事短時間也不是他能解決的,只要姜晉能好好回來冀州,不要說惹上張飛,就是惹了劉備又如何?

天下諸侯哪個燕北沒揍過,多個劉備,沒什麼大不了的。

偏殿不設殿門,陽光斜斜地打進來照的亮堂,牆壁裡夾着深井中窖藏冰,殿內對流風吹過解去夏日暑意。今日宮內新宰了羊,架在外面烤着,從人將切好的肉片放於青銅食盆中端入殿中,每張案几旁都架設小炭爐,自有宮人再稍加炙烤,端上案几。

殿中偏側有樂者鼓樂笙歌,唱着前代雅樂,殿中的西域舞者方纔退去,轉瞬又有羅衫仕女踏歌而舞。

“公與,現在可能說了吧,田策。”燕北夾起一塊肉片,在面前案上佐料盤中蘸了蘸,冀州的梅子與青州的魚蝦搗碎成醬,配上炙成金黃的羊肉味道正好,既無羶腥又可解膩,再加上冰鎮了的桃酒,實乃夏日良品。燕北滿足地吞下肉片,早有宮女奉上帛巾擦拭嘴角,點點案几道:“你胸有成竹,且說來聽聽。”

沮授就坐在殿下首座,溫言擦拭嘴角道:“田策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鄉野大族、是王權下不得縣。臣在司州時曾遍走各地。凡潼關以東,故黑山、白波移民居多的郡縣,雖治安混亂,州郡的法令卻能很好的實施;而潼關以西,各地鄉里則大有不同,近乎一鄉一豪強、一里一大族,百姓依賴宗族、宗族憑仗百姓,便能與縣府對抗,甚至有些地方就算是鄉人犯法,縣吏都不敢去捉拿,往往要傳信鄉中三老商議。儘管三老也怕縣府,最終往往將作奸犯科者送至縣中,卻平添許多周折。”

燕北聽着就笑了,道:“你說的沒錯,潼關以東多移民而無宗族,過去他們又都是軍卒,自然好管理;但燕某也不可能將天下所有男丁皆收爲武士,那不只剩耕戰了?百姓要的不是這些,人們從軍打仗,是爲了家人不必遭逢兵禍;各路諸侯起兵,誰又爲的不是平定天下……操兵一縣之地,想的是榮華富貴;可若兵馬上萬,爲的就不是這些啦。現在打仗是爲了以後不打仗,爲止戰而戰。”

“大王有此想法自是極好,既然弊病是王權不下縣,那大王就要讓它下!”沮授拱手話鋒一轉,問道:“卻不知大王能給臣多少時間,多少人手?”

燕北楞了一下,沮授顯然很有把握,於是思慮了一下說道:“田元皓建議孤開修王陵,近幾年來徵募民夫算能暫止亂象,既然他用三萬人燕某都不奇怪,沮君若能長久結果這一弊病,便是五萬又何妨?五年之內,五萬人,如何?”

“不夠,臣需八萬。”沮授緩緩點頭,隨即說道:“臣要太學八萬儒生!”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二百章 幹到底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九章 某善將將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三十八章 以助聲勢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二百章 幹到底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六十五章 漢騎夜襲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瘧疾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九章 某善將將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三十八章 以助聲勢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