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

袁氏的使者,在南皮城被強攻五日後自縛至黃河之上,由遼東水軍一路押送西行。而幾乎在同時,在燕北離開幽州後總領兵事的沮授自薊縣快馬奔馳,踏上前往冀州的路。而在更加遙遠的長安,領三千精銳領李傕部下校尉官職的焦觸,同樣派遣親隨離開朝廷。

他們有同樣的目的地,鄴城。

坐擁北方領幽冀二州之土的燕北,正逢南方霸主袁術組建聯軍爲曹操所敗,成爲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強藩。其作爲其統治中心的鄴城,也毫無疑問地成爲當今天下的風口浪尖。

伴隨南皮城強攻開始的消息,整個冀州已再無外敵,只剩岌岌可危的南皮。

似乎每個早晨自夢中睡醒,燕北都離某種喜悅越來越近——一統河北,近在咫尺。

見到沮授的身影,令燕北很爲驚訝,據他所知荀悅與沮授在幽州配合的很好。儘管精兵強將皆調入冀州作戰,但攜力克公孫瓚的威勢,讓荀悅大刀闊斧的變法得以施行,幽州各郡主官與豪強雖有些異議,卻無力違抗。

幽州的一切都很順利。

前些年遍佈幽州的戰火將各郡豪強大族統統犁過一遍,僥倖得生的人們更不敢忤逆州府的變法,何況如今幽州剩下那些強悍的大族大多都仕官於燕氏,他們又如何會去違抗自己呢?

“公與怎麼來了?”

沮授帶着縱橫千里的風塵僕僕,初至冀州便鑽進鄴城的前將軍府邸,聽到問話卻並不作答,環顧着府邸中相較遼東燕氏宅輝煌數倍的陳設,笑道:“將軍懈怠了。”

燕北聞言一愣,接着啞然失笑,沮授說的,是實情。

由不得他不懈怠,奮戰數年,如今取得煌煌戰果,一個又一個強敵盡沒於敵陣,幽冀二州皆收於鼓掌,西依太行南抵大河,雄踞北方坐看天下成敗。

誰不會懈怠?

“公與是爲青州來的?”能把沮授從北方招來的事,也只有奪取南皮城盡收統一河北之地後與袁氏停戰這一主張了。沮授點頭道:“將軍,不可給袁氏絲毫喘息之機!趁其大敗,南北合攻盡取青州之地纔是上策!”

“這是爲何,難道奪取青州就在這一時之間?”燕北有些不解,在他看來現在停戰雖然是給袁氏可乘之機,但也同樣是燕氏休養生息的最佳時機,錯過此時機會,他們需要面臨的是西、南、東數個方向各個敵人,就真正將自己推向四戰之地。

燕北還沒有做好準備,或者說,他的幽冀二州還並未做好準備。

“必須要渡過黃河?”燕北說着,便命人取過輿圖,接着屏退偏廳所有護衛從人,對沮授道:“冀州之糧,已不足備冬,若繼續渡河作戰,輜重之壓非同小可。”

沮授在意的並非是局勢,單以局勢而論,就算現在停戰也沒有任何關係,甚至南皮就算沒有拿下,都無妨。幽冀二州就如燕北所想,擁有龐大的人口與動員能力,修養一年兩年,其他諸侯的力量更小,但幽冀二州非但不會更弱,而會更強!

他在意的,是主公燕北的心態。

“屬下想問的,主公是欲爭雄天下,還是偏安北方做幽冀二州之主?”沮授拱手問着,卻並未向燕北取得答案,只是自己接着說道:“主公若欲偏安北方,不必迎駕皇帝,兵鎖大河,三年五載,幽冀固若金湯甚至還能開疆闢土。待中原諸侯將皇帝迎至南陽或是陳留,上表一封便可保北主之位。”

“將軍若欲爭奪天下,便需東取青州西略幷州南奪東郡,迎大駕與鄴城奉迎劉氏,此去三五年遙制諸侯經略四州,待天下有變率王師南下,克定大事!”

燕北微微皺眉,隨後緩緩舒展。他聽出沮授所言中的順序,先取青州再得幷州,還要從兗州挖出一塊抓在手上,然後才能迎大駕於鄴城,再之後纔是休養生息。

正在燕北沉思時,已有親衛武士將輿圖取來,燕北想不明白,便招手命人將輿圖鋪開。待從人退出室中,這才坐下對沮授問道:“公與何出此言,還請細說。”

“奉迎皇室,荀仲豫將之比作奉天子以討不敬,但屬下敢問主公,奉天子與挾天子有何不同?主公可奉天子討不臣,旁人亦可討燕氏以清君側。無四州兵勢之盛,以鄴城之地,南距兗州不過一條大河;西離幷州不過一座大山;大河雖寬,比人心之慾卻不寬一丈;大山雖難,比天下之權卻不難分毫。倘主公以幽冀爲基,可夠與天下爲敵?”

燕北橫住眉毛,“難道不夠!”

幽冀五百萬之衆,窮兵黷武足可募帶甲三十萬,天下諸侯雖衆,誰敢直面兵鋒?

雖是這麼想着,燕北的氣勢卻在緊跟着便矮了下來。若是募兵三十萬,只需要打上一年,他的幽冀二州便被坐吃山空,局勢若壞到那個境地,就算他打贏了戰爭,最後的輸家也只能是他。

“當然不夠!”

沮授的回答可要比他斬釘截鐵的多,直言道:“關東諸侯雖多,局外人,卻僅主公一人。”

儘管此言答非所問,卻一語道破眼下關東諸侯複雜的人際關係,若燕北奉迎皇室遷都鄴城,他們都很有可能組成聯軍討伐自己,到那時候,單憑幽冀恐怕是不夠的。

哪怕獨力作戰,沒有誰是對手。

“公與之意,眼下並非休養生息之時?”燕北在心裡暗自嘆了口氣,他本以爲這場仗打完之後能清閒下來好好享樂一些時日,卻不想現實總是如此鮮血淋漓。

“非但不是休養生息之時,更是主公銳意進取之機!奪取青州,勢在必得!”沮授起身襝衽拜下,道:“屬下已知冀州無糧之時,然幽州有糧三百萬石,足可供主公養十萬大軍!”

燕北微微搖頭,起身在室中踱步片刻,轉頭道:“不必如此,冀州雖無糧可用,青州卻有足夠糧草,只待我等去取。既然公與來了,那便先不要回去了。青州,燕某親自去拿來!”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六章 鎮關中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四十章 野性難馴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六章 鎮關中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四十四章 討伐冀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二十八章 引軍北指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八十二章 皇帝詔命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四十章 野性難馴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