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有人出城

然後他靠到椅背上,隨手翻着謹身殿的小宦官剛剛送來的奏摺。

他其實只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麼關於外交方面的奏摺。中國包括大明在內的古代封建王朝關於外交方面的思想現代人基本上沒有贊同多少的,允熥也不例外,所以雖然外交在這個時候對大明確實不怎麼重要,但是允熥還是最先關注這方面的事情,有自己覺得不合適的能補救儘量補救。

不過今天並沒有這方面的奏摺,反而是其他兩封奏摺引起了允熥的注意。

一是沐春襲封西平侯的流程終於走完了,沐春於是上表請回雲南。老硃批復允許,還批示到要去城門口給他送行,估計到時候允熥也得去一趟。

二是派到杭州的高翔又例行彙報寶鈔兌換大米的情況。杭州的情況倒是穩定,沒有問題,但是允熥想起了蘇州的事情。他翻出錦衣衛的回報,對照着卓敬斷斷續續上的彙報奏摺,看出來蘇州的情況還是不容樂觀。這些天雖然兌換大米的百姓有所減少,但是仍在劃定的範圍之外。

不過允熥還是選擇暫時先信任卓敬,等到局勢快要失控了再去幹預。他願意給予臣下更多的信任,讓臣下承擔更多的責任。好吧,其實就是懶,但是他也確實是願意信任臣下。當然如果誰辜負了他的信任,那以後那個人再也不會‘擔當重任’了。

允熥吃過午飯,午休一會兒,下午繼續看奏摺。下午文英來看他,他也挺高興。允熥挺喜歡有能平等交流、年歲差不多的人來和他說話,要是個軟妹子就更好了。而文英恰好幾點都符合,所以允熥還是很歡迎文英來的。

============================================================

又過了三天,十月十五日,今天是沐英回雲南的時候了。朱元璋正式送行的時間是巳時(上午9點到11點),但是辰時二刻的時候,皇城的侍衛,合着應天府的衙役就來京城西門口兒趕人了。要出城的百姓見狀,都紛紛朝前衝過去,生怕晚了就得繞個大遠兒從別的門出去了。

城門口看門的門丁也沒法阻止,檢查什麼的更是顧不上了,只能讓開大路,讓老百姓快出去。

有一夥兒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起來很像是一家子的人就這樣隨着人潮出了城門。

這夥人出城門的時候都像很鬆了口氣的樣子。要是往常,門丁非把他們叫回來再盤問盤問不可;但是今天這些門丁只顧攔着進城的人檢查了,已經顧不上出城的人了,所以他們安然出了城。

他們出了城又走了一段,一直到看不到城門了,纔在路邊找了一塊兒平整的地方,停下來休整。

其中一名看起來十五六歲的姑娘對另一名看起來十**歲的姑娘說道:“果然和姐姐說的一樣,今天他們沒有檢查就放我們出來了。”

那名十**歲的女子說道:“今天是西平侯沐春回雲南的日子,咱們又是恰在這個時間來的城門口,爲了儘快讓百姓都出去他們一定不會詳加查驗的。”

“我從咱們開始躲藏起,就記着還有西平侯沐春沒有回去,必然會有這麼一齣兒,就等着這一天出城呢。雖說對於咱們的明面上的檢查去了,但是私底下仍然進行着。爲了安全,也只有等這一天了。”

這名十**歲的女子就是躲避錦衣衛的抓捕十多天的原譚尚功了,其他的人就是陳晨和她的家人了。他們在城裡躲了十幾天,一直不敢出城,到昨天從躲藏處附近貼的告示才知道沐春回雲南,朱元璋要親自送行,然後他們纔敢出來。

譚尚功本來因爲自己親人皆死,無牽無掛,打算束手待擒的。但是陳靜也很瞭解她,所以在知道出問題以後馬上讓自己的兄弟打暈她帶着來到了事先安排下的隱藏地點。

然後譚尚功醒來以後因爲不想因爲自己被捕後連累陳晨一家,所以跟着他們躲藏,後來在陳晨的勸說下,終於放棄了死的想法,萌生了生的希望,今天也是和他們一道出城了。

其實具體陳晨的勸說過程非常複雜且有智慧,不過在這裡就不多闡述了,大家應該知道這有多難。

然後譚尚功問道:“接下來,你們打算去哪裡?我是孤身一人沒有親戚可以投靠的,只能看你們了。”

陳晨說道:“我有一個表姑父,在北平的燕王三衛中任百戶之職,爲人忠厚老實,咱們因爲犯得事情太過特殊,所以官府並沒有海捕文書天下通緝咱們,所以可以去北平投奔我表姑父。我和父母都商量了,他們也都認同。”

陳晨的母親衛氏也湊過來說道:“譚尚功,陳晨他爹的這個表妹夫非常可靠,不會不管我們的。再說了,咱們一行這麼多人,看起來也不像是有錢人家,也不怕什麼。大不了到了北平在去別處罷了。”

譚尚功無處可去,當然沒有意見。然後陳晨的母親衛氏又說道:“只是行走在路上,譚尚功你和我女兒都得把臉塗黑些;好在現在是快到冬天了,衣服穿得本來就多,不用再在身上多裹衣裳了。”

譚尚功從未在外面行走過,所以聽了他們的話,趕忙拿起黑灰塗到臉上、脖子上,陳晨也依樣照做。陳母衛氏上前來幫忙。好在他們人不少,這又是大路,別人看到他們這裡這塊平整的地方有人了也不過來非要擠,她們纔沒有被人現在幹什麼。

好一會兒,衛氏才鬆開手,讓手裡的黑灰灑在地上,對譚尚功說道:“尚功,好了,這回別人認不出來了。”

然後衆人又拾掇拾掇,起身上路。臨行前,陳晨問譚尚功道:“譚姐姐,我們以後不能總是叫你譚尚功啊,姐姐你本名叫什麼?我們好稱呼你。至於身份,倒是容易安排,就說你是我的另一個表姐好了。”

譚尚功輕輕地用抹黑了的手縷了一下頭,說道:“我的本名早忘了。以後,你們就叫我譚緯兒吧。”

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138章 戰——兩邊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83章 準備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659章 攻緬——沐昂和那羅塔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1464章 光榮第1171章 繼續調查第1761章 蘇伊士截殺第368章 濟南城破第680章 三清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611章 馬匹與徐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515章 管稅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840章 升龍第529章 喜脈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12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跪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1673章 三日後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260章 鍊鐵第1476章 結束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1281章 安排第172章 投奔第1020章 救援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596章 瞭解第563章 杭州商戶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805章 臨高韓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561章 鬆綁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1174章 插入第1539章 答應第650章 秦肅第1482章 天文學大發現——再觀天文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52章 ……陰謀——搏上一章的序號寫錯了,應該是871章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番外20:祭拜長陵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981章 本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1294章 蕭家的應對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618章 俸祿和特權第1313章 準備第1740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427章 高煦與滲水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番外1:四百年後的世界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1699章 理番院迎來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頭兒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1388章 會面三件事第294章 四國使臣
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138章 戰——兩邊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83章 準備第453章 接見使者——西北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659章 攻緬——沐昂和那羅塔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1464章 光榮第1171章 繼續調查第1761章 蘇伊士截殺第368章 濟南城破第680章 三清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611章 馬匹與徐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515章 管稅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840章 升龍第529章 喜脈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12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跪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1673章 三日後第1025章 卡拉維約東遊記(一)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260章 鍊鐵第1476章 結束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1281章 安排第172章 投奔第1020章 救援第407章 德州之戰——生擒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440章 南洋的其它思緒第596章 瞭解第563章 杭州商戶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805章 臨高韓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561章 鬆綁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1174章 插入第1539章 答應第650章 秦肅第1482章 天文學大發現——再觀天文第929章 牧場騎馬第52章 ……陰謀——搏上一章的序號寫錯了,應該是871章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番外20:祭拜長陵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320章 內宮貪腐案(四)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981章 本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1441章 對歐洲的謀劃—三個共和國的要求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1294章 蕭家的應對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618章 俸祿和特權第1313章 準備第1740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1078章 最後的圍殲戰(一)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427章 高煦與滲水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番外1:四百年後的世界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1699章 理番院迎來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頭兒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1388章 會面三件事第294章 四國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