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

(前文五軍都督府應爲大都督府,已改正)

“修建克拉地峽運河?”黃淮試探着說道:“陛下之意,可是在克拉地峽此處修建運河?”

“正是。”

“陛下,修建克拉地峽運河,不用急於一時。”藍珍馬上說道:“雖然修建運河能夠溝通西洋、南洋,但不過節省兩千裡海路,從蒲羅中繞一繞就過去了;但現下要預備對印度之戰,爲儘快發動對印度之戰,恐怕難以同時修建運河。陛下,依臣想來,還是等同印度之戰結束後再行修建。”

藍珍並沒有去過克拉地峽一帶,但他有關係很近的武將在蒲藩爲將,寫來的書信中也大概說了說蒲藩的情形。蒲藩北部剛剛佔領的地方還很落後,已經開墾出來的農田和村莊不少,但森林更多,光是前期勘探就要花不少時日,之後還要修建,沒有五六年的功夫恐怕不成,同印度之戰顯然是用不上的;爲了修建運河又要佔用寶貴的運力,恐怕要拖延同印度之戰開始的時間,他當然不願意。

“攻打印度與修建運河可以並行不悖,不需強作取捨。”允熥大概猜到了藍珍的想法,說道:“現下只是進行勘探,着蒲王分出一二百人護送勘探之人即可,不會耽誤籌備攻打印度。”

“若是如此,最好。”李景隆出言道:“陛下,攻打印度後,加封在印度的諸位藩王之封地距離京城就有些遠了,修建好這條運河,加封至印度的諸位藩王來京朝貢就要容易得多,所以反而應當加緊修建這條運河。臣建議,應當多派人手,同時從左右兩邊勘探,儘早完成勘探、儘早動工。”

“愛卿所言不錯,既然如此,朕就多派幾人去勘探。”允熥笑道。

藍珍對李景隆怒目而視。他纔不信修建運河不影響籌備攻打印度,可李景隆表示支持,他還能怎麼說?他還能說什麼?允熥當然不會願意大都督府的兩個都督同志好得和一個人似的,但也不會願意他們公開吵吵。

李景隆心下苦笑。陛下既然已經當衆說了修建這條運河,你反對有用麼?稍微質疑一下當然可以,沒準陛下還會覺得你謹慎;可一直質疑就不好了,會影響陛下對你的看法的。他雖然摻雜了自己的私心,卻也是爲了藍珍好。但藍珍卻不明白,而且還不能解釋,他也只能苦笑,而且是在心裡苦笑。

“……,朕過一會兒宣工部的楊卿前來對他吩咐此事。”允熥繼續說道。

“黃卿,告知諸位藩王此事的旨意要儘快發出,讓他們儘早開始籌備;但朕還要派出一人再次巡撫南洋。這人一是要與他們分說此事,二是要再去爪哇島巡視一番。”

“陛下,臣敢問要派何人巡撫南洋?”黃淮問道。

“五年前朕派了安王巡撫南洋,五年後又是類似之事,就仍舊派他巡撫吧。”允熥笑道。

“臣即可命人準備親王出巡之儀仗。”黃淮答應道。

之後允熥又與他們商量起其他事情,黃淮聽了一會兒,覺得與禮部沒什麼關係了,他一是着急安排差事,二是有些事情也不想多聽,趁着允熥停頓喝茶的時候說道:“陛下,若是再無與禮部有關之事,臣就先告退了。差事早安排一刻,傳到藩國的時候就早一刻,諸位王爺就能早一刻籌備。”

“黃卿先不忙退下。朕還有一事要與黃卿商議。都怪朕,聊起用兵之事來就忘了起來,應當先議論此事的。”允熥笑道。

“用兵打仗乃是國之大事,不可不察,陛下關切也是正理。若是與禮部有關之事不急,臣下午再入宮。”黃淮又道。

“此事確實不算急,但朕覺得,還是儘早商議定下爲好。”允熥也不再廢話,出言道:“朕今日找見諸番國使者,其中有來自極西之地的四國使者,還有來自秦藩西南的幾個番國使者。朕與他們交談時,忽然覺得大明從前定義周圍蠻夷之國的詞語有些不夠用了。”

“南蠻、東夷、北狄、西戎,這是先秦時稱呼蠻夷之國的詞。後來華夏疆域日漸擴大,東夷之土盡歸華夏,南蠻也多成華夏之土,就改了詞語。之後兜兜轉轉到大明,就將北方草原上的部族稱爲北虜,西部的番國稱爲西番,南方的蠻夷因爲已不足以威脅大明,甚至難以爲大明造成一點兒麻煩,稱呼反而更溫和一些,稱爲南洋諸番。蒲羅中以西的大海,稱爲西洋。”

“但如今距離大明更遠的番國前來朝貢,大明也要將印度納爲藩屬,如何稱呼他們?印度自古被叫做西方之國,難道統稱爲西番?就算印度也被稱爲西番,那比秦藩更西的頭髮顏色都不同,崇信十字教的西方國家呢?在秦藩西南,崇信天方教的西方國家呢?都統稱爲西番?那西番所包含之番國也太多了些,而且這些番國都不相同,之間的甚至差異比他們與大明的差異還大,都統稱爲西番,朕以爲不妥。”

“況且還有海洋。印度以南之海洋成爲西洋,但據聞在頭髮顏色多樣的西方國家之西還有海洋,那又稱呼爲什麼海洋?”

“而且大明之東還發現了極爲廣大之漢洲大陸,這片海洋仍舊稱爲東海恐怕不妥,但若不稱爲東海,又如何稱呼?漢洲大陸上的番人,各藩國均有不同稱呼,是否要統一命名?”允熥連續說了許多。

今日在同來自熱那亞的使者說話,當他提到‘非洲’這個詞的時候,允熥忽然警覺起來。以往這些十字教國家的使者同他說話,嘴裡偶爾蹦出‘歐洲’、‘亞洲’、‘中亞’、‘西亞’等詞彙,允熥都沒在意,有時候還順便就用了;但當然聽到非洲這個詞,忽然發現,這些地理詞彙,都是他們發明的。

這可不成。前世是歐洲的十字教徒完成了對全世界的控制,建立以歐洲爲核心的世界體系,全世界的國家當然就採納了他們的地理名詞;現在又不是他們建立起世界體系,幹嘛要用他們的地理名詞?

而且十字教徒的分類明顯也很有問題。其他地理劃分也就罷了,歐洲和亞洲的劃分,十字教徒等於是將所有非歐洲文明的地方都踹到了亞洲,但其實根本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允熥決心自己創設一套分類方法。

“敢問陛下,可是要臣等尋找典籍,如何稱呼?”黃淮問道。

“朕心中已有大概想法,諸位愛卿參詳。若是朕說的不妥,諸位愛卿一定指出,朕再與諸位參詳。”

允熥說道:“朝廷所轄之土,不管是西域還是臺灣,不管是遼東還是雲南,就按照古稱稱爲中原,中土,或神州,不需變化;南洋仍舊稱爲南洋,包括緬甸、暹羅、真臘、占城、呂宋、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等地,以後若是在蘇門答臘、爪哇島之南發現陸地,也算作南洋之土。但越藩爲漢代十三州部中交州之土,從今往後算作中原。”

“東方兩萬裡之外的漢州大陸,算作東土,也可直呼爲漢州,大陸上的土番,就叫做東夷;隔絕中原與東土之海洋,日本以東的可叫做東洋,以西的仍叫做東海,或可按照當初方鳴謙返回時所說,從漢州航行到中原未遇風暴,一路太太平平,叫做太平洋。永明海(日本海)之名當然不必變化。”

“印度位於大明西南,青藏以南,稱之爲西天其實不太妥當;但從京城,哪怕從西安出發前往印度也要向西而行,就稱之爲近西。當然仍可叫做印度。”

“印度以西、秦藩西南之地,乃是天方教徒發源之地,雖然距離中原已經很遠,但卻距離秦藩不遠,就叫做中西。或者,仍稱之爲天方。”

“十字教徒國家所在之地,距離大明十分遙遠,不下於從中原前往漢州。但漢州與中原之間並無大陸只有海洋,往來還容易些;中原往來十字教徒國家無海洋連通,往來更加不易。以後就稱之爲泰西,或可稱爲拂菻。在拂菻以南還有一片極爲廣大之陸地,在宋代宗室趙汝適所著之《諸蕃志》中,曾記載一國名叫默伽獵,位於這片大陸,就以默伽獵爲這片大陸之稱。或可將默伽獵與拂菻統稱爲泰西。”

“兩片大洋,其中印度以南的這片大洋位於蘇藩、蒲藩以西,岷藩西南,就叫做西南洋,或可稱之爲印度洋。泰西以西的大洋,就叫做大西洋。”允熥將自己的思考成果全部拋了出來。

剛纔允熥說話的時候,黃淮等人都愣住了。他們以爲允熥是真的要他們參詳,但沒想到皇帝已經全部想好了。他們對於海外番國也不熟悉,最多瞭解一點兒南洋和印度,哪裡知道允熥起得名字好不好?根本無法提出反對意見。

“既然諸位愛卿都無意見,就暫定這些名字爲正式的名字。”允熥見無人說話,拍板釘釘。

=========

感謝書友板塊漂移、這尼瑪竟然、一一一一小千千、流光縹碧、曬太陽的魚321、其四七七、統一俄羅斯黨的打賞。

第1663章 巴布納——跟隨薩爾哈的理由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55章 爺孫夫妻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617章 榮譽感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971章 年輕人第1722章 文坻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1212章 在人市第107章 成親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268章 生第1539章 答應第1263章 首飾古董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77章 兩個相關第272章 掩護與實錄第156章 兩家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443章 對歐洲的謀劃—熱那亞的解釋和原因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63章 舊的結束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1522章 回賜第632章 甘州城內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119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沙使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704章 晚會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910章 與孩子們的重逢和一件馬上要處置的事情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573章 巧合敵襲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82章 抓海盜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172章 投奔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766章 發現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675章 出診第515章 管稅第26章 內宮之患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1531章 產業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63章 舊的結束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179章 準備,出發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134章 北平城第795章 諸事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
第1663章 巴布納——跟隨薩爾哈的理由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55章 爺孫夫妻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390章 蘇州府的行動第1334章 南洋風雨——下一步第617章 榮譽感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971章 年輕人第1722章 文坻第605章 女子學校第1212章 在人市第107章 成親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268章 生第1539章 答應第1263章 首飾古董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77章 兩個相關第272章 掩護與實錄第156章 兩家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443章 對歐洲的謀劃—熱那亞的解釋和原因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193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決定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63章 舊的結束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1522章 回賜第632章 甘州城內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119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沙使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704章 晚會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910章 與孩子們的重逢和一件馬上要處置的事情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573章 巧合敵襲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82章 抓海盜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172章 投奔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766章 發現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675章 出診第515章 管稅第26章 內宮之患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1531章 產業第169章 怎樣開海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63章 舊的結束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430章 案子開始第179章 準備,出發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134章 北平城第795章 諸事第1658章 巴布納——援兵